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尤联元 《地理研究》1988,7(2):115-116
地貌研究室是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最早建立(1958年)的室组之一。现有人员38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13人。设有孢粉分析、岩矿分析、河流地貌、坡地、碳14和氚同位素分析等五个实验室。地貌研究室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河流地貌、坡地和侵蚀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及环境演变,以及区域地貌和地貌制图等。  相似文献   

2.
1988年是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经济地理部的前身经济地理室成立三十周年,同时又适逢其创建人、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吴传钧先生七十华诞。三十年来,在院、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吴传钧、邓静中等老一辈地理学家的带领下,经济地理室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变革曲折和科学实践,从小到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简称东川泥石流站)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半自动化泥石流野外观测站。它位于我国云南省东川地区。该站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和云南省东川矿务局多年观测工作的基础上,于1980年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开始筹建,1984年基本建成,现拟将实行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4.
吴凯 《地理研究》1982,1(2):92-92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径流实验室是我国现有两个水文模型实验室之一,主要从事流域产流、汇流物理机制的研究和流域系统研究。到目前为止,该室已经安排了五类实验,为流域汇流非线性研究提供了一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从1985年开始,国家计委根据国务院国发(1985)44号文编制的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已接近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6.
“大别——桐柏山区综合科学考察”是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83)科发字第0804号文下达的“我国亚热带山地丘陵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治理途径”这一重点课题的组成部分,由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合科学考察队第一分队(河南省科学院牵头主持、地理所、生物所业务人员组成)承担。 该项工作从1983年开始,经过1984、1985年两年的艰苦努力,基本上完成了大别——桐柏山区鄂、豫、皖三省四十多个县(市)的野外考察和收集资料工作。1986年转入补点调查和分片总结。最近完成了皖西片的总结,撰写出皖西山区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分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商品  相似文献   

7.
一、历史沿革1957年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正式成立。1959年创建新疆分院地质地理研究室,不久又分为地质室和地理室。1961年新疆分院所属地理室、土壤室、生物室联合组建新疆水土生物资源综合研究所。1965年地理室脱离综合所,与地质室合并,成立新疆地质地理所。1970年该所被改建为新疆地震大队,隶属于国家地震局。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1978年3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恢复成立了新疆地理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2010年4月9日,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这是我国第一个以人文—经济地理学为学科支撑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也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个以自然与社会交叉科学为特色的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中国沙漠》2007,27(1):0-0
朱震达,男,汉族,1930年6月20日生于浙江海宁。195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56年8月至1958年11月在前苏联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进修流水侵蚀地貌与沙漠地貌。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原兰州沙漠研究所的创建人和奠基者。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原地理研究所沙漠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原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沙漠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原兰州沙漠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理事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沙漠科学高级顾问,世界自然保护协会生态学会理事,国际沙漠开发委员会(IDDC)委员,第三届国际沙漠大会(TIDDC)主席,世界实验室(WL)沙漠化研究负责人,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  相似文献   

10.
沙区^14C年代数据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振英 《中国沙漠》1991,11(4):74-77
~(14)C年代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及各实验室之间的互校取决于本底标准、糖碳标准及现代碳标准的标定工作。我所~(14)C实验室的糖碳标准采用由上海试剂一厂生产的国内通用的特定糖碳试剂制备。该糖碳标准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北京大学历史系和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所联合鉴定,并与国际通用的美国国家标准局标定的草酸SPM—4990等进行比较,确定了统一比值。本底标准用兰州九州台白垩系的无机炭制备。现代碳标准用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所冰川室采自新疆阿尔泰山的红松,根据树轮年代鉴定劈出1850年±10年部份,在本实验室进行碳化。以上三种标准均采用镁法合成苯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并与国内几个~(14)C实验室进行比较(表1)。  相似文献   

11.
《地理研究》1992,11(1):1-4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主任委员、原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主任,中国共产党党员左大康同志,因病于1992年1月3日上午11时35分在北京溘逝,享年66岁。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国土规划的编制工作,经过两年多努力,现在已基本完成。 河北省国土规划是根据国务院(1985)44号文件,冀政(1985)130号文件的部署要求和国家计委的批示精神,在省政府的领导下,由省计经委组织省直及各地市有关部门、科研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山东省水文总站共同筹建的南四湖蒸发实验站,经过二年来的勘测、设计和施工,已于1983年上半年建成。 该站设于南四湖二级坝上,占地15亩。站内建有100平方米蒸发池一座,为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地图集及其电子版》项目由国家计委牵头、中国科学院、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测绘局主持,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编。项目获中国科学院95年度唯一的科技进步特等奖。 编制国家地图集早在1956年就列为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制定的12年国家科学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由于十年动乱,该项研究任务被迫停顿。编制出版国家地图集成为老一辈科学家的心愿。在1980年12月第三届政协常委会第14次会议上,通过了17位政协委员的提案,1981年5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将国家地图集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5.
编者的话     
为庆祝地理研究所建所50周年,《地理研究》第9卷第2期改作特刊。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的前身中国地理研究所,1940年8月成立于重庆市北碚。1947年初归属于前教育部,是年夏季迁南京。194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1950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58年迁北京。1985年起,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双重领导。1990年8月,正值建所50周年。  相似文献   

16.
《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I0002
在实施《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和《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发展纲要》的背景下,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在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指导下,于2000年筹建了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2003年9月,实验室通过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被批准以部重点实验室名义运行。  相似文献   

17.
陈云峰 《中国沙漠》2018,(6):I0001-I0002
2018年10月26-27日,由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西北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国家站、奈曼沙漠化研究国家站及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国家站共同协办的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2018年学术研讨会在长沙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0月20日,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评估专家组一行11人莅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对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进行现场评审。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月7日,为促进中国科学院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的学术交流,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自主创新,中国科学院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举办了"百人"专场学术年会。新疆生地所党委书记田长彦、副所长雷加强、吉力力阿不都外力、管开云及科  相似文献   

20.
一、基本情况 我所泥石流研究室是1972年正式建立的。但从建所开始,泥石流研究一直是我所的主攻方向。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自然科学学科规划会后,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泥石流室大部分科技人员与我所泥石流室合并,我室成为全国第一个人员最多、力量最强、方向明确、体制健全、仪器设备配套、面向全国的研究室。 廿年来,我所泥石流室的科研人员,与院内外许多兄弟单位协作,对西藏、云南、甘肃、青海、陕西、宁夏、福建、江西、河南、新疆、北京、河北、辽宁、吉林和和广东等省区的泥石流进行了考察、观测试验和治理1)。其中1966年组织的中国科学院山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