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宝(玉)石在国际贸易上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很重视宝(玉)石原料的寻找、开发及科研工作.七十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先后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加强了宝(玉)石矿产资源的地质工作.湖南省目前已发现有钻石、海蓝宝石、猫眼石、黄晶等宝石品种.某些宝石颜色鲜艳晶莹美丽,具有前景.湖南省地质研究所现已开始对全省宝(玉)石资源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2.
赵西泽 《西北地质》1991,12(3):36-41
本文在简述祁连—秦岭地区宝、玉石矿(化)点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西北地区宝、玉矿(化)点的分布情况、成因类型。对该区宝、玉石矿物的分类及各类型的物理化学特征作了扼要说明。分析了区内宝玉石矿(化)点的控矿条件,指出了宝、玉石的成矿远景区及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西北某些地区宝、玉石及彩石原料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西北某些地区所产出的海蓝宝石、托帕石、蓝文石、哈密翠、绿松石、蓝田玉、丁香紫、商洛翠玉、五花石等宝、玉石及彩石原料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多种手段所测试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西北某些地区所产生的海蓝宝石、托帕石、蓝文石、哈密翠、绿松石、蓝田玉、丁香紫、商洛翠玉、五花石等宝、玉石及彩石原料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多种手段所测试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5.
宝(玉)石在国际贸易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国家很重视宝(玉)石原料的寻找、开发及科学研究工作。七十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先后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加强了宝(玉)石矿产资源的地质工作。宝(玉)石不单是一种工艺美术品,有些更是现代工业、国防建设不可缺少的贵重材料。因此,开展宝(玉)石资源的调查及开发利用,对我国四化建设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自然界发现的矿物有3300多种,能做宝石的有200余种。一个矿物能否用来作宝石材料,主要取决于其形态特征、颜色、光泽、闪光、硬度、脆性、透明度,解理等物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宝玉石资源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满合 《青海地质》1995,4(1):59-65
青海省宝玉石矿产资料丰富,是我国宝玉石资源大省之一。现已发现宝玉石矿产地三十余处,发现宝玉类矿物十余种,玉石、彩石、冻石十余种。已开发利用的有:祁连玉、中坝玉、金山玉、玛沁玉、祁连翟玉、乌兰翠玉、格尔木玉、绿东陵石、红东陵石、绿松石、桃花玉、丹麻彩石、龙也彩石、西宁冻石、玛瑙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质学会非金属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2月2—7日在南京主持召开了全国宝(玉)石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代表145人,列席代表15人,他们来自25个省、市和自治区,代表了地质、冶金、化工、建材、轻工、外贸和科学院、高等院校及工厂、矿山、野外队等100多个部门和单位。 会议收到67篇论文,以及各种宝(玉)石产品和宝(玉)石原料。会议采用大会报告、小会讨论、产品观摩、原料展览等多种方式。此外,还参观了扬州,南京两家较大的玉器厂及六合县境内新生代玄武岩中的蓝宝石砂矿床。 会议内容广泛,涉及到宝(玉)石学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钻石、红、兰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翡翠、统称五大名贵宝(玉)石。构成这些宝(玉)石的矿物在结晶过程中,会形成一些气液包裹体,裂隙、生长纹,色带等众多痕迹,给鉴定天然宝石提供了最可靠,最科学,最准确的依据。本文介绍了五大名贵宝(玉)石的主要鉴定特征。  相似文献   

9.
宝(玉)石是一种经济价值高的矿产资源。江西的宝(玉)石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据初步研究和不完全统计,我省有宝(玉)石以及可作宝(玉)应用的矿物、岩石计有30多种,但以往对宝(玉)石矿产勘查和开发利用研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将我省一些主要宝(玉)石矿物岩石特征进行介绍,期望促进我省宝(玉)石矿床勘查、矿产开发利用和宝(玉)石加工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宝(玉)石原料靠现有的已开采多年的老矿山,尚供不应求。因此,除开采老矿山外,应大力开发新矿山和寻找新的宝石原料,尤其是中低档宝石原料是当前的主要任务。现就笔者近年来接触到的几个宝玉石介绍如下。1.工艺特性:包头矿外观如眼睛般乌黑,半透明,硬度大。产于特定的地质环境中。至今仅在中国和美国的两个稀土矿床附近的岩脉中发现过。作者于1978年磨制的一个包头矿弧  相似文献   

11.
正东堆—同富地区位于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相山矿田西部。本文在前人勘查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作区地质特征、铀成矿地质条件、铀矿化特征和铀资源潜力,并重点对成矿有利地区的地质、物探、化探特征进行了研究、针对地表铀矿化(异常)及重要的物化探异常进行了槽探查证、追索。综合分析认为:北东向王龙—土塘构造(F_1)为本地区主要导矿构造,北西向低级别低序次断裂裂隙为主要控矿、贮矿构造、地面伽玛能谱及土壤  相似文献   

12.
潘展超 《地质与勘探》2013,49(3):558-569
本文以西天山阿吾拉勒东段海相火山岩型铁矿为例,从研究区的地质背景和已查明的6个海相火山岩型铁矿(点)出发,基于ArcGIS平台,建立空间数据库,结合已知矿(点)地质资料和野外验证分析,建立找矿模型与预测区提取模型,总结本区铁矿的主要控矿因素:①沉积地层;②侵入体;③布格重力异常;次要影响因素:①断层距离;②断层密度,将5个方面的证据图层与铁矿(化)点空间关系合成,采用证据权模型和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成矿有利度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靶区,结合研究区中主要矿(化)点对各靶区的地质成矿条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该地区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3.
在滇西福贡亚五夺地区普遍发育有规模不等的透闪石玉矿(化)体,呈不规则大脉状产于片麻岩、片岩的大理岩夹层与糜棱岩化花岗岩的接触部位。本文在系统调查矿床(体)地质的基础上,采用化学分析、粉晶X衍射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区内透辉石玉的宝石学、矿物学特征,进而对其成因进行探讨。透闪石玉矿石折射率1.60,硬度5.6,密度2.9g/cm~3±,达到玉石品质的指标要求,可作为一种新类型的软玉矿床开发;其主要矿物组成(体积分数)为透闪石(45%)、透辉石(40%),并含方解石(5%)、石英(5%),以及少量的长石、石榴石、磷灰石、榍石、独居石等;透闪石的SiO_2、CaO、MgO含量(质量分数)分别54.54%、22.32%、18.62%,并有少量的Fe_2O_3、Na_2O、Al_2O_3,其晶胞参数a0、b0、c0及β分别为0.978×10~(-10) m、1.785×10~(-10) m、5.284×10~(-10) m及104.45°。结合矿床地质特征以及矿石与围岩稀土元素示踪分析,该透闪石玉矿床仍属变质热液型矿床,但其是在区域性同岩浆同变形时期的拉张阶段,变质流体混合岩浆残余热液沿裂隙充填而成的,应是一种新的矿床成因类型。其成矿时期与碧罗雪山—崇山变形带喜马拉雅中晚期大规模的走滑剪切作用相关大体时限为22~15Ma。本区域具有同等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的地段范围巨大,具有很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白德胜 《地质与勘探》2021,57(2):241-253
河南省西部小秦岭地区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区,区内豫西董家埝银矿为构造蚀变岩型矿床,是河南省西部董家埝地区小河花岗岩体南缘上发现的首个银矿床,为近年来该区域取得的重大找矿进展,其矿床规模达到大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技术方法获得的多元信息,提高了异常解释精度和可信度,为董家埝矿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充分有效的找矿思路。其找矿流程和勘查模式为:(1)1∶50000水系沉积物异常圈定找矿靶区;(2)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及激电中梯测量缩小找矿靶区,确定断裂构造含矿性;(3)地表槽探工程控制浅部构造蚀变带和矿(化)体;(4)激电测深方法查明深部构造蚀变带和矿(化)体延伸特征;(5)布置钻探工程验证深部矿体;(6)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了解更深空间内构造蚀变带和矿(化)体分布状态,预测找矿远景。以董家埝银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元信息特征为基础,总结和建立了该矿床找矿模式、模型,以期为矿区外围或相似地区进行类比寻找同类型银矿床提供借鉴经验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徐州胡寨地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受郯庐断裂带影响,在掀斜、伸展过程中,形成东西向构造带及徐宿弧形构造格局,直接控制了区内的岩浆活动。基于胡寨地区新发现的斑岩型钼(金)矿(床),对区内侵入岩与火山岩的时空关系、岩石化学性质、微量元素含量、蚀变特征、矿(化)点地质特征进行归纳分析,通过与国内已知斑岩型矿床地质特征的对比,对区内斑岩型钼(金)矿成矿远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新疆阿合奇马场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与成矿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马场地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解释该区金属矿产与热液作用的内在联系,指导该区地质找矿和工作部署.通过分析研究,元素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变化、异常形态及规模指示该区主要地质构造形迹,成矿作用是多期复杂地质作用综合结果.该区分布矿床、矿(化)点与所指示主要地质构造形迹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甘肃西部干旱、半干旱荒漠区,Ⅰ,Ⅱ级水系发育或较为发育地区,利用1∶2.5万分散流加密工作方法对1∶10万或1∶5万分散流异常进行追踪评价.采样点一般布设在Ⅰ,Ⅱ级水系中,密度一般控制在35~40点/km2,样品为水系沉积物中-细粒的细砂.异常区以1∶5万分散流测量统计的背景值为背景值,以Ca=2(C0+RS)或Ca=2Ca′来确定异常下限值,对所圈定的异常区采用踏查确定其是否为矿致异常-地化综合剖面追查其异常源-探槽工程验证-利用地质勘查手段确定其工业价值的异常评价体系.近十年来,利用该方法在甘肃西部地区发现一批金、钨矿床.  相似文献   

18.
芙蓉矿田白腊水锡矿矿化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白腊水锡矿床是在新一轮地质大调查中发现,并进行了初步评价的大型矿床.该区断裂构造发育,构造线以NNE-NE向为主,并控制着锡矿带的分布.通过该矿床矿化特征的研究认为:①白腊水矿区到处发育的石英脉可能是锡矿化作用的同期产物;②矿脉内的锡矿化可能极不均匀,高品位的地段一般在构造破碎强烈地方;③该区不同岩体的成矿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地壳花岗岩类岩石的平均值,有些高出数十倍,具良好的含矿性;④该地区的岩浆岩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极为相似,岩(矿)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具有相同的变化特点,显示出岩(矿)石可能为同一岩浆房演化的产物;同时反映出矿化可能与细粒花岗岩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9.
宝石与人类文化生活的紧密关系由来已久。据考证,至少在公元前四千年人类就和宝(玉)石结下不解之缘。当时人们佩带宝石不仅仅因它精美奇丽,而且相信那些闪烁着光彩的石头具有超自然的能力,可以起到“御邪魔、斥鬼神”的作用。我国封建帝王时代,按照宝(玉)石的种类、制式可区分佩带者的等级地位。战国时代、我国的玉器  相似文献   

20.
独山玉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发现的达到宝石工艺要求的黝帘石化斜长岩质玉种, 目前, 有关独山玉的成玉过程研究还比较薄弱, 本文在独山玉矿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室标本观察的基础上, 结合薄片的镜下鉴定研究发现: 独山玉以脉状和多期多阶段产出; 主要组成矿物有斜长石、黝帘石、角闪石,另有云母类矿物、榍石、葡萄石、方解石、电气石等次要矿物; 独山玉常具有粒状结构、碎裂结构、残斑结构、熔蚀交代结构, 似斑状结构, 偶见针状变晶结构和糜棱结构; 成玉的物理过程表现为辉长岩(独山玉的母岩)在韧性剪切应力下破裂和糜棱化, 特别是由于剪切作用, 斜长石脆塑性变形——细粒化, 并遭受黝帘石化等作用形成玉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