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日本地震学会1984年春季大会的简况,会议共收到276篇论文,包括15个方面,本文重点介绍了有关地震活动与震源过程研究两方面的内容以及这次会议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2.
日本地震学会1982年秋季大会于10月5日至7日在名古屋大学召开。会上共宣读论文241篇,(春季大会为204篇),大体可包括八个方面,其中有关1982年发生的浦河近海地震(M=7.1)和茨城近海地震(M=7.0)特征、以及地震预报方面的专题报告41篇,地震活动(包括历史地震)、震源过程方面的报告46篇;活断层、板块构造33篇,以上三方面报告约占全部报告的50%。其余的文章包括地球内部构造及其物性36篇;地壳变动、地壳应力测定27篇;岩石物性及破裂实验研究15篇;观测系统及数据处理18篇;此外有关地震工程、海啸、火山喷发等其他方面的文章共25篇。现仅就会上有关地震活动与地震预报研究方面的内容简  相似文献   

3.
日本地震学会每年春季和秋季召开两次全国性学术讨论会。1980年的秋季大会于10月14日至16日在仙台市召开,共有三百多人出席,包括日本著名地震学家萩原尊礼、铃木次郎、力武常次、浅田敏、字津德治和茂木清夫等。六名中国地震学者也应邀出席了这次大会,受到日本同行们的欢迎和关注,此外未邀请其他国家的地震学者参加。会上共宣读论文237篇,其中包括中国学者或与日本学者合作的论文3篇。论文中有不少是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讨论会鼓励年青地震学者提交报告。整个会议比较紧凑,学术讨论气氛较浓,基本上反映出近年来日本地震研究工作的概貌。  相似文献   

4.
日本地震学秋季大会于1986年10月7日至9日在岐阜大学教育学院召开。大会共宣读报告280余篇,三个会场同时进行。大会报告内容可分18类:构造学(31篇);地震活动及预报(31篇);震源过程(29篇);地壳构造与重力(21篇);地震工程学(21篇);地震构造学(16篇);活断层与活构造(16篇);地球内部物性(16篇);地壳变动与历史地震(13篇);普通地震学(13篇);地球内部结  相似文献   

5.
1984年元旦,日本东部就受到地震的袭击,破坏了万户迎新的欢乐气氛。日本西部也发生云仙岳和日向滩等处的地震。所幸受灾甚微。日本的灾害性地震平均每年有4.5次。1984年迄至8月可说是处于低潮。根据最新的学说和地震观测情况,当前日本的地震趋势如何呢?东海地区——御前崎发生的震群从1984年6月中旬开始,在御前崎西南近海约40公里处设置的海底地震仪捕捉到微小地震的震群活动。这是1979年设置地震仪以来的第一次。这里地处设想的东海地震震源区的西南部,距  相似文献   

6.
第九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于1988年8月2日到9日在日本东京和京都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约600人左右,向大会提交了1300多篇论文。这次大会的主要学术专题是:1.地震灾害;2.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危害性;3.地面运动与局部效应;  相似文献   

7.
1998年10月19日至24日,中国地震学会第7次学术大会暨第五届理事会成立大会在江西省井岗山市茨坪镇举行。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会议。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27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259篇,其中地震学38篇,地震地质45篇,地震预报70篇,地震工程30篇,地震观测技术9篇,地壳深部探测6篇,地壳形变测量13篇,构造物理26篇,历史地震8篇,地震社会学19篇,地震地磁学10篇,地震科技情报(信息)5篇。新疆地震局有11篇文章入选大会论文摘要集,7篇论文在学术大会分组会上…  相似文献   

8.
日本地震学会于1982年4月8日至10日召开春季年会。会上,关于震源过程、地壳和上地幔构造、地震活动性等方面的专题报告有76篇;关于观测系统及数据处理、地壳变动、地应力及岩石压裂的专题报告有65篇;关于活断层、地震预报、彗收(陨石)、海啸及地  相似文献   

9.
1984年9月14日,日本本州中部发生了M6.9的“长野县西部地震”(日本气象厅命名),有感范围甚广。此次地震是日本近年来仅次于北海道浦河地震(1982年3月21日,M7.1)的内陆大震。就长野县一带而言,则是明治时代以来发生过的最大地震(1918年11月曾发生过 M6.5的地震,长野烈度为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度的4度)。长野县临近日本中部地区最大的活断层——阿寺断层,为了监视该断层的活动,从1978年开始把这一地区指定为日本全国8个地震特定观测地区之一,并布设了  相似文献   

10.
《国际地震动态》2006,(11):40-40
日本神奈川县2006年8月31日发生震度为4(日本标准)的地震。在震动到达横滨市附近的5s前、到达该县西部的15s前,气象厅的“紧急地震速报”即发出了警报。日本气象厅从2006年8月开始向有关机构提供这项“紧急地震速报”服务,2007年春季开始将向一般民众提供震度为5以上的紧急地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于1979年11月7日至22日在大连举行。 参加会议的有地震学会会员286人和列席共300余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605篇。大会宣读的专题报告有5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大会,于2008年12月1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大会收到论文220篇,经评审,从中遴选了170多篇汇编出版了<国际地震动态: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专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系统的单位的26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  相似文献   

13.
郝记川 《地震学报》1995,17(1):135-136
中国地震学会第四届理事会成立大会暨第五次学术大会在京召开为庆祝中国地震学会成立15周年,中国地震学会于1994年12月12-14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地震学会第四届理事会成立大会暨第五次学术大会.这次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198篇.其中,有175篇纳入了正式...  相似文献   

14.
郝记川 《地震学报》1996,18(4):541-541
中国地震学会第6次学术大会在湘召开中国地震学会第6次学术大会于1996年10月5~10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召开.这次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310篇.其中,有282篇已收入地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震学会第6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一书.有185篇论文参...  相似文献   

15.
第二篇文章的作者出席了1984年6月24~30日在挪威吕恩举行的第14届国际数学地球物理大会,对这次大会的概况、大会宣读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历史沿革作了概述。大会宣读的88篇论文涉及了当前地球物理界关心的许多重要问题,包括:地球磁学、地幔对流、重力学和低频地震学、岩石层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地球物理过程、流变性和地震活动性、地震波、地震震源、地球层面摄影术等九个问题。这次大会还安排时间专门讨论了着眼于未来二十年的新的全球地震台网的科学计划。  相似文献   

16.
《国际地震动态》2012,(8):36-37
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于2012年6月25日至28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大会收到论文325篇,经评审,从中遴选了307篇汇编出版了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专题。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科技系统的420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  相似文献   

17.
由亚洲地震委员会和日本地震学会联合主办,日本多个学术机构参与协办的第七届亚洲地震委员会学术大会暨日本地震学会秋季会议于2008年11月24—28日在日本筑波(Tsukuba)举行。  相似文献   

18.
由亚洲地震委员会和日本地震学会联合主办,日本多个学术机构参与协办的第七届亚洲地震委员会学术大会暨日本地震学会秋季会议于2008年11月24--28日在日本筑波(Tsukuba)举行.  相似文献   

19.
日本《朝日新闻》1978年6月21日刊登了一篇题为《用立体图探索地震巢》的报道,摘译如下:宫城县近海地震发生在太平洋岸的"地震巢"。常发生地震的地方叫"地震巢",这对外行来说容易理解,但在学术问题上必须给以明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20.
日本地震学会于4月8日在东京工业大学召开为期3天的82年度春季大会。日本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多地震国家之一,特别是近些年以东海地区为中心,存在着发生大地震的危险,为此,正在加强预报研究和观测工作。在这次会议上发表了很多涉及地震活动及其预报、观测系统等全局性的报告。另外,科学技术厅也正在积极地进行关于菲律宾海板块北部(东海地区等)地震构造的综合研究,以及阐明相模湾及骏河湾地区的板块构造等有关地震方面的研究。同时,随着研究工作的开展,各领域正在进行地震对策和地震仪技术的应用研究,它对于防止大震灾害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最后大会还对本次会议的报告、科学技术厅的研究成果、地震仪技术的最新动向等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