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数字地形分析与地形三维可视化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地形分析是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地形分析的一种数字分析技术,是常规纸质地图分析、DEM应用范围的拓广和延伸。地形的可视化表达是地形地貌、景观建模、地形分析等领域的基本技术手段之一,通过和地形分析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使地形的表达更加逼真形象。本文简要论述了数字地形分析的基本内容和原理,总结归纳了地形三维可视化表达的相关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要讨论的是数字数字摄影测量在三维地形和公路设计方面的应用,就是如何通过航空摄影资料和摄影测量理论进行三维地形道路设计、管理分析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既利用摄影测量的基本成果地形平面图的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实现京化高速公路路段三维地形的显示和实时浏览,对干京化公路的选线、绕避不良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开凿隧道的位置选择等将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DEM数据的可视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DEM(数字高程模型)能有效描述地形结构,可视化技术是当今表达和分析复杂数据的有力工具。将可视化引入到DEM中,实现三维地形的生成与仿真,有助于用户直观地理解和提高DEM数据的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利用数字正射影像(DOM)和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地形环境虚拟现实研究的原理,方法和实践,着重论述了基于OperGL技术构造真实三维城市景观模型的有关原理以及在计算机上实现城市三维景观的重建与实时动态立体显示的有关技术。  相似文献   

5.
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本文以ERDAS IMAGINE软件为基础,利用Arc GIS软件将该地形图的高程数据转换为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通过影像的几何校正后,将DEM影像与该区域的多光谱影像图进行叠加,从而实现了三维地形的可视化。几何校正后的三维地形真实感更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维地形可视化的应用,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迅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获取高分辨影像,通过对影像数据数字空三加密提取高精度DEM与DOM数据,并对提取数据的精度进行了实测检验,从而验证了该种无人机低空摄影方法制作DEM与DOM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通过hrcGlobe软件将DEM与DOM数据叠加可形成高分辨地形三维景观,利用SketchUp与ArcGIS相结合可实现对地物要素的三维建模,将三维地物模型与三维地形相叠加可形成逼真程度更高的三维地形景观。最后可将形成的高分辨率和强现势性的三维地形景观应用于分析中。  相似文献   

7.
借助GIS强大的三维建模及可视化分析功能,以湖北省崇阳地区1:50 000区域地质成果为例,基于地理矢量数据、地质矢量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地形数据构建数字高程模型(DEM),将DEM与遥感图像叠合生成三维影像图,建立集地形、地质、遥感等数据为一体的三维可视化模型,解决传统二维地质图件用于表示三维地质不直观等问题,提...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地貌数字地形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国安  那嘉明  程维明 《测绘学报》2017,46(10):1570-1591
区域地貌研究是区域地理研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基于DEM的数字地形分析方法,虽能较好提取各种地形定量因子,但由于分析算法的局限,很难实现对一个特定区域地貌的宏观形态特征与成因机理进行定量的分析。为此,近年来我国学者在该领域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创新实践,基于国家基础地形数据库多尺度、高精度的DEM数据,开展了基于DEM的区域地貌形态特征、地貌发育演化特征的研究。通过宏观形态指标分析法、地形特征要素分析法、地形信息图谱分析法等一系列方法,实现了对区域的地貌形态特征提取与分类、分区制图,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在全国尺度以及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西南喀斯特地区和月表月貌的区域数字地形分析方面,更彰显出研究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9.
三维快速建模在实现三维数字城市建设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JX-4G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测得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线划图(DLG),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法,主要对建筑物底部的DEM和道路DEM处存在的不匹配问题进行修改,并对DLG数据中建筑物高度信息的缺失进行改进。改进后的DEM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能生成更高精度的数字表面模型(DSM),为高效率、高精度地建立三维数字城市模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栅格DEM的水平分辨率对地形信息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当前用于地形分析的主要数据源,可以从DEM提取不同的地形因子得到地形信息为各种地学分析提供基础服务。对三峡库区应用6种不同网格分辨率进行地形因子数据的提取和分析。研究表明,DEM的水平分辨率对地形信息的精确性有影响,网格的增大增加了DEM对地形信息的概括.应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分辨率的DEM。  相似文献   

11.
基于倾斜摄影的大规模城市实景三维建模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为大规模城市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快速生产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本文面向大规模城市实景三维建模生产需求,对三维数据生产中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北京六环范围实景三维建模实践为例,基于Context Capture Center建模软件,提出了实景三维模型数据生产的技术流程,对实景三维建模生产效率、三维模型成果精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安智明 《北京测绘》2019,33(1):111-115
技能竞赛的蓬勃发展为加强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和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全国和北京市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工程测量赛项设置、技术要求、竞赛特点的归纳分析,从参赛队员的选拔、竞赛训练方案、技战术、比赛注意事项等方面对竞赛工作进行探讨,为今后的备赛以及参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2013年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正式启动,为了使普查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本文对北京市国土空间宜居性进行评价。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应用层次分析法,定量计算宜居性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六个子系统得分,最后计算综合得分。西城、朝阳和海淀区宜居性排在前三。通过研究,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对宜居性得分贡献最大,而公共安全与资源承载是宜居性最弱的两项,为了提高区域综合宜居性,需要格外重视这两方面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针对GOCE卫星引力梯度观测值中低精度分量和低频有色噪声的处理策略问题,该文采用模型模拟值代替低精度分量Vxy和Vyz,以减弱低精度分量在坐标系转换中对高精度分量的影响。深入分析比较了多种滤波方法处理GOCE卫星引力梯度观测值中有色噪声的效果,提出采用Butterworth零相移滤波方法加移去-恢复技术的思路,实测数据的处理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中西部某矿区的特厚水平煤层综放开采导致的沉降变形、地表裂缝等问题,本文在总结该矿区各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以往沉陷预计中岩层岩块物理力学参数的选取原则,以摩尔-库伦塑性模型作为计算模型,采用离散元3DEC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煤层开采后的地表下沉和水平变形情况。同时,本文结合实地采集的裂缝和塌陷区数据,对开采后上覆岩层垮落情况及裂缝发育情况进行研究,总结出该煤矿水平特厚煤层开采后地表裂缝的分布规律和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对该煤矿的生产和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杰  谢文寒  白瑞杰 《测绘科学》2019,44(6):145-150
针对无人机倾斜摄影系统选型设计、传感器配置和系统集成问题,该文按照倾斜摄影技术要求,通过分析各种类型无人机飞行平台的技术特点和性能指标,提出了不同场景下无人机系统设备的选型设计方法、多种倾斜摄影相机的合理配置方案、系统优化集成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流程,指出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该文研究成果为无人机倾斜摄影系统开发、设备研制及生产作业提供了重要参考,已研发出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为飞行平台的多种规格型号的无人机倾斜摄影设备,提高了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应用倾斜航空影像进行自动化建模所创建的建筑物建模存在诸如模型细节缺失,难以获取语义信息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基于语义的建模方式构建建筑物模型的方法;首先对密集图像匹配(DIM)点云进行建筑物类提取,实现场景中建筑和其它地物的分离;然后进行基于点云分割和建筑物验证的建筑物单体标注,以保证对单体建筑物的有效标记;最后利用倾斜航空影像和DIM点云的建筑物各组件的语义识别和提取算法,实现以单体建筑物为建模对象的模型重建;同时,设计适用于建筑物重建的语义建模框架,对单体语义模型进行自动化纹理映射,构建出语义化的建筑物模型。该文提出的建模关键技术方法将有助于减少城市建模成本,提高建模效率,为智慧城市基础数据的建设提供关键技术储备,并发挥相应的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赵健赟  张波  杨静 《测绘工程》2019,28(5):8-13
利用GIMMSNDVI3g等数据对青海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特征、自相关特征、聚集规律以及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3000m以下主要为荒漠和草甸覆盖,3000~4000m主要为草甸、荒漠和草原覆盖,而4000m以上主要为草甸、草原和高山植被覆盖,高程分异特征显著;研究区植被覆盖从东南向西北方向呈递减趋势,年内总体NDVI在0.11~0.34范围内变化,3000~4000m区域的植被覆盖最好;东部及东南部地区的NDVI值具有较高的高值聚集性,西北部地区具有较高的低值聚集性;全局NDVI与经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纬度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NDVI分布有明显的水平地带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卷积神经网络在大规模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规模无序图像分类处理中成对图像的匹配和几何验证的计算量大的问题,该文通过研究和学习机器学习及图像识别领域先进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孪生神经网络的大规模图像有序化方法。该算法主要是:通过抽取已训练好的VGG19的网络模型的卷积层作为图像的特征,将提出的特征分别加权后,连接起来,再次卷积和池化,利用响应函数判定图像之间连通性,实现对输入图像对连通性判定。经实验证明,该算法可有效地识别具有场景重叠的图像对,效率和精度上也有所提高,无须执行详尽的推定匹配和几何验证,适用于运动恢复结构,图像连接等各种场景。  相似文献   

20.
宋凯  钟若飞  杜黎明  吴琼  郭姣 《测绘科学》2019,44(5):126-131
针对室内移动测图中GPS信号缺失,导致无法获取精确定位坐标与导航的问题,该文研发了一套室内背包式移动测量系统,该系统能够利用三维激光定位与测图的方法实现快速同步定位及地图创建和室内三维激光点云获取,可以应用在室内或地下的环境中进行数据采集,在不损失作业效率的前提下获取系统作业轨迹、高精度点云等多种数据结果。为了对系统的精度进行验证,使用该系统在实验室大楼走廊中进行实验获取室内三维激光点云,并将实验结果与采用常规测量手段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表明,此系统的相对精度和绝对精度分别能够达到0.048和0.047m,在室内三维信息获取过程中相比较于传统作业方式显著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数据质量,能够满足室内建模与测图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