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英额布水库水文资料,对林源河英额布镇供水工程取水口以上流域作为英额布镇供水工程取水水源进行分析计算,得出90%保证率年来水量为0.0195亿m3。通过典型年对取水口月径流量对比分析,提出兴建一小型水库才能保证90%保证率下供水工程月、日取水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6,(5)
为了准确地判断和评价细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本文对细河流域的水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细河流域地下水源水质类别为Ⅳ类,主要超标项目为硝酸盐氮。细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程度较不均衡,地表水利用程度较低、部分地区地下水开采程度较高。着重从节约用水、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和建议,可为今后一定时期内细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许春生  刘凤海 《地下水》2011,(6):40-41,75
利用水文资料,对二密河二密镇以上流域作为二密镇供水工程取水水源进行分析计算,得出90%保证率年来水量为0.127亿m3.通过典型年对取水口月径流量对比分析,提出90%不能保证供水工程取水量,因此需要新建供水水源和原供水水源并用才能保证供水工程远期规划水平年月、日取水量.  相似文献   

4.
谷秀英  曲兴辉  王立强 《水文》2007,27(1):26-29
本文通过建立模糊带权马尔柯夫链模型,预测径流量未来的丰枯变化情况,评价运行期供水水源系统的可靠性。以供水工程承担的供水外来负荷大于工程本身的承载能力的概率定义了平原水库供水水源系统的风险,阐述了供水水源系统风险分析及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水源条件的要求,选择了龙潭水库库区内马鞍山建设水源工程地表水做为供水水源,以满足建设项目用水需求,水源配置合理。适当考虑水库下游乡镇的用水需求。通过对用水合理性分析可知,应急备用水源地表水做为供水水源,满足建设项目用水需求,水源配置合理。  相似文献   

6.
跨流域联合供水水库补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彪  孙万光  邓显羽  郐君 《水文》2016,36(5):33-38
跨流域水库补偿特性主要包括水文补偿特性与库容补偿特性两个方面,以大连市两座重要的供水水源碧流河水库、英那河水库为例,运用Copula函数分析了碧流河水库、英那河水库天然入库径流年系列、汛期系列、非汛期系列的丰枯遭遇概率,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两座水库连续枯水系列年的遭遇情况。并建立了考虑外调水源的碧流河、英那河水库联合优化供水调度模型,模拟得出了规划水平年水库供水量与下泄水量,利用两座水库长系列调节历年下泄水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水库库容补偿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可以为大连市境内水系连通规划提供一定的依据,水库补偿特性研究方法也可为其它类似工程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刘扬 《地下水》2003,25(3):160-162
结合工程实例,对地表水水源及地下水水源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在乡镇供水中。联合运用地表水和地下水,既充分发挥了现有水源工程(地表水水库)的作用,又开发利用了地下水资源。实现了开源的目的。提高了乡镇供水的保证率,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发展乡镇供水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达到了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7,(6)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库工程的持续进行,中小型水库建设的经济效益不断降低,袁家沟水库作为抗旱备用水源工程,建库条件差、水资源短缺等因素,使得工程规模与经济效益比较差,本文通过分析袁家沟水库坝址处水沙特性,选定袁家沟水库工程合理的供水方案,确定合理的供水方案及工程规模。  相似文献   

9.
云龙水库"2007·7"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苹 《水文》2009,29(2)
云龙水库是昆明市生活供水的重要生命线工程之一.2007年7月水库以上流域内及其周围连降4次大雨,造成了下游洪涝灾害,经济损失较大.本文在介绍云龙水库及其以上流域的基本情况后,还分析了暴雨成因及特征、出库洪水、入库洪水和云龙水库在抗御这场大洪水中的作用等,可为水库管理和防汛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云龙水库是昆明市生活供水的重要生命线工程之一。2007年7月水库以上流域内及其周围连降4次大雨.造成了下游洪涝灾害,经济损失较大。本文在介绍云龙水库及其以上流域的基本情况后,还分析了暴雨成因及特征、出库洪水、入库洪水和云龙水库在抗御这场大洪水中的作用等,可为水库管理和防汛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引大入秦工程是由大通河向甘肃中部兰州市永登县秦王川地区跨流域引水的以农业灌溉为主要目的大型调水工程。工程建成通水后,对改变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贫困面貌、安置贫困山区移民、促进秦王川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工程在设计效益的发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供水能力未能充分发挥、工程水资源配置没有实现最优化。在收集到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将引大灌区和周边可能的供水范围作为一个统一的研究对象即引大工程供水区,根据供水区的供需水现状和用水发展趋势,采用水资源系统分析理论中的最优化技术,建立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优为目标、以供需水量为约束条件的优化配置模型,通过求解模型,确定近期和远期供水区的水资源在各子区不同用水部门间的最优化配置方案,为富余水源寻找出路,这对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量优化调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系统的特点,应用大系统递阶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三层递阶水量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模拟技术与优化技术相结合的途径,求解出满足系统整体供水目标下供水区水库的优化调度图,结果可为工程未来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太原市供水风险和外区调水水价预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太原市2000~2030年期间高、中、低三种需水量预测方案,进行了未来规划期降水、径流和地下水资源的人工系列生成并定量分析了上述规划期内的供水风险及其变化过程。对引黄济并工程,计算了不同调水量的使用概率,结合工程水价的经济分析,对规划期内外调水的期望水价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大连地区水资源特点及人工控制现状,得出区内水资源仍具有人工调控潜力的认识.结合流域径流资源、区域人工控制特点分析,及有坝地下水库技术研究,筛选设计出5项地表水利工程、7项地下水库工程及13处地下水库潜力区.水量分析表明,通过加大水资源的人工调控,可净增水资源利用量4.38亿m3/a,完全可以解决近期供水问题,增强了大连地区应急水源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5.
柯礼丹 《地下水》2004,26(1):1-5,10
科学的需水预测是水资源规划和供水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过去,我国水资源规划部门对需水量的预测普遍偏高,造成对水规划和供水工程在不同程度上的误导.1987年,笔者在分析研究国内外预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人均综合用水量加趋势微调方法(以下简称人均用水量法)预测全国需水量,实践证明这方法是有效的,成果是可信的.本文介绍这一创新的预测方法的概念与其应用,与过去有关部门预测成果进行比较,并展望本世纪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景,以供水资源规划和供水工程建设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郝爱荣  王同兵  王辉 《地下水》2003,25(1):41-41,43
根据高青县城区的供水实际情况,分析开辟县城第三供水水源,实施水库连网的必要性。依据大芦湖水库的地理位置、水量及水质特点,把大芦湖水库作为高青县城理想的第三供水水源,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从而解决城区供水矛盾。  相似文献   

17.
镶黄旗属于典型的半干旱牧区,部分地区水资源供给已无法满足其经济发展需求,急需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基础上规划水源调配方案。依据镶黄旗水资源利用特点构建了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投影寻踪模型作评价。投影特征值计算显示,全旗水资源承载力整体较弱,各分区中,以新宝拉格镇最弱,翁贡乌拉苏木稍好。最佳投影方向识别出地下水开发程度、人口密度、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单位GDP耗水量、生态用水率是对承载力影响较大的指标。根据承载力评价结果,制定了从翁贡乌拉苏木阿日宝拉格水源地调水至新宝拉格镇的水源调配方案,有助于缓解新宝拉格镇及宝格达苏木的供水压力。本成果可为镶黄旗水资源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其它类似地区的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汉石桥湿地引水工程为例,结合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从水资源承载能力出发,收集和调查项目区的水资源状况和供水现状,分析项目需水合理性,供水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本地区水资源条件对项目用水的保障程度等,以及项目用水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户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分析中几个主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玫  张玮 《水文》2002,22(4):32-36,18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调水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及华北部分地区的干旱缺水问题。调水工程可调水量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引水坝址径流量、引水坝址上下游用水要求、水库下泄水量、工程规模等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各因素对可调水量的影响程度,并估算了各引水坝址适宜的可调水量。  相似文献   

20.
水源水库水质污染与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水库作为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意义重大,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富营养化及水质恶化等问题,使水源水库水质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成为城市供水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回顾了水源水库的水质问题.介绍了内源污染及突发性或周期性高强度水质污染研究方法和结论,并分析了其合理性.将现有的混合充氧技术、扬水曝气技术、上覆水中N、P、有机物生物去除方法及污染沉积物修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目前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