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四年来,北方暴雨预报科研工作取得的进展主要有五个方面: 1.建立了各省市的暴雨预报流程和北方暴雨预报流程。实现了天气-统计-动力方法相结合,使暴雨预报研究成果向综合运用和业务化迈进一步。 2.各省市普遍建立了本地区的暴雨预报专家系统,在业务使用中初见成效。 3.大多数省市开展了暴雨短时预报业务,同时取得一批科研成果,为这项业务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技术方法。 4.在业务中应用了中尺度滤波等诊断分析方法;充实了北方暴雨形成的物理图象和概念模式;用细网格模式对暴雨个例的试报也取得了成效。 5.最近四年区域性暴雨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1980—1982年平均为41%,1983—1986年平均为59%,预报服务比较成功,起到抗旱防洪的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广西盛夏西南涡暴雨的天气学特征分析及暴雨落区预报着眼点的探讨,应用T106、欧洲中心数值预报等产品,采用建立预报模型及相似预报,物理量场动力诊断等方法,建立客观、定量的预报业务系统,用于业务预报。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广西盛夏西南涡暴雨的天气学特征分析及暴雨落区预报着眼点的探讨,应用T106、欧洲中心数值预报等产品,采用建立预报模型及相似预报,物理量场动力诊断等方法,建立客观、定量的预报业务系统,用于业务预报。  相似文献   

4.
毕春盛  李强 《气象》1996,22(3):37-39
中期暴雨预报系统实现了从信息采集、预报制作到服务全过程自动化。中期暴雨预报方法主要有:环流分型相似预报、暴雨个例相似预报和中期暴雨预报专家系统,采用层次分析动态决策方法进行预报集成。该系统在业务预报中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托气象行业专项GYHY200906011“华北、东北暴雨发生发展特点及预报技术研究”项目及相关课题研制的“多模式变权集成预报业务系统”和“吉林省暴雨物理量诊断客观集成预报业务系统”,对2010年-2012年6—8月、2013年6—7月的区域暴雨过程预报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两系统对暴雨预报均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其中“多模式变权集成预报业务系统”空报率较低,“吉林省暴雨物理量诊断及客观集成预报业务系统”漏报率较低。从暴雨的影响系统来看,两种客观的暴雨预报方法对台风暴雨预报效果最好,副高后部暴雨次之,冷涡暴雨预报误差与前两系统相比稍差些。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物理量诊断分析在短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问题。利用锋区物理量分布特征与天气系统对应关系,设计正交综合图,显示雨带摆动位置,以解决暴雨落区预报。另外,根据正交综合图反映的特征,提取特征量,综合出一个暴雨强度定量计算的半经验丰理论公式。这套方案,通过三年暴雨试验使用,效果较好,可用于今后业务预报。  相似文献   

7.
采用PP法的思路,在对T_(42)预报的部分物理量和实况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的基础上,建立6—7月江苏中期暴雨诊断分析业务系统,为1995年T_(63)中期模式的设入应用作好技术准备.1 T_(42)中期暴雨诊断分析预报模式1.1 T_(42)中期暴雨的诊断分析利用T_(42)预报的11个暴雨日的850hpa和700hpa,北纬25度至北纬40度、东经110度至东经125度,2.5×2.5网格,49个格点的东西风和南北风分量,进行全风速计算;结合预报的比湿、涡度、垂直速度等物理量进行暴雨诊断分析,将江苏暴雨的物理图象模式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廷治  王述舜  邱锦莉 《气象》1986,12(3):8-11
在暴雨研究和预报经验的基础上,应用APPLE-Ⅱ计算机和BASIC语言研制了辽宁暴雨预报专家系统(以下简称为LBZX1),经过1983、1984年的历史试报及1985年的业务试报的实践检验,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介绍辽宁暴雨预报专家系统的知识内容、知识库结构、系统构造、推理流程及试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临汾"8.26"区域性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micaps业务平台常规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对临汾市2003年8月26日区域性暴雨和大暴雨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热带低压登陆副热带高压东退以及物理量条件进行了诊断分析,探讨了副热带高压进退及台风登陆位置在这次大暴雨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析结果在暴雨预报业务及暴雨研究中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春季暴雨落区数值预报模型和指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值预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基层台站,但对于其丰富的物理量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还不够。文章利用T106物理量预报产品,结合常规气象资料,对1998~2001年湖北省春季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重点分析了有利于产生暴雨的多个物理要素,发现了产生暴雨的一些物理量及其值的结构特征,包括不同的物理要素场形态的走向、预报值的大小、上下层的配置,加深了对暴雨发生机制的认识,归纳出湖北省春季暴雨落区、落点的预报模型和指标,在促使暴雨预报准确率有所提高的同时,使暴雨预报更加精细化。  相似文献   

11.
林新彬  黄珍珍 《气象》1986,12(8):42-44
一、专家系统知识整理过程 暴雨是我省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是我省气象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气象问题复杂和气象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暴雨预报水平还不很高。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智能理论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专家系统也逐渐被引入到气象预报中,增加了一种新的预报手段,这对推进气象预报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福建省气象局同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应用分析室、北京工业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协作,选择暴雨预报为对象,进行了建立暴雨预报专家系统的研究。 建立暴雨预报专家系统。首先要建立暴雨预报  相似文献   

12.
前汛期暴雨过程客观预报业务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台80年代中期起陆续研制了“粤北MOS分县两级预报方法”,经多年使用、总结派生出“粤北暴雨过程MOS客观预报业务系统[1]”(以下简称SGMOS);“综合运用数值预报产品作粤北前汛期暴雨预报“’”也经多年使用、总结改进后投入业务运行(以下简称SGBYZ);“天气预报专家系统”(以下简称SGBY3);“应用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作粤北前汛期暴雨预报[’J”(以下简称SGBYI)。以上四个客观预报业务系统于1993年正式投入业务运行。系统经过两年的运行,运行情况如何?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预报水平是否稳定?能否对其进行优…  相似文献   

13.
1系统结构暴雨业务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主要由预报方法、实时物理量、数值预报、资料检索和系统服务等五部分组成,具体见图1。各部分由主控程序控制,通过人机交互进行操作。1.1预报方法预报部分由起始场、专家系统和物理因子统计等三个方法组成。其中前两个方法已在暴雨预报业务工作中应用较长时间,第三个方法是近年研究成果,并进行概率预报尝试。这三个方法除专家系统尚需判读特征天气系统外,其余全部自动运行。起始场为“850hPa西南风起始场”的简称,是广东省暴雨过程预报的一种方法[‘」。一旦有起始场建立,则意味着未来三天…  相似文献   

14.
1前言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尤其是在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分析预报中,有些物理量是十分重要的,如:涡度、散度、垂直速度、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以及各种能量场等。这些物理量可使预报人员在天气形势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各阶段物理量的三度空间结构,了解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形成的机理,从而在提高对这类天气认识的基础上,提高天气预报尤其是灾害性天气预报的水平。因此物理量场的分析及预报也是天气分析预报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工具。Micaps系统为预报人员提供了这方面分析应用的较好环境。在Micaps下的physic中共有16…  相似文献   

15.
水平散度的几种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宝安 《气象》1980,6(5):32-35
在暴雨的分析预报中,常会遇到天气形势相似或影响系统一样,而雨量分布差异却较大的情况。这表明仅在天气图上进行定性分析还难以反映这些相似过程的本质差异。如果加上温湿特征量、散度、涡度、铅直速度、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以及稳定度等物理量的计算,并与天气形势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虑,就能弥补其部分不足,从而对揭示暴雨的物理成因和提高暴雨预报,特别是临近预报的准确率,有一定的帮助。 为了帮助基层台站在日常业务中计算和应用这些物理量,我们约请文宝安等同志编写了《物理量计算及其在暴雨分析预报中的应用》的知识讲座,将陆续发表,供同志们参考试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03—2012年实况物理量资料与南平市汛期(5—6月)12 h时效雨量进行相关分析,选取与暴雨相关性较好的15种物理量产品进行暴雨阈值设定,建立了基于物理量产品配料法的南平市汛期12 h时效暴雨预报平台,在实际应用中还采用T639物理量产品进行12 h时效短期暴雨预报,该预报平台具有较好的暴雨预报能力,对预报员在短临和短期暴雨预报中有较好的参考作用;与使用实况物理量预报相比,实况物理量预报准确率要比T639物理量产品预报要好,这是因为基于T639数值预报产品的暴雨预报准确率还要依赖于T639物理量产品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徐裕华 《气象》1984,10(1):19-19
暴雨物理量诊断分析应用学术交流会于1983年10月15—20日在安徽黄山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共83人。在会上交流的学术论文65篇。 暴雨是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其特点是强度大、来势猛、时间短、危害严重。但由于造成暴雨的天气系统尺度小、类型多、变率大,且局地性强、临界参数不明显,监测和追踪很困难,因此,暴雨预报的技术难度较大。自“75.8”河南大水后,暴雨研究得到普遍重视。在我国北方、华南和长江流域分三大片研究暴雨,进行协作攻关。不但在理论上,对暴雨形成的物理机制有了进一步认识,而且在预报思路上更加开阔,预报方法上更为严密,从而使暴雨预报准确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高桂新 《气象》1986,12(8):39-41
数值天气预报在大形势预报方面虽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为预报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但在天气现象预报,特别是在灾害性天气预报方面,经验预报水平仍高于数值预报。有多年预报实践经验的老预报员,在预报灾害性天气现象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如何将这些经验知识进行总结,并把它用于业务服务中,这是我们决定开展“暴雨预报专家系统”的出发点。 本专家系统使用时段为6—7月,预报时效为24小时;暴雨标准:全省按自然区域和预报习惯用语划分为3片,即沿淮淮北片、江淮之间片、沿江江南片。当片内有相邻3站或片与片交界处有相邻3站日降水量≥50mm时,为一次暴雨过程。使用资料:目前仅选用了天气田和卫星云图资料。 一、基本指导思想 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要素预报,需进行大量的统计工作,往往是先普查统计样本,以样本个例为基础找指标、定规则,再以样本个例来验证规则。个例少时,找出的指标规则代表性不强,个例多时,又会使普查统计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因此,在资料使  相似文献   

19.
本方法是利用“物理量诊断业务应用系统”中的诊断软件和资料,经过大量个例和多种物理量形势场的计算和分析,并从中找出相关较好的区域性指标,进行综合统计和归纳后建立起来的,经这几年丽水地区气象台的使用,对大~暴有较好的预报能力。我们把雨量分为6个级别(中雨以下量级,中雨,中~大雨,大雨,大~暴雨,暴雨)。但个例仍以中雨,大雨  相似文献   

20.
姚洪 《广西气象》1999,20(2):11-12,14
通过对1996 ̄1997年南宁市出现的暴雨天然过程及其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找出南宁市暴雨的环境特征,结合数值预报产品进行解释应用,并应用T106数值预报产品对南宁市出现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物理量场分析,从中找出南宁市暴雨的物理量场特征,以求提高南宁市暴雨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