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了硅钼蓝显色反应条件和钛、锰对硅测定的影响,成功地消除了钛,锰对硅测定的干扰,本法简便,快速,用于钛铁矿,锰铁合金和硅锰合金中硅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用原子吸收仪进行钛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重九 《岩矿测试》2001,20(3):234-236
在原子吸收仪上添置了一个自制的简易比色皿托架,成功地利用原子吸收仪进行TiO2与二安替比林甲烷显色的分光光度测定。  相似文献   

3.
陈淑桂  王英华 《岩矿测试》1994,13(4):249-253
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对均三溴偶氮胂显色体系光度法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铈组稀土元素的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取得满意结果,讨论了消除样品中的钇组稀土干扰,校准样品群的建立以及最佳因子数的确定等问题,用所拟定方法对国家GSD、GSR系列地质标样进行测定,共结果与推荐值相符。对地质样吕NB367平行9次测定,铈组各稀土元素的RSD的2.2%-10.0%范围。  相似文献   

4.
利用主次双波长光度法,通过Fe(Ⅱ)-phen、Fe(Ⅱ)-SNC^-显色体系,依据显色体系吸光度A与照射波长λ及物质浓度x间关系,提出了测定铁的主次波长新光度法,精密度提高,检测限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前测一痕量铍的分光光度法[1][2]已有介绍,早在1928年就有人[3]研究了Be与醌茜素(1,2,5,8-四羟基蒽醌0的显色反应,但灵敏度低,稳定性差,近近所研究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有Be-CAS-CTMAB法测定矿石中铍[4]和Be-CER-CPB测定天然水中铍^[5],前者的干扰严重复 ,后者的测定范围窄,本文研究了在NaOH的碱性介质中,在CTM-AB存在下Be与醌茜素的显色条件,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26nm,铍的含量在1-5u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显色10min后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至少可稳定4h,采用萃取分离方法可以消除干扰物质,试验证明,方法对地质样品中痕量铍的测定,可以获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算法,对均三溴偶氮胂显色体系光度法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铈组稀土元素的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取得满意结果。讨论了消除样品中的钇组稀土元素干扰、校准样品群的建立以及最佳因子数的确定等问题。用所拟定方法对国家级GSD、GSR系列地质标样进行测定,其结果与推荐值相符。对地质样品NB367平行9次测定,铈组各稀土元素的RSD在2.2%~10.O%范围。  相似文献   

7.
陈展光  陈同森 《岩矿测试》1993,12(4):273-276
系统地研究了二溴羟基苯基萤光酮在不同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与Ge的显色反应。在0.2-2.0mol/L的H2SO4介质中,显色反应灵敏度高(ε518=1.41×10^5)、显色速度快且至少稳定24h,干扰少,Ge量在0-500n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经应用于矿石中痕量Ge的直接测定,证明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用甲壳素富集铬天菁S-Al的柱前显色分光光度法。在酸性条件下,甲壳素吸附铬天菁S和铝的络阴离子,其富集倍数高达100倍。经用NH_3·H_2O、HAc和丙酮依次洗脱并定容后,在545nm处测定显色溶液吸光度,线性范围在0~1mg/LAl。方法快速,可以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Al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用甲壳素富集铬天菁S-Al的柱前显色分光光度法。在酸性条件下,甲壳素吸附铬天菁S和铝的络阴离子,其富集倍数高达100倍。经用NH3.H2O、HAc和丙酮依次洗脱并定容后,在545nm 处测定显色溶吸光度,线性范围在0-1mg/LAl。方法快速,可以用于环境中样中痕量Al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是测定微量Cr(Ⅵ)的行业标准方法,以硫酸作为显色介质,酸度要求严格,显色稳定时间短,体系显色后需在10 min~1 h测定完毕,灵敏度较差。本文对标准方法进行改进,将显色介质由硫酸改为磷酸。结果表明,在H3PO4介质中显色剂与Cr(Ⅵ)反应生成的络合物可稳定3 h,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5.25%,加标回收率为99.2%~102.0%,检出限由标准方法的13.6μg/g降至3.8μg/g。建立的方法用于超基性岩标准物质分析,相比于标准方法,稳定性、精密度和准确性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1.
岩矿中微量金的测定,一般采用炭粉吸附、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分离后,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或孔雀绿、硫代米蚩酮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硫代米蚩酮—异戍醇(或正丁醇)萃取比色法灵敏度较高,但稳定性差,手续烦琐,不易掌握。我们试验用纸色谱分离直接在色谱纸上用硫代米蚩酮显色目视比  相似文献   

12.
金矿床定年方法进展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热液蚀变矿物,流体包裹体,脉石英,水热锆石和某些矿石矿物同位素定年方法的新进展使金矿床定年精度大大提高。热释发光等新技术区分成矿前或成矿后脉岩,异常铅模型研究可有效地示踪金矿化历史,在坚实的成矿背景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基础上,采用多元同素体系结构分析是今后矿床定年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甲基膦酸二甲庚酯(P350)减压微色谱柱对Au的萃取性能。减压条件下,2mol/LHCI或浓度<25%的王水介质中的Au被萃取在P350(Φ3mm)微色谱柱上,再用小体积的1%Na_2SO_3定量洗脱。与常规柱相比,减压微色谱柱分离具有柱效高、洗脱体积小、速度快、节省大量试剂等优点。经标准样品验证,方法可用于含Au 0.025~200g/t地质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法改用新型活性炭吸附柱减小灰分量,以石墨粉作活性炭灰分的分散剂,采用快速曝光,于国产一米平面光栅摄谱仪上获得测金的绝对灵敏度为1—2毫微克,为测定地质试样中低于地壳丰度量的金提供了一个精确、快速的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2毫微克—30微克,测定o.x-xppb样品的变动系数20—27%,可用以分析含金0.1—3000ppb的试样。  相似文献   

15.
The classical lead fire assay is still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 for the pre-concentration and separation of Ag, Au and some of the platinum-group elements (PGE) in the analysis of geological material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fire assay procedure is the determination of Au, Pd and Pt with Ag as collector. When Au is used instead of Ag as a collector, Pd, Pt, Rh and possibly Ir can also be determined. In this study the recoveries by Au and Ag collectors, also called inquarts, were compared in the fire assay analysis of Pd, Pt and Rh in geological reference materials. The amount of gold to be added was optimised. Variable recoveries were obtained with Ag inquart for Rh, but a 2 mg inquart of Au gave good recoveries for all three of these elements in the analysis of reference samples of different geological materials. A procedure, alternative to scorification, to overcome interferences caused by base metals in the cupellation step is presented. The procedure involves cutting the Pb button into pieces and analysing the pieces separately. Prior to this, a homogeneity study of the lead button was made, and it showed that Pd, Pt and Rh were 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Pb button. All determinations were made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AES).  相似文献   

16.
以山东焦家金成矿带为研究对象,将焦家金矿带的二维地质资料有效整合,应用三维建模软件Surpac,首次建立了该矿区的三维数字矿山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以地质统计方法为手段,分析成矿规律,建立找矿模型.成矿预测中利用“立方体预测模型”找矿方法、找矿信息量法和证据权法来预测资源量,按照信息值的等级依次圈定了6个成矿靶区.用体积估计法和丰度值估计法2种完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预测资源量,2种方法得到的找矿靶区资源量均约为380 t,说明计算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刘加召  王琳  吕有成 《山东地质》2013,(10):107-108,112
利用泡沫塑料对地质样品中微量金进行富集,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富集方法。常量金经过泡沫塑料吸附后,用硫脲脱附原子吸收测定也是近几年许多实验室常用的方法。而用等离子体光谱仪测定常量金鲜有报道,该方法简单、快捷,通过对国家一级标样的分析试验,对于金含量为0.05-50.00g/t的样品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小光栏、窄狭缝进行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测定地质样品中的微量钥比用现行发射光谱法分析铝的技术条件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准确度高,分析含量范围大,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可成功地用于大批量地质样品中(互~200)X10-'铝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陕西略阳铧厂沟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略阳县铧厂沟金矿床为一正在开采的小型金矿床。利用野外观察、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扫描等综合分析技术对金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主要以独立矿物相存在,金的载体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为石英、白云石、黄铜矿、砷黝铜矿。金矿物均为自然金(成色为945~982),未发现含银自然金及银金矿等矿物。金的嵌布类型有包裹金、裂隙金、粒间金和连生金4种。矿石中自然金的粒度主要以显微微粒金(0.010~0.005 mm)为主(约占44%),其次是显微细粒金(0.020~0.010 mm)(约占22%)和显微极微粒金(0.005~0.001 mm)(约占19%)。显微中粒金—巨粒金数量较少(约占14%),但其面积含量较高(约占57%),对于矿石品位和储量来说非常重要。还讨论了铧厂沟金矿床自然金嵌布特征的地质意义以及金成色较高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贾大成 《吉林地质》2000,19(4):17-24
金矿成因类型是不同勘查阶段中都可能涉及到的问题,金矿成因类型的确定和分类是勘查主体对金矿床的理性思维和总结的过程,在部惯前人金矿分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成矿地质条件和金矿类型,提出了区域性金矿成因分类方案,在分析矿床类型与大型金矿关系和省内有利的成矿条件基础上,指出省内占优势地位的金矿类型和具有找矿潜力的矿床类型,从矿床成因类型角度指出应注意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