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丰富地球化学评价相关信息,拓宽地球化学评价研究领域,以常规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为基础,利用遥感技术开展了山东省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multi-purpose regional geochemical survey,MPRGS)工作.对比了遥感技术与传统地球化学调查方法在采样点布设、样品采集和质量检查中的优势,探讨了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地球化学评价的理论基础,归纳了遥感技术在MPRGS中应用的技术流程;并通过几个应用实例,总结了遥感手段在MPRGS中的技术优势及不足,为丰富MPRGS的工作手段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在山东省MPRGS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将遥感技术运用到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中,既可扩大遥感应用研究领域,又能拓宽地球化学研究领域,是今后开展MPRGS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它的高效、即时更新、连续性好等优势为环境监测工作者所认识,在此主要介绍了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说明了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中的应用,着重阐述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新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考古遥感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遥感技术在众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考古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以多个应用实例为前提,介绍航空遥感与航天遥感技术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且对考古遥感技术的特点、方法与应用前景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北京测绘》2020,(4):F0003-F0003
聚落的形态研究是综合反映社会组织结构和文明发展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理解聚落聚集、文明发展、时空演化的重要手段,也是考古研究领域重视的问题之一。随着空间分析技术的发展,考古学者开始应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聚落,空间技术和多因子加权评价方法减少了依靠专业知识经验带来的主观性。本文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为背景,以聚落形态研究为目标,采用空间信息技术、分形理论、群体智能方法对临汾地区四个时期(7kaB.P.~2.7 kaB.P.期间,仰韶时期、庙底沟二期、龙山时期、夏商周时期)的聚落形态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了适合于黄河流域先秦时期聚落形态研究的方法,并以黄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重要区域-临汾为示范区开展了聚落形态及其演化分析研究,同时结合气候、地貌、水系流域等环境因素对四个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发展演化情况作了详细的论述。论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构建了宏观-微观尺度的聚落形态研究体系。宏观上采用空间聚类、分形及出行空间聚落集群分析方法进行聚落形态研究,微观上从每个聚落遗址的出行交流出发,模拟出行路线以重建聚落出行交流主干线,建立了适合于黄河流域聚落形态研究的多方法综合研究体系,可用于流域内不同文化类型聚落遗址的聚落形态研究。(2)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地形约束空间距离算法的聚落形态研究方法,用于解决聚落聚类过程中对地形考虑不足的问题,使得聚落群划分结果更加客观合理,更适合聚落形态研究的目的。(3)提出了基于梯度下降的变邻域蚁群算法出行模拟方法,结合地形和人类出行预判经验,提高了古人类出行模拟的真实性。采用方向约束和全局及局部优化规则以提高算法效率,应用于临汾地区先秦聚落的出行模拟中,以重建的古人类出行交流主干线为基础,分析聚落形态。(4)从聚落遗址出行空间角度,以地形、生物机能等多特征出行网络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出行空间的聚落集群分析方法,实现了日常出行局部范围内的聚落集群分析。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近30 年来遥感地质的工作成就,分析了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阐述了遥感技术在国土调查、规划、地质矿产勘查、环境地质和工程勘测以及灾害监测等领域应用的巨大技术潜力和广阔前景,指出了遥感在地球科学、国土环境科学理论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西南三江地区是我国活动断裂构造最发育的地区之一.遥感技术在断裂构造的展布、发育及活动性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优势.对西南三江地区活动断裂构造的形成、发展及其对区域地质环境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促进遥感技术在该领域研究和应用的更加广泛和深入.  相似文献   

7.
遥感技术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分析了遥感技术在西部地区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技术优势,列举了遥感技术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阐述了遥感技术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所能解决的问题及其途径,分析了遥感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认为遥感技术应是西部大开发首选的技术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灾害性天气严重威胁着交通运输的安全。传统的地面监测难以满足交通运输要求。遥感技术可以有效弥补地面数据的不足,在交通气象领域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由于灾害性天气会引起遥感影像上的几何或光谱特征产生显著改变,故重点介绍了遥感技术在公路运输网络、灾害性天气监测与预报、次生灾害监测和交通流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表明,遥感数据在交通气象灾害领域的应用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背景,初步获得了显著效果,是未来交通气象研究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随着遥感定量化水平的提高,遥感技术在交通气象灾害的应用将取得更大的进步,从而为实施道路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遥感与水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了10 年来遥感技术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成果,特别是在洪涝灾害监测、水资源与水环境调查、旱情监测、土壤侵蚀调查、河口、河道、湖泊和水库泥沙淤积调查及大型工程选址和环境效益评估等领域的主要成就,并对未来遥感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与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史前聚落遗址的分布特征研究,有助于了解史前人类对环境的选择策略以及聚落系统的演变规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史前聚落遗址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聚落选址与区域海拔高度、地形坡度、水系等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四个时期的史前聚落大部分分布在海拔50-400m、坡度小于3°、距离河流在3km以内的地带。  相似文献   

11.
国外灾害遥感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灾害遥感(调查和监测)是遥感技术应用及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根据大量的资料及笔者在国外参加的工作,对经济发达国家及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将遥感技术用于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以及在减少灾害损失方面所进行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效益作一概略介绍。  相似文献   

12.
油气资源遥感技术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油气资源遥感技术的研究内容、理论、方法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了石油勘探各阶段遥感技术配套应用的主要目标。对隐伏信息传输机理进行了探讨。油气资源遥感技术的发展必然要求建立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 本文对其关键研究内容提出了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3.
遥感技术在地震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遥感技术在地震科学中的一些应用成果,包括地貌研究、地壳形变、热异常及震害评估等方面。此外,近年来,随着俄罗斯和法国等国家专门用于地震研究的电磁卫星成功发射,为开展地震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电离层电磁信息,这类非成像遥感数据对地震电磁科学研究和地震短临预报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成像与非成像)在地震行业的应用将提高我国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红山幅1:5万区调中遥感的应用实践,笔者对遥感在1:5万区调中的工作方法,如编制解译图、选择最佳剖面位置、观察路线及观察点的布置、矿化特征的研究等方面的遥感应用提出了一些初步看法,对在1:5万区调中遥感应用的效果也作了概略介绍,最后对在1:5万区调中如何利用遥感技术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土地覆盖及土地利用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简要综述了国内外遥感技术在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方面研究的进展及新数据库的开发应用情况,并对本世纪该领域可能出现的新动向作了初步分析,为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客观准确的资料数据,可成为指导政府行为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遥感技术在浙江东部穿山半岛地区活动断裂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区域遥感影像图制作和初步地质解译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地质资料,建立了浙江东部穿山半岛地区活动断裂的判译标志,对区域解译出的断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成功地厘定了穿山半岛地区的活动断裂。  相似文献   

17.
利用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评价了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02B星(CBERS—02B,以下简称02B星)遥感数据的空间特性和辐射特征,并与ETM+多光谱数据主要特征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江西桃山花岗岩型铀矿田为试验区,结合航空放射性数据,开展了基于02B星遥感数据的控矿断裂带、热液蚀变带及主要成矿岩体等铀成矿要素的光谱特征识别与提取,并对该数据的地学应用潜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遥感技术在下庄地区地热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遥感、物探和地质钻探等技术对邯郸市下庄地区的地热资源进行了识别、印证和应用方案研究,探索了遥感技术在小区域应用的方法和途径,揭示了遥感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把遥感研究成果应用于可实施的工程建设方案,是遥感技术在小区域资源调查研究和开发应用上的一个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9.
 国土资源遥感技术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的遥感技术发展历程,着重介绍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以来的主要技术进展与应用成果,并对今后我国国土资源遥感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油气藏中的挥发组份通过上覆地层微裂隙渗漏到地表,形成烃类物质地球化学异常晕。遥感作为一门新技术,已有效地应用到地表油气微渗漏异常的探测。本文主要介绍国外在因烃类微渗漏而造成的油气田地表土壤变化、岩石蚀变和地植物异常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国外在探索其形成机制方面的进展,并介绍国外石油遥感专家利用各种遥感手段进行烃类微渗漏探测的有效方法,望能达到推动我国石油遥感研究进一步深入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