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秦岭金矿从1965年开始工作以来,已有许多论述,文章讨论的内容多为矿区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等。笔者几年来一直在该矿区从事岩矿鉴定工作,本文拟从岩矿鉴定角度,试将镜下观察的矿物共生组合、自然金与某些矿物的关系及自然金的赋存状态加以总结,并结合野外地质特征划分了成矿阶段,供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志参考。一、矿床地质概述该矿床位于太华隆起北部边缘。矿体产于太华群中,受东西向压性断层控制而呈东西向延伸,全长达1700米。矿体由含金石英脉及蚀变岩组成,经勘探为一中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值此翟裕生院士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又逢他八十华诞之际,作为他的学生,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为<矿床地质>"祝贺翟裕生院士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论文专辑作序.  相似文献   

3.
矿床地质的研究工作,多着重于地质勘探阶段,而忽视矿山开采阶段的地质研究.实则后一阶段的研究很重要,不仅可以检查验证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果和地质认识,改正勘探阶段的错误,而且能够丰富和发展我们的地质认识.通过探采对比可以很好地研究矿床勘探方法及其经济效果.并且根据新的认识进而指导矿山的再发展,增加新的储量.作为冶金地质专业队伍这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里就我们多年在邯邢铁矿区从事勘探的几个矿床实例,谈谈加强矿山地质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谭运金 《地球化学》1983,(2):121-132
莲花山钨矿床是一种新类型的钨矿床。前人对矿床地质及成因进行过研究。1979—1981年,作者在涂光炽教授指导下,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开展了研究,本文是这一工作的总结。 一、矿床地质简介 根据前人成果及作者的观察,莲花山钨矿床的主要地质特点可以归纳为:  相似文献   

5.
《矿床地质》不久就要与广大读者见面了。值此欢庆中国地质学会六十周年之际,《矿床地质》的创办,显然是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又一喜讯。我国地域辽阔,矿产丰富,从事矿床地质工作的人数众多,取得的硕果累累。但长期以来,由于没有一个专业性的公开刊物,致使一些很有价值的学术思想未能及时的交流,许多重要研究成果未能及时报导,本应及时推广交流的新技术、新方法也无法及时进  相似文献   

6.
梅燕雄 《矿床地质》2009,28(4):513-514
裴荣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国内外著名的矿床学家和矿产勘查学家,曾任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兼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主席,现为世界地质图委员会(CGMW)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和世界海洋矿产资源图项目首席科学家.在裴荣富院士从事地质工作65周年之际,矿产资源研究所组织编撰学术专辑以示祝贺.作为裴荣富院士的学生,笔者代表众弟子撰写此文,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相似文献   

7.
南延宗,字怀楚,浙江省乐清县人.我国著名矿物矿床学家.1931年毕业于前南京中央大学地质系,随后进北京地质调查所开始从事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8.
前言     
《西北地质》2012,(4):12-13
2012年是汤中立院士从事地质工作六十周年。汤中立院士数十年如一日,在矿床地质及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领域的勘查、科研和教学岗位上,辛勤耕耘,成果卓著,桃李满园。我们谨以此论文集表达对汤中立院士的敬爱之情。汤中立院士1934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同年4月赴地矿部甘肃省地质局祁连山地质队,从事地质矿产普查等技术  相似文献   

9.
矿床的多成因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床成因一直是从事矿床工作的生产、教学和科研人员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可以说自从矿床学开始萌芽以来,无论对矿床成因持何种观点,内生或外生、岩浆或冷水,一般都是单一的成因论者.只有对少数矿床,如某些沉积变质矿床、沉积-浅变质-风化壳型富铁矿床等,才认为不同的、相隔时间很长久的地质作用在成矿全过程中都很重要,即这些矿床是多成因的.过去,对大多数矿床持单一成因观点,这是不足为奇的.我们在野外看到的只是长  相似文献   

10.
建议不再沿用“胶磷矿”这一矿物惯用名称胶磷矿(colloPhane)是沉积型海相磷块岩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细粒致密的磷酸盐矿物。多年来,在国内被地质界广大从事地质、矿床、矿物工作的学者所沿用。实际上,胶磷矿是一种不确切的矿物惯用名称.近年来,在国际地质...  相似文献   

11.
康永孚     
康永孚,山西省平定县人。我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194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地理系后曾在甘肃、河南等地从事金矿、煤矿开发及教学工作和前资源委员会江西赣州钨锡公司进行钨矿地质工作。1949年起历任中南有色局江西分  相似文献   

12.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2010,(2):F0002-F0002
常印佛院士 男,著名矿床地质学家和矿产地质勘查专家,1931年出生于江苏泰兴,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64年以前主要从事矿产地质勘查;1965~1974年,由地质部先后派往越南和阿尔巴尼亚从事援外地质技术工作;1978年以后,先后任安徽省地质局(后改称地质矿产局)副总工程师、副局长、总工程师,现供职于安徽省国土资源厅。  相似文献   

13.
沈保丰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前寒武纪矿床专家,今年是他的70寿辰,从事地质工作50年,我们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向他表示热烈祝贺和崇高的敬意。他1959年毕业于前苏联顿涅斯工学院地质系,历任山西大学地质地理系主任助理,地质部华北地质科学研究所铁矿研究队技术负责,地质矿产部(现国土资源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矿矿床室副主任、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前寒武纪研究进展》主编等。目前任天津市地质学会顾问、天津市宝石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专业委员会委员、《地质学报》编委等。  相似文献   

14.
本刊11期发表的白瑾同志“勘探小型矿床的地质工作方法”一文,对勘探小型矿床的地质工作,提出了若干技术方法。这里所发表的黎伟同志“对‘勘探小型矿床的地质工作方法’一文的意见”一文,对白瑾同志的文章,提出了若干重要的补充意见。这说明关于小型矿床的地质勘探工作方法问题,已经愈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很好的。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新的、正在解决过程中的极为更要的问题,希望展开热烈的讨论,以促使这个问题早日得到完满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王尚文     
王尚文,河北临城人.我国石油地质学家.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地质组.曾在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前资源委员会滇北矿务局从事有色金属矿床的地质工作.1945年起参加甘肃玉门油矿局在河西走廊、酒泉盆地的石油地质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6.
第三届全国矿床会议于一九八四年四月三十日至五月七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负责组织。参加这届矿床会议的正式代表、特邀代表、列席代表和工作人员共计四百八十六人,还有近百名在川工作的地质同行到会听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我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谢家荣、孟宪民先生生前为发展我国矿床地质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为推动我国矿床地质工作的发展,鼓励中青年矿床地质工阼者创造性地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特设立“谢家荣-孟宪民奖”(详细条例请见《矿床地质》1987年第3期和《中国地质》1987年第7期)。  相似文献   

18.
正在2014年8月22日云南昆明召开的第14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大会上,我国著名矿床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被授予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终身荣誉会员称号。作为国际矿床学界的最高荣誉,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终身荣誉会员称号于1960年设立,专门授予在矿床学领域取得杰出科学成就的科学家。迄今为止,我国仅2人获此殊荣。陈毓川院士长期从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区域成矿规律、成矿预测研究及矿产勘查工作。他带领团队  相似文献   

19.
在充分认识湖南省早震旦世锰矿成矿区域地质背景、矿床特征、控矿因素、成矿规律,矿床成因从而建立该类锰矿成矿模式的基础上,用成因地质模型法将其成矿模式转化为成因地质方法模型及矿床规模、找矿概率和矿床品位预测模型。应用这些模型对预测区进行预测,求出全省该类锰矿的资源总量,划分成矿远景区和预测区,对预测矿床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和地质解释,论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提出下步工作意见。这对湖南今后的找锰矿工作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桑榆未晚 暮霞更辉欣逢袁见齐教授八十寿辰,为表彰袁老献身地质科学及地质教育事业五十八周年作出的卓越贡献,本刊特辟“矿床地质专辑”发表袁老近期论著及部分学生的科研论文以示祝贺。袁见齐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矿床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我院前副院长。早年从事矿床、水文工程地质和区域地质矿产研究。为了寻找我国的矿产资源,他深入浩瀚戈壁,足迹遍布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