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国土资源通讯》2004,(3):33-33
修改并出台《土地登记规则》,进一步完善土地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通讯》2012,(17):28-2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是规范土地登记行为,提高土地登记公信力,保障土地交易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全国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土地登记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仍不同程度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根据《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土地登记办法》,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通讯》2003,(5):44-4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土地登记行为,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土地登记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确定或者认可土地所有者、使用者拥有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活动。 土地登记包括初始土地登记和变更土地登记。初始土地登记是指在一定时间对辖区内全部土地或者特定区域的土地进行的普遍登记。变更土地登记是指在初始土地登记完成后,对发生变化的土地权利进行的设定登记、更改登记或者注销登记。  相似文献   

4.
编者的话     
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我国物权法治建设走过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关键节点,意味着中国公民的不动产财产权从此将受到法律更全面、更权威、更庄严的保护,意味着中国作为现代法治国家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千百年来,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始终是人们安居乐业、价值最高、最重要的财产.公元1381年,明朝政府为加强土地税收发明的“鱼鳞图”,是中国最早的反映土地权利的登记簿册证.而新中国成立后的数十年间,土地、房屋、林地、草原、海域等不同的不动产权利分别由不同部门登记,“九龙治水”的局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客观上造成了产权交叉、重登漏登、重复抵押等问题,影响不动产交易安全,也造成机构重复设置、资源浪费、行政成本增加、不方便群众和企业等问题.随着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正式实施,我国将全面启用试行统一的不动产登记簿证样式,包括《不动产登记簿》、《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等.  相似文献   

5.
一、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的基本内涵 在土地管理中,主要法律法规依据有《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比较系统地对土地开发整理作出规定的是《土地管理法》,包括了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三个概念。土地整理是统指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通讯》2004,(3):14-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将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以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为标的物设定抵押,土地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相似文献   

7.
2003年10月13日英国新修订的《土地登记法案2002》和《土地登记规则2003》生效,旧法同时作废,他们是英国对土地登记的任务和实践进行规范管理的基本法律规范。《土地登记法案2002》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人事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土地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 人发〔2002〕1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国土资源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中央管理的企业: 为了发展和完善土地市场,规范土地登记代理行为,维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为社会提供高效安全的代理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人事部、国土资源部决定在土地登记代理行业建立土地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制度。现将《土地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土地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人事部 国土资源部 2002年12月18日  相似文献   

9.
《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已于2008年2月1日正式施行。为切实贯彻实施《土地登记办法》,进一步加强土地登记工作,规范土地登记行为,努力实现土地登记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通讯》2006,(11):58-6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为进一步规范土地登记工作,充分发挥土地登记对于严格土地管理,保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部决定从2006年5月至2006年12月在全国开展土地登记规范化检查。现将《全国土地登记规范化检查方案》印发你们,请根据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1.
土地登记的质量和规范化是土地登记工作的生命。日前,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规范土地登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地籍司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专访,就相关问题作出解读。  相似文献   

12.
《土地登记办法》将于2008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物权法》实施之后的一部有关不动产登记的部门规章,该《办法》的出台,广受社会瞩目。《土地登记办法》究竟对土地登记作出了怎样的规范?新规定将对政府机关、土地权益人以及土地市场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日前,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守智。  相似文献   

13.
第一条 根据《土地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土地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考试在人事部、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两部门共同成立土地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和土地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部,负责日常土地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考试的日常管理工作。具体考试考务工作委托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4.
一、进一步加强土地登记制度建设修改并出台《土地登记规则》,进一步完善土地登记制度。加大土地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制度建设力度,组织完成全国首次土地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考试;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制定出台土地登记代理人员及机构管理办法,明确土地登记代理收费依据。在土地登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为进一步规范土地登记工作,充分发挥土地登记对于严格土地管理,保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部决定从2006年5月至2006年12月在全国开展土地登记规范化检查。现将《全国土地登记规范化检查方案》印发你们,请根据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全国土地登记规范化检查方案一、全国土地登记规范化检查的目的和意义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是土地登记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土地登记行为,保证土地登记成果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6.
《国土资源通讯》2010,(3):42-46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物权法》和《土地登记办法》,规范土地登记行为,维护土地交易安全,保护土地权利人及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结合我省土地登记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有关国土资源部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以往的各种授权进行清理并重新进行授权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规定,为进一步规范探矿权、采矿权登记审批管理,严格按规划和法定的权限出让探矿权、采矿权,现对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授权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  相似文献   

18.
德国不动产登记历史悠久,法律体系健全,《土地登记条例》、《德国民法典》、《德国物权法》等对不动产登记做出了具体规定,在不动产登记模式、登记机关、不动产登记簿和不动产登记赔偿等方面对于建立我国的不动产登记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土资源遥感》2006,(2):60-60
全国“土地日”是每年的6月25日。这一天是《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子。 为了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坚定不移地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1991年5月24日,在纪念这部法律颁布5周年之际,国务院常务会议经讨论决定,每年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纪念日为全国“土地日”。  相似文献   

20.
《国土资源通讯》2004,(4):22-22
根据人事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土地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人发〔2002〕116号)精神,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近期发出了《关于做好2004年度全国土地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现将通知内容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