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陕南山地烤烟区小网络气温场和降水场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陕南山地烤烟区27个气象站点30a(1961-1990)气候资料,用“小网络法”对山地复杂地形下的气温场和降水场做了订正计算,考虑到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等地理因子的影响,根据现有资料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求得规划发展的17个县(市)各网各点上的气温和降水量值,分析其他地理分布特点,为有效地开发利用山地热量,水分资源、生产高香型优质烤烟提供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2.
《陕西气象》2001,(4):17-20
利用陕南山地烤烟区27个气象站点30a(1961~1990)气候资料,用“小网络法”对山地复杂地形下的气温场和降水场做了订正计算。考虑到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等地理因子的影响,根据现有资料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求得规划发展的17个县(市)各网格点上的气温和降水量值,分析其他地理分布特点,为有效地开发利用山地热量、水分资源,生产高香型优质烤烟提供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大埔县气象站1981—2010年的气候资料(光、温、水要素,农业气象灾害)分析了大埔县气候条件、气象灾害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期热量条件优越、气温适宜、日照充足。降雨量和空气湿度都有随着烤烟的生长逐月增加的趋势,有利于提高烟株质量;育苗、伸根期温度偏低;烤烟成熟期雨水过多是限制优质烤烟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涪陵区烤烟生产气候条件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涪陵区烤烟生产区位于区境东南部七乡镇.涪陵区气象局在该区域建立了烤烟生产与气候条件适宜性研究试验基地,开展烤烟与气候、烤烟与气象灾害、烤烟生产气候指标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适宜的气候和环境条件结合先进的种植技术,是烤烟生产获得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干旱、低温和绵雨是烤烟生产主要气象灾害;海拔600~1000m区域为烤烟生产适宜区.  相似文献   

5.
陕西烤烟质量与气候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陕南烟区烟叶样品化学成人发和内在质量与取样点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因子的线性相关统计分析,得出烟叶质量与气候因子关系的一些回归方程,研究表明,烤烟质量与大田期的平均气温及日平衡气温≥20℃的持续日数关系最为密切,大田期的降水量和日照数也是不可忽视的气象条件,这些研究结果为陕南发展高香型优质烤烟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莫建国 《贵州气象》1998,22(4):27-29
利用贵州省64个县(市)1985 ̄1995年烤烟等级资料与各县(市)气象资料(光、温、水)进行对比分析,系统分析了贵州优质烤烟栽培各生育时期的农业气象条件及影响因子,建立了各县(市)烤烟品质(上、中等烟叶占总产比例)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模式,阐述了影响贵州烤烟品质的主要气象因素是烟叶成熟采烤期的高温干旱(对东、北部地区)和低温阴雨(对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利用1991—2020年我国中北亚热带不同烤烟烟区180个国家级气象站气候因子数据,根据影响优质烟叶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分析气候差异性,探究烟叶生长发育的气象规律,应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各气候因子的权重,依据气候相似原理,对湖北省两大烟区与周边烟区采用改进的欧氏距离作为相似度量指标,并与系统聚类结果进行相似性对比。结果表明:鄂西南、鄂西北、豫西、豫南、豫中、湘西、湘中烟区基本具备了生产优质烟叶的气候条件,除降水量外,其余各气候因子在不同发育期的差值伸根期最大,旺长期次之,成熟期最小。鄂西北和陕南烟区的气候因子最为接近,鄂西南和湘西、川东南烟区的气候因子具有高度相似性,从而为不同区域间借鉴生产经验、优化烤烟种植布局和开发特色优质烟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影响六盘水优质烤烟生产的气候资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六盘水近45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六盘水有利于优质清香型烤烟生产的气候资源及影响烤烟生产的几种主要气象灾害,提出了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1982—1983年四川盆地东南部7个水稻立体气候生态的分期播种试验的资料和三十多个县的水稻气候考察资料,根据农业气候学和水稻生态学原理,进行了区域总体性和综合性分析。在此工作中,着重揭示了盆地东南部立体气候生态特点,探讨了水稻低产的气象原因,提出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改变水稻低产面貌的途经。  相似文献   

10.
大同地区暴雨的天气分型及其成因的初步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大同市所辖8个县气象站点自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暴雨资料,应用天气学及气候学等原理,对大同地区暴雨的天气气候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