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陕西省汉中天台山矿区地层复杂,岩石软硬相间,裂隙发育,构造以线状褶皱伴以走向断裂为特征,总体走向北东60°,岩矿层倾角一般为80°左右。区内主要岩矿层有石英岩、炭质千枚岩、磷矿层、含锰白云岩、白云岩、大理岩、结晶灰岩、绢英片岩、片理化闪长岩等。矿区钻孔设计均为斜孔,轴夹角一般为20°左右;钻孔倾角要求分段上漂,每百 m 最小4°,最大8—12°;设计方位一般为330°或150°。在孔深300m 内,钻孔极易跑方位和倾角,常因此报废工作量,给施工带来极大困难。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除采取一般防斜治斜措施外,设计了“孔底重力纠斜器”(以下简称纠斜器)。经1984年在该矿区的9个钻孔中,实际  相似文献   

2.
感觉测斜仪     
钻孔测斜仪,是测定钻孔空间位置的专用仪器,它是检验钻孔倾角、方位准确程度和指导施工的一项重要手段.过去,们使用的一些旧式仪器,有的误差较大,有的容易损坏,并由于结构上的限制,口径较大,所以已不适应生产发展的新形势.为此,需要探索新法,以提高测斜效率和质量,并尽可能为将来小口径的人造金刚石钻进测斜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方法在实践中经常遇到岩矿芯需及时劈开取样分析,钻孔测斜资料不能及时获得,使计算与实测工作无法进行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加以改进.我们通过改变岩矿芯实测坐标的选取位置,采用无钻孔测斜资料情况下的直接测量法,然后进行空间坐标转换,既满足了物探对磁参数的需要,又保证了化验工作的及时性.现介绍如下,作为对笔者前一篇文章的补充. 岩层与钻孔倾向形式多样,有必要归类研究.以岩层走向线为界,钻孔倾向方位与岩层倾向方位在此界线同一侧者,为同向钻进;反之为反向  相似文献   

4.
在地质勘探工作中,为了探明不同形状的矿体、盲矿体、断层部位等,必须保证钻探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设计上规定终孔方位偏差值不超过正负20°,每百米倾角变化在2°范围内.当孔深500米以上,岩层倾角大于45°,在地质情况比较复杂时,钻进中方位和倾角的变化,导致钻孔很难达到预计的终点位置.为了不降低设计要求,施工时必须采取多方面的预防措施,据我们体会,在处理钻孔方位偏差过大方面,自动导斜是有成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我队近年来在明冲井田施工,孔斜比较严重,丙级孔率高达35—50%,500—600米钻孔倾斜可达25°—30°,最大竟达58°,严重地影响了勘探质量。MD取出式可定位偏斜楔是为了纠正严重超斜钻孔而设计的可定方位的纠斜工具。该装置先后在矿区七个钻孔进行了试验,经纠正达甲级标准的三个,乙级三个,丙级一个。只要操作细心,定位正确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6.
钻铤加压     
为了解决孔斜问题,我队采用了钻铤加压的方法,经半年多的使用证明,效果很好.试验最初是在507机和508机进行的.打完两个钻孔后,第一次测量钻孔倾角,符合设计要求.将测斜仪校验后测第二次,结果与第一次测的度数一致.此后,用钻铤加压方式共打了10个钻孔.深度都在300米以上,有两个钻孔深度为500米,终孔倾角偏斜不超过1°,只个别钻孔钻到200米后撒掉钻铤开  相似文献   

7.
确定钻孔中各控制点的空间坐标及其在勘探线剖面上的投影位置,是综合整理勘探资料的重要一环.以往认为,每个测斜点的测斜数据是有其影响范围的,此范围乃是该测斜点到其上、下两相邻测斜点距离的一半.这种点称之为控制点,相邻两控制点的连线,称为控制深度增量△l_i(图1),即某测斜点i的测斜数据影响了△l_i的长度,换句话说,在△l_i范围内,都用i点的测斜数据代表. 为了解钻孔中各控制点的空间位置,须计算各控制点的空间坐标X_i,Y_i,Z_i;又为了解各控制点在勘探线剖面上所相当的位置,还需将各控制点以一定的方式投影到勘探线剖面上,以求出沿勘探线方向τ的横坐标U_i及纵坐标(即偏离勘探线的  相似文献   

8.
显影测斜     
测量磁性矿区勘探钻孔的顶角和方位,除少数单位使用电测仪或陀螺仪外,多数使用定盘仪或两用测斜仪.后两种测斜仪在结构上都存在一些缺点,加之钻孔施工时往往出现一些复杂情况,影响测斜结果的可靠性.野外勘探队常由于仪器不足,配件缺,检修质量差等原因,给测斜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以致满足不了施工的要求.毛主席关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评论《水浒》等重要指示大大激发了我队广大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的干劲,在学习黑龙江地质二队显影测斜经验的基础上,对这种方  相似文献   

9.
当前虽然广泛地采用了各类测斜仪测量钻孔顶角和方位角。但氢氟酸测斜由于方位简便易行,仍然在各地普遍地被采用。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机械岩芯钻探技术装备还未实现随钻随测(测钻孔的顶角、方位角、实际深度)和按设计钻孔轴心线自动控制钻孔实际轴心线的情况下,施工直孔或斜直孔或定向孔时,认真研究藉用孔底钻具的合理结构形式获得增斜、稳斜、减斜的效果,控制钻孔弯曲度,使钻孔轴心线达到设计要求,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原来我对测斜仪的构造原理不懂,至于修理,更是一窍不通.三年前,我们浙江省冶金地质大队-中队在某矿区开动四台钻机,进行铜矿勘探.因为钻探进尺快,钻孔弯曲度要求严格,测斜间距短(每25米测斜一次),所以测斜任务很重.当时全队有三台JXY-2型测斜仪,在正常情况下,还可勉强应付使用.但是,仪器一旦发生故障,就需送外单位修理,而修理一台仪器一般需要三个月,严重地影响了测斜任务的完成,致使一些钻孔因多点未测斜不得不放慢进尺,甚至有的钻孔几乎到了停钻待测的地步.这种情况,我看在眼里,急在心  相似文献   

12.
在定向钻孔施工中,结合地层促斜规律进行跟踪设计,控制钻头运行轨迹十分重要。实践证明,在具层理的二叠系地层中定向钻进,当钻孔定向弯曲方向相逆于岩层倾向(α=65°~80°),常规稳斜孔段自然弯曲表现为增斜;当钻孔定向弯曲方向相顺于岩层倾向(α=45°~65°),常规稳斜孔段自然弯曲表现为降斜,其顶角变化率均为1°~3°/100m。同时,钻孔方位也发生漂移,其方位漂移率为10°~30°/100m。因此在调整增斜孔段的终点方位和顶角时,要为稳斜孔段预留提前量。在定向造斜时,造斜钻具的工作角(β)决定着钻孔轴线的空间位置变化,理论计算的β值经过修正后才能作为造斜器在孔内的装置工作角(ω_0)。  相似文献   

13.
当我读了《探矿工程》1987年第1期刊登的李粤南同志的《应用PC-1501计算机绘制钻孔轴线立体图》一文后,我队进行了应用。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作了如下改进。现将改进部分介绍如下:1.对测斜数据的处理将原来程序主程序中放入DATA语句中的钻孔坐标数据改为测斜数据,即改为测点孔深、顶角、方位角。然后通过赋值语句,对测斜数据采用均角全距法进行处理,把使测斜数据转换为钻孔空间坐标值的工作由计算机直接完成。  相似文献   

14.
国外在定向钻探施工中,测量造斜工具面方位和孔斜早就广泛使用非磁性钻杆和测斜仪来进行测量工作,即把测斜仪置入一非磁性钻杆短节中,进行定向和测斜工作。在我国岩心钻探生产中,能否在非磁性岩矿层的定向和非定向钻孔里,也较广泛地使用非磁性钻杆进行定向和测斜的问题是值得探讨的。据国内外石油定向钻井的经验和笔者的实践,目前我国岩心钻探生产中,至少有以下三种情况可以使用非磁性钻杆进行定向和测斜工作:其一,是在定向钻探工作中,利用一非磁性钻杆(或套管)短节,在其下部接有定向接头,定向仪由钻杆内下入其中,通过斜口管鞋和定向键  相似文献   

15.
某矿区属于矽卡岩型的矿床,矿体不规则,岩矿层向南倾,产状较陡,一般为60—85°;岩层软硬不均(4—10级),又破碎,极易造成钻孔弯曲。岩层走向195°左右,勘探线方向正北,钻孔方位弯曲总趋势为北偏东。  相似文献   

16.
易斜地层的方位偏斜是钻探施工中经常遇到且不易预防的技术难题,有色系统广西、陕西、甘肃的几个矿区,因孔斜引起的年报废进尺多达千米以上,经济上受到巨大损失,有的矿区因严重孔斜而无法对深部进行勘探,影响了矿区勘探进度。地质因素是这些矿区产生孔斜的主要原因。地层特点普遍为薄层状,软硬层,陡倾斜,控造发育,岩性以片岩、千枚岩、灰岩为主,钻孔方位偏斜一般是有规律的向左(逆时针)或向右(顺时针)迅速偏离勘探线,但有时在同一矿区的不同区段,甚至同一钻孔的不同深度,由于岩层产状的变化,方位偏斜  相似文献   

17.
本队所在矿区为磁铁矿,钻孔深度多为200—400米。自一九七九年六月开始,采用北京地质仪器厂生产的JXT-247型陀螺测斜仪(外径47毫米)测孔斜,至七九年底,我们使用该测斜仪共测孔17个,计4806米。本矿区所施工钻孔均为斜孔。在钻孔施工过程中,每进尺50米测斜一次。个别钻孔在设计顶角较小且开孔地层松软的情况下,开孔后测斜更要频繁些。因此,测斜工作基本上做到边进尺、边测斜、不断提供孔斜数据,以便按照地质要求的弯曲度正常钻进。  相似文献   

18.
在深部矿产资源勘查中,孔深>500 m的钻孔越来越多,钻孔偏斜问题日显突出。根据浙江省开化黄山矿区萤石矿勘查钻孔测斜数据,对钻孔偏斜的原因从地质条件和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钻孔偏斜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斜孔钻进特殊的车轮效应是引起钻孔方位向钻头自转方向偏斜的基本原因;特殊的地质构造和不当的施工工艺是造成钻孔偏斜异常出现的重要因素。因此,预防钻孔偏斜的措施必须从地质设计和钻探施工工艺2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杨海珠 《探矿工程》2007,34(4):45-46
对陕西凤太矿田易斜地层在钻孔施工中出现的钻孔弯曲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采取了钻孔的方位、倾角提前预偏,自制简易钻塔、以较小的钻孔倾角开孔、螺杆钻定向、修弯钻铤等防斜治斜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局第二队某矿区,由于过去使用的测斜仪器和测斜方法不够适当,以致长时间内没有解决钻孔弯曲度的测量问题,从而也就无法了解钻孔弯曲的真实情况和摸清钻孔弯曲的规律,以提出控制孔斜和防止孔斜的技术措施。经过最近一年多的工作,现已初步的掌握了一些方法,弄清了一些规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