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外大都市区人口发展的相关政策及其借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世界地理研究》2002,11(2):59-64
对于任何一个大都市来说,人口问题已经涉及到经济、政治和社会影响的方方面面,严重影响着其区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和借鉴相同时期国外大都市区的人口发展政策,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将十分有助于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本文简要分析并总结了国外发达国家工业化以来,大都市区在人口发展方面的主要经验,如:科学的数据统计平台;适时的规划疏导;强有力的政府宏观调控;积极的市场导向机制;专门的咨询管理机构,以及配套的各项社会发展政策,等等。同时,本文也指出,由于较为类似的城市化进程,广大发展中国家大都市区一些成功的人口管理经验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云南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口城市化质量与土地城市化质量两方面,构建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2007~2016年相关数据为支撑,定量计算云南省多年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耦合度、综合发展指数和协调发展度,并根据协调发展类型划分标准对研究时段内云南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类型和对比类型进行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协调状态进行评估;同时在GIS技术支持下,分别以2007年和2016年为时间节点,揭示不同时段云南省各市(州)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特征与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从时间序列特征看,云南自2010年起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土地规模扩展过快,存在造成空城的风险;城市化水平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高;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发展趋势良好,逐步进入协调阶段;从空间格局特征看,呈现以昆明为中心,从中部“协调型”逐步转变为边缘“失调型”的空间格局;土地城市化滞后型数量少,且集中分布于滇中和滇西北地区;人口城市化滞后型数量多,广泛分布于滇东、滇西、滇南和滇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各市(州)协调发展状态分属协调阶段、磨合阶段和失调阶段,协调发展对比类型空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傅亚维 《地理教学》2007,(12):26-28
一、调整“人口增长”专题教学策略的由来 人口问题是关系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之强,中国人口的增长、发展和变化对世界人口的发展变化影响很大。上海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人口增长”专题,是通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金字塔图的分析、讨论,使学生认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理解两类不同国家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的差异。因此,“人口增长”专题是对学生进行我国人口国情和人口政策教育的好教材和好机会。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城市化方面得到较快的发展。城市数量从1949年的132个,增加到1978年的193个、2005年的623个;城市人口从1949年的5700万,增加到1978年的17200万、2005年的56200万;城市人口比例从1949年的10.64%,增加到1978年的17.92%、2005年的42.99%。从城市化的过程看,构成城市人口的社会成员,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城市内部人口的历史继承与自然增减;二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由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出现的“东北现象”,对东北地区特大城市的非农业发展和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90年代以来东北特大城市非农产业发展与地区人口城市化关系和不同非农产业发展类型城市的非农产业发展与地区人口城市化关系的分析,从非农产业发展的角度找出影响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原因,提出促进东北特大城市非农产业发展与地区人口城市化关系的协调对策。  相似文献   

6.
采用熵值法构建城市人口与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基于2008—2017年统计数据,对环维多利亚湖三个国家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肯尼亚人口城市化与基础设施耦合协调度及障碍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湖国家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大多呈递增趋势,乌干达基础设施水平波动下降,但变幅不大。三个国家人口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在多数时间内要高于基础设施发展综合指数,二者的耦合协调度由濒临失调向中级耦合协调转变,但两大系统的匹配程度仍较低。综合三个国家的指标障碍度排序为X9>X2>(X10/X6/X7)>(X4/X3)>(X8/X1/X11)>X5,医疗水平是制约三个国家城市化与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非洲国家城市基础设施供给水平与人口匹配现状,为城市化发展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人口城市化从数量上去理解,是指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的数量在全国人口数量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扩大的趋势。一般说来,城市人口增长有三个来源:一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移动和移民,二是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三是城市区域的扩大而增加的人口。列宁说:“商品经济的发展本身就意味着愈来愈多的人口同农业分离,就是说工业人口增加,农业人口减少。”人口城市化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是社会生产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该文将城市化发展过程分为经济、人口、地域空间及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四个方面,选择出一整套相应的刻画指标,并以陕西省为例对其各地市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作出总体水平排充充及发展类型划分。结果表明:地区间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差异首先体现为总体水平的明显差异,总体水平最主要最取于单位空间非农经济活动强度、城镇规模及基础设施水平;而更进一步的差异则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和城镇人口分布结构上,其中区域第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影响要素与空间格局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对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影响要素和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城市角度分析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影响要素后发现:中国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实力要素、社会发展要素和消费要素显著相关,与经济结构要素相关性不显著;运用GIS技术分析中国人口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发现:中国县级人口城市化空间格局存在明显的东北、中部和西南"三元"结构,省级人口城市化体现出"三区(即京津沪区、渝鄂区和藏新区)、三带(东部带、中部带和北部带)"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对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城市化曲线和产业结构演变都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在理论上,人口转变、城市化和产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大体对应。但是由于计划生育的缘故,我国的人口转变过程提前了,而城市化和工业化都没有跟上步伐,三个发展过程步调不尽一致。目前,中国人口转变处于第三阶段后期,即出生率逐步降低和低死亡率的阶段。但是城市化过程处于第二阶段,即城市化水平快速上升阶段;产业结构演变也处于第二阶段,即第二产业主导的快速工业化阶段。相对于城市过程和产业化过程,中国人口将会提前进入老龄化阶段。这会对我国城乡人口未来的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城市老龄人口的基础设施问题,乡村老年人口的赡养问题等,都需要结合城市化和产业化的具体特征提前考虑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口地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劲松 《地理学报》2014,69(8):1177-1189
1978年以来是中国人口地理学复兴和发展时期。中国人口地理学工作者消化吸收西方经典人口学理论,讨论中国人口容量问题,认识到中国人口总量即将达到增长极限,强调控制人口总量、努力发展生产和转变生存方式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针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创建第四产业,实施环境抚育,推动劳动力就业,降低环境污染的策略。针对民生问题,提出深入开展微观社会调查,主动再造跨尺度的社区制度,推进对人口行为的尺度综合和文化自觉。针对中国人口快速转变和人口结构问题,提出了人口均衡发展理论。针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问题,提出了区域发展均衡模型,强调通过产业转移、人口流动、转移支付等手段,形成相对均衡的区域发展格局。针对区域人口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人口发展功能分区指标和分区模型,初步实现了视野综合化、指标定量化、分析模型化,将人口地理学研究推向新高度。未来中国人口地理学研究,一要围绕人口普查和人口业务数据库,建设分布式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推动人口专题数据和人口计量模型共享,巩固和发展人口地理学定量化研究之特色;二要加强不同尺度的社区微观调查,主动调控人口快速转变情景下的社区行为,提高对人口地理学定量研究结果的理解和解释;三要加强国际人口情报交流,把握各国人口演化趋势,从经济全球化的分工合作体系的视角,合理配置中国劳动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中国人口地理学应坚持走跨学科的发展道路,努力在世界人口之巅辛勤耕耘,为国家发展、学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with the spatial analysis functions in ArcGIS and the county-level census data of 2000 in China, the population density map was divided and shown by classes, meanwhile, the map system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a curve of population centers were form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eographical proximity principle, the classes of population densities were reclassified and a population density map was obtained which had the spatial clustering characteristic. The multi-layer superposition based on the population density classification shows that the population densities become denser from the Northwest to the Southeast; the multi-layer clustering phenomenon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s obvious, the populations have a water-based characteristic gathering towards the rivers and coastlines. The curve of population centers shows the population densities transit from the high density region to the low one on the whole, while in low-density areas there are relatively dense areas, and in high-density areas there are relatively sparse areas. The reclassification research on the population density map based on the curve of population centers shows that the Chinese population densi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9 classes, hereby,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popul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9 type regions: the concentration core zone, high concentration zone, moderate concentration zone, low concentration zone, general transitional zone, relatively sparse area, absolute sparse area, extreme sparse area, and basic no-man's land. More than 3/4 of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s concentrated in less than 1/5 of the land area, and more than half of the land area is inhabited by less than 2% of the population, the result reveals a better space law of China’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中国人口重心的密度分级与曲线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n this paper, with the spatial analysis functions in ArcGIS and the county-level census data of 2000 in China, the population density map was divided and shown by classes, meanwhile, the map system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a curve of population centers were form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eographical proximity principle, the classes of population densities were reclassified and a population density map was obtained which had the spatial clustering characteristic. The multi-layer superposition based on the population density classification shows that the population densities become denser from the Northwest to the Southeast; the multi-layer clustering phenomenon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s obvious, the populations have a water-based characteristic gathering towards the rivers and coastlines. The curve of population centers shows the population densities transit from the high density region to the low one on the whole, while in low-density areas there are relatively dense areas, and in high-density areas there are relatively sparse areas. The reclassification research on the population density map based on the curve of population centers shows that the Chinese population densi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9 classes, hereby,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popul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9 type regions: the concentration core zone, high concentration zone, moderate concentration zone, low concentration zone, general transitional zone, relatively sparse area, absolute sparse area, extreme sparse area, and basic no-man's land. More than 3/4 of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s concentrated in less than 1/5 of the land area, and more than half of the land area is inhabited by less than 2% of the population, the result reveals a better space law of China’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14.
The revalorization of the U.S. metropolis and restructuring of the U.S. economy are leading to increasingly complex patterns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decline. In this article we provide an empirical context for understanding the embodied nature of these changes by analyzing the long-term, demographic changes for the 100 largest cities. In terms of population change we identify four model urban types: steady decline, continuous increase, growth interrupted, and slowly resurgent. We consider, in detail, cities where population decline has halted and others where there are indications of population resurgence.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se resurgent cities, provides some causal explanations, discusses the role of gentrification, and explores policy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5.
近20年来广州市人口增长与分布的时空间演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周春山  罗彦  陈素素 《地理科学》2004,24(6):641-647
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不仅人口增长迅速,而且内部迁居也频繁。利用第三、四和五次人口普查资料,采用数学模型对近20年来广州市人口分布的变化特点进行深入的探讨。首先分析了广州市人口的增长情况,广州市人口增长较前20年要缓,人口增长地区差异比较明显,城市中心的周边地区人口增长迅速,中心城区总体上人口减少;其次分析了广州市的人口分布状况,广州人口分布趋向规则化,均衡化,人口分布重心向东北向偏移,人口密度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趋势变化,郊区化现象比较明显等;最后对广州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分布随城市规模和时空间变化特点进行了模型归纳。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的人口数量自1994年起持续减少,人口结构也相应的发生着改变,人口问题已成为影响国家发展和民族生存的重大问题。基于人口的自然结构、地域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现状,详细分析了俄罗斯人口年龄性别、城乡分布、就业、民族和移民结构等的影响因素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结构提供现实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宁夏人口地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运用人口地理学基本研究方法,详细论述了宁夏人口地理问题。研究结果指出,宁夏人口质量显著改变,但人口文化结构依然落后;人口过快增长与人均GDP低下相矛盾;人口产业结构单一,人口职业结构为体力主导型及人口技术结构层次低下;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但人口空间结构依然不合理等。文章指出解决宁夏人口地理问题,进一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与开发;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区域合作与分工;推进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人口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20世纪之前的人口地理学只是从属于传统地理学的人口地理研究.进入20世纪,人口地理研究尚未从人文地理学中独立出来,内容上延续了拉采尔的人类地理学思想;二战以后,人口地理研究逐步向人口地理学纵深发展,50年代人口地理学逐步成形.20世纪后半叶,人口地理学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出生率与老龄化、迁移与流动、人口与脆弱性等世界性...  相似文献   

19.
刘振  齐宏纲  戚伟  刘盛和 《地理科学》2019,39(10):1525-1536
在人口收缩内涵界定的基础上,采用总人口和劳动力等直接指标结合出生率、老龄化率等间接指标进行综合测度,在地级尺度和县市尺度上分析了1990~2010年中国人口收缩区的数量变化、空间分布及演化特征(由于获取限制,未包含港澳台地区数据),并对比了不同测度指标和方法之间的差异。主要的研究发现如下:①人口收缩区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增长,收缩程度呈现出明显加剧趋势;②人口收缩区在中部和西部偏东地区快速扩张,川黔渝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东北地区最为严重;③单一指标在识别人口绝对收缩方面效果较好,而且总人口指标往往比劳动力指标更早的反映一个区域的人口状况;④综合指标测度的方法能够更加全面的判断一个区域的人口发展状况,进而识别出人口处于相对收缩状态的区域;⑤人口收缩在县市尺度上比在地级尺度上表现更为明显,但两者的差异呈缩小趋势。基于以上研究发现,建议政府更加重视区域人口收缩问题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周春山  边艳 《地理科学》2014,34(9):1085-1092
基于第三、四、五和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利用数学模型对1982~2010年广州市近30 a来的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规律深入探讨。得出以下结论:① 近30 a来广州市人口保持稳定增长,人口分布总体上趋于分散,人口变化趋于缓和,尤其是近10 a来广州中心城区人口密度缓慢降低,近郊区人口密度较快增长,远郊区人口密度逐步增加的特征更加明显;② 人口空间分布由“峰值单中心+外围小中心”结构演变为“扁平化多中心+外围小中心”;③ 广州市人口发展已进入成熟晚期阶段向老年阶段的过渡时期,但中心城区人口缺口尚未出现;④ 广州市人口郊区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2000年以来郊区化明显加快,属于市中心发展型郊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