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莺歌海盆地浅层天然气勘探和研究程度相对较高,绝大部分探井和发现的天然气储量亦主要集中于浅层。但迄今为止,浅层好的勘探目标、规模较大的局部构造大多已钻探,剩余好的勘探目标不多,故天然气勘探潜力不容乐观、本区中深层勘探领域则探井甚少,勘探和研究程度非常低,故发现并落实的天然气储量亦少,通过叶浅层与中深层勘探领域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类比和评价,指出和强调中深层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优于浅层、中深层应是本区手找大中型气田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沟槽的早期模式是在早期古地貌基础上建立的,它指导了早期对盆地中部的奥陶系油气勘探;但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原模式因南北向主沟槽的展布特征不明而严重制约了气田的东扩勘探。修正后的古沟槽现今模式更符合岩溶古地貌的发育规律,它进一步明确了盆地古地貌中台地和沟槽的展布特征,解决了原先的地势东倾与主沟槽展布方向不协调的矛盾。新的古沟槽模式的应用,论证了地质综合研究与天然气勘探的关系,它可使气田东侧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沿预测的区块继续向东延伸。指出一个正确的地质模式,只有结合生产实践,不断修正完善,才能在勘探实践中发挥其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南缘天然气垂向运移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油田和独山子油田天然气具有明显的垂向运移特处,储层时代由老到新,埋藏由深变浅,天然气甲烷含量逐渐富集,碳同位素δ^13C1值渐趋变轻;成因研究表明,齐古天然气过成熟的煤型裂解气,独山子天然气成熟的煤型热解气,上述天然气均来自断裂下盘山前坳陷不同次凹的中下侏罗统煤导地层;天然气运移的主要控制因素可能为扩散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该区地质条件对天然气的勘探方向和目标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金马-聚源地区中深层成藏条件的地质综合研究,认为金马地区中深层油气成藏主要有四个有利条件;(1)上三叠统须空河组具有充足的气源;(2)适时的燕山期古圈闭;(3)良好的辫状河三角洲砾-砂-泥储盖组合;(4)喜马拉雅期断层、裂缝对储集层的改善作用,从而进一步确立了该构造中沉层为受燕山古隆起和有利岩相带控制的岩性-构造复合圈闭类型的气藏,指出了金马及春以西地区是龙门山中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点,为龙门山中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压释水岩溶与天然气的运聚成藏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章贵松  郑聪斌 《中国岩溶》2000,19(3):199-205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风化壳在中— 深埋藏阶段,具有压释水岩溶发育的水文地质环境。本文通过压释水岩溶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及地球化学标志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压释水岩溶与天然气生成、运聚和成藏的关系,从而开拓了古岩溶发育区天然气勘探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米探1井取得天然气勘探突破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具有巨大勘探潜力,然而,对盆地奥陶纪马四期古构造格局和岩相古地理研究还存在争议,制约了下步天然气勘探进程。为此,基于地震、野外露头、钻井、岩芯、微观薄片和测井等基础资料,对马家沟组四段构造- 岩相古地理开展了系统研究,确定了盆地奥陶纪马四期古构造格局,并恢复出马家沟组四段岩相古地理,预测了有利勘探区。研究结果表明:①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马四期发育“两陆三隆四坳”的古构造格局,其中两陆为伊盟古陆和阿拉善古陆,三隆分别为中央古隆起、中条古隆起和神木- 志丹低隆起,四坳为西南边缘坳陷、桃利庙坳陷、府谷坳陷和柳林坳陷;② 马四期为碳酸盐岩内缓坡和中缓坡沉积,其中内缓坡又发育白云岩坪、含云膏坪、微生物丘、灰泥丘、砂屑滩、丘滩间海和灰质潟湖等7类微相;③ 古构造格局控制马家沟组四段沉积分异,微生物丘、灰泥丘和砂屑滩等3类有利储集相主要沿中央古隆起和神木- 志丹低隆起等古地貌高部位分布。因此认为,神木—靖边地区是有利储层发育区,且处于岩性相变带,生储盖配置关系好,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是天然气勘探的有利靶向区。  相似文献   

7.
黔中隆起及其南北斜坡区天然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黔中隆起及其南北斜坡区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一直是国内部分油气地质工作者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对该隆起现有资料的综合分析,在叙述了瓮安古油藏、麻江古油藏的形成与破坏,部分代表性探井所钻遇的油气显示,川南威远气田与黔中隆起大方至黔西一带简要类比的基础上,对这一地区的天然气勘探前景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天然气勘探目标区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8.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长兴组天然气富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仙关组-长兴组气藏在川东北不同地区成藏要素基本相同,但是区域上天然气富集程度有所不同。为了揭示天然气的富集机制,通过烃源岩分析测试资料、岩心和薄片观察资料、测井和岩屑录井资料等,分析了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长兴组天然气的来源、主力烃源岩生烃强度、储层性质与规模、天然气的保存条件、生烃演化史和油气藏的调整过程。研究表明:(1)川东北地区处于或邻近生烃中心,油气初次运移距离短;(2)礁滩岩性气藏相对独立,礁滩储层分布范围控制着古油藏的规模;(3)气藏上覆多套膏盐岩盖层,天然气保存条件好;(4)早期的古油藏经历高温已经全部裂解,形成现今的气藏;在构造作用控制下,天然气聚集成藏经历了古油藏的形成、古油藏裂解及古气藏的形成和现今气藏的形成3个阶段。对川东北天然气富集机制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寻找有利靶区,指导天然气勘探。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复合的古构造体系与天然气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古生界为重点的第二轮油气普查,历经十几年的艰苦拼搏,终于取得了重要的油气成果,相继发现了一批大中型天然气田,成为我国陆上一个新的重要的油气战略接替区。本文介绍了地质力学在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碳酸盐岩领域找油气研究中,坚持构造体系控制油气的基本观点,以古构造体系、古沉积体系、古地貌岩溶体系、古含油气体系分析为主线,指明了盆地下古生界巨大的生烃资源潜力和大中型天然气聚集带形成条件及勘探方向,强调原型盆地的勘探思路在指导勘探部署和气田发现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舒志国 《现代地质》2013,(1):165-171
飞三段是鄂西—渝东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的主力产气层,系统研究飞三段的天然气成藏阶段与主控因素,对该区飞三段的天然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利用天然气组分和稳定碳同位素资料、烃源岩的干酪根碳同位素资料以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资料,在阐明油气的成因与来源、烃源岩的生烃史和油气充注史的基础上,结合构造演化史和圈闭演化史,划分了天然气的成藏阶段,并总结了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结果认为:飞三段天然气主要为二叠系烃源岩生成的原油的二次裂解气;天然气的成藏经历了古岩性油藏的聚集(190~160 Ma)、古油藏裂解与古岩性气藏形成(160~140 Ma)、天然气调整再聚集形成今构造—岩性复合气藏(140 Ma—现今)3个阶段;沉积期暴露浅滩相储层的规模决定了古油藏的规模,晚期天然气的调整再聚集过程中的保存条件决定了天然气的最终聚集。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鄂南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成藏的烃源条件、储集层形成机理和圈闭特征的研究认为,早奥陶世,黄陵古隆起分割秦岭坳拉槽与华北海,并在古隆起北侧形成蒸发台地斜坡云坪相膏云岩沉积。加里东运动期,黄陵古隆起随同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其北坡不同层位膏云岩、含膏白云岩差异溶蚀形成各类孔隙型储集层,并以探井钻遇的蜂窝状膏溶细晶白云岩、针孔状膏溶白云岩和膏溶角砾白云岩为代表广泛分布。海西-印支期,黄陵古隆起处于有利于接受秦岭坳拉槽运移流体的部位,目前已在其南北两翼发现较多的含沥青古油藏显示。古油藏中的石油在晚侏罗-早白垩世高古地温热演化阶段转化成天然气,可为富县斜坡提供充足的天然气源。米脂坳陷致密岩性带为风化壳天然气聚集提供了区域圈闭条件,从而使富县-甘泉地区成为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柴达木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潜力,基于地震、地质、地球化学、录井及钻井等多种资料分析了柴达木盆地深层天然气藏的富集条件,并指出了有利勘探方向。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深层具备形成大型气田的成藏条件,深层发育柴北缘侏罗系和柴西古近系两套优质气源,演化程度高,生气能力强;柴北缘深层发育基岩和古近系碎屑岩储层,柴西深层发育古近系湖相碳酸盐岩储集层,多种类型储层平面上分布广泛,纵向上组成多套储盖组合,发育的原生孔、溶蚀孔及裂缝等多种孔隙类型被认为是深层气藏富集的储存空间;持续活动的深大断裂是深层气源的优质通道;同时深层构造的形成与天然气生成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深层烃源岩具有早生烃、持续生烃特征,早期生成的液态烃在后期深埋过程中高温裂解成气,生气能力强,深层资源潜力大;盆地深层广泛发育的盐岩、泥质岩层及异常高压层有利于深层天然气保存。综合认为柴达木盆地深层气藏富集于断裂发育的生烃凹陷周围的圈闭中,柴北缘山前古隆起基岩、腹部构造带古近系碎屑岩和柴西环英雄岭构造带碳酸盐岩是深层天然气勘探有利区。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川南地区复合型气田成藏机制及富集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川南近40年的勘探开发实际,经研究认为:川南气田纵向上多产层,横向上多气田。成藏机制受岩相,古隆起,岩溶,盖层条件,构造类型,构造部位,断层类型等因素控制。气藏圈闭类型有岩性圈闭,地层圈闭,断层圈闭和裂缝圈闭等,具有复合型气田特征。天然气富集规律是:二叠系属于缝洞型气藏,天然气富集规律是:二叠系属于缝洞型气藏,天然气主要富集在岩溶发育的,有断层搭配的高点,长轴,肩部等部位,三叠系属于裂缝孔隙型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大池干井构造带构造形成机理及勘探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大池干井构造带二叠系阳新统顶面的古构造特征,众多地质资料表明该构造带存在早期古拉张断裂,构造带的形成与这些断裂带关系密切,构造物理模拟结果反映出古断裂在该类高陡构造带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该构造带下一步天然气勘探方向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5.
从气源岩、储层、圈闭等方面分析了惠民南坡的天然气成藏条件,认为该区烃源岩条件良好,有古近纪的暗色泥岩和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作为气源岩,同时该区深大断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还具有充足的非烃气源;地层发育全,沉积体系多,发育多种类型的储集层,形成6套储盖组合,具备天然气聚集成藏的良好地质条件.研究表明,曲堤地垒和济阳地堑东部的古生界圈闭是深层气勘探的有利方向,非烃气的主要勘探方向是王判镇潜山带的新近纪地层构造圈闭和浅层"亮点"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16.
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在对中西部分布的前陆盆地天然气资源、已发现气田储量和近期天然气勘探进展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前陆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是今后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地区。并从气源条件、生储盖组合、圈闭、运移通道等方面论述了前陆盆地具有利的天然气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鄂尔多斯盆地中北部已发现多个天然气田,为寻找新的勘探接替区域,从储集条件、烃源岩条件、封盖条件、圈闭类型、天然气运聚成藏过程和保存条件等方面入手,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古生界天然气的富集与成藏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探讨了其天然气勘探前景,指出了有利勘探目标,并提出了具体的勘探部署意见。结果表明:研究区紧邻上古生界生烃中心,发育优质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大,气源充足,具备形成大型天然气藏的物质基础;区内奥陶系马家沟组发育有蒸发潮坪相沉积,位于北部古潜台的向南延伸带上,是下古生界天然气的有利勘探目标;南部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是有利的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区;研究区古生界发育各种隐蔽性非构造型圈闭,天然气运聚成藏过程非常有利,封盖和保存条件也很好。因此,研究区古生界具有广阔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资源丰富。近年来,在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和北部斜坡区先后获得了两个万亿级大气区的重大发现。为了明确该领域天然气的资源规模以及未来的勘探方向和创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原油裂解气资源量的评估方法,本次研究基于该区天然气为古油藏原油裂解的基本认识,按照干酪根生油,再到古油藏裂解生气的技术路线对原油裂解气的资源量进行计算。应用成因法,采用PetroMod 3D盆地模拟软件,输入地层等厚图、岩相古地理图、烃源岩综合评价图、剥蚀量展布图以及生油动力学参数图版,建立整个盆地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切分为5个区块分别计算生油量,然后探讨了石油运聚系数、石油裂解率、天然气散失率以及寒武系石油运移的分配系数,并创建了天然气散失系数计算公式。在以上基础上,恢复了盆地及5个构造单元的生油史,并明确了古油藏形成的关键时刻,最终得到全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常规天然气资源量为13.43×1012m3,其中寒武系为5.43×1012m3,震旦系为8.0×1012m3。并指出除了川中地区以外,川南和川东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尤其是位于川南地区德阳—安岳裂陷槽两侧的台缘带和台内颗粒滩是下一步勘探的现实领域。本次研究在理论创新和勘探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气源岩、储层、圈闭等方面分析了惠民南坡的天然气成藏条件,认为该区烃源岩条件良好,有古近纪的暗色泥岩和石炭一二叠纪煤系地层作为气源岩,同时该区深大断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还具有充足的非烃气源;地层发育全,沉积体系多,发育多种类型的储集层,形成6套储盖组合,具备天然气聚集成藏的良好地质条件。研究表明,曲堤地垒和济阳地堑东部的古生界圈闭是深层气勘探的有利方向,非烃气的主要勘探方向是王判镇潜山带的新近纪地层构造圈闭和浅层“亮点”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20.
济阳坳陷是渤海湾盆地内的一个富油凹陷,针对该区天然气勘探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目前所发现的天然气主要集中在中浅层的现状,将济阳坳陷天然气成藏的地质条件与东濮凹陷进行了比较,认为济阳坳陷具备形成大规模天然气藏的条件,其天然气勘探最具潜力的领域应是煤成气藏及深洼陷周围的深层天然气藏;指明了东营凹陷盐下构造、渤南等深洼陷的深层周边区带、环黄河口凹陷的滩海深层、潍北凹陷和青东凹陷4个深层勘探方向,阐述了煤成气今后的勘探、研究方向.从宏观上评价了济阳坳陷天然气的勘探潜力,明确了今后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