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针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内业流程,利用空间拓扑分析,解决图斑面属性赋值的难题,并且分析其一一对应关系,记录查错信息。在VB编程环境下,采用ArcEngine组件库,提出林地图斑拓扑查错算法流程,按照空间包含关系,将属性点记录的属性信息一一赋值到满足条件的图斑面内,自动获取包含属性信息的林地图斑面数据。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图斑聚合需要顾及权属、语义、空间区域划分、邻近关系、拓扑、精度等多种因素的约束,其中,顾及空间区域划分约束是图斑自动聚合的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矢量与栅格数据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先将各种几何类型的矢量约束地物统一转化为栅格"障碍物";然后将权属、语义、邻近关系、栅格"障碍物"等共同作为约束条件,对图斑实施自动空间聚类分析;接着对聚类区域的图斑实施顾及多重约束的自动聚合。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图斑的自动聚合,并能有效地顾及聚合的多重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3.
喻欣  张立亭  王建林  杨静雯  朱洪镔 《测绘科学》2021,46(6):150-155,173
针对地理国情普查和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共享问题,该文以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对地物的分类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建立分类指标间的对应关系.采用空间叠加分析技术,对城市周边地区和山区的图斑所包含的地物类进行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分析,论证数据间的共享问题以及造成两者差异性的原因.结果 表明,由于地物的分类标准、采集边界等不一,导致数据的图斑难以用准确的比率来表达数据可共享的占比.通过分析可对两份数据进行相互验证及补充,为政府的决策和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制图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顾及图斑原有拓扑关系的化简方法。通过对图斑数据进行拓扑构建,将对图斑的化简转化为对共享弧段的化简;同时对弧段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弧段采用相应的化简方法。通过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保持图斑化简前的形态结构,并保持图面整洁,符合地图制图要求,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的SVD分类方法,模拟人眼分辨图像上图斑的机理,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意在克服常规计算机分类的一些缺点,改善图斑边缘及交界处的混分现象,同时做到均匀大图斑的平滑及孤立小图斑的保留,使分类图上图斑整齐,界限分明,精度高,视觉效果好。因此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栅格矢量化后的遥感专题信息图斑呈现锯齿状的问题,以及传统方法平滑前后图斑面积和位置存在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弧段的遥感专题信息图斑分段平滑方法。该方法利用深度搜索提取图斑的弧段,根据弧段中锯齿的梯度分段为平滑锯齿单元和锯齿中线平滑锯齿单元,由此较好地平衡弧段平滑和图斑面积及位置信息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定义和结构化选取的基础上,根据图斑的空间分布与距离联系,给出图斑数据地理要素层结构的定义和建立过程,从而实现图斑数据制图概括中对象选取的模型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编绘土壤图的精度概念,精度内容,即制图单元的细度,图斑的准确度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在土地空间数据处理及应用中,需要对空间关系进行检查以保证数据质量,GIS中常用的空间关系检查算法无法一次性检查出数据集内的空间重复、覆盖和缝隙错误。提出一种针对土地数据空间关系检查的快速算法,该算法只需对面数据内的空间对象循环一遍,即可检查出空间覆盖、重复和缝隙这几类空间关系错误。以图斑数据进行试验,将通用的空间关系检查算法与提出的算法执行时间进行对比,实践验证采用本算法能较大地提高对图斑数据集进行以上类型空间关系错误检查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数据库综合中图斑拓扑关系的创建和一致性维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LANDUSE-DAT文件为例,论述了土地利用地图综合中图斑多边形拓扑关系的特点、数据结构定义及生成方法,阐述了土地数据库综合过程中图斑拓扑关系一致性的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11.
坡度分级对地面坡谱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地面坡度是最重要的地形定量指标之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地面坡度分级体系对坡度进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结了近些年在坡度分级研究方面的已有成果,利用高精度1∶10000 DEM数据为信息源,提取了不同分级的坡谱,研究了不同分级方法及等差分级的不同级差对地面坡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坡度分级法可以获得不同的地面坡谱表达;自定义分级法得到的坡谱对具体的应用有实际指导意义,模式分级法可以更好地表达地表形态;3°等差分级的坡谱在实际研究中更具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影像特征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俊  于庆国  朱晓东  刘恺 《测绘科学》2011,36(3):141-143
本文主要研究面向对象的高分辨影像信息提取中的特征选择问题.文中分别选择光谱、纹理、形状等特征57个和28个进行特征优化,得到两组分别由46个和4个特征组成的不同的最优特征集,并利用这些特征集采用K近邻、模糊与K近邻级联两种不同的面向对象分类策略进行分类研究.最后从合理性、效率和精度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4种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分别为30 m分辨率的Landsat-8数据,融合Landsat-8多光谱波段和全色波段的15 m分辨率数据,5.8 m分辨率的资源3号卫星数据以及融合后2.1 m分辨率的资源3号卫星数据。采用ISO-DATA、最大似然分类法和面向对象分类法对影像进行分类,对分类方法的效果以及分辨率变化对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精度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低分辨率影像中,面向对象方法受到限制,分类效果相比传统方法没有太大改善;而在高分辨率影像中,面向对象方法分类效果很好,并且随着分辨率提高分类精度也相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是探索Landsat TM数据不同辐射校正方法对土地覆盖遥感分类的影响。介绍了使用的3种不同辐射校正方法(ATCOR3、FLAASH以及查找表)和两种分类算法。在分类实验部分,根据样本的地理坐标在3景校正影像中分别采集训练样本并训练各自的分类器,并交叉用于其他辐射校正影像的土地覆盖遥感分类。实验结果表明:(1)用于分类器训练的样本采集自待分类影像时的分类精度明显高于采集自其他影像的分类精度;(2)3种辐射校正影像的分类结果存在差异,其中使用ATCOR3和FLAASH方法校正后影像的分类结果有更相近的精度;(3)辐射校正对分类类别的影响不同,其中对森林类型影响最大,对裸地等其他类别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高分卫星遥感湿地分类的关键在于解决“同物异谱、异物同谱”难题。本文将当前应用前景广泛的亚米级国产高分二号(GF-2)影像和CART决策树面向对象分类算法相结合,以湖南沅江为例进行洞庭湖区典型湿地的分类提取工作,选取包括光谱信息、几何特征、地形特征和纹理特征等多维对象特征对分类器进行训练,构建了多维特征湿地分类方法。试验区总体分类精度优于传统方法,可为基于GF-2影像的洞庭湖湿地分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合成孔径雷达( SAR)图像含有丰富的纹理信息,特别是进行城市地物分类时,纹理特征对于图像的解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和Gabor变换两种纹理特征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将灰度和不同纹理特征组合应用于SAR图像城市地物分类,并以ALOS PALSAR影像为数据源进行了实验。通过对不同分类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引入纹理特征后的SAR图像分类结果要优于无纹理信息参与的分类结果,基于不同纹理特征组合的SAR图像分类结果要优于基于单一纹理特征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17.
长江黄河源区内高寒草甸退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多数研究中涉及的源区范围、高寒草甸的分类、高寒草甸的退化原因及恢复治理措施等方面,各学者的看法并不相同,难以实现各项研究结果的比较研究。从源区范围、高寒草甸的分类、高寒草甸的退化原因及恢复治理措施等方面阐述了各学者研究的差异,指出: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甸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必要对源区的范围进行界定;高寒草甸的分类常常因研究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退化程度进行的分类能够反映高寒草甸的动态变化过程,但需要定量指标对退化的不同程度进行界定;遥感影像解译的结果由于遥感影像本身的不确定性和主观因素的影响而难以统一;退化的原因目前主要集中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的研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的控制措施在局部区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并没有抑制高寒草甸在总体上的进一步退化,寻找一种综合的有效的治理措施还是今后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对荷兰Flevoland地区全极化数据进行分类,讨论了各分类方法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得出基于复Wishart分布的最大似然监督分类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A segmentation-based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classification of multispectral imagery from IKONOS satellite.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subimages pertaining to natural environment were used from IKONOS image to test the segmentation-based classification approach. Initially multispectral threshold values were obtained by global thresholding. Based on these threshold values, segments were grown in the image. The segmented image obtained by this step was further refined by merge score criteria. The refined segmented image obtained from above procedure was subjected to Gaussian maximum likelihood and minimum distance to means classifications.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yield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t and better results than the conventional per-pixel classifiers.  相似文献   

20.
邻域粗糙集是一种有效的影像特征提取方法,邻域粗糙集模型存在稳定性不高和邻域半径需要反复调整的不足,难以实现地物特征的自动化提取。提出一种多邻域粗糙集加权特征提取方法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特征提取。该方法首先利用不同半径的邻域粗糙集对影像的光谱和纹理特征进行提取,求得不同邻域半径下的有效特征子集;然后统计所有邻域半径下各个特征出现的概率,将概率作为权重与特征进行加权得到最终地物特征。QucikBird影像上分类试验表明本文算法优于传统邻域粗糙集特征提取方法,分类总精度平均提高3.88%,Kappa系数平均提高5.16%。在GeoEye-1影像上的分类试验同样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