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近日,漯河市纪委、市监察局和市国土资源局联合印发<漯河市乡村两级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强化十地执法监管责任,首次将乡(镇、街道办事处)、村两级负责人列为上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主体,辖区内士地违法案件超过一定数量将被追究行政责任,从而实现了土地由"一家管"变为"大家管".  相似文献   

2.
一是制度创新.全面落实执法监察共同责任机制。加大问责力度,2009年10月率全省之先出台《瑞安市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明确了从土管员到国土局长.及相关职能部门、镇街的土地执法监察职责,使追责有据。在其运行三年多的基础上,今年4月25日正式出台《瑞安市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管理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明确职责范围,量化细化责任追究标准,构建了以共同责任机制为核心的新型国土资源监管平台,有效遏制了各类违法用地蔓延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日前,江山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江山市土地共同监管和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办法共四章32条。办法首次明确了行政区域党委政府领导在土地监管中的共同责任。明确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为辖区内土地监管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各相关职能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土地共同监管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经办人员是直接责任人。办法明确了乡镇、街道和相差部门的职责。乡镇、街道、国土、规划部门依法履行执法监察职责。城市、镇规划区范围内的违法建设由市规划局作为执法监察主体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4.
近日,梧州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管责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工作,切实保护国土资源。《通知》要求,土地、矿产执法实行属地管理和共同责任原则。各级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土地、矿产执法监管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同时建立共同监管联合执法机制,各机关职能部门、企业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履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几年大投资大建设步伐的加快,艰难的土地违法形势已成为城市前进道路上不可绕行的绊脚石,成为区域健康发展的一个顽疾毒瘤。针对违法用地的危害愈加突显的问题,温州市国土资源局瓯海分局在执法监察工作方面深入探索,围绕服务瓯海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中心,积极建立执法监察共管机制,成功建立完善“三大机制”依托区政府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监管合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先人一步,建立共同责任机制。在市政府出台共管文件之前,瓯海区率先制订《关于坚决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的决定》(瓯委发[2010]82号),建立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变“一家管”为“大家管”,形成严查严控合力。  相似文献   

6.
<正>8月8日,尉氏县委、县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严格土地执法监管的意见》,细化土地执法监管联动机制中各部门分工,量化耕地保护数据,明晰警示约谈和责任追究标准,确保对土地利用情况实行全程监管,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尉氏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今年以来,该县以土地执法监管联动机制为平台,采取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占用破坏耕地行为。县政府先后成立两个工作组,分别对违法小驾校和违法采砂点进行专  相似文献   

7.
我市自去年以来,通过建立土地执法动态巡查责任追究制,将土地执法监察“关口”前移,积极探索建立以防为主,实行事前防范与事后查处相结合的土地动态巡查执法监察模式。特别是在土地执法百日行动中,我市对该模式不断完善,进行创新,形成了政府、土地部门全面落实动态巡查责任追究制的体制,保障了土地执法动态巡查预警长效机制的建立,减少了土地违法行为的发生,把许多土地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8.
日前,黑河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及林业、畜牧、水务、安监、煤管等涉地涉矿部门,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和监管责任,从机制上纠正了以往职责不清、关系不明、监管缺失的问题,形成了政府主导、国土部门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国土资源执法监管新格局,实现了国土资源“大家用、大家管”。  相似文献   

9.
《山东国土资源》2009,25(6):3-3
一是构建共同责任机制,提高耕地保护的能力。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办法,坚决落实国务院“15号令”,推行耕地保护失职问责、渎职追究和日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使保护耕地成为各级政府的共同责任和自觉行动。完善纪检、监察、法院、检察、公安、人事、国土资源、城管执法等部门参与的土地违法案件发现预防机制和联合执法机制,有效防止和严肃查处乱占滥用破坏耕地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为严格土地执法监管,实现依法依规用地,近日,梁山县出台了有关文件规定,着力建立健全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构建共同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余姚市把做好耕地保护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来抓,严格落实上级各项政策,打好占补平衡、执法监管、农村土地流转等组合拳,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一是聚焦顶层设计,推动政策落地。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生态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出台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市、镇两级签订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并将耕地保护纳入镇、村年度考核,建立相关责任追究机制,真正把责任压实。  相似文献   

12.
一是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制定实施了《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填写《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登记表》,并做到“三个及时”,即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上报并配合处理案件。对因巡查不力或未巡查造成违法行为事实,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对相关人员予以责任追究。二是建立网络,形成联动。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出台《关于建立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的意见》,要求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量“红、绿、蓝”三色台账管理制度,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市、县人民政府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责.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落实监察部、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简称15号令),构建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进一步规范项目建设用地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1月20日,国家土地督察沈阳局与黑龙江省政府在哈尔滨召开落实15号令构建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联席会议。  相似文献   

15.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2012年5月起,江干区委、区政府下发了《江干区土地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实施意见》(江委办〔2012〕60号),把构建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作为严格土地管理、加强土地执法监管、破解土地管理难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以来,新乡市国土资源局不断探索从源头上遏制土地违法行为和土地信访问题的机制建设,建立违法用地的发现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奖励惩处机制,巡查全面覆盖,监管逐级负责,做到了土地违法行为发现在苗头,处理在基层,收到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面对土地卫片执法难的压力,贵港市坚持政府主导,明确分片负责,分区管理,并对土地管理的问责级别从县级延伸到乡镇级、村级,从而破解了国土执法监管中的种种难题,推动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的落实。保障:制度先行,扎紧共同责任制度的笼子贵港市人多地少,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在利益的驱动下,违法违规用地、非法采矿现象时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遏制辖区内违法占地行为,2013年以来,田林县国土资源局做到责任落实、日常监管、制度执行、宣传教育“四到位”,切实加强土地执法动态巡查,推进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  相似文献   

19.
瑞安是经济活力城市,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县市第42位,同时也是一个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人均耕地不足0.38亩的城市.由于土地的稀缺,经济利益的驱使,瑞安的违法用地形势一度十分的严峻.在瑞安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国土部门的领导下,瑞安市国土资源局近年来积极创新监察工作机制,对违法用地进行了严厉的打击.特别是2009年10月份,在全省率先推出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管理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该办法真正把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相关人员,实行"零缝隙"责任追究,积极推进了执法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打造了以共同责任机制为核心的新型国土监管平台,有效遏制了违法用地势头.  相似文献   

20.
葫芦岛市国土局不断加大土地登记管理力度,土地登记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一是严格执行《土地登记办法》。进一步规范土地登记程序和内容,防止通过土地登记将违法用地合法化,凡登记申请材料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坚决予以退回。二是建立土地登记人员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