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勘察设计》2010,(6):28-28
<正>"一轴四馆"是指:世博轴、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和世博演艺中心。世博轴位于浦东世博园区中心地带,是世博园区最大的单体项目。世博轴分地下两层和地上一层,以及  相似文献   

2.
《中国勘察设计》2010,(7):34-35
<正>上海世博园区的各种建筑不仅外形夺人眼球,也如拥有鲜活生命。特别是"一轴四馆"永久性建筑中,各种绿色建筑材料、节能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这些美丽的世博场馆实践着我们更环保、更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中国勘察设计》2007,(3):84-84
近日,世博园区首个启动项目—世博样板设计方案已经拟定,世博样板组团建筑将于2007年底建成,在世博期间将是部分亚洲国家馆所在地。世博样板组团建筑位于世博会园区浦东东侧,占地21.2公顷,规划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4.
倍受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逐渐接近尾声,然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已然深入人心.2010年10月中国建筑论坛以“感悟世博·低硪建筑在中国”为主题,邀请了中外主设计师共同分享上海世博场馆设计新理念以及在设计选材上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勘察设计》2010,(9):86-87
国家电网企业馆座落在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用地面积4000平方米。其建筑设计不仅表达了国家电网“创新,点亮梦想”的世博参展主题,在建筑的各个细节也体现了绿色、可持续性的理念以及对参观者的人文关怀,充分演绎了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主题。整个展馆由覆满网格的两侧建筑支撑起一个光影幻动、流光异彩的透明晶体“能量块”。  相似文献   

6.
《中国勘察设计》2010,(11):77-77
日前,海南省遭遇持续10天的强降雨,全省16个市县受灾、1160多个村庄受淹,广大乡镇供水设施被淹、水质受雨水及污水污染严重,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突出。上海世博会直饮水运营商立升公司决定,用世博直饮水净化技术为海南捐建50座净水站,同时,还捐赠300套便携式净水器。这是世博净水科技继服务6000万国内外游客后,为海南受灾群众服务。据了解,  相似文献   

7.
82家勘察设计企业获此殊荣本刊讯报道为引导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在工程勘察设计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不断提高工程勘察设计水平,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出通知,对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82家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予以通报表扬并授予"全国先进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称号。近年来,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行业队伍素质、经营规模、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升,完成了高速铁路、载人航天、奥运工程、世博场馆、保障性住房项目等众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勘察设计项目,对传承优秀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来,BIM应用在中国蓬勃发展。伴随着"鸟巢"、世博文化中心、上海中心大厦等一批BIM实践成功案例的出现,国内BIM应用的影响力和经验值得到了快速提升。目前,国内BIM应用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五大趋势:一是从标志性建筑项目转向普通商业/住宅建筑项目;二是由大中型城市向中小城市铺开;三是从只专注设计领域向规划、设计、施工一体化延伸;四是运作思维从使用单一产品向综合多软件在同一平台协同运作转变;五是应用形式从只使用桌面软件产品转向结合云端及移动端软件产品整合使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海底管线保护立法的现状,分析了国家和地方层面海底管线保护立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上海市应按照分区、分级、分类保护的原则,总结世博期间各部门协同执法经验,借鉴国家和其他省市的法律资源,制定出符合上海实际的海底管线保护办法。  相似文献   

10.
环形超深基坑围护结构受力变形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上海世博500 kV变电站超深基坑实际工程,采用平面应变及轴对称弹性地基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基坑围护结构的空间效应进行简化,分析了环形基坑空间效应、内衬墙以及水土压力模式对围护结构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环形基坑围护结构的空间效应对其受力变形特性影响很大,在计算过程中必须考虑围护结构环向刚度对径向刚度的贡献;内衬墙作用类似于环形支撑,对地下连续墙受力及变形是有利的;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实测值最接近于侧压力系数1.0的轴对称有限元分析结果;地下连续墙环向应力和弯矩实测值位于按规范水土分算与侧压力系数1.0的轴对称有限元计算结果之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源热泵技术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源热泵技术在中国应用时间不长,但推广应用速度非常快,几乎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尤其在上海世博场馆中大面积推广,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随着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我国已掌握了地源热泵的全套技术,并在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钻孔热反应测试技术、高效地下热交换井以及太阳能与地源热泵技术的联合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新进展,这些成果的取得将为实现我国2050年的节能减排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采集煤矿区城市义马、平顶山、永城夏季大气PM10样品,采用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X)研究了PM10中的矿物颗粒组成、成因及来源。结果表明,矿区矿物颗粒按化学成分共有5种主要类型,分别为"富Si"、"富Ca"、"富S"、"富K"、"富Cl"型。其中平顶山地区"富Si"颗粒占百分比最高(78%),矿物颗粒硫酸盐化程度小;永城地区硫酸盐化程度中等,几乎所有的"富Ca"碱性碳酸盐颗粒都硫酸盐化成石膏;义马地区矿物硫酸盐化程度最大,除石膏以外,还有一定量硫酸铵形成。永城和义马地区还出现了一定量的"富K"(12.7%)和"富Cl"(10.6%)颗粒,与秸秆焚烧活动有关。通过对3个矿区城市PM10硫酸盐化程度对比可以发现,偏碱性的碳酸盐矿物、煤炭燃烧和秸秆焚烧燃烧释放出大量的酸性SO2以及较高的空气湿度,均有利于硫酸盐化的进行,硫酸盐颗粒的形成对煤矿区城市的区域性气候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网站(http://www.ddgzyckx.com)已于2011年元月正式开通,网站开设了"期刊简介"、"投稿指南"、"文章检索"、"网上订阅"、"本刊动态"等栏目。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区地形地貌特征,论述了"三江"并流区的生态环境分类及其结构特征,并初步分析了各类生态环境的形成机制:"三江"并流区特殊的地质环境演化形成了独特的地形地貌;大气环流与"三江"并流区地形地貌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三江"并流区的立体气候和相应的生态环境;植被的持水与蒸腾作用反过来改善空气湿度,促进区域降水,因而生态环境与区域气候呈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关系.提出了保护和改善"三江"并流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途径是改善区域气候条件.具体措施:一是封山育林,在荒漠区植树造林,恢复和扩大植被覆盖率;二是保护湿地资源,修建水库和人工湖,扩大水域面积;三是"三江"并流区水电与矿产开发过程中要严把环保关,防止植被进一步毁坏.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汶川地震同震滑移特征、最大滑移量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汶川地震(Ms8.0)形成了迄今为止空间上分布最为复杂、长度最大的逆冲型同震地表破裂带。沿约275km长的地表破裂带的同震滑移及其最大滑移量的确定,对认识和理解汶川地震地表破裂过程及其变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沿地表破裂带进行了详细的滑移特征考察及其同震位移测量,发现沿映秀-北川破裂带分布南北两个滑移峰值区段,南段以深溪沟-虹口破裂段为中心,以逆冲为主伴随右旋走滑运动为特征,最大垂直位移量为6.0~6.7m,北段以北川破裂段为中心,以右旋走滑为主伴随逆冲运动为特征,最大垂直位移量为11~12m,南北两滑移峰值区段所代表的两次地表破裂事件与地震波数据反演结果一致。通过对北川段破裂带的精细地形剖面测量,以及地震前后对比,在北川县曲山镇沙坝村一组获得该破裂段的最大右旋水平位移为12~15m,最大垂直位移为11~12m,这是目前世界上一次地震产生的最大同震垂直位移,最大斜向滑移量为14~17m,为整个汶川地震地表破裂最大滑移量,是汶川地震的宏观震中。北川破裂段高角度的地震断裂、逆冲断裂面的倒转作用以及具最大滑移量的强烈变形作用是北川县城遭受到最强的地表破坏和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具有走滑量和逆冲量近一致(走滑水平位移/逆冲垂直位移比值为1)的斜向逆冲作用可能是山脉快速隆升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电力隧道超大直径顶管施工扰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顶管工程在经济方面的优势以及控制周围环境水平的提升,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顶管扰动特性方面的研究多数限于中小顶管,未考虑超大直径顶管的特殊性。对上海世博电力电缆隧道顶管施工进行了现场监测,并主要分析了水-土压力变化曲线,测试结果反映了超大直径顶管顶进5阶段的扰动特性。工程经验表明,超大直径长距离顶进成功的主要作用因素有3个:泥浆套作用、开挖面控制和姿态动态调整。最后对泥浆套在顶管中的形成过程以及扰动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泥浆套在注入、泥膜形成以及整体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具备填充、支承、隔阻、润滑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曾几何时,我国地质学界弥漫着一种心浮气躁的学风:出"文章"代替了真正的出"成果"。"粉末地质学"就是浮躁学风的产物。所谓"粉末地质学",其基本特征可用"走马观花采样品,碎样测试写文章"来概括。热衷于粉末的"学者",不关心地质样品的详细产状,不关心其中是否存在不同物相,更不关心不同物相间的相互联系和相同物  相似文献   

18.
塔河奥陶系油藏断裂对古岩溶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塔河地区奥陶系断裂特征的系统统计分析表明,塔河地区的大型溶洞或分布在T74界面以下较深的溶洞,多数明显受到中-大型断裂的控制作用。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断裂主要形成于海西早期,断裂带控制了海西早期溶洞的形成。根据断裂与溶洞发育之间关系,提出了"控洞断裂"、 "洞控断层"的概念,并指出塔河地区中-大断裂主要为"控洞断裂",控制了深部岩溶洞穴分布,而小型不协调"毛毛断裂"多数为"洞控断层"。根据岩溶期次及断裂分布及"控洞断裂"的认识,建立了塔河地区奥陶系古岩溶作用时期深部洞穴形成的"断裂环"岩溶的模式。研究成果为塔河及外围地区奥陶系溶洞型油藏的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化工矿产地质》2011,(3):184-184
<正>日前,国土资源部正式印发《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了未来五年国土资源管理的总体目标。《纲要》确立了国土资源"十二五"的主要目标:国土资源保护成效显著,国土资源保障能力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正>"组"是岩石地层分类中的基本单位。"组"的建立,在研究区域地层、确定地层层序、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方面有重要作用。规范的组名,由地名后面加"组"字构成。"组"的数量多得惊人,如今中国的"组"至少有上万个(高振家等,2000;张守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