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杨云 《测绘科技》1998,(3):28-32
扫描数字化是GIS中快速获取地理数据的手段之一,其关键是对扫描图上的地图要素进行自动识别,本文针对地图模式识别中的矢量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利用预测跟踪和轮廓跟踪方法对道路,居民地等要素进行了矢量化,并给出了矢量数据的压缩方法。  相似文献   

2.
面向对象的高分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World View-2高分遥感影像数据为例,采用规则集开发的模式进行地图要素提取,对主要制图要素图像进行了分割、分类试验,实现了多尺度分割的层次构建和制图地物要素分级分类。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比例尺地图数据的线状要素综合方法,若一个顶点在两个不同比例尺的对应线状要素上都存在,则它在中间比例尺线状要素上也应该得到保留。首先,利用不同比例尺线状要素进行同名点识别,并在较大比例尺线状要素上进行标记;然后,以标记的同名点为断点,将大比例尺线状要素分割成多个线段;最后,对分割后的各线段结合Douglas-Peucker算法进行综合。通过实验分析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讨论扫描地图图像中待识地图目标的自动定位与分割方法,并对人机交互的定位与分割技术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对扫描地图地名注记的自动提取进行了研究,针对复杂背景扫描地图设计了一种新的地名注记提取方法。首先,运用先验统计知识对地名注记所在要素层进行分割;然后,将文字线组合方法与数学形态学膨胀算法结合实现了地名注记的高效提取。通过大量实验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复杂背景下地名注记提取的困难,简单、快速且正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详细论述了地图数据及其空间关系、地图数据的几何与属性的关系以及地图要素空间关系的建立与地图要素完整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解决由于地图要素分层管理所带来空间关系分割问题和多图幅之间空间关系连接的方法.最后给出了基于地图数据空间关系的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7.
关于地图投影存在变形的数学分析和几何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业勋  冯可君 《地图》1993,(2):11-13
地球椭球或一般球体的表面,在数学上讲是一种不能展开的曲面。将曲面上的要素转换到平面上时,必然会产生变形。本文想就这一基本问题,应用数学分析与初等几何方法,进行通俗的论证。一、关于地球曲面与平面关系的数学分析文献[1]指出:广义地图投影定义是开口的地球椭球面或实际地球表面到平面上的拓扑变换。数学基础、居民地、道路、水系、地貌等地图要素,是以线划为主体的地图符号。图面被地图要素分割形成的各种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面状域是与地图要素对比而存在的。任何地图均为线和面的  相似文献   

8.
CH991464 基于结构特征的地图上带晕线多边形的识别/郝向阳(郑州测绘学院)…∥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9,16(1)。—27~32 在建立GIS的过程中,传统的手工数字化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文中针对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上最主要的地物要素类别之一街区式居民地,研究和开发地图要素的自动识别与提取方法。在二值地图扫描图像的基础上,根据带晕线多边形  相似文献   

9.
题目:彩色地图扫描数据自动分层与等高线分析作者:黄培之导师:张祖勋摘要:对现有地图进行数字化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输入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全要素地图包含有多种数据,其信息含量十分丰富以及目前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的限制,直接对这种全要素地图进行全自动数字化还...  相似文献   

10.
地图数据的空间关系与数据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论述了地图数据及其空间关系,地图数据的几何与属性的关系以及地图地素空间关系的建立与地图要素完整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解决由于地图要素分层管理所带来空间关系分割问题和多图幅之空关系连接的方法,最后给出了基于地图数据空间关系的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11.
地图可视化中符号智能配置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本文在符号库设计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符号库对地图要素进行符号化配置,探讨了符号智能配置过程中常用的绘制算法,研究了符号配置知识库,并针对符号配置中可能出现的冲突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利用空间关系和Voronoi图对冲突进行研究,并对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龙毅  曹阳  沈婕  李雯静  周侗 《测绘学报》2011,40(3):379-385
传统制图综合中针对水系、地貌等不同地理要素的分治策略,往往导致综合后要素目标之间在空间与语义上的冲突.考虑地形与河流之间的空间依赖性,提出一种等高线簇与河网协同的制图综合方法,即利用两种要素目标顶点在约束D-TIN描述下的空间邻近关系,并通过提取和组织谷地等高线弯曲段数据,构建两要素有效协同关系.在此基础上将等高线按所...  相似文献   

13.
制图区域要素密度分布不均衡会增加地图表达难度,常规地图表达方式无法解决视觉不平衡的问题。在Gastner-Newman地图变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顾及制图区域要素密度平衡和公众地图认知一致性的地图变换算法。首先,设计多种变形单元尺度以及配置制图要素密度权重组合;然后,代入线性扩散方程,构建变形格网并映射各离散控制点;最后,生成多种变形地图结果。开展了地图认知实验,获得56份问卷结果,针对中国广西南宁市青秀区行政区划图的形态控制,应控制S周长 > 0.975、S周长面积比 > 0.961、S形状比 > 0.966,能兼顾地图形变以及公众认知的一致性。为解决地图要素密度不均衡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变形后的地图达到视觉平衡,同时,通过调整形变权重参数实现了公众地图认知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of Ph.D Dissert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杨杰  杨敏华 《测绘工程》2012,21(2):54-56
目前,信息熵理论被广泛用于地图信息含量的量测,但对于地图综合的信息量分析评价的研究还不多。介绍信息熵理论及地图综合中的几何信息熵概念,并将其运用到面状要素的地图综合信息量量测中。在实例分析中,通过将不同地类分类,较好地反映了不同地类在地图综合中信息量的变化,说明用几何信息熵表征面状要素在地图综合中的信息量是可行的。并在之后进一步提出几何信息熵的加权理论,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6.
In order to create a useful map, the cartographer must select a scale at which the map reader can distinguish features shown on the map and read their labels. However, the choice of scale for a paper map is also constrained by the size of the map sheet and by the cost of working with a large number of sheets. When the feature density pattern allows, space can be conserved by making the map at more than one scale: a small scale suitable for most of the map, while dense features are shown on inset maps at larger scales. Creating inset maps requires the cartographer to make a series of complex, interrelated decisions regarding the most effective overall sheet configuration, which is dependent upon the scale chosen for the main map and how the inset maps are created. The Census Automated Map Production System (CAMPS) applies cartographic logic and density analysis to make these decisions in a fully automated mapping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7.
西部测图工程以"丰富产品种类,拓展服务领域"为设计宗旨,力求地图新产品开发,在传统4D产品的基础上,根据西部地物地貌特征补充了地形图要素内容,开发研制了影像地图、晕渲地形图新产品。本文针对原有地形图在表达西部地物地貌特征方面的不足,介绍了西部测图工程中地图新产品的内容设计与制图表达,包括地形图要素扩充内容与制图表达、影像地图产品内容设计与制图表达、晕渲地形图产品内容设计与制图表达等技术内容。地图新产品设计与表达技术已应用在西部测图中,指导生产了我国西部首批1:50000地形图、影像地图和晕渲地形图产品,丰富了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产品种类。  相似文献   

18.
李雯  胡丹露  王宝生  杨佳 《测绘科学》2007,32(Z1):77-79
数字地图中描述地理要素的方法与现实世界中地理实体的存在方式并不吻合,这种描述与现实的不一致对地理信息系统(GIS)中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查询和应用造成障碍。实体化的方法就是要缩小描述与现实的差距,使地理信息按照"实体"的方式组织。本文介绍了军用数字地图交通要素实体化的思想以及算法的实现步,探讨了利用军用基础地理信息获取战场环境专题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在地图数据库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地形图智能综合系统的设计。地形图的自动综合是一个困难的大课题,本文只是就全要素的大比例尺地形图作了较详细的研究,同时提出了有关其它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数字地图中对地理要素的描述侧重于要素的几何特征,主要为可视化表达服务,这与现实世界中地理要素的存在方式以及人们的认知并不吻合.这种描述与现实的不一致也对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查询和应用造成障碍.特别是对于道路数据来说,数字地图中对于一条道路常常分段存储,无法用于地理信息系统中基于整条道路实体的分析.对道路数据的实体化就是要消除这种描述与现实间的差距,使交通要素信息按照道路"实体"的方式组织.本文以1:1 000 000地图中国道数据实体化为例,介绍了针对地图交通要素实体化的思想和方法,并在C++环境下实现了相关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