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GIS语义共享的实质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GIS技术下的地理信息共享表现为 GIS数据共享 ,在研究 GIS数据共享时 ,是以最终实现地理信息共享为目的的。为达到这一目的 ,首先必须解决数据本身的共享问题 ,再次要解决数据所表达的语义的共享问题 ,其中包括从数据中读取语义的过程 ,即语义翻译 ,以及所读取的语义与应用目的之间的融合过程 (主要是要解决语义冲突问题 ) ,即语义融合。为了实现 GIS语义共享 ,除要采用一定的技术实现数据本身的共享外 ,还必须选择合适的空间概念及其逻辑表达方法实现语义的共享 ,本文提出采用基于地理要素的空间概念并采用 GIS语义数据模型加以描述可以实现 GIS的语义共享。  相似文献   

2.
GIS技术下的地理信息共享表现为GIS数据共享,在研究GIS数据共享时,是以最终实现地理信息共享为目的的。为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解决数据本身的共享问题,其次要解决数据所表达的语义的共享问题。探讨了构建基于GML(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的顾及语义的空间数据交换标准,并利用这一标准进行数据转换从而实现GIS语义共享。  相似文献   

3.
“数字东营”地理信息共享标准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东营"是由中国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和建设部三部委联合打造的山东省东营市数字化城市建设项目。经过五六年的建设,目前信息化水平走在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的前列。为了进一步推动数字东营建设步伐,实现数据共享,参照国内外关于地理信息共享标准与规范,着重参考了"数字山东"标准规范,同时结合东营的实际制定出一套具有东营市特点"数字东营"地理信息共享标准体系。该体系主要从空间基础框架、数据存储、技术指标、数据分类、数据组织结构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具有很好推广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极地考察数据表达中的基础地理信息不统一,难以进行成果集成等问题,本文根据极地地理信息多源、异构、分散等特点,提出了基于服务资源池的极地地理信息共享模式。利用资源池调度、多级服务平滑链接、专题地图渲染服务等技术,开发了面向服务的极地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并以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标准底图发布为例,完成了130幅极地底图数据的标准化整理制作与资源共享,所采用的基于服务资源池的极地底图共享模式实现了服务接口让空间数据以地图方式在线共享;后台GIS服务引擎让地图带着空间分析功能共享;服务聚合满足多维度上的共享需求。为南北极考察成果的集成提供了有效保障,也为后续南北极考察成果的表达和共享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元数据和数据集管理的空间数据共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标准化为前提,实现数据共享及发布为目的,指出传统的基于数据集的共享模式存在着弊端,需要建立基于元数据和数据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同时提出了元数据库设计的思想,这对于解决数据共享中的异地、异构存储是有借鉴意义的,该思想可以在数字山东的数据共享中得以实施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结合山西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着重说明以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库建设为核心的数据体系建设和目录服务注册为核心的地理信息公共在线服务体系的建设:探索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与发布的作业流程和工作基准,为地理信息的共享打下数据基础.解决了多源空间数据的注册、发现与绑定问题,构建了开放式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关键技术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中必须解决的标准化问题;列举标准化体系中需要包含的若干重点;提出3种符合可操作性要求的方案,实现了基于现有数据库的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8.
针对遥感影像数据共享中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了面向服务的共享架构;基于OGC规范扩展定义了可支持计算机搜索、评价并集成数据服务的元信息模型;基于Web Services技术设计和实现了元数据服务和数据服务。实验结果表明,面向服务的共享架构能够集成地理上分布的异构影像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9.
现有应用平台环境使新的数据共享标准难以大范围推广,直接制约了基础地理信息的共享与互操作.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从数据融合手段、数据与系统组织结构、客户端应用方式三个方面展开探讨,设计并实现了一套跨应用平台分布式系统,为现有的多项应用提供了直接的地理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搜索技术是当前网络领域中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搜索引擎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用户使用网络资源的效率高低。搜索引擎的效率主要是取决于系统对用户输入检索词的解析与识别。因此一个好的搜索引擎需要能够对用户输入的信息进行语义解析,准确有效地对用户意图进行识别、解析与理解,并为用户返回最为合适的搜索结果。本文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元数据的网络搜索语义识别算法,并成功应用于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中,建立基于可持续发展元数据的搜索引擎,对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元数据搜索方式,最终根据可持续发展共享数据与元数据的映射关系,实现由基于数据分类存储模式的数据共享服务转变为以元数据搜索为驱动的数据共享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了高效的可持续发展元数据搜索引擎,极大提高了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的数据共享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描述逻辑本体的GIS多重表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多重表达是地理信息弹性表达和弹性存取的一个内在要求,它实质上提供了一个多尺度、多应用主题的数据集成机制。多重表达的建模不能仅限于数据库中多重几何特征的一致性表达,还必须支持不同语义粒度、不同应用主题下语义特征的弹性描述。基于形式化本体的地理信息建模更贴近于认知模型,还有助于语义表达以及基于语义的信息集成和共享。通过经典描述逻辑中具体域以及context的扩展,满足区域拓扑和上下文语义形式化描述的需要;给出一个基于描述逻辑的多表达地理本体方案,该方案能够为数据库中几何信息和语义信息的弹性表达提供一个统一的基于逻辑的模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GIS中常见的数据转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为数据转换中的质量保证提供了一种理论上严谨的检验手段 ,首次提出了用代数同构的思想来检测网络环境下数据共享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地理认知的GIS数据元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邬伦  王晓明  高勇  刘瑜  史文中 《遥感学报》2005,9(5):583-588
将G IS相关认知活动分为类型分层、实体分层和地理实体的具体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G IS数据元模型的结构进行描述。该数据元模型可以较好的实现地理数据不同层次的语义表达及数据间一定程度语义关系的表达,并有利于不同尺度地理分析和决策所需相关地理信息的高效提取。  相似文献   

14.
GIS点状符号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GIS的3种典型符号模型不利于构建地图符号与符号间难以共享的原因,引入了PB符号模型,提出了符号数据共享与符号渲染功能共享相结合的符号共享机制,设计了3类GIS点状符号与PB符号间的映射方法,实现GIS点状符号共享,并利用实验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基于FME的GIS数据格式转换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语义转换的转换理念,利用FME转换平台实现GIS空间数据转换,以厦门市公交路线的MIF数据格式转换成SHP和Coveage格式,分析语义转换的原理和数据质量,最后阐述FME在GIS空间数据转换、海量数据存取及Web共享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17.
特征数据模型在《南极赛博地图集》数据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特征是地球空间上客观存在、具有描述信息的地理实体。特征数据模型倾向于对地理实体的概念描述,它从几何分布、专题要素与时态变化三个方面来描述地理特征,能够实现语义层次上的数据共享。这对于以数据共享和地图制图为主要目的的《南极赛博地图集》来说,能够很好地对南极数据进行抽象和概括。因此,本文就如何利用特征数据模型对地图集中的南极数据进行描述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