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该文以沉积学、煤岩学和煤相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煤相划分参数分析煤相类型,结合宏观和微观煤岩特征,认为新疆准东煤田东部矿区成煤环境为相对干燥的森林沼泽,根据煤相参数的垂向变化,将研究区划分为3种煤相类型:干燥森林沼泽、湿地森林沼泽Ⅰ和湿地森林沼泽Ⅱ。单层煤沼泽类型一般下部为浅覆水森林沼泽或湿地森林沼泽,向上过渡为干燥森林沼泽,代表泥炭沼泽环境由潮湿逐渐变为干燥,覆水程度逐渐变浅,为全区的煤层对比、聚煤规律的认识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冻土沼泽湿地是中国三大沼泽湿地之一,但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发育在该区的沼泽湿地由于冻土的融化而正在逐渐萎缩和消失,“中华水塔”三江源区的水平衡正在被打破。作者在分析了长江源区沼泽湿地退化的地质原因的基础上,预测了长江源区沼泽湿地在未来的发展演化趋势,提出了保护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铁法盆地西部矿区16#煤是在冲积扇前网结河-湖缘三角洲-湖泊环境组合背景上大面积泥炭沼泽化而形成的。聚煤环境有湖缘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湖滨泥炭沼泽、冲积扇前湿地泥炭沼泽和网结河湿地泥炭沼泽。其中,湖滨和湖缘三角洲平原的泥炭沼泽垂向叠加地段构成北部富煤带的主体,冲积扇前湿地泥炭沼泽形成了南部富煤带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保护湿地 造福子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是汪指内陆水面和沿海浅水区及其邻接地带水陆交相延伸的一定区域。具体来说,陆地上的江河、湖泊、沼泽,大陆近海或岛屿周围浅水(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水域和潮间带滩涂、珊瑚礁以及水稻田、水塘等,都属湿地范畴。 湿地既是一项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的消长变化与生态平衡、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湿地在我国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多样,湿地资源极为丰富。据不…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是拥有湿地的大省,湿地面积约是全国内陆湿地的14%,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沼泽湿地之一。被称为丹顶鹤故乡的齐齐哈尔扎龙湿地已列入《世界湿地名录》。据最新调查表明:全省已发现湿地1125块,面积约10000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2%。而且湿地类型较为齐全,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其次分布在乌裕尔河下游,其他零星散落在森林中。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湿地类型及湿地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湿地资源丰富,可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2类,自然湿地包括湖泊、海岸、沼泽、河口湾湿地,人工湿地主要为水稻田、水库、池塘湿地等,湿地面积约为1.71万km^2。该文分析研究了山东省的湿地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2种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2月2日,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湿地与森林". 2010年8月25日至9月10日,炎陵县林业部门在开展全县湿地资源普查时,在桃源洞自然保护区内新发现了1.24万亩高山沼泽湿地.这也是湖南省第二次全省湿地调查的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生产力很高的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1971年全球性政府间《湿地公约》定义的"湿地"是:不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因此,湿地不仅是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泥滩地、滩涂等,还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深  相似文献   

9.
《浙江国土资源》2014,(3):24-25
3月18日在京召开的2014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地质调查工作重点要进行调整,在紧紧围绕“358”目标加强矿产调查的同时,基础地质调查向森林、沼泽、湿地、海岛、海岸带等特殊地质地貌区拓展,同时调查内容更加综合,方式更加先进。  相似文献   

10.
正红树林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河川、海岸滩涂潮间带的乔灌木群落,是由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红树林素有"海上森林"、"海底森林"、"海岸卫士"、"海水淡化器"等美称。作为海岸湿地生态系统惟一的木本植物,它具有防风搏浪、护岸护堤、调节气候等功能,对抵御海潮、风浪等自然灾害,维护和改善海湾、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目前,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等是湿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湿地公园,作为一种解决湿地保护与开发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以及开展生态旅游最重要的形式和载体,具备调节局部气候、净化水质、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等功能,可有效提高城市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适应性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环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以Landsat TM影像解译后的土地利用数据、MODIS影像计算的植被指数,以及人口、经济和气候数据等为数据源,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构建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区域2000-2010年湿地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环长株潭城市群2000、2005、2010年湿地生态安全指数均值分别为0.7268、0.7151和0.7196,湿地生态安全状态“良好”,生态安全等级程度为“较安全”。(2)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差异性明显,一级湿地生态安全区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周边,二级湿地生态安全区沿主要河流分布,三级湿地生态安全区主要分布在2个或3个城市之间的交界区域。(3)研究期间环长株潭城市群湿地面积变化明显,该区域湿地总面积逐年减少;森林沼泽、草本沼泽、湖泊、河流、水田的斑块分维数均呈增加趋势;水库/坑塘、河流破碎度指数明显高于其他景观类型,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减少。在此基础上,从土地利用变化与转型、湿地景观结构与功能、自然因素等方面对影响该区域湿地生态安全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直接作用于湿地生态环境,通过改变区域景观和土地利用结构使湿地面积发生变化,直接影响湿地生态安全。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通过改变水热状况和植被覆盖,间接影响湿地生态安全。针对该区域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建议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干扰。  相似文献   

13.
齐齐哈尔市扎龙湿地位于乌裕尔河下游,西北距齐齐哈尔市30公里。丹顶鹤及其他野生珍禽是这里主要的保护对象,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是我国最大的珍禽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扎龙湿地总面积4万平方公里,湿地内河道纵横,湖泊沼泽星罗棋布。每年四五月及八九月份约有二三百种野生珍禽云集于此,是游览此区的最佳季节。全世界共有15种鹤,扎龙保护区就有6种,分别是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蓑羽鹤、白鹤和灰鹤。另外,还有大天鹅、小天鹅、大白鹭、草鹭、白鹳等35种重点保护鸟类。1992年,扎龙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调节径流、蓄洪防灾、控制污染、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缓解面积污染、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近20年来,广西沿海不断扩大的对虾养殖业,已对滨海湿地的生态构成了严重危害.为了让社会各界对滨海湿地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问题引起足够重视,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与民盟广西区委会于2005年秋季赴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地进行专题调研,本刊现将调研报告编发如下: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以森林、湿地为主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森林城市群是我国在市域尺度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基础上,适应我国城市群发展趋势和需求,在区域尺度上开展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的创新实践,最终寻求的是整个城市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以2013年Landsat-8和2014年GF-1卫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结合野外调查,辅以收集的研究区2007年全国生态地质环境调查成果相关资料(2000年ETM为数据源),开展青海省湿地资源遥感调查与动态监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分布有湖泊、河流、沼泽和人工湿地4大类型,以沼泽湿地面积最大;2014年湿地总面积较2000年有大幅增加,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整体恢复并趋于良好。扩张原因主要是由于降水量的增加和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17.
以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选取2009年23幅MODIS NDVI影像,采用傅里叶变换的HA-NTS算法去除云干扰,并重构NDVI时间序列图像.(1)根据研究区沼泽湿地与其他地物类型物候特征的差异,利用光谱角制图方法(SAM)获取了研究区2009年沼泽湿地的分布图.研究区沼泽湿地共有2 481.13km2,...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丹东市政府出台《丹东市湿地保护修复实施方案》,明确将实行湿地总量管理,确保到2020年,丹东湿地总面积将不低于17万公顷,相当于丹东总面积的11.49%。建立较为完善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将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滨海湿地等自然湿地以及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人工湿地,划入重要保护区域。严格湿地利用监管,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全面提升湿地保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基于ALOS遥感影像的湿地地表覆被信息提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验证ALOS遥感影像湿地地表覆被信息提取的可行性,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典型内陆淡水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ALOS遥感影像波段的光谱及纹理特性分析,探讨适合水体、旱地、水田、沼泽、林地、建设用地、草甸等覆被类型的分类特征;基于非监督、监督及面向对象分类方法,遴选能实现最优分类结果的特征组合,为湿地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源及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非监督、监督及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总体精度分别达到63.86%、96.14%和85.26%;非监督分类方法整体分类效果不够理想;面向对象方法虽然得到了相对较高的分类精度,但是针对建设用地、林地及草甸地类信息提取的精度处于较低水平;监督分类方法能取得较好效果,最适合于湿地地表覆被信息提取.  相似文献   

20.
湿地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大量动植物,很多湿地被列为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