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著名的日本学者力武常次教授与本藏守义副教授合著的《固体地球磁学》(Solid EarthGeomagnetism)已由日本东京的地球科学出版公司(Terra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相似文献   

2.
日本熊谷组建筑公司与日本成型混凝土公司(总公司在东京,社长江崎,拥有资金12亿日元)共同开发研制出把减震装置放入用于楼房间壁的预制混凝土构件(PC)内部的“减震墙”。这种减震墙可使地震和台风时的楼房晃动减少一半。因为是与预制混凝土构件一起制造的,所以,可以大量生产,安装费用也不超过总工程费用的1%。今后这种减震墙将应用于熊谷组公司承接的楼房建设中。这种减震装置为板状,其安装方式是把装在墙壁上方的铁板夹起来。由于铁板是用螺栓与墙壁和钢筋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建筑物各部  相似文献   

3.
上周连续两个早晨,东京的市民被较大地震从睡梦中震醒。第二次是9月25日的里氏6.4级(或中强破坏性)地震,东京伤73人,两位老人由于心脏病发作死去,医生说:“他们是吓死的。”这些地震是在关东大地震57周年纪念日后不到一个月发生的。关东大地震发生在9月1日的中午,死亡10万多人,猛烈的大火使东京和横滨成为废墟。地震在日本已成习惯。在世界上每年记录到的地震中,日本的这些岛屿约  相似文献   

4.
日本布里奇斯通公司(Bridgestone,总经理家入昭)1990年7月3日宣布,他们已研制出控制风和地震造成的高层大楼晃动的“超塑性橡胶阻尼器”。在与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藤田隆史副教授和东京电机大学藤田聪讲师的联合实验中,已证实了这一新技术的高阻尼性能,不久  相似文献   

5.
1911年俄国中央地震常设委员会根据伽里津的计划通过了一项决议:在堪察加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建立一个二级地震台,这是建在远东地区的两个地震台之一(另一个地震台设于萨哈林的亚历山大罗夫斯克。建立这个台的目的是靠近震源详细研究地震现象。当时早已查明堪察加的地震活动频繁,因为已经掌握了1737—1910年的40多次强震(M>6)资料。目前我们都知道,苏联地震的80%发生在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沿岸,其中几乎所有地震都是 M≥8的毁灭性地震。  相似文献   

6.
1992年11月18—20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了第2届地学层析成像(Geotomography)国际学术会议。该会议由日本与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会(SEGJ/SEG)共同组织,来自美国、日本、中国、朝鲜、澳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0月19日,《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刊载了题为《研究人员发现日本的小型地震可能是串联弹性扰动造成的》(Researchers find cascading elastic perturbation likely contributed to small earthquakes in Japan)的文章,由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和日本东京大  相似文献   

8.
通常认为软流层是一个局部熔融层,它的物理性质与其上覆和下伏物质的性质不同。由于各种物理性质对同一比例的岩浆有不同反应(其中一些变化百分之几十,而另一些则达若干量级),我们特别考虑苏联远东地区、千岛-堪察加和日本岛弧以及太平洋邻近部分软流层的地热、地电、地震(波导)和密度。结果表明,各种软流层的结构彼此是不相同的。最后给出了鄂霍次克海南部和千岛弧软流层的综合模型。  相似文献   

9.
日本专门从事直升飞机运输业的朝日航洋公司(总公司在东京,经理是高桥英典,资本七亿四千二百五十万日元)最近在开发研究一项“AMERMS 环境放射线测绘系统”,从直升飞机上测定地面环境的γ线,来勘察形成地震震源地的活断层。受通商产业省地质调查所的委托,从1985年9月22日开始在丹后半岛进行调查。研究人员们把直升飞机所载γ线检波器的  相似文献   

10.
据日本气象厅称,日本东部包括东京地区周四(按:2001年5月31日)发生里氏4.6级地震.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早上8时59分,震中位于东京东北部50 km左右茨城县以东大约50 km的地下.  相似文献   

11.
1990年2月20日伊豆大岛地震时,通过东京东阳町的实验楼证实了竹中工程公司开发的能动减震装置(AMDS)在中等强度地震中的有效性。下午3时53分左右发生的地震震级为6.6级,东京的烈度为4度(日本气象厅标度)。据说,该公司技术研究所对安装了 AMDS装置的高22米(相当于普通六层楼)的实验楼楼体部分的晃动进行了调查。其结果为,与没  相似文献   

12.
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第23届大会定于1985年8月19日至30日在日本东京召开。预计将有来自世界各地50多个国家有关方面的600多位专家出席大会。这是第一次在日本召开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的大会。会议由  相似文献   

13.
由日本大学文理学部教授力武常次担任主编和由另外13人组成的编委会编著的英文版《地震预报和警报》(Earthquake Forecastingand Warning),作为“地球和行星科学发展丛书”(Developments in Earth and PlanetarySciences)之三,于1982年由日本东京学术出版中心(Center for Academic Publications ofJapan/Tokyo)和德·赖德尔(D.Reidel)出版公司联合出版。本书为大32开,全书共400页。力武常次在本书的前言中说:“有关对地球和行星及其周围环境一道进行研究是现代科学家们所非常关注的。由板块构造所表征的全球地球动力学现在已成为我们研究地震、火山  相似文献   

14.
据伽纳(Roy Garner)从东京报道,一个配备有计算机控制实验室的研究小组在这里通过缓慢的振动将七层大楼振成碎片以试验在易发震的日本城市中的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15.
时近中午,在堪察加半岛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苏联远东地区)无线电和电视广播突然中止,并且发出了紧急通知:在最近几小时内可能有地震。不久,在市区街道上又响起了警报器。苏联《真理报》2月22日报道说,这是苏联首次在堪察加开始进行的“当受到强烈地震威胁时保障居民安全”的群众性演习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16.
九、俯冲带和弧后盆地关于俯冲带和弧后盆地的研究,在本届IASPEI大会上共交流了52篇研究论文,论述的地区主要是环太平洋带。从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向东包括从北到南的整个美洲大陆;向西则为堪察加、日本、台湾、印度尼西亚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7.
日本《东京新闻》6月8日刊登一条消息,题目是《为预防东海地震可能造成的空前灾害而全力以赴》,摘译如下(小标题是原有的):东海地震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发生?震级有多大?对此问题的回答  相似文献   

18.
据1989年1月10日获悉,作为人们担心在首都圈发生直下型大地震(“南关东大地震”)的防灾对策,日本国土厅正为将东京的23区等指定为“地震防灾对策推进地区(暂名)”进行讨论研究。为此,他们打算在1月底听取由日本中央防灾会议指定加强地震防灾对策地区专门委员会研究讨论的有关预测地震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东京煤气公司1988年9月7日宣布,他们研制出新的可实现抗震对策的更高精度的控制用地震仪——“SI 传感器”,并成功地完成了其实用化的研究工作。据说该地震仪是与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片山恒雄教授负责的片山研究室)共同开发研制的。它可通过瞬间地震动的强度(最大加速度值)和考虑了频率特性及持续时间影响的地震动强度指标——SI 值(频谱强度)的组合判断地震大小,并进行截止等的控制。为此,人们期待着它能广泛用于各种生产设施的地震控制。东京煤气公  相似文献   

20.
如果现在东京再次发生1923年关东大震灾那样的地震,情况会是怎样?日本现在的防灾对策是不是万无一失?东京的市民能否保全性命?地震对日本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会有什么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