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双壳贝类参与免疫防御的体液因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贝类免疫学是新兴学科无脊椎动物免疫学中的一个分支 ,近年来受到了极大关注 ,其中有两个重要的理由 :其一 ,对贝类免疫性的了解 ,将有助于人们采取措施与贝类病害抗争 ,就有可能预防扇贝、牡蛎、贻贝等重要养殖贝类的细菌性、病毒性以及寄生虫病 ;其二 ,在探索动物免疫的起源与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关双壳贝类参与免疫防御的体液因子方面的研究 ,国内研究报道较少 [1~6],国外已对参与异物清除、异已识别和免疫调节等方面的体液因子,如水解酶、氧化酶、凝集素、单核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及其受体等开展了大量研究 ,本文就此作一…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渤、黄海60 a来海冰灾害的基本状况,总结和分析了海冰对我国海洋经济的主要影响和危害.同时,从工程和非工程两个方面提出了海冰防灾减灾的构思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海冰灾害及其防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简要记述了渤海发生的海冰灾害,分析了灾害的成因及其长期变化趋势,提出了防御海冰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几的,黄河的洪灾和断流严重地影响着下游地区,本文分析了其灾情及防御的薄弱环节,提出了防御和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潜艇反鱼雷防御的角度出发,主要介绍和分析了潜艇反鱼雷防御的战术背景、对抗措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3个方面的内容,针对潜艇面临的鱼雷和反潜威胁,对潜艇主动和被动防御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重点对潜艇针对未来反潜作战需求构建网络中心化、多层次、多平台、智能化的综合防御体系进行了思考和设想,为潜艇水下反鱼雷防御技术发展、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蠕虫综合防御思想的基础上,应用各种防御技术,设计1个校园网蠕虫综合防御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不同类型的Agent独立运行,互相协作配合,共同进行蠕虫防御。系统中采用疫苗更新机制,提高了整体效率。仿真实验和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对提高校园网络的安全性能够起到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7.
福建台风灾害特征及其防御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历史台风路径、强度和灾害实况等资料,对影响福建的台风灾害划分为较大、重大和特大3个等级,同时提出按照3个等级进行科学设防,从而提高防灾抗灾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研究表明,(1)在1949~2005年的57 a里,福建共出现特大台风灾害40次,平均约3年出现2次;在所有台风移动路径中,直接登陆型台风的致灾风险最大,闽南-粤东地区是历史上我国大陆遭受特大台风灾害最频繁的地区,平均每年有1个西太平洋台风穿过巴士海峡后在闽南-粤东沿海登陆。(2)地形作用极易在迎风坡形成台风暴雨中心,戴云山脉东南侧的德化、安溪、南安和永春的台风暴雨平均雨量分别是崇武(沿海站)的3.1,2.8,2.7和2.7倍。(3)防台减灾是一个涉及全社会方方面面的科学-社会系统工程,只有政府组织领导,依靠行政手段,动员全社会防灾抗灾,才能把灾害减轻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8.
在250mL摇瓶中研究了光自养、异养、混合营养3种营养模式对转兔防御素基因(NP-1)小球藻(Chlorella)的生长、NP-1表达量、总蛋白质含量、pH、葡萄糖消耗以及光衰减等几个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异养培养为转NP-1基因小球藻的最适营养模式。在此基础上,采用5,15,30L生物反应器补料分批异养培养转NP-1基因小球藻,细胞质量浓度分别达到3.67,4.87,6.39g/L。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洋灾害状况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林之 《海洋预报》1998,15(3):79-83
一、前言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占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我国大陆海岸线总长度为18000km,拥有面积500m2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海岛海岸线长度14000km。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气候的调节器,交通的要道,资源的宝库。海洋为沿海地...  相似文献   

10.
胶州湾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在经济上、国防上均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然而,胶州湾每年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使其开发利用受到影响。文章利用近年来的卫星遥感、航空以及岸基监测所获取的冰情数据并结合历史资料,对胶州湾的海冰进行了综合分析,给出了胶州湾的冰情基本特征;在分析海冰防灾减灾形势的基础上,结合胶州湾海冰防灾减灾实际要求,提出了具体的海冰灾害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1.
广西沿海地区是我国富饶的地区之一,但历年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海洋灾害,这个问题最近已受到了充分的重视。本文根据现有的地面观测气候资料来研究广西主要海洋灾害,侧重分析了热带气旋(台风)、寒潮和冷空气、大风、强对流天气、风暴潮和雾等海洋灾害,提出今后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2.
印度洋海啸灾害特点及其对工程防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洋海啸现场调查表明,海啸灾害不同于地震和洪水灾害。海啸通过高水位淹没、浪涌冲击对海边地势低平地区的房屋、道路、桥梁、机场、给排水、供电、通讯等设施以及车辆、船只造成严重破坏。海啸上岸后,由于巨大的冲力,将夹带一些破损建筑产生的固体漂浮物一同前进,破坏力更强。由于淹没、浪涌、冲毁建筑物压埋以及漂浮物冲击等综合作用,造成人员死亡率极高,所过之处,财产皆空。抗御海啸灾害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合理规划(避让、削弱、分流、阻挡)和科学设计(潜在海啸灾害等级划分、结构性态决策、海啸荷载确定、抗海啸分析、构造设计)。  相似文献   

13.
青岛所辖海域是各类海洋灾害频发区域之一,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海洋灾害发生,给青岛的社会、经济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等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充分了解和掌握青岛市海洋灾害的基本特征,防御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对于促进和保障青岛市乃至山东省的蓝色经济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文章给出了青岛市的基础条件、海洋灾害基本特征等,在分析了现有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市海洋防灾减灾的实际需要,从工程性和非工程性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关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4.
台风风暴潮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及其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风风暴潮是一种严重海洋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台风风暴潮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文在分析了台风风暴潮致灾因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若干个台风风暴潮重灾区的地理分布及其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防灾措施和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5.
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外部局势极为险恶。四面也许并未响起楚歌,但是至少要应付两大强国的“软硬兼施”。一方面,朝鲜战争的爆发极大地牵制了中国的战略注意力和资源,中国丧失了解放台湾和向海上发展的最佳时机,美国的太平洋海洋霸权使中国的海洋战略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另一方面,苏联以“技术援助”为条件提出“建立中苏共同核潜艇舰队”的政治要求,毛主席强烈回应“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一万年不要援助”的同时,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队伍不可回避的摆在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面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1996年6月12日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由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组织、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主持,经文圣常院土等专家组成的评委会通过评审鉴定。青岛市志·自然地理志,是在广泛搜集胶澳志和各县市新、老县志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多年来有关青岛自然地理科学各方面的新成果编纂而成。本志慨述了青岛自然地理概况、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区域变更史,详细地阐述了青岛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自然资源,依据自然地理规律将青岛市综合成三大自然区和四个自然分区。经专家们讨论评审,一致认为该志是青岛市首部自然地理志,填…  相似文献   

17.
贝类血细胞活性氧体内防御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峰  李光友 《海洋科学》1999,23(2):16-19
不论是在海水还是淡水,贝类的生存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寄生虫和病原体。因此,贝类必须具备一个有效的防御系统来抵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使其免受感染。虽然贝类具备坚硬的外壳形成一个物理和化学屏障,但仍然需要一个有效的体内防御网来对付通过伤口或其他途径偶然进入体内的病原微生物。贝类的体内防御系统不同于高等动物,缺乏特异性免疫机制,是以血细胞为防御基础的,这些血细胞能够通过吞噬和包囊来清除体内的外来病原微生物。血细胞释放一些毒性物质来杀灭和消化病原微生物,这些毒性物质中有一类是血细胞在吞噬过程中释放的…  相似文献   

18.
风暴潮灾害及其预报与防御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喜年 《海洋预报》1998,15(3):26-31
本文重点阐述了与台风有关的风暴潮灾害及其预报问题,并对如何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山东沿海地区是风暴潮灾害频发区域之一,其中,莱州湾西南部沿岸为我国温带风暴潮最频繁和最严重的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严重的风暴潮灾害。风暴潮灾害已经成为影响乃至制约山东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通过近年来的现场调查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概括性地总结出了山东省沿海风暴潮成因、发生频率和历史风暴潮灾害及其变化规律等,认为随着山东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风暴潮灾害造成的损失呈逐年增加趋势;在分析了现有防御能力及存在问题等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海洋防灾减灾的实际需要,从工程性和非工程性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海洋灾害复杂多样,是全国海洋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文章简要分析了浙江近海主要海洋灾害的基本状况,阐述了近年来浙江省海洋灾害防御非工程性举措和工作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海洋灾害防御工作的建议。海洋灾害是客观存在,人类不能消灭灾害及其灾害损失,却可以积极主动地通过科学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海洋灾害危害及其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