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山区丘陵面积占88%,矿产资源优势明显.前些年,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富裕一方百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因开采煤炭等矿产资源引发的地面塌陷、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也时有发生.采矿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成为济源市领导层的一个心结.为保护景区生态环境,近年来,济源市国土资源局采取措施,千方百计抓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还全市人民一个绿水青山的济源.  相似文献   

2.
10月10日上午,济源煤业集团公司一矿北社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开工仪式在济源市克井镇北社村隆重举行。这一项目是近年来济源市为建设和谐新农村而实施的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
日前,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把探索建立矿山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列均这次整顿和规范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要求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应尽快制定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的经济政策,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等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这标志着我国着手从更深层次、下更大力气解决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矿山环境问题。近年来,汝阳县实行的按年牧取、边治理边返还的小矿山闭坑专项资金制度,既打消了矿主对专项资金有去无回的顾虑,又促进了当地矿山生态环境的改善,已取得明显的成效。[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水平,近日,我省制定出台了《矿产资源整合总体方案》,整合后全省矿山企业数量要比现有减少20%,矿山开发布局明显合理、矿山企业结构明显优化、资源利用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矿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我市是全国唯一以群岛设置的地级市,辖两县两区。全市岛屿星罗棋布,陆地面积约1440平方公里,由1390个大小岛屿组成。全市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6种,大多为矿点和矿化点。可利用的矿种少。金属矿产贫乏,大理石、花岗石、建筑用凝灰岩及海沙等资源较为丰富,是我市目前主要开发的矿产。近年来,随着我市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的力度加大,我市的矿山企业由最多时的5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144家,而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金、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的收缴额却大幅度增长,2005年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623万元。比2004年增长:269%,比2001年的142万元增长340%;2005年收取采矿权出让金2574.1542万元,比2004年增长52.3%;2005年收取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1637.6364万元,比2004年增长67%。通过对矿山储量动态监管,不但规范了矿产开采秩序,确保国有资产不受流失,而且也极大地改善了海岛旅游城市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以往温州市矿山开采权设置基本上采用行政授予方式。2002年12月温州市鹿城区首开采矿权有偿出让的先河。但是,这种讲经济效益、重满足建设的审批方式,导致了该市矿山开采点多、散、乱和废弃矿山没有及时有效治理的现状。截至2006年底,温州辖区共有开采矿山238座,废弃矿山250座。废弃矿山形成大量裸露山体和废弃矿场,出现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后遗症”。为了进一步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充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实现治理、采矿双赢的局面,温州市国土资源局努力探索生态亲和型采矿权的设置。一方面通过规划和宣传倡导新型采矿权设置。在新一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修编方案中,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湟源县生态环境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合理地划分了禁止开采区、限制开采区、允许开采区和鼓励开采区,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5[109]号)的要求,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避免和减少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矿产资源的开发应贯彻“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以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推行循环经济的“污染物减量、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技术原则。  相似文献   

9.
曾几何时,“大炼钢铁”、“有水快流”在资源大省黑龙江掀起了一股股矿产资源采掘热。然而,急功近利的心态和无章无序的挖掘在获得眼前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严重破坏了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矿区周边常可听到居民抱怨:“我们的青山绿水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矿山布局、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和集约化、减少矿山安全事故、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保障矿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日前,双鸭山市确定了非煤矿产资源整合目标。  相似文献   

11.
如何做好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矿产开发总规模居世界第三位,已成为世界矿业大同。众所周知,矿产资源绝大多数都是不可再生的,也是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矿山生态环境。在当前矿产资源供需形势日趋紧张而矿山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摆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济源工业多数是靠资源起家的。济源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种类较多,是河南省矿产资源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目前,已发现各种金属、非金属、能源、地热、水等矿产36种,其中,储量大,品位高,已开发利用的优势矿产是煤、铜、铁、铝土矿、水泥灰岩、耐火粘土、砖瓦粘土等。早在20世纪50年代,济源就着眼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驰名全国的五小工业(小煤矿、小钢铁、  相似文献   

13.
正沁阳市位于河南西北部太行山南麓。该市北部山区矿产资源丰富,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具有埋层浅、易开采等特点。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沿山群众创造了发家致富的好机遇。然而,无序的矿产资源开采,造成了矿山植被遭破坏、地灾隐患严重等问题。近年来,沁阳市把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作为建设生态沁阳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措施认真抓好落实。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不仅恶劣的地质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而且矿山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有效改观,并促进了当  相似文献   

14.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与国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经济与社会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依赖,而矿产资源开发给社  相似文献   

15.
金属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金属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有明显上升的势头,导致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潜在隐患显著增多。文章概述了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地质灾害等金属矿山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同时指出了加强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工作的必要性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废弃矿山治理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十大重点项目之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据统计,2005年全省需要治理的废弃矿山1802个。矿区面积38207274平方米(约57310亩)。这些废弃矿山通过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曾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过贡献,但由于不规范开采,大多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不仅影响景观,而且存在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如果对其进行科学的综合治理,不仅可以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充分利用废弃的矿产资源,更重要的还能够开发数量可观的土地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根据预测,2005-2020年我省建设占用耕地需要400-500万亩。从国家有关方面获得信息显示,我省2005-2020年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可能不会超过200万亩,以此推算,缺口约在200-300万亩。怎样科学有效地开展废弃矿山的综合治理,发挥其最佳效益,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将是我们必须认真解决的课题。我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常平乡是沁阳市唯一一个全山区乡,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种类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已发现的矿种有煤、铁矾土、铝土矿、耐火黏土、高岭土、石灰岩、白云岩、方解石、水晶等数十种,矿产地百余处,具有埋层浅、易开采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受利益驱动,该乡非法采矿活动猖獗,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而且造成了大量的地质灾害隐患,矿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近年来,沁阳市多次采取部门联动打击等多种强力措施,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黑龙江省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自于矿产资源,矿山开采已成为黑龙江省生产活动与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以前,由于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开采缺乏管理和规划,矿山环境缺乏治理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随着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矿山环境治理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正矿山生态环境彻底改变,矿山生态环境全面恢复,矿山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走上规范化、常态化、可持续发展轨道,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在打好"青山工程"攻坚战的征程中,省国土资源厅科学调度、狠抓落实、积极创新,以披荆斩棘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思维,努力推动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向纵深挺进,实现了"开门红"。然而,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关键节点,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仍面临着问题和挑战、障碍和压力、不确定性和风险等重重困难。对于我们而言,"青山工程"只是刚刚起步,生态文明建设仍在路上。  相似文献   

20.
美国矿产资源丰富,其采矿业始于18世纪。随着采矿业的不断发展,对土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美国矿山环境的治理法规随着矿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即"个人自发复垦→民众呼吁复垦→各州制定复垦法→统一复垦法→完善修订复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