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庐山地区新元古代海相火山活动及岩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传冠  钟春根 《江西地质》2000,14(2):100-105
庐山南麓发育一套变细碧-石英角斑岩系火山岩,岩性组合从早到晚反映了由基性到酸性的岩浆演化规律。火山活动具有由喷发相(喷溢亚相)→喷发-沉积相的特点,构成了具有韵律性的火山喷发特征。经同位素年代研究属晋宁期火山喷发产物,时代归属为新元古代早期。  相似文献   

2.
白银矿田折腰山大型古火山及其在成矿作用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火山地质学和矿床学研究表明,白银矿田折腰山Cu-Zn矿床地段,是一个火山岩岩相发育齐全(包括喷发-爆发相、喷发-溢流相、溢流相、火山颈相、次火山侵入相、火山侵出相以及喷发-沉积相)、空间展布有序、相序关系清楚的大型古火山口。赋存在这一大型古火山口构造部位的折腰山矿床位于古火山口中心位置,主要与一套粗火山碎屑署紧密伴生,不受单一岩性控制。矿床具典型的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带,矿体主体定位于古火山喷口内的通道构造中,局部形成于喷口以上海底近喷口处,属典型的喷口内和喷口过渡类型,简称火口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福建沙县大佑山火山喷发盆地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文兴  许美辉 《福建地质》1998,17(3):147-152
沙县大佑山火山构造是一较典型的火山喷发盆地,面积约150km2。盆地内的火山地层属石帽山群,岩石组合具双峰式火山岩特点。上部流纹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99±3Ma,其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火山岩相发育较齐全,以爆发相占绝对优势,其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火山构造以西部的大佑山破火山机构较为特征,重点阐述该破火山的地貌特征、火山断裂特点、火山岩相展布及其与火山口的关系,恢复火山喷发盆地形成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吉林省长白山天池火山的研究及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将区内新生代上新世以来的火山活动划分为4个火山喷发旋回及13个火山喷发期,对爆发性火山作用划分了岩浆型、蒸气-岩浆型(岩浆-蒸气型)和蒸气型三种类型。火山喷发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对长白山天池火山的稳定性作出补步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该区生代上新世以来的火山喷发作用及其引发的火山灾害的环境效应进行了论述。并对火山喷发作用所产生的积极环境效应,提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浙赣中生代火山岩相的划分及其特征的描述,划分出与其相应的火山岩型铀矿床类型,即潜火山相对应于次火山岩铀矿床、火山通道相对应于火山角砾岩筒型铀矿床、火山侵出相及火山喷发相之喷溢亚相对应于火山熔岩型铀矿床、火山喷发相之爆发亚相对应于火山碎屑岩型铀矿床、喷发沉积相对应于沉积火山碎屑岩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6.
发生于公元946年的长白山天池火山千年大喷发(Millennium Eruption,ME)形成的火山碎屑堆积物体积高达100~172km3,并可分为大规模的ME-Ⅰ和小规模的ME-Ⅱ两个喷发阶段。通过对围绕长白山天池火山53个典型露头剖面进行火山地质测量(单元构成、垂向堆积序列和堆积特征),结合筛析法粒度分析、偏光显微镜成分分析,刻画了长白山千年大喷发火山碎屑流堆积物特征,探讨了相和亚相划分,并建立了火山碎屑流搬运和堆积模式。根据火山碎屑的堆积特征,将长白山千年大喷发火山碎屑流堆积分为峡谷充填火山碎屑流相(包括块状峡谷充填亚相和层状峡谷充填亚相)和火山碎屑流冲击扇相(包括扇头亚相和扇体亚相)等两相四亚相。峡谷充填火山碎屑流相主要发育在天池火山锥体周缘距离喷发中心8~23km左右范围内(坡度在15°~60°之间)的火山U型谷中;火山碎屑流冲积扇相主要发育在距离喷发中心23~45km左右范围内,地形相对平缓的熔岩台地处(坡度在5°~15°之间),火山碎屑流的搬运不受地形限制,一般形成较大纵横比扇状堆积。块状峡谷充填亚相和扇体亚相以块状混杂堆积为主要特征,而层状峡谷充填亚相和扇头亚相则以多火山碎屑流单元垂向叠加为主要特征。多单元叠加现象是由搬运过程中火山碎屑流单元发生分离增生作用形成。根据火山碎屑流的最大分布范围和厚度,如果再次发生与长白山千年大喷发类似规模的普林尼式喷发,至少距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中心45km范围内具有巨大的火山碎屑流灾害风险。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入认识长白山千年大喷发火山碎屑流堆积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变规律,对火山碎屑喷发灾害的预防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永定五湖早侏罗世火山喷发盆地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湖早侏罗世火山喷发盆地位于永安县东18km。构成该盆地的火山地层属藩坑组。岩石组合为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组合,属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火山岩相划分为爆发相、溢流相、火山通道相、潜火山相及喷发沉积相五种基本类型,并建立了相序和相组合。火山构造圈定有白叶湖崃破火山、天子山东及大雪山东层状火山,本文重点剖析了白叶湖(山东)破火山,并阐述该火山喷发盆地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浦城—三都澳火山喷发带早白垩世火山活动产物及其所组成的火山构造的解剖研究,在肯定或重新厘定各火山机构内的火山地层层序基础上,建立火山机构一火山岩相-火山地层模式,进行横向对比,阐明火山活动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新疆阿尔泰诺尔特地区石炭纪火山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袁峰  周涛发  岳书仓 《新疆地质》2001,19(2):133-137
诺尔特地区位于阿尔泰北部地区,西伯利亚板块西南缘。区内石炭纪火山岩主要沿红山嘴断裂带分布,赋存于下石炭统红山嘴组中,岩性主要为晶屑凝灰岩、碎斑熔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流纹岩等。火山作用中爆发、喷溢、侵出3种喷发形式均存在,产生了爆发-喷溢相、降落相、侵出相及火山喷发沉积相等火山岩相。诺尔特地区石炭纪火山构造为裂隙-中心式,断裂导致岩浆上升喷发,火山活动的中心位于西部的托格尔托别、阔科依达拉斯等地,而东部的塔斯比格、阿克提什坎、库马苏等地则位于远火山活动中心地区,火山活动从西向东逐渐减弱,西部以爆发-喷溢为主,东部则以侵出为主。  相似文献   

10.
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扬子西缘昭觉—美姑一带存在多处峨眉山玄武岩组古火山机构,为研究其火山喷发旋回与方式提供了良好窗口。古火山机构的岩石类型主要由巨厚玄武岩以及少量的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碎屑熔岩组成,且均具火山颈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洼地相堆积构造特征。系统的地质剖面研究表明,峨眉山玄武岩组存在3次快速喷发亚旋回及25个火山韵律,亚旋回之间不存在火山间歇期。其中,第一亚旋回和第三亚旋回的喷发方式均以爆发相与溢流相为主,而第二亚旋回则以溢流相为主。峨眉山玄武岩组古火山机构的系统厘定和研究,揭示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火山喷发方式和旋回韵律特征,为研究与峨眉山玄武岩组相关的成矿成藏作用提供了重要地层资料。  相似文献   

11.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机构类型划分为碎屑岩火山机构、熔岩火山机构和复合火山机构3种。碎屑岩火山机构中火山通道相占9.3%,爆发相占55.3%,喷溢相占29.2%,侵出相占1.4%,火山沉积相占4.8%;火山机构半径为0.5~1.5 km,高度为50~220 m。熔岩火山机构中火山通道相占8.1%,爆发相占23.4%,喷溢相占62.6%,侵出相占5.1%,火山沉积相占0.8%;火山机构半径为1~2 km,高度为200~300 m。复合火山机构中火山通道相占4.9%,爆发相占34.4%,喷溢相占56.8%,侵出相占2.6%,火山沉积相占1.3%;火山机构半径为2~4 km,厚度为300~450 m。亚相控制储层流动单元的规模,碎屑岩火山机构的储层流动单元范围为0.3~1.5 km,厚度小于60 m。熔岩火山机构的储层流动单元范围为1~2 km,厚度小于80 m。复合火山机构的储层流动单元范围为1.5~3.0 km,厚度小于100 m。各类火山机构气藏开发时的井距和压裂方案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太白维山火山岩系序列相划分及火山活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白维山火山岩系为晋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产物。通过工作研究,确定陈我内岩系的岩石类型及空间分布;指出了两大岩系为两个岩浆源的产物及各序列相的成因类型;确定了水下火山碎屑涌流相的存在,并提出了对形成岩浆蒸气爆发岩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大兴安岭北部上护林盆地恩和大岭火山机构主要由白音高老组酸性熔岩、火山碎屑岩、次火山岩及火山-沉积岩组成。实测剖面显示,该火山机构由侵出相、溢流相、爆发相、次火山岩相及火山沉积相构成,不同岩性、岩相围绕火山口大致呈对称分布,产状外倾,为中心式喷发的穹状火山。溢流相的流纹岩和次火山岩相的正长斑岩锆石U-Pb测年结果分别为(115.3±2.3)Ma和(114.3±1.6)Ma,表明恩和大岭火山机构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该火山机构为一次简单的火山喷发旋回一个喷发期次,大致的火山活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早期岩浆溢流阶段,形成溢流相流纹岩夹少量流纹质角砾凝灰岩;第二阶段为晚期火山爆发阶段,产生大量的爆发相火山碎屑岩;第三阶段为岩浆侵入阶段,分别形成侵出相松脂岩、次火山岩相正长斑岩等;第四阶段为火山活动的间歇阶段,形成火山沉积相火山-沉积岩。  相似文献   

14.
河南嵩县南部熊耳群古火山构造保存完整,喷发旋回清晰,火山岩相及爆发相主要岩石种类齐全。其主要喷发类型为裂隙式喷发,次为中心式喷发,主要受区域基底断裂控制,且沿区域切壳深大断裂带呈串珠状分布。表明基底断裂一火山喷发带一区域断裂带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区内金及部分有色金属矿产与熊耳群古火山活动密切关联,古火山口爆发角砾岩产出地段是寻找该类型金矿的最佳地段,受古火山构造控制的古火山口及其周边的中性、酸性次火山岩脉(墙),是寻找钼、金、铅锌多金属矿产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营城组火山岩岩相类型涵盖5种岩相中的12种亚相。物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喷溢相上部亚相、侵出相内带亚相、火山通道相隐爆角砾岩亚相的储层物性较好。将物性结果结合平面岩性岩相图,确定出裂缝面孔率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火山机构中心附近的火山通道相火山颈亚相和隐爆角砾岩亚相、侵出相内带亚相、爆发相热碎屑流和热基浪亚相、喷溢相下部亚相;气孔面孔率高的区域集中在距离火山口较近的斜坡处,亚相主要为喷溢相上部、中部亚相。最后根据有利储层的定义和种类,得出有利储层主要位于古火山口及其附近的山脊处,面孔率值向外呈环带状减少或单向减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别山北坡中生代火山岩(罗山皇城山一带)的区域分布,地层序列,火山岩相构造以及构造变形的系统研究认为:上天梯-皇城山一带的火山碎屑岩为同源二次熔结凝灰岩喷发产物。本文从火山岩的喷发相入手,建立上天梯-皇城山一带的火山岩相构造;以火山岩相为基础,提出了上白垩统陈棚组的划分对应于韵律,层的划分对应于相序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7.
松辽盆地火山岩相地震特征及其与控陷断裂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在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中识别出5相15亚相。控陷断裂控制火山岩相分布,火山喷发中心沿大断裂呈串珠状分布。靠近深断裂一侧从下到上相序为喷溢相-侵出相/火山通道相,远离深断裂一侧相序为喷溢相-爆发相-喷溢相或火山沉积相;横向上相序为火山通道/侵出相-喷溢相-爆发相-火山沉积相。喷溢相呈席状披盖或丘状,中弱振幅,中频,连续性中-差,见断续波状反射,横向宽约6~10 km,纵向厚约200~400 m。爆发相呈楔状或透镜状、中强振幅、中低频、连续性差-中,横向宽约6~8 km,纵向厚约100~200 m。而火山通道相和侵出相呈(陡)丘状、中强振幅、低频、杂乱反射,仅分布在火山口附近,横向宽多小于2 km,纵向厚约100~200 m。火山沉积相呈上超充填,中强振幅,中频,连续性好,分布在低洼地区,横向宽约4~7 km,纵向厚约50~150 m。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不同岩性、岩相条件从根本上决定了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与规模,所以找火山岩的储层集中表现为火山岩相、亚相的识别。文中以松辽盆地庆深气田为例,重点研究了深层火山碎屑熔岩形成机理及其在火山岩地质相和测井相识别中的意义。研究表明,火山碎屑熔岩类火山岩常见火山碎屑流、泡沫熔岩流、岩流自碎作用、近地表隐爆作用、再熔结(胶结)型5种成因类型,且不同成因火山碎屑熔岩具有明显不同的矿物岩石学特征和测井响应特征。根据其形成机理、矿物岩石学特征和FMI成像特征,认为上述5种成因类型的火山碎屑熔岩分别发育于爆发相热碎屑流亚相、介于爆发相和喷溢相之间的爆溢相、喷溢相、火山通道相隐爆角砾岩亚相、火山通道相火山颈亚相或近火山口相。该研究成果对于促进火山岩相、亚相的准确识别和优质储层的有效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崔峤 《矿床地质》1984,3(1):77-82
块状硫化物矿床(黄铁矿型矿床、黑矿型矿床)与玄武岩-流纹岩建造的相互关系是由矿石与围岩形成的近似性所决定的,更确切地说,是矿石有规律地产在火山岩一定的岩相中。近年来,火山岩系的岩相分析已成为火山岩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块状硫化物矿床普查勘探工作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这是因为,一方面岩相分析和古火山恢复方法,可以对火山体、火山岩系的喷发沉积旋回,以及火山岩的层序进行详细的研究,从而较为客观地总结出  相似文献   

20.
杨明慧  兰朝利 《地质学报》2012,86(8):1198-1209
在中国古亚洲域沉积盆地火山岩储层母岩年代和岩性、储集空间类型以及火山岩岩相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火山岩油气藏的储层特征及其差异性。研究表明,中国古亚洲域火山岩储层的母岩发育年代西早东晚,西部的准噶尔、三塘湖和吐哈盆地发育晚古生代海相、海陆交互相的中基性安山岩、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东部的松辽、二连和海拉尔盆地发育中生代陆相中酸性流纹岩、安山岩。火山岩原生储集空间包括气孔、孔洞以及冷凝收缩裂缝等;次生储集空间包括各种溶蚀孔及构造裂缝、风化裂缝等。火山岩岩相可分喷出相、火山通道相、次火山相和火山沉积相。其中中基性岩类多以溢流相开始,相序类型为溢流相、爆发相/火山沉积相;中酸性岩类多以爆发相或火山通道相发端,主要相序为爆发相、溢流相/侵出相。溢流相一般发育原生气孔、构造缝;爆发相多为粒间孔,而侵出相以角砾间孔和原生裂缝为主。火山岩储层的差异受多因素影响,包括岩性岩相、喷发环境以及后期构造、成岩作用等。前者奠定火山岩储层形成与分布的基础和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后者则改造储层的储渗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