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勘察设计》2001,(3):41-42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同时又必须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服务.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改革年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速度很快,给城市规划工作提出许多新的问题,如流动人口的快速增长所涉及的城市规模问题、国企改革和村镇工业发展带来的城市工业布局问题、汽车工业发展和多种交通工具所产生的城市交通问题等,都要求城市规划部门必须研究新矛盾、新问题.在近几年,广州市城市规划部门不断更新观念,在宏观上做好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的研究和多层次规划的编制,在微观上做好城市建设和市容整治项目实施的规划引导和服务保障工作,下面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同时又必须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服务。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改革年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速度很快,给城市规划工作提出许多新的问题,如流动人口的快速增长所涉及的城市规模问题、国企改革和村镇工业发展带来的城市工业布局问题、汽车工业发展和多种交通工具所产生的城市交通问题等,都要求城市规划部门必须研究新矛盾、新问题。在近几年,广州市城市规划部门不断更新观念,在宏观上做好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的研究和多层次规划的编制,在微观上做好城市建设和市容整治项目实施的规划引导和服务保障工作,下面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由省财政出资、广东地质局开展的珠江三角洲深圳、东莞、佛山三个城市的地质调查工作日前全面展开。 为做好直接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承担单位与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轨道交通建设等有关部门联系,作好项目的需求调研,并针对各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三维地质调查及相应的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质具有很广的工作范畴,其定义一般认为是在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或潜在城市化的特定空间范围内,综合考虑各种地质要素(岩石与构造、水文与工程、矿产与建材等),研究其对城市发展所提供的资源、所施加的约束条件及城市发展对其产生的影响,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的地质工作。上海城市地质工作始终以服务城市发展、保障城市安全为首要任务,矿产资源普查、工程勘察、地面沉降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工程地质调查等地质工作内容曾分别成为不同年代城市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2004年启动的上海市三维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开启了地质工作社会化服务的新篇章,目前项目的有关成果已经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勘察设计》2000,(1):40-42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龙头,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据。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以现有的不完善或过于笼统的城市规划体系作为城市规划管理依据,具体指导城市建设,往往显得鞭长莫及,缺乏可操作性。为解决这个问题,天津市加强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技术性管理,加快编制、完善城市控制性详规体系,使城市规划管理有据可依。  相似文献   

6.
当代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已充分考虑到城市地质背景(地质环境)这一根本因素。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规划也开始注意到地质环境所起的控制作用。通过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实践,认识到地质环境对城市的性质、规模、城市布局和发展方向等起着制约和导向作用。国内外城市规划的大量实践证明,忽视地质因素在城市规划布局中的地位,难免造成规划建设中的失误,甚至带来严重后果。据了解,我省许多重要城市的总体规划,有的已经完成,有的正在编制。但就规划的内容来看,不同程度上忽略了城市地质(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工程地质及环境  相似文献   

7.
阎浩 《地质与勘探》2020,56(4):852-861
随着近年来的城市地质学科发展,城市地质在促进和推动城市建设成效上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对城乡规划需求了解不够,提交的地质成果实用性较差;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理念落后,难以适应构建美好"人居环境"的要求;城市地质工作体系构架不足等。本文从城市规划与城市地质环境的关联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了我国的城市地质工作中的现状,深层次探讨了城市地质与规划衔接层面的问题。通过地质调查对城乡规划的支撑性要素的表达,阐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地质的相关性,为城市地质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今天"大地质"的背景下,对于城市地质这种跨界"产品"而言,应该走一条"以人本化服务"为核心思想的道路。本着"大地学"观的思想,在城市发展中,按照城市规划体系搭建城市地质工作构架,将城市地质工作划分为总体规划地质阶段、详细规划地质阶段与专项规划地质阶段。以"嵌入"的方式融入城市建设当中,形成地上加地下的协同表达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山东省海岸带城市地质环境条件的调查与研究,归纳总结出山东省海岸带城市建设新近面临的影响城市发展的地质环境因素,即城市应急水源地建设、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城市边缘区生态规划建设、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均是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保护措施和建议,供有关部门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勘察设计》1999,(2):30-31,35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城市建设、社会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入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的重大战略决策,上海的各项建设快速推进,面对现实,高标准、高起点地精心修编好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提高上海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是城市规划部门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生态城市”是近两年出现在我国的热门词汇,随之而来的生态规划、生态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热点。这种城市建设的理念是在城市生态学的指导下,将生态理念与城市规划相结合,把生态学原理和规律运用到具体的城市规划工作中,在原有的城市规划中更加侧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尤其是小城镇的建设中,大力推行生态规划,是校正当前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不当行为,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规划道路红线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扈震  张欣 《地球科学》2002,27(3):311-314
规划道路红线是规划、布局整个城市的基本骨架, 是规划部门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但目前规划道路红线还停留在传统手工设计和管理上, 已经跟不上城市的快速发展.只有将规划道路数字化, 才能解决这种矛盾.分析了规划道路红线在城市规划行业中的重要性, 以及GIS技术在规划道路红线中的地位, 并针对规划道路红线的特点, 设计出规划道路红线地理信息数据并对红线的录入操作, 比如说道路中线、边线、拐角处理, 交叉口处理, 以及喇叭口处理都做了详细的介绍, 旨在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GIS技术实现规划道路红线的数字化, 以满足城市规划领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发展的预测和控制。关于当前城市规划工作,有以下几个观点: 1.必须要有区域的观念。这一点,深圳有教训,由于认识这一问题晚了点,导致特区建好了,外围建乱了(18个镇,200来万人)。今天的城镇密集地区已不同于独立城镇,相互只有几公里间距,城镇间整体性、系统性增强,考虑规划必须从区域入手。我曾在苏州讲。苏州的规划首先是600万人的大苏州规划问题,后是100万人的苏州建成区规划;而不是将中心城市和若干个小城市人口堆砌为600万。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建设依赖于地质环境,又不断改造地质环境,诱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城市地质工作主要解决制约城市化建设的环境地质问题,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城市化建设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入手,梳理了宁波市城市地质环境问题,总结了城市地质工作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着重阐述了城市地质工作发展方向,并就如何更好地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提出了建议,确保城市地质工作在城市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勘察设计》2002,(11):9-11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规划局: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以下简称《通知》,从端正城市建设指导思想,明确近期城市建设重点,加强规划规范性的高度;突出强调了近期建设规划工作和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的重要性。建设部、中央编办、国家计委、财政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以下简称“贯彻《通知》的通知”),将认真做好近期建设规划工作,尽快明确城市规划强制性内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的上海将成为国际经济、经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地质调查工作必须为上海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服务。同时,通过总结经验,抓住机遇,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城市地制裁 作的科研水平,为新世纪上海城市快速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近10年来城市地质学研究和城市地质工作进展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江军  潘懋 《地质通报》2007,26(3):366-370371
首先回顾了近10年来城市地质学研究的进展。国际上,城市地质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地质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城市地质环境和灾害风险评价等方面,国内则集中在城市地质调查方法、城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法等方面。然后回顾了近10年来城市地质工作的情况。国际上,建立城市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体系是一个新动向。在国内,城市地质调查仍然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城市地质学研究要结合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培养专业人才,主动为城市规划建设服务,编制城市地质工作专项规划,建立城市地质工作成果流通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地质工作贯穿于城市建设发展的全过程,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是未来地质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围绕各城市规划建设、运行、转型升级、选址布局、防灾减灾、美化环境等所亟需的自然资源与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地质环境问题,结合甘肃省情对地质工作的需求,提出甘肃省城市地质工作在未来8年里的总体战略构想,开展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城市地质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对城市开发建设、地质资源绿色利用、地方重大工程建设、城市生态安全体系构建,提供地质支撑。  相似文献   

18.
未来五年我国城市地质工作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地质工作是未来地质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近10年来,城市地质学理论创新取得明显进展:创新了城市地质工作发展理念,创立了浅层地温能地质学理论体系,构建了城市地质调查和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体系;城市地质工作得到长足发展:找准了影响城市发展的重大地质问题,完成了一系列城市建设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和重要战略资源勘查评价工作,开展了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十三五"时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城市地质工作必须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施"两快、三高"战略,支撑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温金梅 《地下水》2018,(6):145-147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地质工作的现状,结合重庆山地城市独有的特征,提出了现有城市地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城市发展需求,从景观资源、地质资源及地质环境安全保障等方面出发,明确城市地质工作的四大服务对象分别为城市规划建设、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和智慧城市建设,并提出了九大工作方向,创新了城市地质服务模式,可提升城市地质工作的支撑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随着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方针的深入贯彻,为适应开放城市与重要经济区城市建设规划的需要,城市地质工作日益显得重要,为此,地矿部曾专门部署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以及城市物探工作。一年多来,城市物探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区域性物探工作为城市规划布局服务区域物探工作对查明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制定正确的城市规划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据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