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SAR成像过程中,利用目标相对于雷达运动的多普勒频率进行方位向压缩来提高方位向分辨率。对于海面舰船目标,往往由于SAR发射的脉冲重复频率过低,回波信号的多普勒频率欠采样,引起高亮度的方位向模糊噪声,产生虚假目标。若直接利用传统CFAR、子孔径相干等目标检测算法,会把方位向模糊引起的虚假目标误判为舰船目标,降低了舰船目标的检测精度。针对SAR影像方位向模糊现象,提出一种利用全极化SAR数据的舰船目标检测算法,其利用H-A-Alpha分解得到的第三散射机制,结合方位向全极化子孔径相干,消除了方位向模糊噪声对舰船目标检测的影响,提高了舰船目标的目标杂波比。通过采用日本玉野Kojimawan港口附近的C波段AIRSAR全极化数据进行试验,验证了该算法能消除SAR方位向模糊,降低虚警率,提高舰船目标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戴尔燕  金亚秋 《遥感学报》2007,11(6):787-795
用多方向飞行的全极化SAR图像可能提取特定三维目标的高度与位置信息,进而实现目标物的几何立体重构。全极化SAR图像数据与单极化SAR相比,可以选择多种极化组合数据,提供对于特定目标几何特征敏感的数据类型,通过多方向飞行SAR图像反演该目标或目标群的高度与位置信息。本文用两幅相向飞行的PI-SAR(日本机载极化与干涉SAR,X波段、1.5m分辨率)图像,提取日本仙台电视塔高度、日本东北大学建筑物群的立体重构。  相似文献   

3.
利用边界链编码和HMM进行SAR图像阴影建模和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中的阴影信息进行目标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边界链编码和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相结合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链编码技术来描述SAR图像阴影边界的形状,可以很好地反映形状的特性,且计算上很有效;利用HMM统计建模方法对阴影边界的链编码进行建模和分类,从而实现SAR图像的自动目标识别。使用MSTAR数据库中的SAR图像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分析,分类结果证明只利用阴影信息进行分类的可行性,且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SAR图像的目标识别。  相似文献   

4.
基于二维图形数据重构三维模型是建筑三维建模的重要手段。二维图形中建筑构件的图形识别是三维建筑模型重构的关键。针对现有二维建筑图形识别算法鲁棒性缺乏、抗图形变换能力低和不易扩展等问题,本文构建了统一表达制图符号几何特征、拓扑关系特征和语义属性特征的属性图;实现了抗旋转、缩放的建筑构件识别,确保了算法的鲁棒性。系统分析了图纸空间到模型空间的语义映射关系,并利用3DMax脚本实现了三维建筑模型自动构建。  相似文献   

5.
基于序列非线性滤波SAR影像水体自动提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于SAR图像中固有斑点噪声的强烈影响,某些对于光学图像有很好效果的目标提取区域分割的方法对于SAR图像来说效果不很好.针对水体目标的亮度及形状分布特征,不作阈值分割处理,而采用序列非线性滤波处理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SAR影像水体目标的自动提取识别.  相似文献   

6.
郑儒楠  仇晓兰 《遥感学报》2022,26(3):516-527
舰船目标快速检测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重要应用之一,也是SAR星上处理首先发展的应用方向.目前SAR舰船快速检测普遍使用的图像恒虚警(CFAR)检测方法中,低虚警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多通道SAR中舰船目标存在多通道虚假目标,进一步增加了虚警剔除的难度.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置信度计算和SVM判别的低虚警CFAR(Cons...  相似文献   

7.
杨秋  张群  王敏  孙莉 《测绘学报》2015,44(8):900-908
针对海面舰船等具有一定空间稀疏性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场景,提出了一种稀疏场景目标的距离像峰值聚类分割成像方法。首先采用小波降噪算法对SAR原始回波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距离压缩和距离徙动校正获得不同观测位置的距离像,利用基于二阶差分算子的快速峰值检测算法检测距离像峰值点,对峰值检测结果距离维聚类后方位向成像,实现了距离向能量区间稀疏目标的分割成像;对峰值检测结果距离-方位二维聚类后方位向成像,实现了距离向能量区间与方位向合成孔径时间无耦合稀疏目标的分割成像。仿真结果表明,对海面舰船等具有空间稀疏性的成像场景,所提方法能够实现目标的有效分割成像,不仅在完整保留目标回波信息的同时大幅度地降低了方位向压缩的运算量,而且分割成像结果更有利于目标的快速识别。  相似文献   

8.
针对单片定位时的不满秩方积求解问题,该文根据SAR图像距离投影原理,引入DEM约束条件,利用R-D模型由像点二维坐标迭代答解相应地面点三维坐标。通过SAR构像模型的几何分析,引入地面坡度角和起始高程点对应的俯角,推导了SAR图像单片定位的收敛条件和收敛速度关系式。分析得到迭代发散时的条件正好对应着SAR图像叠掩产生的条件,又进一步分析并设计了单幅SAR图像叠掩区域定位方案,从最高端给初始值,依次向下求解,通过叠掩区域的位置信息以及SAR构像模型中表示斜距条件的弧线在地面上方还是下方的判断,分别解算多个地面点坐标。利用点目标仿真数据和山区实际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了该文方案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张临杰  张杰  张晰  郎海涛 《遥感学报》2016,20(2):344-351
双参数恒虚警率CFAR(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是舰船目标检测中的常用算法。近年来,合成孔径雷达(SAR)分辨率不断提高,SAR图像幅宽增大,并且在检测时希望尽量保持舰船轮廓以便后续的舰船目标识别。双参数CFAR算法虽然能满足目标检测需求,但算法运行时间过长,不利于信息的及时处理。传统的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并行化解决方案在分配检测任务给各进程时,没有考虑因陆地掩膜,几何校正等预处理所导致的图像中待检测点分布不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改进的MPI并行化解决方案。与传统的MPI并行化解决方案相比,该方案能较为均衡地为各个进程分配检测任务。在集群计算机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并行标准效率提高约43%。为应对机载SAR实时舰船目标检测的需求,在多核PC机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多核PC机上也能有效地缩短检测时间,对实现机载SAR实时舰船目标检测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娄欣  王晗  卢昊  张文驰 《遥感学报》2024,(2):470-480
为解决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行SAR舰船检测网络训练过程中数据获取、数据标注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生成式知识迁移的SAR舰船检测框架,该框架由生成式知识迁移网络和舰船检测网络两部分组成。通过知识迁移网络生成与有标注的光学遥感图像空间分布一致且包含SAR图像特征的带标注模拟图像;使用所生成的带标注模拟图像,进一步优化舰船检测网络,以提高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舰船检测的泛化性能。SARShip-Detection-Datasets (SSDD)和AIR-SARShip-1.0两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有效提高了在仅包含少量标注SAR图像样本情况下的舰船目标检测效果,可显著降低舰船在复杂背景图像中漏检和误检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
陈德元  涂国防 《遥感学报》2007,11(2):185-192
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系统的热噪声和海杂波严重影响SAR图像自动目标检测的性能,去噪和均匀背景杂波是提高SAR图像目标检测性能的重要课题。根据SAR图像噪声功率一般存在于信号小尺度,没有跨尺度特征,而目标信号的边缘具有跨尺度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积信号增强和去噪的SAR图像船舰目标检测算法。本算法对SAR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应用多尺度积在小波域增强SAR图像船舰信号和均匀背景杂波,再对SAR图像进行目标检测。ERS SAR图像用于验证本文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同传统的双参数CFAR检测算法、基于K-分布背景杂波的检测算法以及基于小波软阈值增强的检测算法相比,在虚警数和品质因数性能指标上均优于后几种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的SAR图像船只检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侯四国  张红  王超  刘智 《遥感学报》2005,9(1):50-56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恒虚警率(CFARConstantFalseAlarmRate)技术,确定SAR图像中检测船只整体阈值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高斯分布(正态分布)作为SAR图像灰度的概率密度函数,由CFAR技术直接导出用于检测船只整体阈值的计算公式,用记数滤波器滤波去除虚警。该算法避免了复杂公式迭代和求解形状参数计算过程,也避免了用二分法寻找阈值的循环解算过程,提高了检测速度。使用XSAR和ERSSAR图像对该算法进行检验,并与其它算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所提出的算法在检测精度和检测速度上都有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田巳睿  孙根云  王超  张红 《遥感学报》2007,11(4):452-459
船只检测是实现船只航行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利用SAR图像可实现船只检测。然而,传统的一些方法一般容易受到SAR图像斑噪的影响,在检测结果中产生大量的虚警。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引力场增强的舰船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像素与其邻域内像素的相互作用可对目标像素增强的效应,有效地抑制了斑噪像素和背景像素的强度,凸显了目标。由于增强后的像素已经不满足对海面区域的均质性假设,因此直接使用恒虚警检测算法对图像进行全局检测并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效果,据此本文引入了一个基于均质区域自适应分割的改进的K-CFAR检测算法,将图像分割为不同大小的一系列均质区域,并分别对各个均质区域使用一个改进的K-CFAR检测器对船只目标进行检测。最后,使用Radarsat-1数据和Envisat ASAR数据对本文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凸显弱目标,增加检测准确性,降低检测的虚警概率。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目标融合检测方法大都是基于多源遥感图像配准的,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成像机理不同的多源遥感图像的精校正和图像间的配准是十分复杂的,难以确保其配准精度.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关联的多源卫星遥感图像的兵营融合检测方法.该方法不对图像进行配准,而是根据单源图像的目标自动检测结果,利用图像的大地坐标信息,截取包含目标的同一地区的局部遥感图像,再分别提取多源遥感图像目标的特征,并根据其中冗余的特征,对提取的目标区域建立关联,再由关联检验确保特征关联的正确性,最后对目标特征进行融合决策,得到目标融合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利用多源遥感图像的信息,降低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的误判率,提高目标特征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地震损毁建筑物的高分辨率SAR图像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汶川地震震后高分辨率合成孔径(SAR)图像的城区建筑物特征,基于实际获取的机载X波段SAR图像,采用电磁模拟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城区的完整建筑和毁损建筑进行三维建模,采用射线跟踪的电磁计算方法和图像域积分的成像模拟方法得到不同受灾程度的建筑物SAR模拟图像.与真实SAR图像对比分析,提出的算法能够分析建筑物结构变化对SAR图像的影响,模拟主要的强散射点,能有效辅助SAR图像进行城区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种从ERS-1SAR海洋图像中检测船舶航迹的算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简单介绍了船舶航迹的几种模式,分析了单纯运用Tadon变换方法检测航迹的4个局限,并针对这些局限提出了一种检测航迹的思想--先进行斑点噪声的抑制,然后用生理视觉的静态轮廓系统对图像进行处理,最后应用Radon变换的方法来突出航迹的线性特征。我们用ERS-1 SAR海洋图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比单纯应用Radon变换的方法更为前效。  相似文献   

17.
在Radon变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Radon变换域附加检测规则对星载SAR图像中窄V尾迹进行检测的方法。附加的规则由去除短线规则和去除孤立点规则组成,将该方法应用于星载SAR图像中不同表现形式下的窄V尾迹,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Carrying out an effective control of fishing activities is essential to guarantee a sustainable exploitation of sea resources. Nevertheless, as the regulated areas are extended, they are difficult and time consuming to monitor by means of traditional reconnaissance methods such as planes and patrol vessels. On the contrary, satellite-bas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provides a powerful surveillance capability allowing the observation of broad expanses, independently from weather effects and from the day and night cycle. Unfortunately, the automatic interpretation of SAR images is often complicated, even though undetected targets are sometimes visible by eye. Attending to these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 a novel approach for ship detect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AR images by means of the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The exposed method takes advantage of the difference of statistical behavior among the ships and the surrounding sea, interpreting the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wavelet coeffici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a more reliable detec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tection performance over both simulated and real images confirms the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