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鲁变质带北部的岩石构造单元及结晶块体推覆构造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虽然苏鲁变质带北部的超高压变质岩石的类型及其特征与大别山超高压带相似,但是要划出与大别山相对应的岩石构造单元是困难的。详细的区域地质、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的研究已将超高压带的西界大致圈定在牟平断裂至米山断裂的范围内。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在荣成超高压变质岩石分布区的南北两侧,出露有3 种不同成因的麻粒岩,即榴辉岩化的麻粒岩;由超高压变质岩经高压升温变质作用生成的麻粒岩;以及未经过榴辉岩相变质的麻粒岩。它们有规律地成带分布。这些麻粒岩带以及在荣成地区出露的未经过麻粒岩相叠加变质的超高压变质带,各自都有着完全不同的变质历史,并且都以深大韧性剪切带为其边界。由此笔者将苏鲁变质带北部由南向北划分为海阳所变质地块(榴辉岩化扬子陆块基底变质单元)、荣成变质地块(超高压变质单元)、威海变质地块(麻粒岩相叠加变质的超高压构造岩片)、昆嵛山边界杂岩带。这些来源于地壳深层的结晶块体是超高压带形成和演化的产物,在后来的进一步碰撞挤压中,这些来源于深层而就位于中上地壳水平的结晶块体,有可能发生了与薄皮构造机制(thin-skin thrust)类似的构造过程。它们有如一系列的推覆体挤压叠置,使华北和华南陆块最后挤压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唐家沟金矿床是胶东地区牟平-乳山金矿带内一典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产出于昆嵛山岩体与古元古代荆山群变质岩接触带附近的昆嵛山岩体中,受唐家沟断裂及其次级北东向断裂控制。矿体呈串珠状等间距分布,沿走向分支复合、膨胀夹缩现象明显。围岩昆嵛山二长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为157.57±0.82Ma,含金石英脉中热液独居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为122.1±2.8Ma,代表了金矿的成矿时代。结合近年来已有成果,认为昆嵛山岩体是陆陆挤压碰撞环境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与金成矿无直接关系,为成矿前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早白垩世,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构造体制由挤压向伸展转换,形成一套壳幔混合型花岗岩,成矿作用发生于岩浆作用晚期,时代集中于117-122Ma,为牟平-乳山成矿带成矿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代表;110-120Ma,胶东地区岩石圈强烈减薄,在伸展的构造环境下发育的三佛山岩体,与成矿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胶东邓格庄金矿地质特征与深部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格庄金矿床是胶东东部牟平—乳山成矿带内典型的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对其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矿体产于荆山群和昆嵛山岩体接触部位及其附近地带,赋矿主岩为昆嵛山二长花岗岩,近矿围岩蚀变类型多样,分带明显,成矿阶段具有多期多阶段特征,受与金牛山断裂带呈"入"字型的NNE向次级断裂控制。根据"三位一体"找矿模式,提出了与成矿同期的侵入岩和早白垩世岩浆岩二级成矿地质体概念。荆山群变质岩是金成矿的催化剂,胶东群提供了部分金等成矿物质;岩浆活动提供热源和成矿热液;断裂构造提供导矿和容矿空间,在断裂构造转折处,产状急剧变化处和分支复合的部位,以及不同断裂交汇处有利于成矿物质的聚集。结合矿体金品位和厚度等参数填图结果,探讨了矿化富集规律,推测Ⅰ2-2矿体94线北东向深部-400~-1 100 m标高可能存在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4.
为存真求实,全面、客观地记述昆嵛山的历史及现状,系统反映出名山特色,文登市国土资源局携手山东省烟台市昆嵛山林场、牟平市国土资源局、乳山市国土资源局等单位,组织专门班子编纂全国首部《昆嵛山志》。目前各项采集编纂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相似文献   

5.
胶东海阳所、葛家集基性麻粒岩P-T演化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胶东地体中麻粒岩相岩石主要分布于米山断裂以西,而榴辉岩等高压岩石组合主要分布于该断裂以东。通过对米山断裂以西的海阳所、葛家集两地基性麻粒岩岩石学、矿物学和岩石热力学研究后得出:海阳所麻粒岩主要经历了3期变质作用,其P T演化趋势为顺时针方向;葛家集麻粒岩主要经历了2期变质作用,早期为角闪麻粒岩相,晚期为角闪岩相的退变质作用,其P T演化趋势亦为顺时针方向。海阳所、葛家集麻粒岩均位于米山断裂带附近,二处麻粒岩形成时的温压及演化的差异说明,米山断裂是一构造混杂带,可能代表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俯冲碰撞时的大致界线  相似文献   

6.
乳山金矿赋存于中生代昆嵛山花岗岩中,矿脉(体)定位构造为NNE向断裂,该组断裂具多期活动特点,构造扩容带是矿体(富矿段)赋存的主要空间。通过地质、地球化学、γ能谱及矿体赋存规律等综合研究,预测隐伏矿体应定位于 -222 m~-600 m标高之间的构造扩容带中。  相似文献   

7.
山东金青顶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深部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青顶金矿床位于山东牟平-乳山金矿带将军石-曲河庄断裂的南端,矿床围岩为昆嵛山花岗岩,属含金石英脉型金矿。本文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围岩蚀变以及控矿构造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认为与成矿有关的构造活动至少划分为4期,基本控制着矿体的定位与分布。深部地球化学原生晕研究表明,矿体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地球化学分带性,且在已知矿体下方出现近矿晕、前缘晕及尾晕特征指示元素构造叠加晕强度升高趋势。结合矿体在断裂中分布的规律以及原生晕特点,对金青顶矿床深部第二富集段进行了预测,推断在-1100m下有第二金富集段存在,且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英格庄金矿床是胶东牟平-乳山金矿成矿带重要的石英脉型金矿床之一,其产出和分布严格受NNE向断裂控制,围岩以古老变质岩和昆嵛山花岗岩为主,金矿物主要以晶隙金形式赋存于黄铁矿-脉石晶体之间。通过成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可知:均一温度变化有3个峰值(155℃~165℃、205℃~215℃和245℃~265℃);该矿床包裹体盐度w(NaCl)较低(17.17(),在1.05(~17.17(之间变化,应属于低盐度流体;据其成矿压力21.3~58.8MPa,进一步求得的该矿床主要成矿深度为0.83~2.31km,为中浅成矿床;依据包裹体成分测试结果可知,矿床流体属K+-Na+-SO24-Cl-型。氢氧同位素显示其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和变质水,并有一定的大气降水混入。  相似文献   

9.
黄山—米山断裂活动性及其对米山水库稳定性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林  王涛 《山东地质》2002,18(1):26-31
由野外观察资料证实,黄山-米山断裂是挤压逆冲为主兼左旋走滑断裂。该断裂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没有活动,内部物质固结较好,且断裂不从坝区通过,对米山水库的稳定性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国华 《地质与勘探》2013,49(5):890-896
胶东威海-文登成矿带是胶东东部地区一个重要成矿带,该成矿带内金及多金属矿床(点)分布众多,成矿条件优越。该带矿产以金为主,银、铅、铜、锌次之;矿点多,矿体规模小,主要赋存于南北向米山超壳断裂两侧的次级断裂中,以近南北走向为主,近东西向为次,产状陡直;矿体围岩多为荣成岩套,部分为玲珑超单元;矿石以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居多,具硅化、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等蚀变特征。研究认为,中生代燕山晚期,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影响,胶东地区由南东-北西向压应力场向张性应力场转换,深源含矿流体伴随岩浆底侵活动上升,在温度、压力等达到适宜条件时,运移聚集于不同构造扩容带中富集成矿,米山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分布区为主要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胶东地区与金矿有关的中生代侵入岩构造地质学、岩石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地质信息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玲珑昆嵛山花岗岩属于I型和S型花岗岩,郭家岭花岗岩总体上归属于I型花岗岩类;两者具有不同的源岩,形成的环境为洋壳俯冲引起的火山岛弧环境、大陆碰撞环境和弧后拉张性质的大陆边缘环境;玲珑昆嵛山花岗岩形成于侏罗纪;郭家岭花岗岩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从岩石构造组合的概念,玲珑昆嵛山花岗岩应划为玲珑昆嵛山造山早期片麻状花岗岩组合;郭家岭花岗岩应为郭家岭造山中期弱片麻状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组合。  相似文献   

12.
苏尚国  张春林 《现代地质》1996,10(4):453-460
胶东地体中麻粒岩相岩石主要分布于米山断裂以西,而榴辉岩等高压岩石组合主林分布于该断裂以东,通过对米山断裂以西的海阳所,葛家集两地基性麻岩岩石学,矿物学和岩石热力学研究后得出:海阳所麻粒岩主要经历了3期变质作用,其P-T演化趋势为顺时针方向。  相似文献   

13.
胶东牟平金矿矿石、硫化物钕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牟平金矿是胶东半岛东部近年来探明及开采的赋存于花岗岩岩体中的大型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状金矿床。含金多金属硫化物的钕同位素研究表明牟平金矿的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即来自成矿作用同期的镁铁质胶岩和控矿围岩昆嵛山花岗岩。结合前人对昆嵛山花岗岩,镁铁质脉岩,金矿床的成矿成岩时代及碳、氢、氧等同位素研究,得出成矿流体来源于脉岩岩浆水和广泛淋滤围岩的大气降水的混合。文章不仅阐明了慢源物质在金的成矿作用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表明钕同位素是示踪热液型脉状金矿床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来源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胶东牟平照岛山金矿蚀变矿化阶段及控矿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照岛山金矿位于胶东牟平-乳山成矿带北段,矿体产于中生代燕山期昆嵛山二长花岗岩中,主要受NNE向金牛山断裂带的控制。对金的成矿背景、矿床地质、控矿因素和矿体隐伏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围岩蚀变从近矿到远矿依次发育黄铁绢英岩化、绢英岩化和钾长石化;金的成矿分为黄铁矿石英、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石英碳酸盐矿物4个阶段;昆嵛山岩体和荆山群变质岩的接触带附近易于成矿;金牛山主断裂走向NE的拐折地段、不同期次断裂交会处和多期断裂破碎带部位都易于成矿;金品位高值区呈近似等距分布,32线以南有向SW侧伏的趋势,40线以北有向NE侧伏的趋势。总结了照岛山金矿的控矿因素,初步推测了深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胶东乳山金矿石英形态与微形貌标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山金矿产于昆嵛山含黑云二长花岗岩中,受近直立的NNE向将军石断裂控制,属富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由以石英-黄铁矿-菱铁矿组合为特征的早成矿期和以镜铁矿-多金属硫化物-方解石组合为特征的晚成矿期两期物质叠加而成。石英是乳山金矿发育全过程的贯通性矿物,本文仅对热液成矿期的石英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照岛山金矿位于胶东牟平-乳山成矿带北段,矿体产于中生代燕山期昆嵛山二长花岗岩中,主要受NNE向金牛山断裂带的控制。对金的成矿背景、矿床地质、控矿因素和矿体隐伏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围岩蚀变从近矿到远矿依次发育黄铁绢英岩化、绢英岩化和钾长石化;金的成矿分为黄铁矿石英、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石英碳酸盐矿物4个阶段;昆嵛山岩体和荆山群变质岩的接触带附近易于成矿;金牛山主断裂走向NE的拐折地段、不同期次断裂交会处和多期断裂破碎带部位都易于成矿;金品位高值区呈近似等距分布,32线以南有向SW侧伏的趋势,40线以北有向NE侧伏的趋势。总结了照岛山金矿的控矿因素,初步推测了深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米山断裂是一多期变形断裂,早期以韧性变形为主,后期以脆性变形为主,断裂变形具有准对称性,西盘变形强度大于东盘。变形强度决定了断裂带的蚀变及矿化特点,蚀变的分带结构与断裂的不同矿化特征都与断裂的变形有关,因此米山断裂的生成与发展,对胶东东部的成岩成矿具有重要作用,它控制了燕山早期花岗岩的侵入,韧性变形作用是金矿成矿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范家庄金矿位于胶东昆嵛山-乳山凸起西北部,牟平-乳山金成矿带北端。本文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等方面展开综合研究,划分了蚀变组合分带及成矿阶段,总结了矿体赋存规律。围岩蚀变主要有绢英岩化、硅化、黄铁矿化、钾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等,并具明显蚀变分带现象。矿床的成矿期次划分为五期,其中主要的金成矿阶段为石英-黄铁矿阶段及多金属硫化物阶段。  相似文献   

19.
米山断裂是一多期变形的断裂。早期以韧性变形为主,后期以脆性变形为主,断裂变形具有准对称性,西盘变形强度大于东盘变形强度,变形强度决定了断裂带的蚀变及矿化特点。蚀变的分带结构与断裂的不同的矿化特征都与断裂的变形有关。因此,米山断裂的成生与发展,对胶东东部的成岩成矿具有重要作用,它控制了燕山早期花岗岩的侵入。韧性变形作用是金矿成矿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金青顶大型金矿床位于胶东东部牟平-乳山成矿带中段,是胶东地区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牛山式)金矿中的典型矿床.研究区内主要为断裂控矿,金矿体赋存于NNE向将军石断裂内,该控矿断裂发育在中生代玲珑花岗岩体内,倾向变化相对复杂,同时矿山开采带来了一定的电磁干扰,电磁法勘探难度较大.本次在金青顶金矿区开展广域电磁法(WFEM)探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