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切实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气象服务,满足公众对出行和天气信息获取的需求,设计开发了禅城气象交通微信公众号。该微信公众号包括天气查询、交通查询和应急咨询3大版块,采用数据同步、在线地图开发和微信对接等相关技术,实现了气象、交通、水务等数据的在线接入和信息整合。  相似文献   

2.
以"顺德天气"微信公众号为例,介绍微信公众号的设计和开发,重点介绍如何利用模板消息接口实现预警信息发布,并通过分布式系统,提高发布速度;微信预警信号的发布嵌入顺德气象台业务平台,实现和其它发布渠道的一键式分发,使得预警发布操作简便、分发迅速、覆盖面广,提升了顺德区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微信用户的迅猛增长催生了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招聘宣传新模式,阐述了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招聘宣传的优势,对相关气象类微信公众号的招聘宣传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气象人才"微信公众号的招聘宣传工作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微信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微信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及发展进行讨论,从微信适合气象服务的特点,如服务内容丰富、功能选择更多、无收信压力、一对一的互动、跨平台沟通无障碍、无资费困扰更加免费、盈利模式的扩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再根据不同的微信平台进行区别,推荐简单气象信息服务可选择公众平台订阅号,更加完善且内容丰富的的气象业务服务则可选择公众平台的服务号;通过"扫一扫"二维码、提高服务质量绑定忠实用户、与朋友圈微博进行互动等方式对气象微信进行推广使用,使微信的群发与后台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使气象服务提供者更便予与公众交流,更好地向公众推广。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时代气象信息传播及用户行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移动互联、大数据的视角出发,以气象微信公众号为例,分析对比微博、微信两种新媒体的特点,基于新媒体平台对用户行为、习惯以及气象服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等内容进行探索研究。结合对贵州省微信用户群体使用需求社会调查分析结果,对气象服务的发展提出建议,力求为气象服务方式的变革创新提供更为深入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林江  俞宙  肖然 《广东气象》2014,(3):71-73
作为移动互联网气象服务的新渠道,全国气象部门陆续开通了提供气象服务的微信公众号。但微信公众号通用的菜单式服务存在排版生硬,功能分散等不足,大多数微信公众号粉丝增长缓慢。本文阐述了通用微信公众号技术存在的不足,并以广东天气微信微门户(缤纷微天气)项目建设为例,介绍了HTML5关键技术以及如何通过HTML5技术,把微信公众号打造成类似手机客户端的效果,为用户提供更精、更细、更受欢迎的气象服务。全新推出缤纷微天气后的统计数据显示,明显提高了粉丝的新增率、留存率和活跃度,取得了较好的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拓宽气象信息的发布手段和发布渠道,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使社会公众能够便捷地获取到丰富的气象信息。研究依托天津滨海新区气象信息Web服务端,以微信为基础平台,应用Java编程语言、Oracle数据库,Hibernate和Spring框架等技术,通过对微信公众平台API进行开发,以图表、文字、GIS图等展现方式,开发了基于微信网络社区软件的公益气象信息服务平台。本研究充分利用了新型移动传媒发布气象信息的手段,实现了气象信息多形式服务于社会公众,可达到公众及时掌握气象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其为媒介,创设特色品牌成为气象科普的重要方式之一.湖州气象以微信公众号为依托,创建了《湖说天气》气象科普特色栏目,通过对1 a来的科普文章进行概况分析、阅读分析、栏目特点及典型案例分析,剖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旨在促进湖州气象微信公众号科普特色品牌蓬勃发展,提高科普服务质...  相似文献   

9.
为了拓展县级气象部门服务公众渠道,提升气象服务质量和时效,利用C#、Web services、GIS等技术,在微信上开发与设计县级气象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以“寻甸气象”的开发与设计为例,阐述了该平台的系统结构和功能;使用图片服务器分离技术、缓存技术、库表散列技术可确保用户便捷、快速访问该平台,及时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气象服务。该平台解决了县级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大力提升了县级气象部门在公共气象服务领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崔洁  胡云丽  刘敏 《浙江气象》2019,(1):31-34,42
利用杭州气象微信公众号2017年1月到2018年8月运行数据,分析微信公众关注人数和文章阅读人数之间的关系、新增关注人数和文章转发量之间的关系、文章的关键词和点击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固定气象信息栏目的关注程度及变化。通过分析,对杭州气象公众号未来的改版设置、文章创作关注点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便捷渠道,以微信气象服务为分析对象,首先选取国内各省级官方气象微信公众号和知名气象机构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按阅读数排序,挑选Top1000文章,然后对选取文章进行关键词的词频计算,得到共词矩阵;对共词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得到微信气象服务的热点分布及层次交叉性。其次,对优秀气象微信公众号进行横向和纵向剖析,同时结合前文服务热点分析结论,从"形"与"实"两方面讨论了微信气象服务的发展意见和建议,供参考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内蒙古气象服务"微信公众号关注人群的分析,找到该公众号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版计划。本次对"内蒙古气象服务"微信公众账号的改版,希望可以借助新媒体,使气象服务信息在更大范围、更多层面公开与传播。解决现有服务信息发布业务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信息发布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兴起,愈来愈多的人习惯于将微博、微信作为其获取信息的首要来源,各类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应运而生。对于气象部门来说,微博、微信公众号正以其高效性、快捷性、互动性等优势,发展成为公众气象服务的重要平台。霾天气是近几年来公众关注度最高的天气现象之一,在霾天气的公众气象服务中,各级气象部门的官方微博、微信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中央气象台"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为例,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中央气象台利用新媒体载体进行霾天气公众气象服务的特点,并针对微博、微信在公众气象服务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进行探讨。分析得出:(1)"中央气象台"微博账号霾天气微博中,霾预报及实况相关的原创短微博(140字内)受公众关注度最高;(2)"中央气象台"微信公众号中,霾天气微信关注度较台风类微信明显偏低,与其他类天气基本持平;(3)"中央气象台"微博与网友互动能力上较为薄弱,需加强后台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公众气象服务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锋  邓闯  李建  刘敏  陈锦慧 《气象科技》2019,47(2):361-366
利用微信小程序技术开发"智慧气象"公众版,研究基于小程序的图形绘制技术,实现气象数据可视化。同时将气象与新闻、视频和图片等相融合,开发多个符合公众需求的功能页面。"智慧气象"公众版在浙江省气象服务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微信小程序在公众气象服务上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气象部门运营的天气类app和气象微信公众号传播信息紧扣天气气候,但一些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表达可读性不强。面对需求和竞争,建议天气类app和气象微信公众号在遵照移动互联网碎片化的传播特征,及时准确提供核心天气信息前提下,开发天气与其他行业的服务产品,创造“天气+”的服务价值,并将这些个性化信息精准送到用户;同时要提升信息的编排技巧,将专业的气象信息通俗化表达;而在日常运作中,要巧借台风、降温等重大天气过程进行市场化运作,才能聚合更多用户,实现气象信息的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16.
移动新媒体用户规模和气象信息传播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天气类App和气象微信公众号受众规模变化与气象信息传播方式之间的关联和存在的问题,在切合移动新媒体传播特征基础上,在及时、准确、简洁传播天气预报核心信息的前提下,对气象信息与其它行业信息进行融合研究和开发,形成特色和个性,聚合某一类需求的人群,形成社群,才能增加用户规模,实现传播平台信息差异化和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7.
在缺乏用户直接意见反馈的情况下,由公众号文章所触发的用户行为数据是公众平台传播途径分析最客观的信息来源,是评估公众号影响力的主要依据。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不仅限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传播信息的媒介,在气象服务需求日渐加大的今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可以更加便捷现代人获取各种气象信息。微信公众平台与传统媒体相比,不仅可以存储大量的用户,而且传播信息的速度也非常之快,其入门槛也比较多。  相似文献   

18.
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对"佛山天气"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后台的系统进行研究设计,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气象信息的实时查询。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统计"顺德天气"运营数据和阅读量,分析了"顺德天气"微信公众号现状和概况,着重对微信图文推送消息的关注回复、封面、标题、内容、推送时间、编辑技巧、提高阅读量技巧以及互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对今后气象微信图文推送消息服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建  郑伟才  邓闯  马琰钢 《气象科技》2017,45(2):254-260
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公众对移动互联网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软件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另外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日趋活跃,公众特别是沿海用户对获取台风信息的权威性、便捷性、及时性、全面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快速迭代开发,研究设计既适合微信传播,又能通过手机APP应用市场下载使用的浙江台风信息发布系统,打造了一个浙江台风信息发布的权威平台满足新形势下公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