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简称“陆态网络”)重力观测体系。从分形几何学角度研究了陆态网络重力测网的分形特征,计算得到测网分维数Df=1.5598、最佳网格化间距r=139km。综合测网分维数与重力时变距、重力异常范围、测网范围等量化指标,对陆态网络重力测网的地震监测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测网最佳网格化间距等特征值与MS6.0地震引发的重力场变化区域的特征异常区半径等统计量化指标接近,具备监测我国除边界及藏北无人区以外大陆区域的MS6.0及以上地震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收集整理2010以来海南岛陆流动重力测量数据,获得了使用CG-5重力仪进行流动重力测量期间,每台仪器的日均零漂率,并对测量数据进行拟稳平差处理后获得每期测量数据的平均点值精度。通过研究,认为CG-5重力仪在海南岛陆测量期间的日均零漂率不存在随着测点纬度的增加而减小的情况;每期观测数据的平均点值精度和两台仪器日均零漂率标准差均值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Vipersat系统独特的动态SCPC技术和上行切换策略,为“陆态网络”项目提供优质的卫星通信网络平台.在SCPC+TDMA双模工作体制下,“陆态网络”基准站和重力站的各类数据业务得到安全、可靠、有效地传输;Vipersat系统的带宽管理能力有效提高带宽利用率,服务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4.
对2012年3月9日新疆洛浦MS6.0地震前陆态网络GPS连续跟踪站数据与喀什—伽师2010年7月~2012年3月期间重力复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断层两端运动速率不同,为应力积累创造条件;(2)地震发生前监测区出现区域性的重力异常变化高值区,区域重力场等值线与发震断裂走向平行;震前区域重力场出现增强—减弱—增强过程。  相似文献   

5.
对2012年3月9日新疆洛浦Ms6.0地震前陆态网络GPS连续跟踪站数据与喀什—伽师2010年7月~2012年3月期间重力复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断层两端运动速率不同,为应力积累创造了条件;(2)地震发生前监测区出现区域性的重力异常变化高值区,区域重力场等值线与发震断裂走向平行;震前区域重力场出现增强—减弱—增强过程.  相似文献   

6.
陆态网连续重力数据管理与处理系统采用 Access 设计数据库,以 Visual Basic 为开发软件,具有数据分割、入库、预处理、显示等功能,满足了数据处理分析的要求,为数据资料的分析研究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应用途径,充分发挥连续重力基站监测效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陆态网络)2010~2018年4次绝对重力仪比测的成果,4期系统偏差最大值分别为3.5μGal、1.7μGal、4.3μGal和3.8μGal (1μGal=10-8m/s2),仪器互差分别为0~5.5μGal、0.3~3.2μGal、0~3.4μGal和1.1~7.0μGal。结果表明,参与比测的绝对重力仪观测中误差均优于5.0μGal,性能稳定,仪器间不存在明显的系统偏差,满足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绝对重力测量的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首次利用1998-2010年共6期全国地壳运动网、数字地震网和陆态网络重力观测数据,通过整理计算平差,分别绘制了新疆及周边部分地区(西藏、甘肃、青海和宁夏)2~3年尺度重力场差分变化和累计变化图像,并结合动力构造环境和强震活动,剖析该地区重力变化特征及与强震孕育之间的响应关系。分析表明:新疆及周边地区重力场变化较明显,重力异常变化值较大,2~3年为尺度的重力变化值最大达到-140×10-8 ms-2;地震发生在重力变化转折、高梯度带附近和主要控制构造交汇部位;新疆及周边地区重力变化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重力变化机制的差异与构造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基于陆态网络GPS数据的电离层空间天气监测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简称陆态网络)是以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为主,辅以多种空间观测技术,实时动态监测大陆构造环境变化,探求其对资源、环境和灾害的影响的地球科学综合观测网络.基于陆态网络约200个基准站的GPS观测数据,本文探讨了其在电离层空间天气监测与研究方面的应用.包括磁暴期间电离层暴扰动形态,大尺度电离层行进式扰动,太阳耀斑引起的电离层骚扰和低纬电离层不规则体结构等.研究结果表明:陆态网络布局合理,观测数据质量良好,完全可用于中国及周边地区电离层空间天气监测与研究,为进一步开展我国电离层空间天气预警和预报奠定了观测基础.  相似文献   

10.
收集、整理了中国海陆及周边22个国家陆地实测重力资料和海域卫星测高重力资料,建立了覆盖2672万平方千米的重力异常数据集.研究解决了高精度海洋卫星测高重力数据与陆地实测重力数据的海陆异常联编、不同来源和背景重力数据之间的调平以及大区域重力异常编图表达等技术问题.采用当代规范、先进的数据拼接与编图技术编制了中国海陆及邻域1500万布格重力异常图,并进一步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认识,划分了38个重力异常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