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据《地震工程与构造动力学》1980年第8卷3期的一则消息报道,土工地震工程学与土动力学新进展的国际会议将于1981年4月26日至5月2日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举行。本会议是由美国密苏里州大学罗拉分校组织的,并由国际地震工程协会(IAEE)、美国地震工程研究学会(EERI)及美国地震学会等单位发起的。土工地震工程学与土动力学新进展的国际  相似文献   

2.
《美国地震学会通报》1979年第69卷1期303页刊登一则《国际地震中心通告》,译载如下:国际地震中心设在英格兰的纽伯里,是一个国际性科学组织。该组织的责任是精确测定世界地震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关于美国地震工程研究学会的简介,文章介绍了该研究学会的性质、组织成员、历史和目标、该会的活动,以及对该会会员的要求等。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地震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发起和组织的构造物理国际讨论会,于1988年3月10—13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日本、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四十多位构造物理学研究者参加了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马瑾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5.
我应邀参加了1986年4月22—26日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理斯顿城举行的美国地震学会年会暨查理斯顿8级地震100周年纪念学术会。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分十一个专题共133篇报告:板内地震(24),美国东部地震活动性(7),查理  相似文献   

6.
《美国地震学会通报》(B.S.S.A.)1978年8月第68卷4期登载一则关于“美国地震学会奖章第三次授奖的通告”。通告说,“美国地震学会奖章是根据学会1975年年度选举的章程和附则中的第12条设立的。这个奖章表彰在地震学或地震工程学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1977年第三次授奖给予英格·莱曼(Inge Lehmann)。”现将奥利弗(JackOliver)写的《嘉奖致辞》和莱曼本人的《获奖答辞》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7.
美国第4届全国地震工程大会将于1990年5月20—24日在加州棕榈泉召开。该大会由美国地震工程研究所主办,联合主办单位有:全国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全国科学基金会、美国地质调查局、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土木工程师学会、NIST 等。该大会的目的是交流在地震工程研究和防  相似文献   

8.
《美国地震学会通报》(B.S.S.A.)1981年8月第71卷4期登载一则关于“第五次美国地震学会奖章的通告”。通告说:美国地震学会依照学会章程第十二条和1975年年度选举细则设立了学会奖章。这个奖章表彰在地震学或地震工程学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1980年第五次奖章授予日本的和达清夫。现将安艺敬一的《嘉奖致词》及和达清夫本人的《获奖复信》译载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震学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于1993年4月28日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该委员会是中国地震学会下属的群众性青年科技组织,其主要任务是,组织青年地震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活动;促进青年地震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发展同海内外青年地震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开展科技咨询和开发;为我国地震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该委员会挂靠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吴荣辉任主  相似文献   

10.
《美国地震学会通报》(B.S.S.A.)1979年8月第69卷第4期登载一则关于“美国地震学会第四次颁发奖章的通告”。通告说:美国地震学会依照学会章程第十二条和1975年年度选举细则设立了学会奖章。这个奖章表彰在地震学或地震工程学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1978年第四次颁发奖章,授予哈罗德·杰弗里斯爵士(Sir Harold Jeffre-ys)。现将赖朴吾(Ralph Lapwood)的《嘉奖致辞》和杰弗里斯本人的《获奖复信》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1.
作者简介李铁祖河北省地震局研究员.1962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固体地球物理专业毕业.一直从事震源机制、地壳应力场、地震活动性及地震预报研究工作.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美国地震学会、美国地球物理协会会员.AbdolrahimJavaheria...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中国地震学会2000年的工作,内容包括中国地震学会2000年的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工作和科学普及工作;介绍了中国地震学会2001年来的学术活动计划。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3月11日,四川省地震局与四川省地震学会在成都联合组织召开"芦山7.0级强烈地震科考成果应用研讨会议"。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吴忠良,四川省地震局局长张宏卫出席会议,地球所科考组专家、四川省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地震地质/工程地震专业委员会、空间观测专业委员会、地  相似文献   

14.
在炉霍7.9级地震发生11周年之际,由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学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的“鲜水河地震带地震学术讨论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国家地震局及所属研究所、队、各省地震局及有关大专院校共50个单位的160名专家、教授和科技工作者。国家地震局、省科协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大多数委  相似文献   

15.
经中国地震学会批准,由云南省地震局(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积极筹备,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1月3日至5日在昆明召开成立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及地震系统的代表共50人出席了会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子群宣读了中国地震学会“关于成立地震专业委员会的通知”,并就我  相似文献   

16.
该书以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最近一期 ( 1 2 0号 )“地球物理学专题”的形式而发表 ,由朗德尔、特科特和克莱因 ( J.B.Rundle,D.L .Tur-cotte and W.Klein) 3位教授编辑。他们均是该领域相当活跃的研究人员 ,我多次与他们在“地震物理学”有关的国际会议上相遇 ,因而与他们很熟。该书收录的论文主要是在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有关“地震物理学”的一系列特别会议上发表的 ,共 1 6篇。所谓的地球复杂性科学 ,是将地球内部发生的各种现象看成是关系复杂且相互之间密切相关 ,并在时、空领域不断扩展的过程中而突发的现象。它是一门由统计物理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于1985年5月7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第一次会议。会上首先由本届委员会主任马宗晋宣布了由35人组成的委员会名单。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地震地质工作近年来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当前国内的地震工作任务,安排今后四年内本届委员会的学术活动。与会同志认为:①学会要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对策中和科研组织选题中发挥参谋咨询作用;②学会是会员之家,学会活动要贯彻“双百”方针,自由交流学术思想,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不同观点的争鸣,促进本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岩石圈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联合会间岩石圈委员会、国际地科联构造委员会、环太平洋能源与矿产资源理事会和国际第四纪地质研究联合会新构造委员会共同组织的国际大陆岩石圈构造演化与动力学学术讨论会——第三届全国构造会议,于1987年8月24—2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美国、英国、法  相似文献   

19.
《国际地震动态》2012,(2):34-35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时,其地震预警系统的明显效果引起了国人强烈关注,由此,国内加快了对地震预警的研究。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四川省地震学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和成都市防震减灾学会于2011年7月22—24日在成都组织召开了“公众在特定场景下的地震预警应对策略研讨会”。来自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四川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天津市地震局和成都市防震减灾局、四川省行政学院、四川省科技厅等单位的专家与会进行了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20.
美国地震学会将该奖授予我,使我有幸成为该会的奖章获得者,这给了我极高的荣誉。对此我探表谢意。对于这种料想不到的礼物,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以分享的方式将他传承下去。因此,我愿将这枚学会授予给我、给我以极大鼓励的奖章献给我早先的各位恩师,我工程地震学的知识,有很多是从他们那里学来的。我非常荣幸能和学会的许多会员共事多年,在此对他们在我自己多学科的奋斗中所起的作用表示感谢。多年来,我从野外工作和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很多乐趣。对于任何一个真正从事工程地震学的人,这一点变得越来越清楚:破坏性地震的所在地是一个全方面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