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花都 洛阳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古称豫州,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旅游城市。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起,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洛阳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天下名园重洛阳”,“洛阳牡丹甲天下”,洛阳园囿,数以百计,或凤阁龙楼,上连霄汉;或剔透玲珑,姹紫嫣红。历代文人骚客,泼墨古刹,挥毫岩壁,为古城增添诗情画意。洛阳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道德经》,《汉书》,《资治通鉴》等无不在此著成。龙门石窟为中国…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名》2011,(1):1-1
延安古称延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相传人类始祖轩辕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延州和延安之名始见于《隋书》。延安因“延水安宁”而得名,具有“边陲之郡”、“五路襟喉”的特殊战略地位。20世纪上半叶,延安更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华文 《中国地名》2014,(4):58-58
2014年3月11日,2013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公布。它们分别是: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八次发掘、新安县汉函谷关遗址、汉魏洛阳城宫城四号建筑遗址、洛阳衡山路北魏大墓、禹州神重建业钧都新天地钧窑址。其中,洛阳衡山路北魏大墓很可能是一座北魏帝王陵,墓主人为节闵帝元恭。  相似文献   

4.
桂林,是我国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又是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知道它的风景特点、历史情况的人不少,但知道桂林之名来历含义的人,可能为数不多。为此,试作桂林地名辨析。 一桂林的来历 桂林,作为政区地名,始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所置之桂林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置始安县于此。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始安为临桂县。以桂林做政区名,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改静江府为桂林府时开始的。但早在唐中期,始安就有“桂林”的称谓了,如宋之问《始安秋日》诗:“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诗中的桂林就指始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长达数千年的古代社会历史中,有的地方名称虽然相同,但所指的地方并不一样。这种“同名异地”的现象,在阅读古书时要特别留意。东汉以河南洛阳为都城,当时人们称洛阳为“东京”,东汉文学家张衡所作的《东京赋》,就是以洛阳为描述对象的。到了北宋,以河南开封为都城,也称为“东京”。宋代盂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是作者追忆北宋都城开封的繁盛景况之作。曾经风靡港澳及内地的电视剧《包青天》有《五鼠闹东京》,其中的”东京”也是指北宋的都城开封。可见,东汉和北宋都有“东京”之地名,而所指之处有异…  相似文献   

6.
乘龙避火烧得名扁担赵下棋输华山发迹在陈桥从洛阳到白马寺的公路北侧,有个村庄叫"扁担赵"。若问这个村名的来历,得从洛阳东关说起。相传五代时期,洛阳东关的一条小街上,卖火烧馍的铺子一个挨着一个。那些卖火烧馍的大都  相似文献   

7.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伊洛冲积平原边缘。地当“天下之中”,是我国古代东西南北交通中枢。北依邙山,南望伊阙;西控函谷,东有虎牢;四面群山环绕,中为冲积平原。自古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洛阳城自古有三座:周代洛阳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一、周代的洛邑历史上第一个建都洛阳的是东周。周本都于镐京(今西安西南)。周灭商后,尤其平定武庚叛乱之后,以武王为首的统治集团,认识到今山西、湖北、山东、河南等南朝控制的旧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商的残余势力较集中,且有变异之心,对周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必须严加防范。但都城在偏西的镐  相似文献   

8.
写下这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题目后,自然先要解释一番----洋马是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的一个小镇,全国著名的药乡之一。此地盛产各种中药材,尤以菊花为最。每当金秋十月,方圆十几里满眼尽是菊花,游人如织,流连忘返,人景交融,蔚为奇观。因是药乡之故,当地政府便匠心独运,将该镇的所有23条路街,全部以不同的药草名称来命名:“紫薇路”、“丹桂路”、“百合路”、“车前路”......写到这里,将洋马地名与菊花连在一起,似乎不再显得生硬和突兀了。但尚不尽然。众所周知,菊花具有多重功效:因美丽而供赏心悦目是其一;特殊的药用功能可使之入药是其二;…  相似文献   

9.
孔夫子为后人留下的不朽学说,可渭家嚼户晓,而他的亘迹却鲜为人知O在河南省北剖卫辉市的比干屈内,有我国历史上第一忠臣殷太师比干的墓家,当年孔子亲率弟子腼墓凭吊;挥剑刻下“殷比干莫计古的莫、墓J通用卅”四字,立石干墓副。据专家蓑证,这是回前国内 邑惟一友现的孔子真诬。图①为比干墓前的丹心明石坊,回刻有孔子冥迹“殷比干莫”的石脾即立干石坊与墓黍之冈间n图②为历经2000另年风雨的孔子剑书降。孔子真迹现卫辉@赵德润  相似文献   

10.
地处湖北武汉武昌蛇山峰岭之颠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之美称,引无数文人骚客泼墨挥毫,题诗作赋,更有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千古绝唱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相似文献   

11.
闲语室名     
室名也叫堂名、斋号,多以堂、室、斋、居、轩、亭、庵、屋、庐、房、馆、巢等名之,范围大的还称楼称阁。据载,给居室、书房取名之风,殆始于汉晋,兴于唐,盛于宋元明清而延至于今。 东晋王嘉《拾遗记·汉武帝与李夫人》载:“帝息于延凉室,卧梦李夫人授帝蘅芫之香。帝惊起,而香气犹着衣枕。帝弥思求,终不复见。涕泣洽席,遂改延凉室为遗芳梦室”文中的“延凉室”、“遗芳梦室”皆室名。晋左思《咏史》诗“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中的“扬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梓材》。其有云:“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范围所指,仅仅是周人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而已。至春秋时,“中国”之涵义逐渐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后,又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展拓,而最终成为当今雄据东方的泱泱大国之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为夏朝。其时,黄河流域所居之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有“楚失华夏”之语。唐代孔颖达疏云:“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者,美也,夏者,大也,连缀而用…  相似文献   

13.
赵钰 《中国地名》2014,(6):61-61
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娘子关位于阳泉市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是万里长城的著名关隘,古称井陉口、苇泽关,它扼晋冀之咽喉,山险沟深,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三晋门户”、“天下第九关”之称,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之妹平阳公主曾率领娘子军在此设防驻守而得名。娘子关城筑在绵山山腰,背依陡崖,下临峻谷,易守难攻,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现存关城为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所筑,明崇祯七年(1634)重修。建有关门两座,东门为砖券城门,  相似文献   

14.
苏州城东南葑门外的“大林东荡”,位于江南水乡,土质松软肥沃,湖水清澄,水源充足,长流不息,水位经常保持在1.5米以上,此地盛产莲藕称“雪藕”,其质白似雪,细嫩甜糯,可谓藕之上品,是驰名全国的苏州名特土产之一。苏州大荡雪藕的栽培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诗人白居易离始苏赴洛阳上任时,对“大荡雪藕”依恋不舍,曾将苏州雪藕带到洛阳种植。鲜雪藕,除含淀粉、蛋白质、天门冬素、维C外,还含有焦性儿茶酚、鞣素类化学物质,以及过氧化物酶等多种成份。其味甘、寒,生食可清热解暑、凉血散瘀,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热淋…  相似文献   

15.
瀛海漫笔     
世界上的河流无虑千万条.河名也多有变化。但因受政治风云之累而“更名换姓”的.却非常罕见。刚果(Congo)河名的更迭,则为眼皮底下最近发生的新鲜实例。  相似文献   

16.
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李白诗云:“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九华”一名自此而出,沿用至今。九华山素有“九十九峰”之称,“佛国仙境”之美誉,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奇峰峭石,洞幽潭碧,风光旖旎。这里保存了灿烂的宗教文化,民居式佛寺建筑在中国的佛寺建筑中更是独树一帜。九华山风景,以天台、天柱、莲花、独秀、芙蓉等最为雄伟,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又因其九大主峰形似莲花,此地又是佛教圣地,而被誉为“莲花佛国”。九华山历史悠久。公元前110年,这里就有道家活动,曾被道家视为“第三十九福地”。…  相似文献   

17.
赵欣 《中国地名》2011,(10):46-46
夫余又被写做“扶余”,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古老的活地名之一。现今的扶余县位于吉林省境内,地处松嫩平原中部,与黑龙江省肇源县隔松花江相望。而有文字记载的“扶余”之称亦有二千余年的历史。目前,学界基本达成共识,认为夫余应是族系的名称,是东北古老的少数民族秽貊族系的分支之名,今天的扶余是因族名而命名的地名。  相似文献   

18.
通联”会议抵丹东,同仁千里世相逢;集思广益汇良策,共谋大业振雄风。学术研讨兼考察,领导关注事尽成;“杂志”创刊十四载,运筹帷幄立头功。迷惑徘徊明方向,疾风劲草莫虚荣;以文结缘胼前途,良师益友是共鸣。关迎二十一世纪,好事成双普天庆;吉林雾凇唯奇景,恭候佳宾吾江城。注:5月26日“中国地名”杂志总编副总编。  相似文献   

19.
“图们”之名,在古籍中用字很不统一,有“统们、驰满、土们、豆满”之称,皆同音而异字,都是指图们江。据《中国古今地名辞典》记载:图们江,出自满语“图们色禽”。“图们”意为“万”、“众”,“色禽”意为“源”、“河源”,“图们色禽”即“万水之源”之意,后来略去“色禽”,简称“图们”。图们市图们市位于吉林省东缘,以地濒图们江而得名。隔图们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邻,是我国东部的口岸城市。商周时,图们为肃慎族生活栖息之地。秦汉之际属挹娄和北沃沮(勿吉)领地。南北朝时为高句丽所据。唐代属渤海国中京显德府卢州境。辽时属…  相似文献   

20.
山东:以在太行山东而得名。山西:以在太行山西而得名。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浙江:以浙江(钱塘江)得名。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云南:以在云岭之南得名。贵州:以贵山得名。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青海: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