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岩浆活动旋回与地球多层对流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地球历史的节律角度讨论岩浆活动旋回。岩浆活动旋回可按时间与空间分出相互对应的不同尺度,进而可与深度尺度不同的地球多层对流系统相互对应,从而给予了岩浆活动旋回的动力学意义。岩浆活动的时间周期愈长,空间尺度亦愈大,需要的维持岩浆源存在的热能、挥发分供给的数量与深度亦愈大。  相似文献   

2.
地球脉动——表现、级别及与古地磁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地球脉动的概念是指地球在其历史中曾发生膨胀和收缩的周期性变化。其根据是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地磁极倒转以及海平面升降等方面,在地球的膨胀和收缩期,均有各种表现。构造 海平面升降在地球收缩期形成海退,在膨胀期形成海侵。在一个地球脉动旋回的不同时期,地表、海平面和洋底之间的相互关系均有变化,因而形成“层序”的沉积记录。地磁场的强度和地磁极倒转频率在显生宙有明显变化,有高峰期和平静期。这种频率变化与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都有对应关系,特别是4Ma为准周期的地磁极倒转频率与海底扩张、洋壳形成速率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地球脉动旋回可以分为不同的级次,构成级别体系:超级旋回约1Ga,巨旋回250~300Ma,一级旋回50~150Ma,二级旋回5~50Ma,三级旋回1~5Ma,均可与构造旋回相对应,更高的级次对构造不形成影响。三级及更长的脉动旋回可能受深部过程的控制。中、新生代以来,地球脉动是在地球适度膨胀的背景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3.
前言     
前言地球不同圈层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不同时空尺度地质演化记录,小到沉积层中的潮汐韵律,大到全球古大陆的聚散旋回,总体上在地质历史中都显示有一定时间间隔的周期性特征。这种周期性在地质学中通常称为韵律和旋回,在不同分支学科中具有不同的内容。地球演化史中...  相似文献   

4.
从成矿时间域、空间域的视角探讨了成矿系统的层次结构和构造对成矿系统的控制作用。一般内生成矿系统的时限可对应于大地构造活动旋回或相对独立的构造活动阶段,沉积成矿系统与变质成矿系统应与地质年代(代、纪、世)相对应。在空间尺度上,成矿系统从大到小可划分为7个层次:成矿全球系统、成矿巨系统、成矿大系统、成矿系统、成矿亚系统、成矿子系统和成矿亚子系统,它们分别对应于全球、成矿域、成矿省、成矿区带、成矿亚带或矿集区、矿田和矿床,低级别成矿系统的发育受到高一级成矿系统的约束,它们又受多级别成矿构造体系的控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长江中下游铁铜金成矿带成矿系统的类型、时空结构及其构造控制,其中区域断裂-岩浆网络体系是控制燕山期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层次结构的主导因素,矿田内断裂-岩浆网络体系的“三层结构”模式控制了成矿子系统的分带性,侵入-接触构造体系多样性使成矿亚子系统和矿床产出各具特色。构造和岩浆活动的耦合是成矿系统发育的重要动力学机制,相对持续稳定的矿田构造应力场和成矿流体系统是形成大型矿田(床)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宋峰 《河南地质》1997,15(1):19-23
西峡县北部有一巨大的与燕山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活动成矿带,从岩浆活动中心向南的成矿可依次分为:内带-中带-外带,其对应主成矿元素为Mo,W-Au,Pb,Ag-Au,Sb,As中带和外带为金的重要成矿带,矿带与燕山侵入体空间依存关系密切,成生时代一致。分带为由岩浆活动中心向外热液温度的降低及扩散距离的远近所造成,它可存在地质体不同规律的尺度上,在东秦岭较为普遍,研究这种分带,对矿产的预测与评价将会有较  相似文献   

6.
溧水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东部,与庐枞、宁芜等火山岩盆地相似,发育中生代火山岩。为了探讨溧水盆地不同旋回火山岩形成时代、岩浆源区及岩浆活动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其与铁铜成矿关系等问题,本次研究选取溧水盆地广泛出露且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中生代龙王山旋回和大王山旋回火山岩进行了锆石精确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以及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研究表明溧水盆地岩浆活动起始时间为~135 Ma,峰期时间为135~124 Ma。龙王山、大王山旋回火山岩Hf同位素特征相似,εHf(t)值范围大多在-6~-11之间,暗示其源区可能相似。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龙王山—大王山旋回岩浆由中基性向中酸性过渡,并向高钾富碱方向演化,空间上从北西-南东方向演变,与盆地内铁铜金锶矿的形成有关。龙王山旋回火山岩明显Sr正异常,推测龙王山旋回可能是Sr矿的矿源层。结合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认为岩浆源区为可能为富集地幔,在喷发早期受到了少量陆壳物质的混染。溧水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其它火山岩盆地形成时代相似,可能受同一构造背景控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认为在~135 Ma为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转折点,即俯冲作用减弱,俯冲板块发生后撤,形成区域性拉张环境,从而形成的一系列火山岩盆地。  相似文献   

7.
卫三元 《铀矿地质》1999,15(4):209-216
本文通过对大长沙盆地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同位素的研究,认为盆地盖层火山岩是双旋回式的火山喷溢产物,并且不同旋回的火山岩在岩浆成因、来源深度上是不一样的,是局部熔融的壳幔混合物;第二旋回的中酸性火山岩浆则是上部地壳重熔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火山的及花岗质地体的岩石化学数据为单向旋回演化模式的本质提供了线索。前寒武纪地球岩浆作用的演化和已被接受的地质模式并对应。三个完整的火山旋回在Vitim-  相似文献   

9.
浙东括苍山-雁荡山破火山由时空上关联的括苍山巨型环状破火山及其东南缘的雁荡山破火山构成。为重塑该地区白垩纪岩浆演化历史,本文在结合雁荡山火山-侵入杂岩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括苍山早期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进行了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括苍山-雁荡山破火山岩浆活动时间为130~98 Ma,具有多个旋回的结晶年龄和同位素组成相仿的巨厚火山岩地层和未喷发的富晶体侵入岩。火山岩和侵入岩可由分离结晶作用联系起来,前者由晶粥内晶体间熔体抽提形成,后者由残余熔体和晶体形成。从括苍山-雁荡山破火山的火山岩地层厚度、规模及区域性火山岩分布特点可知,浙东岩浆活动高峰期为130~120 Ma及112~88 Ma,前者岩浆活动规模大于后者,它们分别对应于古太平洋板块快速后撤及缓慢后撤的两个阶段,而120~112 Ma为陆缘伸展作用停滞的岩浆活动沉寂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不同地质时期的硫矿成矿作用的综合对比分析研究,从古大陆成矿作用地球动力学角度入手,梳理了15个与硫矿有关的成矿系列,并将其与构造和超大陆旋回对应;并依据硫在表层储库和地质储库以不同形式相互转换的特点,前寒武纪和显生宙时期硫多金属矿床地形成环境和保存特点,揭示了地球不同演化阶段构造-岩浆事件与硫矿成矿作用的偶合关系。从硫矿成矿的角度反映了地球的节律具有突发性和旋回性或周期性,总的构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辽西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及构造运动强烈,侵入岩分布广泛,产出形态多样,岩石类型复杂,集中分布于4个北北东向、北东向的侵入岩带内,划分为印支期、燕山早期、燕山晚期3个侵入时期.每个时期岩浆的活动具有由早至晚岩浆物质成分由中基性向酸性演化的特点.岩浆侵入与其所处的独特的地质构造位置有关,岩浆活动的时空分布主要受东西向与北东-北北东向构造体系的制约.中生代岩浆活动的旋回性与地壳活动的多期、多幕性密切相关.岩浆活动可划分6个峰值区段,分别对应于6个构造幕.区域裂陷与挤压作用形成了不同来源、不同成分和不同就位方式的岩浆岩,即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的物质来源与区域构造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层控矿床是在特定的大地构造、沉积环境.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热液活动等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矿床。由于我国大地构造-岩浆活动以及沉积建造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具有多旋回性,因而我国层控矿床也具多发性和多旋回性。这对于深部找矿,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铜官山矿床的“三结合”组合特征是在统一的成矿过程中,受不同岩性及构造条件所制约的。中部层控矽卡岩型矿化不仅在铜官山矿库中占主要地位,在铜陵地区也占主导地位。该区的深部找矿经验还指出,层控矿床具有明显的“时空”特生,并具有多发性和多旋回性。因而,在一个成矿区中,层控矿床有多次出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广西大厂超大型锡矿成矿条件与历史演化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叶绪孙  严云秀 《地球化学》1999,28(3):213-221
超大型矿床的形成条件不同于一般规模矿床,有其特殊性,大厂超大型锡矿产出于华南活动地块与扬子稳定地台之间的划界性深大断裂带上,是经过多旋回构造-岩浆活动,成矿物通过沉积与岩浆作用分化的继承性积累,以及有利的围岩介质地球化学性质与特有的成矿构造等条件的综合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渤海湾盆地第三纪的岩浆旋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尚斌 《地质论评》1999,45(7):581-586
本文提出了岩浆旋回的概念,初步探索了岩浆旋回的划分方法,并以构造演化为基础,结合岩浆活动方式、岩石地球化学指标,对渤海湾盆地岩浆旋回进行了划分。盆地中第三纪岩浆活动划分为两大旋回:早第三纪华北Ⅰ幕旋回和晚第三纪华北Ⅱ幕旋回。第一旋回(华北Ⅰ幕)划分为3期:孔店组(房身泡组)—沙河街组四段期、沙河街组三段—沙河街组二段期及沙河街组一段—东营组期。第二旋回(华北Ⅱ幕)为晚第三纪。旋回内部各期的早、晚岩浆活动形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江西九瑞地区岩浆岩系统与成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九瑞地区曾经历过长期多旋回构造运动,其中燕山旋回所伴随的岩浆活动是本区内生铜金矿床形成的关键条件之一,本区燕山期岩浆以同熔型中酸性侵入岩为主,多期次侵位的众多岩体构成-岩浆岩系统,该系统在空间上具有垂向多层分支和横向分带结构,不同深度层次岩浆岩的形态,产状,规模和成矿作用是不同的。本文通过计算武山岩株体岩浆热能和蚀变矿化所需热能,证明中-浅部岩浆体冷凝所释放的热量,远不能满足武山这类大型铜矿形成所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赤峰地区新生代玄武岩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文  邵济安等 《地质论评》2002,48(3):267-272
本文首次对内蒙古赤峰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旋回进行了划分,包括渐新世旋回(24-33Ma);中新世晚期旋回(6-10Ma);上新世旋回(4.8Ma)和更新世旋回(0.89-0.16Ma)。进一步结合火山岩空间分布以及玄武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揭示了新生代火山活动由南东向北西逐渐变新,岩浆来源逐渐加深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赣东北地区燕山晚期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Rb-Sr,K-Ar及锆石U-Pb等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研究区燕山晚期火山岩的形成时限为91.7-128.3Ma,属早白垩世;基火山夺可分为2个岩浆活动旋回-石溪旋回与周家店旋回,其年龄分别为91.7-110.8Ma与119.2-128.3Ma,与赣杭构造-火山岩带2次主要的铀矿化年龄吻合,表明铀成矿与该时期岩浆活动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层控矿床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朱上庆 《矿床地质》1991,10(1):27-34
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是矿床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层控矿床是受构造运动、沉积作用和岩浆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层控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与特定的大地构造单元、含矿建造和岩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演化规律有关。层控矿床的成矿时代,由于其成矿的复杂性和成矿时间的不确定性,我们只能以地质一构造的巨旋回为准,分为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的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四期。层控矿床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也具有明显的时控性和旋回性。  相似文献   

19.
地球脉动—表现,级别及与古地磁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la.  EE 《地学前缘》1997,4(3):47-64
地球脉动的概念是指地球在其历史中曾发生膨胀和收缩的周期性变化。其根据是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地磁极倒转以及平面升降等方面,在地球的膨胀和收缩期,均有各种表现。构造-系平面升降在地球收缩期形成海退,在膨胀期形成海侵。在一个地球动旋回的不同时期,地表,海平面和洋底之间的相互关系均有变化,因而形成“层序”的沉积记录。  相似文献   

20.
湖南中生代岩浆活动与晚二叠世煤变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春光  龚玉红 《现代地质》1996,10(4):470-477
岩体同位素年龄和空间展布分析表明,中生代岩浆活动受多期活动的深大断裂控制且具有多阶段和多期次演化特征。根据X 射线衍射分析、包体测温、热液矿点的分布以及煤质参数等特征可以证明,除了深成变质作用外,岩浆热变质作用是该区主要的煤变质作用类型。岩浆热变质作用可进一步划分为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通过对湖南的煤类、岩浆活动、构造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的比较,可划分出4个煤变质区,其变质程度自北西向南东逐渐增高,这是中、新生代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