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广西大明山2006—2020年3个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对其冰冻天气特征、模型和预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明山的冰冻天气主要出现在12月到次年2月,年均冰冻日有20d,海拔越高,冰冻日数越多;大明山冰冻日数与南宁、上林日最低气温的相关性较好;大明山冰冻天气可分为强锋区型和强辐射降温型两类,前者可造成较严重的冰冻灾害,后者无明显的冰冻灾害;建立了大明山雨凇、雾凇、道路结冰等冰冻灾害的逐步回归预报方法,经检验大明山最低气温预报方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甚高频无线电通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视、雷达、导航、遥控、调频广播以及射电天文等方面。近几年来,甚高频通信在我国气象部门发展很快,目前已初具规模,不少省(区)建成了以其为主体的气象业务专用辅助通信网,在使用中收到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气象事业的发展。那么什么是甚高频通  相似文献   

3.
运用大明山景区3个自动站2008~2014年的资料,分析景区的气候特点,结果显示6至8月是景区降雨最密集的时段,天坪站具有明显的多雨趋势,5至9月是人体感觉最舒适的季节。大明山景区适宜旅游的天数占73%,9月和10月是大明山旅游景区最适宜旅游的月份。大明山穿衣指数春秋跨度大,春季为一至四级,秋季为二至五级;夏冬季穿衣指数跨度小,夏季为五级,冬季为一级。同月份大明山景区和南宁城区穿衣指数等级相差2~3个等级。对大明山雾凇指数的研究表明,景区雾凇主要出现在12月和1月,得出雾凇出现时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基本特征,并设计了雾凇指数,为进一步完善大明山旅游气象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气象通信现代化建设取得较大发展"六五"期间,全市各台站配置CZ—80型无线电传真收片机14台,1985年7月,开通了西安—宝鸡的速率为50波特有线电传通信线路.1987年5月,宝鸡与陇县、千阳站建成甚高频电话,并与平凉组网通话.至1990年底,全区有8个县站装备了甚高频电话,2个站及宝鸡市局装备了单边带通信机,形成了宝鸡地区的辅助通信网,提高了气象报话的传递速度和准确程度.  相似文献   

5.
热带辐合带(ITCZ)的活动对广西南部降水关系密切。广西南部(钦州、南宁、玉林三地区)月平均雨量以8月份最大。钦  相似文献   

6.
定西地区气象局按照省局通信台下达架设华家岭甚高频中转天线塔的任务和要求,自行设计、施工,于1990年7月在华家岭气象站架设起一座主体高30米的甚高频中转天线铁塔。最近,通信台组织验收认为:铁塔整体设计合理,全部质量合格,在华家岭特殊的天  相似文献   

7.
利用1957—1978年(共22年)海温(SST)网格点资料,分别计算(11月至次年2月)SST距平与广西桂林、柳州、河池、梧州、南宁、百色、玉林、北海八站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的相关系数,就海温变异与广西汛期降水的关系作了一次较全面的普查。结果表明秋,冬季SST影响来年广西降雨最明显的海域是西北太平洋、西太平洋低纬“海洋大陆”以北、菲律宾以东海域,南海北部、北部湾,阿拉伯海以南海面和赤道东太平洋SST与广西降水也有一定联系。文中对此种相关机理作了一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利用1957—1978年(共22年)海温(SST)网格点资料,分别计算(11月至次年2月)SST距平与广西桂林、柳州、河池、梧州、南宁、百色、玉林、北海八站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的相关系数,就海温变异与广西汛期降水的关系作了一次较全面的普查。结果表明秋,冬季SST影响来年广西降雨最明显的海域是西北太平洋、西太平洋低纬“海洋大陆”以北、菲律宾以东海域,南海北部、北部湾,阿拉伯海以南海面和赤道东太平洋SST与广西降水也有一定联系。文中对此种相关机理作了一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自治区气象局和人控办大量支持下,目前我们地区(包括玛纳斯县和沙湾县),已形成了一个包括有线电路和(甚高频电话)对讲机十多台,玛纳斯县雷达一部,又方便又完整的内部通信网络.这个通信网络,既担负着每天雷达报告(开机两次),监测冰雹云和强对流天气的综合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10.
王雪森 《气象》1985,11(9):33-35
流星散射通信,是利用流星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产生的一条离子化尾迹(余迹),反射或再辐射甚高频无线电信号的一种数据通信方式(图1)。由于流星余迹存留时间很短,不适应传输长串的信息,而对自动气象站向中心  相似文献   

11.
钱肇淇  沈培新  周新 《气象》1987,13(3):37-40
我们在苏州市区域甚高频(VHF)网上进行了以PC-1500机为通信终端,利用VHF信道实现组网数据通信的试验研制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研制完成了一套比较符合省级以下气象台站采用的,具有较高自动化程度的通信系统。该系统的投资少、功能多,实现了收端无需人值守的智能化通信。在苏州市网上通信实迹达60km以上,得到了有关专家和用户的肯定。  相似文献   

12.
全区气象局长会议于3月26日至31日在南宁饭店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各地区、县气象局(站)局长和区局直属单位的代表共156人。驻广西空军、区农业局、林业局、农垦局、民航局、电力局、区公安厅劳改局、农科院、农学院以及新华分社、广西日报、广西科技报等新闻单位,也派员到会指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广西南宁、桂林二个日射观测点的资料(1958—1977),运用气候学统计方法,确定了广西地区旬直接辐射和旬散射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和工作精度。 依此,计算了全区48个站的旬、月、季、年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量,并且初步分析了它们的收入概况。  相似文献   

14.
·天气分析与预报· . ?广西热带气旋特大暴雨的特征分析…………(1)f雨季海南岛绕流效应与粤桂南部中尺度降雨 系统的关系…………“………”-.………”(1)。南极气温振荡与广西季风降水的遥相关……(1 0/广西区域OI。R的气候特征及对降水和气温的 影响·……”……””··………”一,…………·(1)南宁机场1—3月份的大雾预报.…………”(1)1990年第4季度广西天气特征概述……...…(1)月赤纬变化对广西天气的影响初探…………(1 U广西大范围热带气旋暴雨的中低纬环流……(2j?盛夏西南涡影响广西的优势环流分析………(2)印度夏季风蔡发…  相似文献   

15.
国家气象局业务司于1984年12月17—20日在北京开展了天气警报系统应用推广交流活动。 会上由北京、天津、辽宁等省、市气象局的代表介绍了天气警报系统应用情况及预报服务的经济效益;生产厂家介绍了各自产品的性能,并进行了现场表演;业务司介绍了天气警报系统研制试验情况及该系统的使用要求。 天气警报系统由甚高频调频发射机、用户专用调频接收机及自动翻转答询机绢成。当遇有危险性、灾害性天气时,由气象部门通过甚高频调频发射机发出告警信息,自动开启用户专用的警报接收机,此时接收机即发出有音响(喇叭)视觉(灯闪)的告警,告警后即开始重复灾害天气预报广播。 天气警报系统的发射天线高40—50米,该天线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给通信设备生产厂家增添了新的活力。近年来各种性能齐全的甚高频无线电话机相继问世,为用户提供了对比选择的方便。一、气象专用机性能简介我省气象系统甚高频无线电话组网通信,选用了两种机型,一是江苏如东无线电  相似文献   

17.
20 0 2年 7月 1 9- 2 2日 ,来自南宁、柳州、梧州、防城等市的 37位三好学生和优秀辅导员 ,参加了广西区气象局、广西气象学会举办的 2 0 0 2年广西青少年气象夏令营。  在夏令营期间 ,大家观看了“中国气候”、“世界气候”、“世纪预言”、“发展中广西气象事业”、“雷电”、“副热带高压我国天气气候”、“台风”等气象科普影视片 ,听取了广西区气象局副局长、广西气象学会理事长韦力行所作“气象的奥秘”专题科普讲座 ;参观了区气象台的地面、高空观测站、气象通信网络、天气预报会商室、 1 2 1气象信息电话、气象卫星云图、多普勒雷…  相似文献   

18.
广西气象系统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广西气象系统记者协会)暨《中国气象报》驻广西记者站于十二月三日在南宁成立。 在广西气象记协成立之际,全国气象系统记者协会和部份省市气象记协及部份地区气象局发来了贺电、贺信。广西区新闻记者协会、广西区新闻学会、广西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处、广西区新闻出版局新闻处、《广西日报》社、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广西科技报》、空七军  相似文献   

19.
气象通信为适应气象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以及为社会服务的需要,近年来,建立了甚高频气象辅助通信网、气象警报服务网。但对通信天线结构和架设中应注意的问题认识不足,影响着通信设备作用及通信效果的发挥。通过近年来的组网实践,体会到:利用超短波(VHF)波段进行组网通信,信道质量的好、坏,除在前期设计中保证电路有足够的系统余量外,另一个保证通信效果的因素,就是天线结构和架设问题。在天线的使用上有下列几个  相似文献   

20.
黄裕文  钟秉武 《气象科技》2012,40(3):497-501
绵阳南郊机场2004年以来多普勒全向信标/测距仪(DVOR/DME)、仪表着陆系统(ILS)、无向信标机(NDB)、卫星站(TES)、航空气象自动观测系统(AWOS)、甚高频对空电台(VHF)等空管系统设备先后多次发生雷电灾害事故,不同程度地造成了设备故障和工作中断现象,对该机场的飞行保障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通过对雷灾案例的分析,介绍多级SPD保护,逐级消除雷电残压,同一建筑内设备联合接地和等电位处理,规范综合布线及建立定期维护检测制度,及时排查防雷安全隐患等措施,总结了切实有效解决通信导航设施发生雷电灾害事故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