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月一般是广西每年后汛期雨量剧减的月份,雨量一般较少,但有时也相当充沛。由于出现分布不均对生产影响颇大。为求在早期能预测它将出现的多寡,本人试图从环流分析入手选取出影响的因子,尔后建立预报方程,结果拟合率较好。 一、逐年九月份雨量概况 将1951年以来我区87个站九月份雨量算成雨量距平百分率,然后将每个站雨量距平百分率进行相加,用参加统计站数去除,从而得出广西九月份雨量距平百分率平均值,  相似文献   

2.
《气象科技》1974,(3):55-56
我县历年7月份雨量多寡分布不均,多至330毫米,少则仅降100毫米。雨量多时,山洪暴发。雨量少时,易发生夏旱,造成粮食歉收。气象站能否较准确地预报出7月份的降水趋势,是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增产的大问题。也是落实毛主席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的实际行动。同志们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去年5月即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分析、制作汛期雨量预报的工作,报出了1973年7月份为雨量高峰月的正确预报。  相似文献   

3.
春季降水的预报模型李冬梅(运城地区气象局044000)运城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影响降水的系统也很有特色。本文通过对运城地区春季降水过程的天气、动力学分析,发现东、西两路冷空气的强弱与春季降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确定了以锋区强弱为主要分型因子,将春季降水...  相似文献   

4.
从气候角度来说,我国东部地区汛期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和高原季风的影响,各地雨季的长短和雨量的多寡都与夏季风雨带的进退、移动和停滞有关。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华北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量大多集中在夏季.  相似文献   

5.
田林县位于桂西北,林业资源丰富,松、杉、油桐是广西主要生产地。由于雨量季节分布不匀,干旱时间长,森林火灾频繁,给林业生产及生态平衡造成很大的影响。据统计,1958~1988年,全县共发生森林火灾1432起,毁林面积三百多万亩。本文通过对田林县森林火灾资料与气象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和中短期火险气象预报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2000年 4~ 6月总的天气特点是:降水偏少,部分地区出现洪涝;日照充足,气温偏高。   2000年 4~ 6月总雨量全省大部分地区较常年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赣北、赣中、赣南的平均雨量分别为 674、 667和 630 mm,较常年分别偏少 1.1成、 0.9成和 1.2成。 4月份降水浙赣线以北较常年偏少 1~ 5成,浙赣线以南到广昌以北较常年偏多 0.1~ 4.3成,广昌以南偏多 3成~ 1倍。 5月份雨量全省偏少 0.6~ 8成。 6月份雨量全省为 103~ 589 mm,除九江市、景德镇市、波阳县及遂川至南丰一线以南较常年偏少 1~ 5成外,其它地区较常年偏多 1~ 9.…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浙江省为我国的重要麻区之一,因受季风影响,四季雨量分布不均。尤以7月和8月上旬遇有干旱时,正值麻株旺长,需水迫切之际,而自然降水在多数年份仅为麻地腾散量的30—60%。因此,浙江的主要产麻区如萧山、余杭、上虞和海宁等地,夏旱时就需要灌溉麻地,并已久见成效。  相似文献   

8.
芬兰 位于北欧的芬兰,国土面积约为33.8万平方公里,位居欧洲第七位。芬兰人口约为520万,芬兰全国的森林覆盖面积高达67%,还有10%的湖泊及湿地,而且因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降雨量充沛。目前芬兰的经济以森林工业、金属工业、以及新兴电子工业为三大支柱。  相似文献   

9.
台州地区各站历年梅雨期降水(5月—7月上旬总雨量)平均在450毫米左右,约占年雨量的1/3—1/4,但各年梅雨量多少不均,多时可达795毫米(1954年),带来洪涝。少时只有195毫米(1979年),产生干旱。为报准梅雨雨量趋势,我们普查了中央气象台每月发布的西北太平洋水域37个网格点的海温与本区梅雨总量的相关发现:历年1月10—13点序的海温,3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地处赤道附近的无风带,为热带常绿森林所覆盖。平均气温约为27℃,年变化不太大,不象日本那样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年总降水量一般为2000—3000mm,有的地方超过4000mm。在冬季,东北季风时期的12、1、2月雨量较多;在夏季,西南季风的6、7、8月雨量较少。  相似文献   

11.
从降水和气温要素入手,对FZMOS客观订正预报产品性能进行初步评估,总结其误差发生特点并分析误差来源,供预报员参考,提高市级关键点预报订正业务质量。研究表明:预报员在FZEC-MOS雨量及高温预报上仍有提高订正质量的空间;高温预报在冬春季普遍偏低而夏秋季普遍偏高,夏季的低温普遍预报偏高,雨量预报普遍偏大,在夏季尤为明显;泉州地区某些关键点(如德化葛坑、大坠岛等)预报性能较差;初冬冷空气可能预报偏强,春末初夏的冷空气有可能预报偏弱;3-6月地面温度回暖不均,易产生暖区辐合辐散,触发对流,雨量往往预报偏小,需调大;春季低层变性冷空气之上的西南风推进较快,雨量需要往大调;夏季台风影响下的雨量预报偏大,需要适当调小。  相似文献   

12.
秋旱(秋老虎)是威胁珠江流域晚造作物正常生长的严重灾害之一,因此,做好珠江流域秋旱预报是夺取晚造作物丰收的一项有效措施。 珠江流域的秋旱是指8—10月的干旱(广东也称八月旱)。形成秋旱原因较多,诸如:降水分配不均,前汛雨量集中,后汛雨量偏少;8—9月台风少;两广地区受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下同)或其边缘控制,下沉气流较强,天气晴热;入秋前雨量偏少,加上气温高,蒸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5月份雨量的天气气候成因探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探讨了影响云南5月雨量的大气环流背景、天气气候成因,指出大气环流季节性转换、ITCZ、南亚高压、西太平洋副高等是大气环流背景;夏季风和西风槽相互作用、北方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相互作用是天气气候成因。以此为预报思路,得出一个云南5月雨量长期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为探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多源融合格点降水实况产品在中小河流面雨量计算中的可行性,该文以湖南省资水流域柘桃区间为例,利用泰森多边形法、算术平均值法、克里金插值法以及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多源融合格点降水实况产品,以2020年9月为代表,对4种方法计算的面雨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4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关性显著,均能较好反应出不同强度降水及不同子流域之间的差异。大多数情况下算术平均值法的结果偏大,多源融合格点实况法的结果偏小,插值法和泰森多边形法的结果介于二者之间。(2)当地面雨量站分布密集或降水空间分布均匀时,4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标准差较小;当地面雨量站分布稀疏或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时,4种方法的结果标准差较大,此时采用多源融合格点实况法比算术平均值法、泰森多边形法更合理可靠。(3)对于地形地貌复杂多变的山区,尤其是暴雨以上强降水天气,降水空间分布十分不均,多源融合格点实况产品对降水实际分布的反演可信度仍有待研究,计算面雨量时需要结合多种方法综合判断。实际计算中小河流域面雨量时,针对不同的子流域、不同的天气过程,应当根据天气系统及降水空间分布综合分析,合理利用多种方法才能准确把握面雨量的大小和可能的误差。  相似文献   

15.
森林与降水的关系,目前还存在着争议,对此,我们正在研究之中。本文从雾日着手,探讨广西高山林区的树雨量,依此证明“树雨”是森林对降水贡献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6.
流域洪涝指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降水产生流量过程线的变化原理 ,研究了一个考虑前期影响雨量的设计洪涝面雨量计算方法。然后复核水位与设计洪涝面雨量的关系,确定出各级洪涝指数的设计洪涝面雨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17.
汪法鉴 《贵州气象》2000,24(2):30-30
1998、1999年我县春末初夏降水偏少,分布不均,一场中一大雨后,就说雨季开始了,显然不符合实情。80年代编写的《兴仁县农业气候区划》选取的标准是:“入春以后连续5d的降水量达到年平均旬降水量,且第2次达到该标准雨量间隔日数<30d则第1次达到标准雨量的日期为雨季开始期,否则按第2次达到标准日为雨季开始期”。多年来,按这一标准发布“雨季开始”的情报,被地方领导和农民视为“瞎说”。实际本地打田插秧需水时段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雨季提前无影响,雨季推后,干旱持续影响极大。1999年我县6月份降水87.6mm,多年平均值为258.8…  相似文献   

18.
自动雨量站网建设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近几年,牡丹江市逐步建立的乡镇人工雨量收集系统,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掌握雨情、抗旱防汛、安排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等工作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乡镇雨量系统存在着观测方式原始、站点稀少、分布不均、通信不畅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雨量收集系统作用的发挥,与当前牡丹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及防灾减灾对雨情服务的需求已不适应。因此,从2005年起,市政府决定在牡丹江全市建设自动气象站网。  相似文献   

19.
植被覆盖对暴雨型滑坡影响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根据遥感资料、地形数据和历史观测资料等,以江西省为例,分析了森林植被覆盖率、森林生物量和暴雨型滑坡的空间分布,以及森林植被类型对大气降水的截留作用。分析结果初步揭示了植被覆盖对滑坡的影响,认为植被覆盖程度高、生物量多和植被覆盖差、生物量低的中低山区,都可能发生滑坡灾害。不同林冠对降水的截留作用,减缓了降水对斜坡的冲刷,但当降水强度达到或超过暴雨强度时,森林对降水的截留率减小。同等地质环境条件下,植被覆盖率低,滑坡较易发生,但当降水强度较大时,特别是达到诱发滑坡灾害发生的临界值时,植被对滑坡体的重力作用则更加重了滑坡的发生。植被覆盖对滑坡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降水强度。高森林覆盖区发生滑坡的雨量临界值大于森林覆盖率差的区域。  相似文献   

20.
利用福建省古田人工增雨试验基地2014年1月—2023年1月小时自然降水数据,结合线性拟合、多项式回归和样条回归等多种数学统计方法,开展决策树、支持向量机(SVM)和卷积神经网络(CNN)3种机器学习方法在估测目标区自然降水中的应用研究。目标区和对比区自然雨量关系模型对比结果表明:以区域平均面雨量为统计变量时,CNN和四项式回归效果相对较好,其中CNN的确定系数为0.516,均方根误差为1.097 mm;对平均面雨量进行六次方根变换后,各模型的精准度大幅提升,CNN表现最优,确定系数为0.658,其次为SVM;为克服目标区和对比区雨量时间序列效应及空间分布不均等问题,以面雨量空间格点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NN 3种优化器(自适应矩估计、均方根传递和梯度随机下降)算法进行对比,发现基于自适应矩估计优化器建立目标区和对比区雨量关系模型最优,其降水估测值与实测值更接近,均方根误差最小,为0.61 mm。因此,利用CNN方法能够进一步优化目标区和对比区雨量关系模型,可为定量评估人工增雨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