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数字地磁台网数据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家地磁台网中心汇集了全台网数字化观测资料,并在全国地震行业网内实现了数据准实时共享,本文主要从技术管理、常规产出和探索研究3个方面,介绍国家地磁台网中心目前相对完善并提供Web服务的数据应用情况。技术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是为了监控台网数据质量,常规产出则是产出各种地磁报告,而探索研究方面的应用则是尝试利用各种方法研究地磁变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子午链台站地震地磁前兆异常以及地球空间环境变化等研究方向的需求分析,利用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结合地震数据专家(DatistEQ)软件,设计子午链台站地磁指数报告自动产出系统。该系统通过低代码、敏捷式开发工作流程,连接不同功能节点,可以实现用户定制化、数据标准化、功能智能化的系统报告产出。通过本地或者云端一键流程化工作,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发送到科研工作者或其他需求者,简化工作流程,优化数据处理,实现高效率产品产出。  相似文献   

3.
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跟踪分析工作在前兆台站和区域中心全面展开。地震前兆数据跟踪分析产出的事件记录,展现了前兆台网观测数据的动态变化情况。本文从地磁学科数据跟踪分析的现状出发,提出该学科数据跟踪分析注意事项,并通过事件分析缺时段和过度分析、数据类型选择、事件起止时间、事件分析描述、图件绘制与标注、事件类型分类及地球物理事件分析等多个方面,对地磁跟踪分析中常见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最后针对地磁学科数据跟踪分析的推进工作提出措施。希望为地磁台站观测人员更好地开展数据分析研究及产出应用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地磁学科的预测预报与科学研究提供坚实基础,推进地震前兆台网日常工作重心从观测为主,向观测、应用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4.
地磁台网产出的基础观测数据,从时间分辨率上讲,有秒数据、分钟值、日均值、子夜均值等,反映着不同的地磁场变化成分.识别这些观测数据中的异常并对异常来源进行判别和研究,可以为完善地磁观测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同时促进地磁观测数据在地震监测预测中的应用,并保证基于这些数据的研究和产出成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地震前兆台网产出与服务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与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地震前兆台网在观测数据产品质量监控、专业产品产出、产品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介绍了当前地震前兆台网产出的主要产品、产品管理与服务平台和近年来的产出与服务情况,并对前兆台网产出产品的应用服务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地磁台担负着监视全国地磁场变化,为地磁学、震磁关系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地磁数据,为区域磁测提供通化数据,部分台站参加国际资料交换等任务。我国地磁台的地磁观测系统由绝对观测和相对记录仪器所组成,这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基本状况。地磁台提供长期、连续、可靠的观测数据,主要体现在:①产出连续可靠的地磁信息磁照图。②精确测定地磁场绝对值。③编制地磁观测报告、磁暴报告等供资料交换使用。近年来,由于地震监测、地磁学科研究工作的需要,对地磁观测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1 管理系统构成1 .1 技术思路及实现的功能辽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 (以下简称台网 )产出的大量地震波形数据文件存放在光盘塔的换代产品光盘镜像服务器中 ,每月编辑地震目录和地震观测报告形成的 DBASE目录数据库放在 Win98系统下的微机上 ,为了对台网产出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统一的管理 ,我们建立了台网地震数据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管理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建立数据库。台网已建立了内部网络 ,数据管理系统通过网络与 DBASE地震目录数据库相连 ,调用目录编辑过程中形成的地震参数和各个单台的震相到时等数据 ;再将目录库的数据与光盘塔中的…  相似文献   

8.
从国际地磁台站分布、地磁信息节点分布、地磁观测技术指标、数据产品及服务应用等5个方面介绍了国际地磁台网的发展现状。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地磁场和空间环境的全球性精细化监测及预报已经成为地球科学家关注的焦点。在此基础上,从4个方面预测了国际地磁台网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网络化数字观测模式下,国家地磁台网中心设计了"一审质疑—二审—月审年审"的质量评议思路,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了数据质量标注系统和质量信息发布系统,根据评议结果对数据质量进行逐条标注,有效监控了数据版本的更新、数据质量的状态及数据质量的改进提高过程,实现了对地磁台网数据管理和数据预处理工作的公开、公正、及时、有效的监控和指导,保证了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田雷  周志华  晏锐  冯晓博 《中国地震》2024,40(1):173-183
为更好地发挥地球化学数据及方法在异常分析及震情跟踪研判中的作用,提高地球化学数据获取的便利性及数据存储的可靠性,规范异常核实及流动观测等地球化学样品的采集及检测流程,实现地球化学数据的自动分析及相关图件的自动绘制,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建立了基于Linux系统的地球化学数据库管理平台,该平台应用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WebGIS等技术,集成了样品送检、实验室检测、报告产出、数据存储筛选下载分析、图件绘制等功能,利用Piper图、Na-K-Mg三角图、同位素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并给出相关图件。平台自推广以来,收集了大量的地球化学数据,提升了数据的可利用性,降低了地球化学数据分析的技术门槛,在异常性质分析及震情跟踪研判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1.
磁暴事件影响日地空间环境,例如:通讯系统、电力系统、输油管道、空间飞行器等均会受到严重影响。磁暴观测是地磁台站的常规业务工作,结合地震行业发展规划,考虑其他行业对磁暴数据指数的需求,基于Datist数据专家程序设计磁暴事件智能化系统,可在磁暴发生后快速、及时、准确地推送详细指数,根据不同用户需求,以专业磁暴简报产品报告形式进行输出,为用户开展事件分析和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十五”数字化地磁数据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台站“十五”数字化地磁工作需求,结合地磁学科组运行管理的相关技术要求,研发辽宁省“十五”数字化地磁数据分析系统.该软件采用IDL作为开发语言,Oracle 10g数据库管理数据,主要包含用户管理模块、日志管理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3部分,具备数据实时处理、快速成像、操作简便、安全稳定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台站地磁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地磁台站场地勘选指标的快速计算和勘选报告的在线保存与查询,提高地磁台站勘选数据处理效率,降低人工处理数据错误率,在现有地磁数据处理软件功能的基础上设计开发地磁台站勘选数据处理系统,以提高勘选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震地磁野外观测的需求,开发研制了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野外同步观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接口单元、采集控制(CPU)单元、无线单元、传输网络、计算机控制中心等组成。该系统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具有远程唤醒及休眠、校时等服务功能,也可应用到地磁台阵的数据传输与同步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地震应急资料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专业性和多学科融合的特点。中强地震发生后启动应急响应,工作人员需在短时间内产出多学科、跨领域、多手段的专业地震会商资料。以地震会商系统为平台,利用其灵活开发、自动计算和智能分析的优势,建立地震应急资料产出系统(包括会商资料处理模块、应急图件产出模块和震情报告生成模块),通过地震触发,根据预设流程和报告模板,自动产出专业报告,为震情形势研判和震后应急救援提供专业可靠的应急资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急救援和灾损评估的效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磁场活动水平对地磁重构数据的影响,以云南省内11个地磁台站地磁记录分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加权法进行数据重构,并分析Dst指数与重构数据精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Dst指数绝对值与地磁数据重构精度呈明显负相关,即Dst指数绝对值越大,数据重构精度越低。当D_(st)-30时,D分量重构数据与原始数据的绝对残差值小于0.05′的比例为97.1%, H、Z分量重构数据与原始数据的绝对残差值小于0.5 nT的比例分别为97.1%、97.9%,重构精度较高。当弱磁暴、中等磁暴发生时,D、H、Z三分量重构数据与原始数据的绝对残差值随Dst指数绝对值的增大而增大,重构精度减小。本研究成果可为因观测异常或记录缺失的地磁数据重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ThequalityexaminationofobservativedataatGeomagneticobservatoriesAn-LongCHENG(程安龙),Jin-PingZHOU(周锦屏),Yu-FenGAO(高玉芬)Xue-MinZHAO...  相似文献   

18.
磁线圈对地磁场的物理模拟及对地磁导航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磁线圈对地球基本磁场开展动态模拟,将地磁场随空间的变化转化为在实验室中随时间的变化,能够为地磁导航系统的匹配试验提供物理仿真的地磁场环境。本项研究依照虚拟仪器技术思路,对磁线圈、恒流电源、磁通门磁力仪(或Overhauser磁力仪)和工控机进行数字化连接,并采用LabVIEW编程进行驱动控制,通过自动调节线圈绕组中的电流大小来实现对磁场的物理模拟并进行实时监测,尝试组建了地磁场动态模拟系统,并分别开展了对地磁场总强度和三分量信号的动态模拟实验。模拟系统可以实现天然地磁场和人工编制两种动态信号的输出模拟,且拟合效果良好。地磁场动态模拟系统的初步建立为今后地磁匹配试验等研究提供了仿真磁场环境。  相似文献   

19.
The ring current dynamics during the magnetic storm has been studied in the work. The response of the magnetospheric current systems to the external influence of the solar wind, specifically, resul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symmetric ring current component, has been calculated using the magnetic field paraboloid model. The asymmetric ring current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family of spatial current circuits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hemispheres, composed of the zones of the partial ring current in the geomagnetic equator plane, which close through the system of field-aligned currents into the ionosphere. The value of the total partial ring current has been estimated by comparing the calculated asymmetry of the magnetospheric magnetic field at the geomagnetic equator with the value of the Asym-H geomagnetic index. The variations in the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components of the ring current magnetic field have been calculated for the magnetic storm of November 6–14, 2004.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magnetospheric current systems to the Dst and AU geomagnetic indices have been calcul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