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桃山铀矿田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大基地之一,矿田内已发现铀矿床12个,其中大型矿床1个,中型2个,铀矿资源十分丰富,找矿潜力非常大。碎裂蚀变岩型铀矿化是区内主要成矿类型,储量大,但矿体短小分散,品位低,因经济评价问题曾两度停止勘探。近年来随着国际铀价大幅上涨,国内核电要积极发展,对铀的战略需求增加及铀选冶新工艺的试验成功,给桃山铀矿田的“复活”带来了生机。文章在总结桃山铀矿田成矿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成矿理论、找矿新方法、选冶新技术,对桃山铀矿田的开发前景及找矿方向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桃山——一个充满无数地质猜想而又颇受学术争议的地方,自上世纪50年代起,它作为我国最大的花岗岩型铀矿田.曾承载了江西核地质人太多的光荣与梦想。1985年,国家铀矿找矿工作进行了重大战略调整,找矿重点由南方转向北方,桃山地质找矿工作全面终止,而且这一停就是20多年。2006年,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颁布实施和国家核电事业的迅猛发展,沉睡多年的桃山又迎来了地质找矿生机勃发的春天。  相似文献   

3.
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在桃山铀矿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山铀矿田为我国最大的花岗岩型铀矿田,矿体主要赋存于碎裂蚀变带中。本文简述了利用EH4在桃山大府上区域探索性的研究成果,初步查明了该区的断裂展布、碎裂蚀变带分布特征,为深部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2008年10月初,桃山矿田大府上北部铀矿普查项目历经3年的紧张勘查圆满结束。该项目是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首批启动的南方硬岩铀矿找矿项目之一。图为承担这一项目的二六六大队职工正在紧张施工。  相似文献   

5.
桃山是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产地之一,铀矿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根据现有的资料,桃山铀矿体呈短小分散、脉状或群脉状、品位低,常规开采不经济。本文试图通过已有的地质勘查成果结合深源成矿、小岩体成矿及伸展构造成矿等最新成矿理论对在桃山地区寻找隐伏富大铀矿提出了大胆设想,并指出了桃山寻找隐伏富大铀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桃山铀矿田成矿系统及矿化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文乐  郭湖生 《矿床地质》2010,29(2):343-351
文章以成矿系统为理论基础,从成矿背景和环境、成矿要素、成矿作用过程、成矿产物及其保存等方面阐述了桃山矿田铀矿床形成-变化-保存的全过程。研究表明,桃山地区铀成矿与中新生代伸展拉张构造-热液成矿系统密切相关,在此背景下,多因耦合、临界转换是成矿作用的主要机理。文章在对本区铀矿化网络各类矿床的发育程度、时空关系、成因联系以及被改造情况等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桃山矿田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桃山矿田铀矿化围岩蚀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桃山铀矿田为我国著名的花岗岩型铀矿田,通过对桃山矿田不同类型铀矿化的围岩蚀变在不同地段和不同标高进行系统采集岩矿样品,磨制薄片、光片,进行认真观察、研究,并结合宏观地质观察和研究,旨在查明桃山矿田与铀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类型、范围、组合、期次、发育程度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桃山矿田围岩蚀变与铀矿化的关系,树立找大矿、找富矿观念,挖掘与铀成矿有关的围岩蚀变找矿信息,进而为进一步找出铀矿富集规律、缩小普查勘探的范围、提高找矿效率提供依据。通过研究,对岩石围岩蚀变以及近矿围岩蚀变水平分带、垂直分带性等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该矿田铀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类型、范围、组合、发育程度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最后阐述了围岩蚀变与铀矿化的关系,并认为红化(赤铁矿化)应早于铀成矿期,为铀成矿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富矿主要与萤石化、硫化物化、硅化、绿泥石化、水云母化、碳酸盐化等密切相关,且近矿围岩蚀变种类越多、强度越强,则铀矿化越富。  相似文献   

8.
粤北下庄铀矿田富铀矿找矿前景探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本文通过对下庄矿田铀矿找矿潜力分析 ,探讨区内富铀矿找矿方向和找矿前景。研究表明 :下庄矿田是铀元素高度富集的矿集区 ,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和发展前景 ,是粤北富铀矿找矿的重点地区之一 ;区内“交点”型、碱交代碎裂岩型和群脉型铀矿是该区今后找矿的主要目标类型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相山铀矿田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在新一轮的地质找矿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成果,铀资源量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铀矿资源找矿大基地之一。依据相山铀矿田成矿规律为指导,认真分析了以往及近期相山北部找矿成果,选取相山北部游坊地区作为找矿远景区,详细阐述了该区成矿地质特征、铀成矿地质条件和铀资源找矿潜力,对今后在该区地质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桃山地区花岗岩型铀矿预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桃山地区是我国南方四大花岗岩型铀矿田之一,铀成矿条件极其有利。前人在桃山地区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缺乏对整个桃山地区地质、物探、化探和遥感等多元信息的综合集成和铀矿产的定量评价工作。从大布等典型铀矿床的剖析入手,厘定了模型区铀成矿要素和预测要素,总结了区域岩性、构造、蚀变与铀成矿的关系。提取预测要素,在GIS平台上圈定并优选了最小预测区,并指出了桃山地区铀资源量扩大的前景及方向,认为桃山断裂南西段铀找矿应以硅化带亚型为主,桃山断裂北东段找矿应以碎裂蚀变岩带亚型为主,北东段深部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1.
大王山-于山铀成矿带为华南典型的化岗岩型铀成矿带,位于江两中南部乐安-于都一带.总体呈北北东向展布.北段近南北.南段略偏西。铀矿主要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体内及儿外接触带。铀矿床、矿点、矿化点主要分布在桃山矿川、古龙岗矿化集中区和坪溪矿化集中区内,儿余地区仅有零星矿点、矿化点产…。奉文通过对人li山一十山铀成矿带之古龙岗、坪溪两个铀矿化集中区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特征分析.认为古龙岗铀矿化集中区成矿地质背景良好.具有较好的铀矿找矿远景.并指…坪溪铀矿化集中区必须运用新的地质理论、新的探矿手段方能取得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桃山铀矿田产于桃山复式花岗岩体内,岩体主体形成于三叠纪—早白垩世,在晚白垩世—古近纪,岩体内发育有NE向断裂构造和脉岩带;从北往南,依次形成了小布—麻田脉岩-构造带、王泥田脉岩-构造带、黄潭—岳源脉岩-构造带、西陂—上罗脉岩-构造带、鸡婆岭脉岩-构造带、王册脉岩-构造带,以及石源岭脉岩-构造带;主干断裂构造控制了脉岩-构造带的形成和发展。这些脉岩-构造带与铀矿化在空间上一致,时间上相近,是桃山矿田铀矿定位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铀矿找矿预测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钟福军  潘家永  夏菲  张勇  刘国奇  刘颖 《中国地质》2017,44(6):1234-1250
玉华山地区是赣杭构造带西南段重要的铀矿找矿远景区之一,毗邻中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相山铀矿田。玉华山地区基底变质岩、岩浆岩、断裂构造、热液活动和铀矿化特征指示区内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与相山矿田对比,两者成矿条件基本相同,但在火山活动、晚期热液活动强度、剥蚀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玉华山地区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异常特征表明,区内U-Th-Mo化探综合异常、正负磁异常交替和放射性正异常等异常叠加区是铀矿勘查的重点区域。同时,在成矿条件、地球化学条件与地球物理条件的基础上,构建了研究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为区内铀矿勘查工作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笔者认为为山—筒山断裂带是今后资源量突破所在,建议部署相关勘探工程,查明铀资源量。  相似文献   

14.
相山铀矿田第二找矿空间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山矿田业已探明的铀资源量主要分布于地表以下500m深度空间内。矿田北部铀矿化多赋存于花岗斑岩及其内、外接触带,西部铀矿化主要赋存于火山熔岩内断裂构造、不同岩性界面附近,铀矿化空间上表现为界面控矿特征。据现代水热成矿理论,结合矿田以往和近年来勘查成果的系统分析以及与国外成矿地质条件类似的矿田(床)对比,认为相山矿田存在第二找矿空间,并且第二找矿空间内可能存在第二铀矿化富集带,第二找矿空间具较乐观的铀资源潜力,近年来矿田深部找矿成果对其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5.
复活老矿点(带)是加强铀矿地质勘查中保障铀资源储备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广东省诸广百顺铀矿田成矿地质背景进行研究,论述了百顺铀矿田黄洞迳地区的地质特征,并分析该区控矿地质因素及找矿潜力。与百顺矿田201铀矿床F1断裂带矿石及围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认为黄洞迳地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为该区下一步铀矿地质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相山找矿已有40多年历史,向国家提交了28个勘探地质报告。目前相山已是全国最大的铀矿基地之一。着重对相山矿田地质概况、主要找矿依据、今后找矿方向及实现找矿设想的勘查方法及有关措施阐述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岩性、构造等地质特征及放射性异常特征的分析,研究了下庄矿田帽东地区铀矿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帽东地区铀资源较为丰富,且具有对铀成矿十分有利的岩性和构造条件,是下庄矿田富铀矿找矿的重点地区之一,群脉型和交点型铀矿是该区今后模式找矿的主要目标类型。  相似文献   

18.
曾文乐 《矿物学报》2007,27(Z1):477-479
一提到桃山铀矿,业内人士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出这样一幅图景:这是我国著名的花岗岩型铀矿产地之一,矿田内已发现铀矿床12个和众多铀矿点带,其中大布矿床为我国花岗岩型铀矿床中规模最大的碎裂蚀变岩型铀矿床.桃山铀矿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矿体短小分散、脉状或群脉状、品位低,常规开采不经济的帽子一直戴在桃山铀矿田的头顶上.事实果真如此吗?难道在这已探明巨量铀矿、成矿地质环境又如此好之地真的没有富大铀矿吗?人们不禁要反复思考.  相似文献   

19.
“铀成矿”、“铀矿化”与“铀矿床”的概念和应用是不相同的,其主要控制因素及其分析方法也有差异。鹿井矿田位于江西和湖南接壤处,是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田。文章应用辩证法原理,分析了鹿井矿田铀矿床形成的主控矿因素和找矿方向。研究认为,岩体内外接触带是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异带,是构造变形的薄弱带,是矿液汇集和活动的有利场所,是鹿井铀矿田各矿床形成定位的主控矿因素。根据主控矿因素(接触带构造)的广泛随机分布特点,厘定了矿田找矿方向,即沿着主控矿因素没有封边的矿床外围找矿(扩边)、沿着已知矿床的深部找矿(探深)、在丰州盆地基底找矿(破覆盖)。  相似文献   

20.
综合物探测量在桃山地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度挖掘桃山铀矿田的资源潜力,在桃山地区开展了综合物探测量,结果表明,CSAMT测量能反映出断裂及裂隙密集带的特征,特别是断裂的影响宽度、深度、两盘结构变化等;磁法测量能圈定与铀成矿有紧密关系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分布范围。根据区内已知铀矿床的的分布,分析了铀矿床的地球物理特征,总结了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式,预测了铀找矿有利地段,取得了好的勘查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