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前言前震旦纪岩层在中国华北和东北出露较广,包含了不同的变质杂岩、混合岩杂岩和岩浆岩类,蕴藏着铁、菱镁矿、金、铜、滑石、硼、磷、云母、铬等许多矿产以及一部分稀有分散元素和不同种类的晚期内生矿床,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发展史。因此,研究本区前震旦纪地质,不但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同时对于地质科学理论的丰富和提高,也将作出重要的贡献。本文所涉及的地区西起东经107°附近,南界约在北纬33°30′—34°。它包括了“中国地台”的大部分(见附图)。  相似文献   

2.
钟寿华 《云南地质》1993,12(1):123-125
东川—易门地区位于东经103°00′—104°00′、北纬24°40′—26°020′的范围内,总面积约17000km~2。地处扬子准地台的康滇地轴中部,出露的最老地层为昆阳群。昆阳群赋存铜、铁矿床,“东川式铜矿”就产于其中的因民组和落雪组中。对昆阳群及其顶界面的空间分布进行调研,无论对基础地质研究还是在铜、铁矿产找矿都很有意义。本文根据重力场资料,以密度为依据,对昆阳群上界面进行反算,从而试编“重力推测昆阳群顶界等深度图”,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为鄂尔多斯大型向斜东翼。震旦纪以来的地层构成一向西缓倾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盆缘陡(6~19°)盆内缓(<3°)。中奥陶世末,该区随华北地台整体抬升隆起,在长期遭受剥蚀准平原化的基础上,海西运动以不均衡的升降活动控制着晚古生代地质发展,在区内发育了石炭二叠纪煤系。   相似文献   

4.
阿拉善──敦煌陆块的性质、范围及其构造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阿拉善—敦煌陆块是前寒武就已经形成陆壳的刚性块体。西界位于若羌—星星峡断裂带、东界位于贺兰山构造线、南缘楔入青藏高原之下,北缘插入兴蒙古生代褶皱系之下,范围极其广大(E91°—105°30‘;N38°—42°)。颇大的阿拉善—敦煌陆块,是华北地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阻挡了印度板块挤压应力的向北传递,而且把塔里木地台和华北地台紧密的连接在一起,组成更加颇大的中华地台。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研究华北地台航磁资料推断解释的过程中,综合对比各种资料,发现该地台北界中段(即东经112°—117°之间)应沿北纬42°35′—40′通过。这就扩大了该地台北缘范围,也对扩大地台北缘找矿远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晓东 《地质论评》2016,62(S1):61-62
思贺地区1:5万矿产远景调查,地理座标:111°30′00″~111°45′00″、北纬22°20′00″~22°30′00″,面积475km2。行政隶属阳春市、信宜市管辖。近年主要在本区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5万地质修测等工作,圈定异常和成矿远景区,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地质、物探、化探和工程等手段,开展系统矿产检查和异常查证工作,为进一步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依据,对全区矿产远景作出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华北地台铀成矿条件及成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全球而言,前寒武纪是铀元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成矿期。华北地台是我国出露面积最广、形成时代最老、具有找矿前景的唯一占地台。在综合大量普查、区调资料的基础上,本文详细地论述了华北地台的基本地质特征,并与国外主要产铀占地台进行了对比,强调了地台基底,即原始古陆壳演化成熟程度及成熟期早、晚与铀矿化的关系。据此、并参考其它条件将华北地台划分为6类地区,指出了这些地区的不同找矿前景以及应着重寻找和探索的铀矿类型。  相似文献   

8.
秦岭造山带位于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之间,为我国南部与北部地质构造的过渡交汇处.由于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地质演化,该区具备十分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形成相当丰富且具特色的有色、贵金属矿产,其中以铅锌矿最为有名.探讨秦岭造山带演化过程与铅锌矿形成之间的联系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华北及其邻区块体转动模式和动力来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徐锡伟  程国良 《地球科学》1994,19(2):129-138
块体的转动是地壳中重要的构造运动形式。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和地震活动性等资料,可将华北及其邻区划分为3个亚板块,华北亚板块可进一步细分为多个级块体,这些不同级别的块体或多或少都显示出一定的刚体特性。根据地质构造、地震和古地磁测量等资料,详细地论细地论述了不同级块体的转动问题,即华北及其邻区的黑龙江、华北和华南等3个近东西向亚板块自老第三纪以来相对于新疆地区顺时针转动了1.6°~3.5°;华北亚板块内  相似文献   

10.
一、区域地质概况3075铀矿床位于华北地台某复背斜西段南翼,区域地层由前震旦纪古老变质岩组成(表1)本区由于地处天山一阴山纬向构造带与新华夏系第二巨型隆起带的交会部位,因此东西向构造及新华夏系构造均较发育(图1)。区内矿产较丰富,主要有金、黄铁矿、磷、铅锌及铀矿等。这些矿产的共同特点是赋存于一定层位中,并不同程度的经受了变质、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等多期多阶段的再造和改造作用,地质条件较复杂。  相似文献   

11.
北山地区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基底性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德润 《物探与化探》2000,24(2):87-91,98
位于中国北方塔里木地台和华北地台之间的北山地区,由于地质构造的复杂性,长期以来对其基底性质、大地构造归属问题争论较大。本文根据重磁B场特征讨论了其基底性质、地质结构特点,并结合地面地质调查资料探讨了北山地区的地质演化过程,为塔里木地台和华北地台之间关系问题的讨论提供了基础证据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台石炭二叠纪若干地层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范炳恒 《地层学杂志》1998,22(2):143-148
以现代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丰富翔实的地质资料为基础,对华北地台石炭二叠纪的若干地层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1)修订并论证了华北地台上古生界最底部的一个岩石地层单位——田师傅组,指出这个组的区域分布和穿时性特征,同时对其实用性也进行了论证;2)讨论了华北地台石炭系-二叠系界线,主张以类Pseudoschwagerina带底作为二叠系的开始,有利于大区域内的相关地层划分对比;3)讨论并厘定了华北地台本溪组、太原组和上石盒子组等岩石地层单位的含义;4)华北地台东北部确切存在早石炭世沉积,传统的有关该区的地质历史结论应予修正。  相似文献   

13.
顾广鑑 《地质论评》1959,19(2):80-85
(一)前言浑源煤田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县城距大同市东南约七十余里,约在东经113°~114°北纬39°~40°之间,因交通不便,前人前往调查者甚少,而且已经做的工作也多限于浑源城南大磁窑区。本文材料是根据华北煤田地质勘探局地质调查队顾广(金鉴)、张钟荫等十一人及太原探矿学校1956年地质科毕业实习学生12人所作的浑源煤田概查报告编写而成的。目的是在于  相似文献   

14.
距今1850±150Ma—地球发展演化的重要转折时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受奚  郭继春 《地质论评》1989,35(6):566-573
文章以我国华北地台、塔里木地台、西南地台及华南、秦岭、天山等造山带的地质和同位素年龄为基础,并联系北美地台、泛非地台、东欧地台等古老地块及重要造山带的地质、同位素年代等资料,分析了1850±150Ma期间的一次强烈的构造一热事件的重要性和全球普遍性,论证了该构造-热事件前后地球发展演化在地质构造特征、成岩成矿特征等诸重要方面的差异,指出该事件是地球历史发展演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或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地台的东部边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润 《地质论评》1992,38(1):28-32
本文依据航磁资料,对塔里木地台东部罗布泊地区及其外围的磁场特征,以及基底岩相构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阐述了该区的构造特征。文中根据强磁性基底所反映前寒武纪塔里木中央纬向升高异常带的向东延伸情况,指出塔里木地台向东延伸止于东经91°30′附近,继而为反映褶皱带的弱磁场所取代。据此,文中进一步推测塔里木地台与华北地台自古生代至今可能是不相连的。  相似文献   

16.
<正> 下扬子盆地在早、中三叠世,古地理位置处于华北古陆与江南海隆之间,为一温暖清洁的陆表海,沉积了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海相沉积物。主要岩石类型包括灰泥灰岩、粒泥灰岩、颗粒灰岩、准同生白云岩以及泥、页岩等。 据殷鸿福(1986)资料,华北地台及扬子地台在晚二叠世的古纬度分别为9.8°N及1.7°N。晚二叠世至早、中三叠世,它们先后拼合于西伯利亚及华北,有一定的向北位移,仍在热带圈内。早、中三叠世动植物群分析表明:华夏特提斯区(包括扬子省)早三叠世早期  相似文献   

17.
此项遥感工作是“华北地台北缘东段金、多金属成矿带”研究的一部分。本文研究范围包括吉林省中南部,辽宁、河北两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南部。地理座标:北纬40°40′43°20′,东经114°00′-130°00′东西长1400km,南北宽150-200km,面积约250000km~2。通过对区内42幅1:500000卫星象片(包括黑白、彩色合成、边缘增强卫片和S101机数字处理图象)、部分航片及物化探资料综合解译,结合板块构造的地质地貌特征及板块构造成矿理论分析,对华北古板块的构造格架进行初步划分,并对古板块不同构造部位的应力环境和成矿条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试论华北地台中生代超变质作用与地幔热柱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通过冀西北、胶东等金矿富集区“太古宙”高级变质地体中生代金矿化、变质核杂岩构造、花岗岩、碱性岩等问题的讨论,认为中生代强烈而广泛的混合岩化、花岗岩化、流变“片麻岩”化等超变质作用,是华北地台太古宙高级变质地体变质程度深、同一地质体同位素年龄数据相差悬殊、中生代强烈岩浆活动等异常地质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既是华北地台活化的重要深部地质作用,亦是深部“去根作用”的具体体现。而中生代地幔热柱作用又是用变质作用、变质核杂岩构造、金矿成矿作用的深部机制,也是华北地台中生代活化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9.
论塔里木地台与华北地台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振法 《物探与化探》1998,22(5):384-393,383
地质、地震测深、大地电磁测深、重磁场特征和古地磁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阿拉善—敦煌陆块是具有完整、统一的前寒武系结晶基底的刚性块体。它的西界位于若羌—星星峡断裂;东界位于贺兰山;南缘楔入青藏高原之下;北缘插入兴蒙古生代褶皱系之下,范围颇大(91°E~106°E,38°N~42°N)。阿拉善—敦煌陆块是华北地台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阻挡了印度板块挤压主应力的向北传递,而且把塔里木地台和华北地台紧密连接在一起,组成更加巨大的中华地台。  相似文献   

20.
华北地台北缘太古宙麻粒岩带位于北纬40—42°和东经100—125°。西起内蒙大青山,东延至冀东和辽西,近东西向分布,长达1000多公里,与克拉通北界大致平行。区内出露的太古宙变质岩系是华北地台最老结晶基底之一。主要地层有:集宁群、乌拉山群、谷嘴子群、密云群、迁西群和建平群。除集宁群上部变质岩组合相当于孔兹岩系外,其他各群变质岩系主要由麻粒岩、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变粒岩组成,夹有磁铁石英岩,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