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相油气地质》首届编委会会议于1996年4月23日至26日在杭州召开。编委会顾问、中科院院士李德生教授,编委会顾问、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咨询中心李国玉教授,负责石油期刊管理的陈宝厚副处长,以及来自地质系统、石油系统、高等院校的本刊部分编委参加了会议。《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小型油气藏》等兄弟刊物主编也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着重围绕办刊形势、办刊方针、海相油气地质方面的学术和勘探进展以  相似文献   

2.
从本期起本刊将设立《科普园地》栏目,不定期刊出地球科学与相邻学科的各类科普文章,欢迎广大会员、读者来稿。本期首发刘若新先生的"关于超级火山"一文。刘若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资深岩石学家,我国基性-超基性岩研究及地幔岩石学的领军人物之一;他曾多年担任我学会副理事长,为我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事业的发展及青年人才的培养作出过杰出贡献。他也是我国火山学及近代火山活动灾害监测与研究工作的先行倡导者、奠基者和积极践行者。近年来虽年事已高,他仍十分关心我国的火山事业,近期应本刊主编之约,亲自操盘敲键撰写了火山系列专业科普文章,其中不乏他数十年工作积累中之精品,也处处呈现他独到的真知灼见。自本期起,我们将配合即将刊发的火山学与近期火山活动主题分期陆续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会议简讯     
在步入新世纪之际,"《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期刊编委扩大会"在成都理工大学成功召开。本刊主编、成都理工学院院长贺振华教授、副院长刘家铎教授、院科研处处长倪师军教授、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绪本教授等领导参会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同时,与会的还有新、老编委及院内各相关学科的权威。会上贺院长强调:"期刊应立足本学科,进一步扩大其优势,积极向相关行业发展,大力提高期刊服务的社会化水平"。会议就继续贯彻"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刊方针,扩大对外宣传,增进同行交流等议题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本刊的办刊思路和发展方向,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期刊肩负着加强我院高层次人才教育,扩大本学科影响,树立理工大学形象,推动我国地球物理科学发展的重任。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编辑部 王瑞琪 二○○一年一月十五日  相似文献   

4.
提高办刊质量服务水文事业——写在《水文》杂志出刊第100期之际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副主任、本刊主编孙继昌从1981年《水文》杂志更名并改为双月刊至今,刚好出版了100期(另有8期增刊未计入总期号),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我们对多年来支持和关心我刊的主...  相似文献   

5.
《岩矿测试》2012,(1):56
2011年11月28日,《岩矿测试》第七届编委会第二次工作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我刊主编、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副主任罗立强研究员,副主编、编委和编辑部执行编辑等40余名代表出席此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点评2011年度出版工作成果,总结办刊经验,提出今后切实可行的办刊策略。会议由罗立强主编主持。  相似文献   

6.
如果从1957年本刊创刊时算起到今天2001年已有44个年头了,对许多读者来说是 够长的了。如果说作为一个主编从40岁到84岁就和《第四纪研究》朝夕相处了44年,恐怕 会吓人一跳。这是既有些荣誉感又使人感到无可奈何的事实。 在我离开主编岗位而从另外的角度来支持《第四纪研究》时,我有很多话想说。首先 我推荐韩家懋同志任主编,希望他能在最需要的时候把我肩上的重担接过去。我想到他 将会遇到的困难的时候,只希望他不要问为什么?也不要问为谁我们才来干这件事。我想 到了责任编辑宋云华同志,因为对第四纪工作的支持,她…  相似文献   

7.
我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第二届理事会名誉理事、著名矿物学家蒋溶先生于1993年8月13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终年91岁。蒋溶先生在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为我国矿物学研究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蒋先生的谢世是  相似文献   

8.
王德滋 《地质学刊》2007,31(3):I0004-I0004
《江苏地质》自1977年创刊以来,已走过30年的办刊历程,连续出版了30卷、115期,对于传播地质学研究成果发挥了积极作用,成绩喜人。谨向该刊主编、编委和编辑部同志致以热烈祝贺!自然科学期刊是反映研究成果的载体和媒介。衡量一本自然科学期刊的水平和质量,主要看它的办刊方针是  相似文献   

9.
1990年1月5日上午第三届《江苏地质》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江苏省地矿局召开。会议议题是总结1989年办刊工作,商讨新的一年中改进刊物质量的问题。省科委、省地矿局、省地质学会的领导及《江苏地质》编委、编辑共19人出席了会议。6人因事请假。朱恒鑫主编首先在会上作《江苏地质》1989年度工作总结。他从编辑工作、出版发行和文件执行情况等方面对办刊工作进行了回顾。认为《江苏地质》1989年在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了工作质量;建立并逐步完善编辑工作程序;对稿件进行了正确导向。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岩溶》2011,(2):156-156
贵州是我国岩溶大省,也是我国岩溶研究的主力阵营。多年来贵州的专家学者对《中国岩溶》办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为感谢贵州同志们的关心和帮助,了解他们对办刊的意见和要求,2011年5月21日,  相似文献   

11.
文摘     
《Ground Water》发表8篇关于我国地下水研究的论文2002年4月,美国《Ground Water》前任主编Warren W.Wood博士受邀来我国访问、考察并进行了学术交流。他对我国学者的地下水研究水平给予了很高评价。经与《Ground Water》现任主编Mary P.Anderson教授协商,同意由中国地质大学(  相似文献   

12.
《地学前缘》2012,(6):71
<正>何梁何利基金2012年度颁奖大会10月29日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前缘》主编翟裕生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翟裕生先生长期从事矿床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在金属矿床地质、矿田构造和矿床成因等方面均有系统研究成果,培养了大批地质人才。他是我国矿田构造学的开拓者之一,主编的矿床学教材被广为应用。他  相似文献   

13.
《贵州地质》2012,29(3):240-240
多年来《贵州地质》杂志,一直坚持办刊宗旨,提高刊物质量,在全国省办地质科学类期刊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排位一直靠前。近年来,加强了稿件的三审制度和主编的终审,在稿源有限的情况下,仍然保证了办刊质量。在省办地质科学类期刊  相似文献   

14.
《上海国土资源》2010,31(3):1-8
2010年9月16日上午,本刊主编、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严学新教授与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恽才兴教授的陪同下,专程拜访了我国河口海岸学科的先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院名誉院长陈吉余教授,在陈院士90华诞前夕对他进行了专访。陈院士针对上海后备土地资源、滩涂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湿地保护与置换、海岸带地质工作拓展、海平面上升与城市安全、人工岛及港岛建设、人类第三驱动力的作用效应等诸多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和精辟论述,强调指出:上海城市发展与资源利用必须坚持"发展、合理、公平、协调"八字方针,并对本刊提出殷切希望。  相似文献   

15.
《沉积学报》2007,25(6):875-875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沉积学家、沉积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沉积学报》第一任主编叶连俊先生因病治疗无效,于二00七年十二月二日0时十五分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逝世,享年九十五岁。叶连俊先生从事地球科学研究70余年,为我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他坚持创新、勇于开拓,他是我国沉积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沉积学和沉积矿床学领域先后提出过许多重要的地质科学理论学说;叶连俊先生长期担任《沉积学报》主编,关心、指导《沉积学报》的创建与发展;为我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叶连俊先生一生光…  相似文献   

16.
《地质找矿论丛》征稿简则《地质找矿论丛》是冶金工业部天津地质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性季刊,其办刊方针是:面向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交流和推广地学新理论和研究成果,为加速我国的四化建设服务。本刊主要报道金属和非金属矿床成矿理论、成矿预测、物质成分及综合利用、新...  相似文献   

17.
主编絮语     
罗立强 《岩矿测试》2011,30(2):I-II
自2011年第2期起,我刊推出"主编絮语"这个栏目,目的在于及时表达我刊的办刊思想和办刊动态,推介重点文章,加强与读者、作者和各位编委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正如在本卷卷首语中指出的,文章质量是刊物的生命线。因此,如何提高发表在我刊文章的质量,是本届编委会的第一要务和工作重点。编委会将通过多种途径,从  相似文献   

18.
<正>1.《现代地质》系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学报,是地质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以“发展学术、服务生产、培育人才、树立新风”为办刊宗旨,将努力站在现代地质科技的前沿,传播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而服务。 2.本刊征集地质科学各学科及其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以及地质科技综  相似文献   

19.
正张咸恭先生是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先驱,也是工程地质学界的一代宗师。百龄长寿老人张咸恭先生宝贵的一生始终引领着工程地质学的前进。张咸恭先生是我国《工程地质学报》的名誉主编。如果说学报是学界的灵魂,则张老先生就是我国工程地质学的精神象征。在那坚定的理论联系实践理念的指导下,他不断地推动着工程地质学科和工程地质工  相似文献   

20.
黄敏  章雨旭 《地质论评》2014,60(1):6001021-6001021
正2013年12月25日,中国地质学会《地质论评》、《地质学报》(中文版)第39届编委会成立仪式及进一步办刊问题讨论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两刊前主编陈毓川院士、任纪舜院士,两刊新任主编莫宣学院士、杨文采院士及两刊部分新编委60多位出席了会议,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朱立新主持了成立仪式。过去十几年中,《地质学报》(中文版)在主编陈毓川院士的领导下,从季刊改为双月刊,再到月刊,发表文章数量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