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文频率计算中对数Γ分布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光炎  谭炳卿 《水文》2000,20(6):13-16
简述了对数Γ分布的统计特性和不同Cs/Cv值时模比系数Kp的制作方法。介绍了估计参数的矩法、混合矩法和适线法。文中认为,可以用水文资料的原系列直接进行频率计算,以避免对数变换引起的误差;并且,可将该型分布作为比较线型,用于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采用频率分析法计算入库设计洪水时,需要通过相关分析将坝址洪水系列插补得到对应的入库洪水系列。常用的线性回归法假设两者满足线性关系且入库洪水系列服从正态分布,可能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引入Copula函数构建坝址洪水与入库洪水的联合概率分布和条件概率分布,计算给定坝址洪水时入库洪水的条件最可能值和置信区间,提出了一种基于Copula函数的入库洪水插补新方法。三峡水库的应用实例表明:线性回归法得到的入库洪水值在坝址洪水量级较大时明显偏小,甚至稀遇洪水时不在90%置信区间内。所提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坝址洪水与入库洪水的内在关系,不仅可以计算入库洪水的各种点估计值,而且能够定量评价估计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洪水频率分析的次序统计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阐述了洪水频率分析涉及的洪水次序统计量和广义次序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并通过数学实验和统计试验两种途径研究了洪水次序统计量、频率次序统计量和重现期次序统计量抽样分布的统计特征及其关系。研究得到的次序统计量和广义次序统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和中值关系为系统分析和评价适线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可考虑历史洪水信息的广义极值分布线性矩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元芳  李兴凯  陈民  许睢  马斌勋 《水文》2008,28(3):8-13
在水文及其他行业中广义极值分布(GEV)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分布线型,包括极值Ⅰ型、极值Ⅱ型和极值Ⅲ型分布.在介绍了该分布线性矩与其参数关系后,给出了有效的可以考虑历史洪水信息的线性矩公式,并对由线性矩推求分布密度函数中k值作了改进.通过统计试验计算分析了线性矩在该分布中的统计性能及历史洪水公式的适用性,并与绝对值准则和平方和准则两种不同优化适线法、矩法作了比较.统计试验表明,改进k值计算后的线性矩法略优于传统线性矩法.从总体上讲,改进k值计算后的线性矩法优于平方和准则适线法及矩法,其参数及设计值的不偏性很好,与绝对值准则适线法总体上相当.  相似文献   

5.
浅层堆积物滑坡特征及其与降雨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在浅层堆积物滑坡特征及其与降雨亲合关系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将降雨量与滑坡位移量对应进行了相关量化分析。据此,运用二元回归法建立预测模型,对雨量在浅层堆积物没坡中的预测,预报作用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几种频率分布线型对我国洪水资料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长期以来,国内外水文学者致力于洪水频率线型的研究。由于问题的复杂性,至今仍得不出各地均能适用的结论。以往,我国水文学者对这个课题的研究,仅限于个别线型间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尽量考虑当前通用的几种频率分布线型,采用统计推断的方法,结合对它们的数学统计特性的分析,探索它们对我国洪水资料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在0.002%溴化十四烷基三甲铵(TTMAB)-20%HCI体系中,Sn有一灵敏的吸附波,峰电位在-0.47V(vs.Ag/AgCl),线性范围2~1000ng/ml。体系可用于岩石、土壤样品中微量Sn测定;机理研究表明,溴化一四烷基三甲铵通过诱导吸附SnCl提高测定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就1998年6月闽江发生的本世纪内最大一场暴雨洪水的天气成因、发展过程及特性作了简要的介绍与分析。"98·6"洪水是由历时17天的暴雨过程形成的,雨峰多且相互衔接,从而形成这场峰高、量大、多峰的特大洪水过程。  相似文献   

9.
将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应用于农业问题的研究,是扩大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应用领域的重要方面之一。通过土壤中Cu、Zn、Fe、Mn、Co元素的全量、有效量、pH值、有机质与作物产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元素有效量与土壤中元素全量呈正相关,与pH值呈负相关,与有机质呈正相关,而作物产量与元素有效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红岩煤矿井下主要突水点与地表多以岩溶管道连通,因此对降雨具有暴涨暴落式快速响应特征。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频谱方法定量研究了井下南茅口突水点涌水量与海孔河流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均有三个明显的周期峰,分别为256天、73天和18天,相对应于这三个周期峰,突水点涌水量对河流量的滞后期分别为5天、3天和1天 。   相似文献   

11.
对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孝波 《水文》2001,21(2):41-44
在水文资料整编时,发现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与单值化后的水位流量关系线有一定的关系,推导并证明了实测流量与单值化流量关系的计算公式△Q=Q=Q0=KQ,利用这一公式对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水文资料进行了值化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粘土矿物在埋藏成岩过程中的重要变化是膨胀型粘土逐渐减少(如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结晶度逐渐增加(半高宽减小)。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常6—1—1井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系统研究了伊利石10A峰、绿泥石7A峰的半高宽、A/H值(背影峰面积/峰高)与镜质体反射率R_0以及有机质热变指数LOM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伊利石(特别经乙二醇处理过)的10A峰半高度及A/H值可以估算有机质成熟与否;可以作为预测源岩生油门限以及油气保存阶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将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应用于农业问题的研究,是扩大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应用领域的重要方面之一,通过土壤中Cu,Zn,Fe,Mn,Co元素的全量,有效量,pH值,有机质与作物产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元素有效量与土壤中元素全量呈正相关,与pH值呈负相关,与有机质呈正相关,而作物产量与元素有效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胡俊波  李晓云  孟令武 《水文》2011,31(2):50-53
闸坝变动回水影响的河道,其水位流量过程对应关系非常复杂,与来水量大小、闸门启闭、蓄泄量有关,因而存在着反峰、错峰、多峰对应等关系。以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分析推导了定量关系式,讨论了不同条件下的水位流量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受闸坝变动回水影响的河段,不仅要增加测流次数,还要了解来水情况及闸门启闭条件。该分析结果可作为闸坝变动回水影响河段的流量测验、整编、分析及合理性检查等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分析洪峰、洪量和历时三变量联合分布与风险概率及其设计分位数,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以珠江流域西江高要站52年洪水数据为例,采用非对称阿基米德M6 Copula函数与Kendall分布函数计算三变量洪水联合分布的“或”重现期、“且”重现期和二次重现期及其最可能的设计分位数。结果表明:“或”重现期的风险率偏高,“且”重现期的风险率偏低,二次重现期更准确地反映了特定设计频率情况下三变量洪水要素遭遇的风险率;按三变量“或”重现期或三变量同频率设计值推算的洪水设计值偏高,以最大可能概率推算的三变量洪水要素的二次重现期设计值可为防洪工程安全与风险管理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宋秋梅  朱冰  马丁  易攀 《水文》2017,37(3):91-94
依据北京市1980~2012年间降水摘录资料和洪水摘录资料,选择张家坟流域为典型山洪流域,分析不同量级洪水的雨量、洪量、峰现时间及洪水过程与暴雨之间的关系。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为山洪流域的洪水预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小流域汛期降水时空分布集中程度与洪水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定义的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概念分别计算了鲇鱼山水库各个雨量站和水文站的降水径流集中度和集中期,讨论了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洪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对洪水的形成有十分明显的影响,且鲇鱼山水库流域降雨范围广,易形成大的洪水过程.降水量、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可以合理地分析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洪水形成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闵江“98·6”特大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文》2001,21(1):57-59
就1998年6月闽江发生的本世纪内最大一场暴雨洪水的天气成因、发展过程及特性作了简要的介绍与分析."98·6"洪水是由历时17天的暴雨过程形成的,雨峰多且相互衔接,从而形成这场峰高、量大、多峰的特大洪水过程.  相似文献   

19.
黄维东 《水文》2019,39(6):27-33
选取甘肃省境内11个典型小流域的水文站实测资料,在分析资料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及暴雨洪水特性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水文学、数理统计学等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小流域最大暴雨量-暴雨历时关系模型、最大洪峰流量-流域特征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各时段最大暴雨量较大值主要分布在泾河流域和嘉陵江流域东南部,较小值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洮河流域、嘉陵江流域的北峪河;绘制了各代表站最大暴雨量-暴雨历时关系曲线,嘉陵江流域以90min为转折点,其他流域均以180min为转折点,小于转折点时,暴雨量随暴雨历时增长而急剧增加,大于转折点后,变化趋于平缓稳定。重点选取危害较大、难以防范的330场次短历时暴雨洪水,建立各小流域暴雨洪水概化模型,短历时洪水发生时间很短,洪水起涨时间约2~5h,洪峰出现时间约5~7h。研究典型小流域水文要素变化规律,分析局地短历时暴雨洪水特性,并模拟其变化过程,对区域抗旱防汛减灾、水资源管理、小流域治理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铁矿的中远红外谱及其对含金性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建业 《西北地质》1996,17(3):59-65
针对黄铁矿的具体情况,笔者采用中─远红外幅射以及透射吸收谱与反射吸收谱相比较的方法,对其红外光谱特征和含金性评价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确定了黄铁矿含金性的红外光谱评价准则是:v1、v2、v3吸收带的频率分别低于415cm-1、347cm-1、287cm-1,Tov1-Tv1值低于30,Tov2—Tv2值低于5时为富金;相反的情况为贫金或无金。在样品物质浓度(C)相同的条件下,黄铁矿特征吸收带的光密度(D)值随其含金性提高而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