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李瑛霞 《地下水》1995,17(1):19-22
本文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利用浅层地下水的平原纯井灌区,建立常规运行方式的优化模型,以寻求合理的机原配套及相应的水利化工开发程度,并以工程实例对模型进行了演算和论证。  相似文献   

2.
基于WWW的水利信息服务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汉成  刘云华等 《水文》2001,21(6):35-37
通过对实现Internet信息服务的Web与数据库接口技术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WWW的水利信息服务系统信息发布模式,并讨论了系统安全性问题。最后给出了一个成功的水利信息服务系统实例。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教学录像带简介孙洪林,曾焱(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对水利系统应用计算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形势,更好地解决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技术中的问题。水利信息中心本着普及与提高和学习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与电子工业部计算...  相似文献   

4.
不确定性及可靠性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利及土木系统工程分析中,可靠性计算的核心之一是对随机变量进行正态转换。对土木工程系统不确定性及可靠性分析中有着潜在应用前景的非正态随机变量的多项式正态转换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在各种条件下非正态随机变量的正态多项式转换成果之评价,发现在水利及土木工程可靠性分析中常用的许多分布可以保留其自身的比较好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锚固体系中有不同大小和程度的缺陷,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将产生能量衰减、相位突变及频散现象。利用声波的能量特征和波阻抗分析方法,对锚固质量进行初步分级;利用相位特征和小渡时频分析方法,对锚固系统中的锚固缺陷进行准确定位。三峡工程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岩土力学》2006,27(11):1879-1879
本书从工程治理的角度,详细阐述了边坡与滑坡产生机理、病害类型与处治方法,内容包括概述、边(滑)坡勘察、作用于边坡支护结构上的荷载、土质边(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岩质边坡稳定分析方法、有限冗强度折减法及其在土坡与岩坡上的应用、监测与预报,以及建筑、水利、铁道与公路边(滑)坡工程实例等。  相似文献   

7.
徐国东  曹玉安  宋强民 《地下水》2001,23(3):116-117,133
国民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水资源管理,水利应该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本文就转变观念及“资源水利”方面进行了论述,使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获得新的动力,拓宽和加深认识水利的思路,更好地解决水资源紧缺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8.
提要 羊毛湾水库渗漏与龙岩寺泉水复现,两种现象相继于70年代初期在相邻地区出现,引起从事水利、水文地质工作者的关注。对此曾进行过几次讨论。羊毛湾水库工程管理局积累了十余年的观测资料。迄今为止,对其关系仍未得出明确的结论,就其原因是水质资料分析与水位动态观测的解释不一致,带来认识上的分歧。本文就此问题,从水质资料方面提供一种分析方法,以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9.
人为活动条件下河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系统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地下水系统理论和地下水系统分析方法,从全新的视角对河北平原地下水系统的介质空间、流场、水化学场的结构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为活动条件下地下水系统的演化,从而为该地区水资源评价、开发与管理、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与防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WebGIS的全国水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初步实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黄诗峰  李纪人  徐美 《水文》2003,23(4):22-25
水环境信息系统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介绍WebGIS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WebGIS的水环境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功能设计及数据库设计,并在SuperMap IS的支持下,对系统进行了初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刘夕洪 《探矿工程》2004,31(3):24-25
就标准贯入试验的用途及影响试验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利用工程实例阐述了对试验成果的统计和分析方法,为地基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然后以实测电测深找水资料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在电测深找水资料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及其过程与维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中国工程水利、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发展沿革,分析国内外生态水利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及其特点,指出生态水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生态文明时代水资源利用的一种新途径和方式,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开发水利、发展经济,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阐述了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定义和发展模式及其过程和维度,并提出以下结论和观点:①生态水利将水资源和水循环调控作为重要生态要素,从流域生态系统能量交换、生物链接、结构平衡、循环转化全视角开展研究,探索既能满足人类社会需求,又能兼顾水生态系统健康和良性发展的生态水利措施和方法。②建立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调度"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特别是将生态调度纳入水利工程全"服役期",其中"后坝工时代"实施全流域大尺度生态调度,是生态保护和恢复最有效的措施。③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水循环调控"三个维度,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体系中,科学把控生态水利的空间定位,促进"三生空间"优化布局,保障"三生用水"合理配置,优化"三生关系"耦合协调,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水利事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总结中国工程水利、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发展沿革,分析国内外生态水利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及其特点,指出生态水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生态文明时代水资源利用的一种新途径和方式,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开发水利、发展经济,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阐述了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定义和发展模式及其过程和维度,并提出以下结论和观点:①生态水利将水资源和水循环调控作为重要生态要素,从流域生态系统能量交换、生物链接、结构平衡、循环转化全视角开展研究,探索既能满足人类社会需求,又能兼顾水生态系统健康和良性发展的生态水利措施和方法。②建立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调度"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特别是将生态调度纳入水利工程全"服役期",其中"后坝工时代"实施全流域大尺度生态调度,是生态保护和恢复最有效的措施。③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水循环调控"三个维度,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体系中,科学把控生态水利的空间定位,促进"三生空间"优化布局,保障"三生用水"合理配置,优化"三生关系"耦合协调,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水利事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推动水利大数据的发展及其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对水利大数据相关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在回顾水利大数据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界定了水利大数据的概念及内涵;构建了水利大数据的研究框架,并对水利大数据的存储与共享方法、分析平台、挖掘算法、数据可视化和应用等进行了探讨。结合水利大数据研究发展和应用需求,从数据集成方法、分析挖掘算法、数据安全和综合决策分析平台等方面对水利大数据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水利系统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水利经济系统运行评价指标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最优控制理论,建立了相应于工程动力系统中能量指标的水利经济系统运行效益的动力学评价模型,提出了水利经济系统的“弹性”、“质量”等模态特征量及“动能”、“势能”等系统特征量的表达形式,并应用于江苏水利经济系统的实证分析,计算结果反映了所建能量指标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赤峰北部大井多金属矿床为裂隙充填型脉状矿床,矿体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本文用岩组分析方法首次从微观角度对矿床成矿前及成矿期构造裂隙性质进行研究,阐明了矿床内各矿脉的控矿构造特征,此外,对矿床内断裂系统进行应力分析,提出了成矿裂隙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21,(3)
水利综合统计工作在反映水利发展成就和制定行业行政决策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数据支撑作用。笔者基于陕西水利综合统计工作实践,对"十三五"期间陕西水利发展成就进行统计总结,并结合国家"十四五"期间水利行业改革发展思路,就如何贯彻落实国家统计局和水利部对水利统计工作的各项任务要求,做好"十四五"陕西水利综合统计工作进行探讨,重点从健全调整水利综合统计指标体系、完善创新水利综合统计组织管理模式和强化水利综合统计职能三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具体发展思路。本次分析成果以期为水利综合统计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论生态经济型环境水利模式——走水利绿色道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坩卿 《水科学进展》1999,10(3):260-264
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创导了一个名为生态经济型的环境水利模式,从热力学上讲这是一低熵模式,从哲学上讲这是一“天人合一”的模式。该模式中的环境水利学为近年来中国专家学者率先提出的全面系统研究水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新学科。对该模式中的8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