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6 毫秒
1.
临汾地震台摆式倾斜仪的监测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境内几次中强震及山西地区6次有感地震前,临汾地震台两种摆式倾斜仪存在有不同反映,探讨不同摆式倾斜仪对同一地震监测能力的差异性和同一仪器对不同地震的异常反映能力,结果表明:①摆式倾斜仪监测震兆信息的距离范围由仪器自身的监测能力(综合噪声水平及观测精度)和未来震级的大小所决定;②对于不同地震,两摆式倾斜仪所表现出的异常形态不同,即便在同一观测仪器上表现出来的异常形态也存在差异;同一地震两摆式倾斜仪所反映的异常并非呈相关一致性,而且同一仪器的不同方向对异常信息的捕捉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张新东  闫俊岗  张磊  孙晴  王静  吴鹏 《地震研究》2011,34(3):317-321
为研究不同仪器墩的地震波形记录质量,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在河北武安地震台,用同一类型的地震计和采集器分别在3种仪器墩上进行波形记录实验.对比实验表明,摆坑仪器墩在相对条件下能取得较好记录效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乌什地震台与阿合奇地震台形变和流体数据,采用动态分析、形态法,对新疆于田MS 7.3地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于田MS 7.3地震前,乌什地震台与阿合奇地震台形变和流体数据存在不同程度的趋势异常和短临震异常;趋势异常以趋势性转折和打破年变为主,短期异常表现为部分测项速率变化及倾斜矢量打结,临震异常以震前几天出现数据突跳、掉格和曲线畸变为主。  相似文献   

4.
利用归一化速率变化方法(NVRM)分析处理了芦山MS 6.1地震震中距450 km范围内的成都地震基准台、冕宁地震台、红格地震台、甘孜地震台等4个台站的地电阻率观测数据,结果显示:红格地震台NS、EW测道及甘孜地震台NE测道原始数据震前出现年变趋势性下降,下降幅度为1%—3%;红格地震台NVRM曲线震前出现正异常,冕宁地震台、甘孜地震台出现负异常,曲线转折下降过程中发生芦山MS 6.1地震。虽然整体而言提取出的地电阻率震前异常在时间上与此次地震对应关系较好,但甘孜地震台、红格地震台与此次地震震中间距离均大于300 km,提取出的异常是否为此次地震异常,还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5.
2008年8月30日的攀枝花仁和—凉山州会理间6.1级地震前,距离最近的攀枝花南山定点形变台多套仪器监测到了明显的异常变化。本文对此次6.1级地震前的多套形变仪器记录异常作了总结研究,各套仪器监测在出现中期异常的同时,又存在短临异常。结果表明:南山地震台石英摆仪观测NS向分量存在趋势变化偏小异常的同时,又存在短期突变加速异常;长水管仪的异常变化表现为加速和转向变化;石英伸缩仪NS向分量的异常变化在震前两天出现,表现为原始记录曲线、整点值的畸变。结合历史震例总结显示:攀枝花南山台各套形变监测短临异常的开始或结束时间对台站周边未来地震的时间有一定指示意义,即异常开始后一至两个月内,在监测台站周边地区可能发生6级以上地震;各监测分量方向异常变化对台站周边未来地震可能的方位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异常的变化幅度与未来地震震级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台湾花莲海域强震的同震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面波延迟时间、最大变形幅度、同震持续时间3个方面研究厦门地震台数字化观测仪器对2009年台湾花莲海域2次强震的同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对同一地点的地震,同震响应面波的延迟时间相同,持续时间与观测仪的分辨率有关;同震响应幅度与地震的震级正相关,与地震发生的方位有关:同震响应的形态以高频脉冲为主,有时伴有阶跃.为今后解释...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离石中心地震台洞体形变近6年观测资料中典型异常形态及与其相关地震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异常形态主要表现为短期趋势转折,突跳、毛刺、加粗等的数据波动,固体潮畸变伴掉格,且大多数异常是3种形态的组合;多数异常在震前发生,震后迅速恢复,固体潮分钟值曲线上有同步变化;水平摆和伸缩仪对应国内外6级以上的地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反映,水管仪表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唐山4.8级地震前易县地震台地应变异常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12年5月28日河北省唐山发生M_S 4.8地震,地震前易县地震台地应变观测数据出现异常,对四分量应变数据、体应变及伸缩仪观测数据,从发震时刻、异常形态、起始和持续时间、异常幅度等进行分析,认为异常在时间和形态上具有一致性,且同一地震台不同观测手段同时监测到异常,可见此异常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各大网站地震目录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全球地震台网与地震台阵、我国区域台网与地震台阵的监测能力,阐述了地震台阵与密集台网/台阵的区别。研究表明,对同一地区所检测的地震数,地震台阵是地震台网的3-10倍,而震级下限可降低1.2-2级。一般情况下,以微弱信号检测为目的的地震台阵监测能力均优于以结构研究为目的的密集台网/台阵,2种台阵是目的、性质、孔径、形状、台间距、技术手段、研究方法均不同的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CZB型竖直摆倾斜仪观测资料显示,形变异常与中国大陆近年具有较大影响的一些地震存在对应关系,分析发现震前异常变化有2种:①渐进式异常变化;②台阶式异常变化。研究发现,在不同地震台站,同种倾斜仪器在同一地震前异常表现不同,分析认为异常形态与台址岩性和岩石完整程度有关,与台站所处地质构造和周围山体地貌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6组(15个)用不同灌浆料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的试验,分别研究了未加固、外包钢加固不灌、外包钢加固用复合灌浆料灌浆、外包钢用环氧树脂浆料的P—△曲线,提出了最优加固方案:用高性能复合灌浆料加固试件。采用这一方案可提高构件寿命。研究成果已被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2.
安徽历史地震等震线长轴方位分布及地震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统计了安徽地区历史地震等震线长轴方位分布,主要有北东、北北东、北西和近东西向4组,它们与震中区及其附近的新生代活动断裂的走向有较好的一致性,大致反映了安徽各地的发震构造及破裂方位。其中北东、北西向断裂活动时间最新,多与地震活动相关,而北东向活动断裂是研究地区主要的地震构造。从构造地貌、断裂活动、遥感解译活动线性构造和中强地震活动的相互印证关系来看,大别山北麓、皖东北地区是安徽现代构造和中强地震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其中,皖东北地区未来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13.
地震计性能测试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一个地震计性能测试装置,使其在地震计的生产过程中提供仪器的频响特性曲线及三分量一致性,提供更方便可靠的测试手段。结合目前现有的电法标定原理以及数据处理理论,给出测试装置的原理、硬件电路、软件设计以及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4.
董曼  杨天青  陈通  魏文薪 《地震》2014,34(3):140-148
基于国内外8次地震报道死亡人数的统计数据,采用修正指数曲线、龚铂茨曲线、罗吉斯蒂曲线分别进行震后死亡人数估计。对比分析表明三种模型均适合地震报道死亡人数估计;用剔除前两个拟合值后的拟合精度作为预测误差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对中国3次强震报道死亡人数拟合结果分析显示,联合三种模型,采用相对误差较小的模型为主、另两种模型为参考的方法进行最终死亡人数预测,可为抗震救灾指挥部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应用SYC 系列声波仪探测室内受压岩样破裂区域的试验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在稳压阶段及卸荷后测量声波走时的试验方法,并通过试验对时间因素及卸荷产生的走时误差进行了初步探讨,证明这种试验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termine uncertainty in the gauged range of the stage–gauged discharge relationship for 622 rating curves from 171 Australian Bureau of Meteorology Hydrologic Reference streamgauging Stations (HRS). Water agencies use many methods to establish rating curves. Here we adopt a consistent method across all stations and develop rating curves based on Chebyshev polynomials, and estimate uncertainties from standard regression errors in which residuals from the polynomials are adjusted to ensure they are homoscedastic and normally distributed. Uncertainty in input water level is also taken into account. The median uncertainties in mean response of the available gauged discharge relationship at median daily discharges for the HRS dataset range from +4.5 to ?4.2% (95% confidence band) and for individual gaugings from +29 to ?22% incorporating a water level uncertainty of ±4 mm. The uncertainties estimated are consistent with values estimated in Australia and elsewhere.  相似文献   

17.
湿式外包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范中提到的湿式外包钢加固灌浆方法中,只有环氧树脂化学灌浆方法一种。本试验是根据韩城电厂所要加固的厂房来考虑的。主要研究两种类型的柱:长柱(剪跨比为4)和短柱(剪跨比为2)。每类柱试验五种加固灌浆情况,分析各试件的破坏特征,比较各种加固方案的效果,为电厂加固推荐最佳方法。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柱湿式外包钢加固构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复合灌浆料加固这一新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加固质量好及显著的经济效益等优点。试验结果表明可为钢筋混凝土抗震规范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腾冲火山区地震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对火山区及附近的震源深度、地震时距曲线和地震波速度等地震学参数特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腾冲火山区地震震源深度相对较小,向周围地区逐渐增大,震源深度分布的低值区,又是环境剪应力场的值分布区。腾冲火山区P、S波平均速度,明显比外围地区小,腾冲火山区存在低速区。这些地震学参数分布的差异,一方面反映出地区作为火山区的固有特征及其地域分布的大小,同时也揭示出腾冲火山在  相似文献   

19.
立足于中国地震风险的定量分析和巨灾保险理论,对国外有代表性的地震保险制度进行了比较性研究。认为我国幅员辽阔有利于分散风险,国外地震保险的成功经验可以应用于我国,而适应于我国的地震保险制度设计未必可以应用于其他国家。建议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最佳方案是在政策上采用新西兰的法定模式,在分保技术上采用日本模式,并阐述了这一组合模式的财政、保险和投保人的三赢原理,说明了我国地震风险分析技术已经具备了支持这一制度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T形截面短肢剪力墙刚度及延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T形截面的六片短肢剪力墙,两片普通剪力墙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描述了短肢剪力墙的破坏现象。通过对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的分析,找出短肢剪力墙试件从开始开裂直至破坏过程中刚度退化系数随试件位移变化的规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模拟了此曲线,给出了模拟公式。确定了试件的位移延性,比较了各试件间的差异。此外,通过与两片普通剪力墙试验结果的对比,发现当短肢剪力墙的高厚比从规范规定的8变化到普通剪力墙的9时性能差异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