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文章从评价与区划两个角度出发,并将两者综合,初步确立了矿产资源综合评价与区划的指标体系,将地质、经济、社会、生态、技术、市场及区位条件7个方面同时作为矿产资源综合评价与区划的主要影响因素,突破了前人的研究模式,对于我国第三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区域矿产资源经济综合评价是矿产资源经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份,综合评价方法是实现矿产资源经济研究综合化、定量化的工具和手段。本文在充分考虑区域矿产资源经济综合评价研究特点的基础上,对其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洞室岩体质量是一个多因素的模糊概念,评判其质量的边界用一个绝对判据来划分不够科学。因此,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在单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六个因素的总体岩体质量模糊综合评价,并结合某隧道实例,对其七个洞段岩体质量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从评价结果来看,模糊数学方法是岩体质量评价中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对济南市地质环境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特点,选取地下水富水性、地下水腐蚀性、岩土层综合分区等14个一般性因子和泉水影响这一敏感因子,采用GIS-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地下空间资源分为2个竖向层次进行评价,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作出了分区。  相似文献   

5.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以各类基础地学数据库和以往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成果为基础,应用GIS技术手段编制各类专题图件和成果图件,达到解决所评价的矿产资源"在哪里、有多少"的目的。本文探讨了在具体实施湖南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应用GIS技术进行综合编图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河南济源城区地下水水质污染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文中以三个标准和四个级别、线段函数和折线法作为确定隶属函数的基础,然后采用统一基本权重和具体样本附加权重相组合并经归一化处理而求得实际权重。继之,选用“∨·∧”、“×·+”两种模型的算子进行综合评判。整个评判过程均在微机上实现。评判结果清楚地反映出了该地区的污染程度。文中,笔者结合该区自然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各种级别水的成因,并对该区今后的污染治理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地定级综合评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选用模糊数学中多级综合评判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城市土地定级的两级综合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通过综合评定,可分选出与城市开发建设相适应的土地分类级别,为城市土地转让估价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对某地区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过程中,往往很难准确合理地确定各类评价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AHP)与模糊数学(fuzzy mathematics) 综合评判法是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地区的生态环境健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并选取实验区的各类生态指标。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层次权重,然后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根据提取的遥感数据完成地区生态环境评价分级。运用基于AHP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在GIS平台上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加权叠加,得到地区生态环境的等级评价图,实现了地区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确定地区生态环境各指标权重所得的评价分级是与现实吻合的,这对于评价和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国家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宏观调控 ,科学地管理矿产资源 ,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 ,根据《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山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纲要》正在着手编制。该纲要的思路重点是 :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满足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保证矿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 ,用好省内外、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提出全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总体部署及相应的政策与管理措施。纲要的重点内容将包括 :矿产资源形势、指导…  相似文献   

10.
以地质调查评价的成果为评价基础,对攀西地区的矿产资源进行了进一步分析。选取了钒钛磁铁矿、富铁矿(赤铁矿和
磁铁矿)、铜矿、铅锌矿、镍铂矿、锰矿、金矿、稀土矿、煤炭、石墨和磷矿等11类矿种作为主要评价对象,并在省市(州)第二轮矿产
资源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划分了19个调查评价区进行综合评价,分矿种分评价区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得出各矿种各评价区的
优劣及保障情况,最终为全国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为了认真贯彻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国策,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宏观调控,促进我省矿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省政府组织制定了<河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02年8月20日,国土资源部受国务院委托,经征求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环保局意见批准<规划>可以发布实施.<规划>从河南省情、矿情出发,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局,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合理利用与保护及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提出了我省矿业经济结构与布局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与战略、矿山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目标,以实现矿产资源管理和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规划>是我省"十五"以及至2010年矿产资源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我省矿产资源各类专项规划和市级矿产资源规划的依据.<规划>分总则,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的实施和保证措施七章、二十个部分,附表十七份、附图六张.现将<规划>主要内容摘要刊登如下,供各地学习、贯彻.  相似文献   

12.
从资源合理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3个方面,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应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对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用加权法求得临沂市1995-2004年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用协调度模型求得临沂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协调度,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了各项指标的障碍度.  相似文献   

13.
海域水质对海洋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海水环境评价能够正确反映海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本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通过一级、二级模糊评价对防城港湾海域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为该海域的保护区管理和水域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环境水文地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评价方则是评价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本文从洛阳市地下水水质的实际污染现状出发,采用新兴的模糊数学法对其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以VIC TO R-9000微型计算机为工具,有效的提高了计算的速度和精度,取得了预期的成果。这无疑是在传统的指数法评价水质基础上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以双村岩溶水系统 18个代表性水质监测点的最新成果资料为基础 ,结合水文地质条件选取 10项评价因子 ,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 ,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对该系统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 :该岩溶水系统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的环境质量状况较好 ,局部地段较差 ;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展布特征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污染源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在选择机械零件材料时采用传统方法所具有的主观性缺陷,本文结合设计实例,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零件材料选择的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能从多种可用材料中较客观、合理地确定出最适用的一种材料,从而提高了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7.
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煤矿资源丰富,高强度的开采利用给矿山地质环境带来巨大挑战。本文对区内12个煤矿山进行了现状调查、样品采集及测试,分析了地面塌陷、土地资源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含水层结构破坏、水土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特征、危害程度等基本特征。采用模糊数学法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综合划分评价单元及影响等级,提出治理建议,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矿产资源管理领域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着重从矿业权流转管理、矿产资源整合、矿产资源开发综合效益提升三个方面对国土资源领域矿业管理提出见解,力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矿产资源管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以下简称"三率")是衡量矿产资源集约节约开发利用水平的核心指标。按照国土资源部统一部署,从2012年开始,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煤炭、铁、锰、铜、铅等15种矿产448家矿山重要矿产的调查与评价工作。在两年多的野外实地调查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大量数据汇总、综合分析研究,湖南省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报告最终出炉,并随之建立了全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数据库。2014年6月24日,该项调查成果通过国土资源部评审验收,被评为优秀等级。以下为调查报告部分内容的选编。  相似文献   

20.
模糊数学在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根据几年来从事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提出了一种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定量化、综合评价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级别并进行评价分区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于掌握,有一定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