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浙江地质》2010,(4):31-32
江苏省不断扩大矿山储量动态监测面,2009年全省共对1824家矿山开展了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工作,占全省矿山总量的75.59%.其中大、中型矿山开展率为100%。为提高矿山储量动态监测质量.江苏省研制开发了《江苏省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系统》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强化矿山资源储量年报在矿产资源管理中的地位,督促矿山企业做好矿山资源储量年报工作,为矿山资源储量登记统计、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和矿业权评估等提供基础依据,滕州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境内26家矿山企业编制完成了2011年度储量年报。为提高年报编制的效率和质量,要求所有矿山企业都要聘请具有固体矿产资源勘查资质的单位编制该矿山储量年报。凡是不进行编制或不按照要求编制储量年报的,年检不予通过,不再出具矿山保有资源储量证明和办理延续、变更等登记。  相似文献   

3.
张双悦 《甘肃地质》2013,22(1):24-29
甘肃省位于铜矿重要成矿带中,是我国铜资源重要分布省(区)之一,并已建成了我国铜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甘肃铜矿山始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目前都已面临不同程度的资源危机。急需加强接替资源的勘查,一是为一批危机矿山新增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发现并控制或探明一批对我国铜原料供应有重大影响的骨干矿山的后备资源。国内外实践证明,矿山深部和外围是发现新矿床扩大资源储量的重要途径。作者从甘肃省在我国铜工业中的地位、矿山面临资源危机、科学对待接替资源找矿、矿山外围和深部找矿潜力,选择重点和建议等6个方面研究了甘肃省铜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问题。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传统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特点,以地矿点源数据库为基础,以矿山日常勘探与储量估算及开发工作流程为主线,在QuantyMine数字矿山软件中开发了实现传统资源储量估算的功能。解决了多源地矿勘查数据一体化管理与应用、资源储量估算与地矿勘查图件报表编制一体化、多金属矿山资源储量动态估算与管理、资源储量估算成果共享等关键技术问题。结合传统储量估算工作特点,采用智能化与人机交互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多金属矿山资源储量多维空间一体化与可视化动态估算与管理功能,可有效提高储量估算科学性和可靠性。相对传统手工储量估算,采用本系统可提高5倍以上的工作效率。在紫金矿业集团所属多个矿山的应用表明,结果偏差在10%以内,估算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江苏近年来在矿山储量复核及检测工作的实际情况,对矿山储量动态监管中的测量内容、方法及精度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内煤炭矿山资源储量动态变化原因研究,将其变化类型划分为:开采动用、重新核实、资源复采、资源压覆和界外动用五种类型,其中开采动用是储量变化的主体,存在于所有矿山,储量增减占比高(68.8%);重新核实是矿山有计划开展的储量修正补充,广泛存在(40.0%),储量增减占比低(4.3%);复采资源是矿山依靠工艺、设备提升改进回收的资源,存在于少数矿山(12.9%),储量增减占比非常低(1.1%);压覆资源仅存在个别矿山(8.6%),但引起储量变化量大(25.8%),需进行储量核减报批;界外动用是非法行为,需对违反的企业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  相似文献   

7.
崔伍 《河南地质》2014,(3):38-38
2月20日上午,汝州市地矿局举行汝州市2013年度矿山储量动态检测报告评审会。5名省国土资源厅认定的矿山储量评估师及评估员组成评审专家组,对汝州市40家矿山企业2013年度矿山储量动态监测报告进行了评审。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矿山地质学是在新中国诞生后建立起来的.三十年来,矿山地质工作随着矿山生产建设的大发展而得到了迅速地全面地发展.已经培养了一支数以千计的矿山地质专业科技队伍,进行了上百万米的生产探矿工程和相应的地质编录、取样以及储量计算等基础工作,直接起到了为矿山生产服务的作用,同时还与地质部门和科研部门共同开展了老矿区找矿探矿(尤其寻找盲体矿)和成矿规律的科研.总之,矿山地质工作在大打矿山之仗和为地质科学开拓新的领域中都取得了很大成就.矿山地质学现已成为我国地质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辅助矿产资源储量动态估算与管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监管水平落后,矿山资源储量动态估算、管理及图件编制信息化程度低的现状,以矿山日常勘探与开发工作流程为主线,以地矿点源数据库为基础,研究了一种新的可对不断勘探与开采的矿山提供有效支持的计算机辅助矿产资源储量动态估算与管理模型。该模型可实现复杂多金属矿山资源储量二维及三维空间一体化与可视化动态估算,创新性地解决了复杂多金属矿山勘探与开发所面临的资源储量动态核减与管理问题。以基于该模型实现的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软件--QuantyMine传统方法矿产资源储量动态估算子系统为工具,以福建紫金矿业集团所属的多个矿山为实际应用对象进行模型检验。经与核实报告对比分析,所选取的某典型多金属矿床矿石量、金属量动态估算结果与报告结果相差分别为-1.78%~2.86%和-5.05%~4.45%,资源储量各类别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10.
矿床储量分级是勘探研究程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在这方面主要存在分级及衡量级别标准不统一,划分条件不具体等问题.为了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我们曾对几个铁矿床进行了有关的调查.对于储量分级,近几年各有关领导部门已经组织了专题调查,并在《金属矿床地质勘探研究程度的规定》中作了划分,这里就不谈了.现仅就工作中涉及到储量分级条件的有关问题,谈谈个人认识,供讨论,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一影响储量工业用途的基本因素由于不同级别的储量在矿山建设和生产中用途不同,对其勘探研究程度要求也不一样,如作矿山采准设计依据的储量要求勘探研究程度要高,而作为矿山开拓设计和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以基于GIS的矿山储量动态管理数据库体系作为矿山储量动态管理工作实施的技术方法,重点阐述了体系中数据库系统、系统平台、更新机制、技术支撑四个部分的建设思路,并将体系实际应用于云南省矿山储量动态管理工作中,为储量动态管理机制体制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7月5日,汝州市地矿局举办培训班,集中对该市11家大中型矿山企业和6家地勘单位矿山储量动态检测和储量数据报盘业务进行培训,切实增强矿山企业对矿山储量动态检测工作的认识,提高储量动态检测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与澳洲资源/储量分类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企业在澳洲矿业投资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资源量/储量成为了对标底估值的关键.通过对澳大利亚JORC分类与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对比研究,认为澳大利亚的资源量/储量和我国的资源/储量理念上有一定的差异,澳大利亚资源量纯属地质概念,储量属于经济、社会概念,两者不能相加.JORC资源量等于我国新分类的资源量与基础储量的总和.JORC证实储量(Proved)高于可采储量(111),更接近于我国矿山的开拓矿量.其概算储量(Probable)高于我国的预可采储量(122).  相似文献   

14.
1月7日,丽水市国土局和青田县国土局共同组织专家对我县2009年度矿山储量年报进行审查。经专家审查,浙江金安矿业有限公司编制的13个矿山储量年报,章节齐全,结构合理,基本符合国土资源部《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的规定。通过所有年报的审查。按照部省有关规定,从2007年开始,由我局统一采购,各矿山企业分别委托浙江金安矿业有限公司承担一年一度的矿山储量动态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等高线法、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平行断面法以及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配合水平断面法在矿山资源储量估算中的应用实例为背景,对多种储量估算方法在矿山资源储量估算中的综合应用进行研究。经实际应用发现,多种储量估算方法在矿山资源储量估算中的综合应用不但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外,还可最大限度降低各因素对矿体资源储量的影响,使资源储量估算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6.
1954年6月,为了适应我国地质勘探工作和矿山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建立了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负责审查和批准各种矿产储量报告.1958年以后,各省市(区)陆续建立  相似文献   

17.
储量分级方法和各级储量的标准问题,是找矿勘探和矿山生产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政策性问题.在矿区开发的各个阶段上,矿产储量的级别也不断提高.矿量升级过程,就是我们对矿体的揭露和研究程度逐步深入的过程.经过升级,储量的用途也由编制地质勘探设计和矿山发展远景规划的基础资料变成编制矿山年度开采计划的依据.在地质勘探和矿山生产建设工作中,储量分级的方法主要有比较广泛使用的三类五  相似文献   

18.
杜桂泉 《云南地质》2011,30(4):464-467,453
采用大型矿业软件DIMINE建立大红山铜矿矿山三维地质模型,进而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块体模型进行品位估值和储量计算,结果准确,可用于矿山生产阶段的资源评估、储量计算、矿山设计。  相似文献   

19.
张涛 《河南地质》2014,(12):36-36
进入11月份以来,宜阳县国土资源局组织人员全面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工作,并及时进行跟踪检查,确保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工作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切实做好矿政管理工作,有效保护矿山,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鞍山市国土资源局在2012年度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工作中采取多项措施,推进制度创新,使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