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鱼雷作为水下最重要的进攻武器之一,可针对水下及水面目标发起非对称隐蔽攻击。随着近几十年电子技术的发展,鱼雷更加智能化,杀伤力更大。因此反鱼雷任务成为现代海战中一项重要的课题。主要介绍了国外近年装备的鱼雷型号,并对国外鱼雷对抗用声诱饵作了介绍,最后对声诱饵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为今后我国发展声诱饵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反鱼雷鱼雷(Anti-torpedo torpedo,ATT)作为一种可主动搜索并拦截多种制导类型来袭鱼雷的硬杀伤武器,毁伤概率高,成为各国水下防御的重要发展方向。在介绍现有鱼雷制导类型和各种鱼雷防御手段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 ATT 武器的优势,整理了国外 ATT 武器发展现状,详述各国 ATT 武器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最后,对 ATT 武器的作战使用开展研究,仿真分析不同条件下 ATT 对来袭鱼雷的拦截概率,为开展 ATT 武器研制及其作战使用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的军事部门,研制成功了一种“暴风”超高速鱼雷,并已装备在俄罗斯945型S级、685型M级及971型AK级攻击型核潜艇上。时速可达到200节,航程约10000~15000米。其速度之快,堪称世界之最,这种新型鱼雷一出现,便引起了世  相似文献   

4.
反水雷装备战时需求量多而和平时期需求量少,一直是困扰反水雷行业的难题。随着可便捷搭载于各种平台的建制式反水雷装备的出现,这一矛盾可得到一定的缓解。结合我国民用直升机的发展情况,参考国外直升机反水雷装备和技术,探讨了将民用直升机用于反水雷作战中的应用可行性,解决反水雷装备战时与和平时期间的需求矛盾,提升我综合反水雷能力,实现快速、高效的反水雷作战。  相似文献   

5.
潜艇与 UUV 协同作战能优势互补,形成新的作战能力与手段,这使得潜载 UUV 成为了近些年美国等海洋强国的研究热点。首先,对潜艇与 UUV 的协同作战模式进行研究;然后,结合作战需求对潜艇与 UUV 协同作战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潜载 UUV 装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最后,参考国外潜载 UUV 发展经验对我国发展潜载 UUV 装备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我国海洋自然环境及其面临的战场环境,认清深远海蓝军兵力的现实威胁,明确采用水中无人作战装备是应对未来远程作战的重要方式。重点探讨了水中无人作战装备需求,指出具备深远海投送能力、网络化信息处理能力、智能化自主作战能力的新质水中无人系统作战装备,是未来深远海作战武器装备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从潜艇反鱼雷防御的角度出发,主要介绍和分析了潜艇反鱼雷防御的战术背景、对抗措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3个方面的内容,针对潜艇面临的鱼雷和反潜威胁,对潜艇主动和被动防御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重点对潜艇针对未来反潜作战需求构建网络中心化、多层次、多平台、智能化的综合防御体系进行了思考和设想,为潜艇水下反鱼雷防御技术发展、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世界上各种鱼雷防御装备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而且层出不穷。分析了目前鱼雷软、硬杀伤手段的不足,重点分析了反鱼雷鱼雷(ATT)的局限性,对比空中反导系统,指出了目前ATT技术的误区。最后给出了一种近距离鱼雷防御的方法:多发深弹在水下形成可移动的弹阵,采用深弹协同作战的方式防御鱼雷。  相似文献   

9.
超空泡射弹具有水下高速打击能力,在应对来袭鱼雷攻击时,可以选择精准点射或密集发射形成弹幕的方式有效拦截目标。超空泡射弹与其他反鱼雷武器一同构成水下防御网,为作战样式提供更多选择。 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反鱼雷作战的各项能力指标权重;然后针对不同武器的作战能力,分别设计不同的品质效用函数,由此计算出具体的能力赋值。最后,通过模型计算出超空泡射弹在反鱼雷作战中的体系贡献率,以此推动与之相关的超空泡发生器、水下制导和水下高速推进系统等关键技术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展, 为后续研制生产和尽快投入部队形成战斗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反潜深度加大,反潜距离增加,当前反潜作战的难度越来越高.对反潜武器作战装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了现有反潜作战样式的不足;阐述了超空泡武器的发展现状与优势,提出了应用超空泡技术,发展一种依托火炮平台发射超空泡反潜弹药的初步设想,并对超空泡反潜弹药的弹道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文末展望了该型反潜弹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