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世界》2010,(8):6-6
2010年的世界杯上最出风头的恐怕不是任何人,而是章鱼保罗。 我们常说的章鱼又叫八爪鱼、八带鱼,属软体动物,有8根长爪。章鱼有8条带吸盘的臂腕,既是捕食的工具,也是流动时的辅助用具;章鱼有惊人的伪装技巧,它具备一整套包括改变姿态、皮肤结构及色彩功能的机制,以达到隐身自保的目的。同时,对于人类来说,章鱼还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  相似文献   

2.
微笑章鱼     
《海洋世界》2008,(12):7-7
全球海洋生物普查项目的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种外貌独特的章鱼Megaleledone setebos。它生活在环南极海域的浅水地区。从最近发布的一张照片来看,它的样子十分可爱,眯缝的“眼睛”让人感觉它正在微笑。专家解释说,那并不是眼睛,而是皮肤褶皱,真正的眼睛在两边。研究表明,这种章鱼是世界上许多深海章鱼的祖先。  相似文献   

3.
正本着"但凡好看的都有毒"这个定理,蓝环章鱼长得是又小又萌,但有关它伤人的报道可真是不少。蓝环章鱼是被列为"全球十大最毒动物"之一的剧毒生物,与箱型水母并称为两种最毒的海洋生物。蓝环章鱼是一种很小的章鱼品种,隶属于章鱼科,俗称"蓝圈章鱼",广泛分布在日本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太平洋海域中。它个体很小,全长只有2 0厘米左右。同其他章鱼一样,蓝环章鱼的皮肤内也含有  相似文献   

4.
《海洋世界》2008,(9):6-6
章鱼又被人们称为“八爪鱼”,但是蕈鱼的八只触腕中,哪些是“手”、哪些是“脚”,要么都是“手”或者“脚”?最近,一只名叫“梅维斯”的巨型太平洋蕈鱼有可能帮助科学家们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章鱼的“手”“脚”数量是相同的,4条触腕负责行动,另外4条负责进食和操纵物体。但科学家们通过仔细观察后认为,章鱼有6只手和2只脚。  相似文献   

5.
章鱼或许是珊瑚礁中最善于表演的居民,且它们非常富有个性。章鱼有八只手臂,手臂下有很多吸盘,这些吸盘可以根据需要合起或分开。大部分章鱼都在岩礁碎石里建造特有的房屋,用珊瑚和岩石碎片在出口处打桩。但一些泥居种类也打海底洞穴,许多洞穴门口都配有哨兵海胆,它或许是来帮助阻止入侵者的。一般洞穴都有一个秘密后门,被威胁或被打扰的章鱼可以从此逃脱。章鱼是领地性动物,除非它们被频繁的打扰,否则,它们总是要返回自己的家。它们偏爱夜间活动,但假如处所不被打扰,或潜水员要它们在岩礁上出现时,它们白天也可以被看到。章鱼鹦鹉般的喙可以给人以恶毒的一咬,故意对人们使用防护武器完全是人们挑衅的直接结果。对你提出警告:一般来说,礁岩章鱼的一咬非常恶毒,它唾液上的化学物质会使人极度疼痛。一些章鱼是有毒的。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最小的一种章鱼也是最致命的一种。澳大利亚水域里的一种蓝环章鱼一咬能杀死一个人,且无法抢救。它只有巴掌大,棕色带黄色条纹,和彩虹般的紫色和蓝色条纹在章鱼痛苦和兴奋时闪亮亮地放大和震动。  相似文献   

6.
鲈鱼卷身求爱在墨西哥湾的雄性鲈鱼,凡遇到雌鲈时,便将自己的身体扭曲卷成“S”形,并张开胸鳍,追逐雌鲈,之后它立即喷射精子,雌鲈排出卵子,于是它们便结成伴侣。章鱼抚摸求爱海洋中的章鱼第一次求爱的方法是用自己的触须去抚摸同伴,一旦雌章鱼接受了雄章鱼的求爱后,雄章鱼就会用一只专门的“胳膊”把一袋精子放进雌章鱼的体腔内,从而使求爱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7.
刘传锦 《海洋科学》1984,8(1):18-18
长期以来,人们都以为现代章鱼的祖先是很大的动物,并且有着长长的令人害怕的触手。法国考古学家贝耳纳德·利乌不久前在阿尔代希发现的章鱼化石证明,章鱼的祖先并不大。他所发现的章鱼化石长14厘米,宽为3.6厘米,要比现代章鱼小得多。  相似文献   

8.
生男养女是人类的天职,亦是人们义不容辞的任务。而在海洋世界里,水生动物的“母爱”同样屡见不鲜。章鱼的“慈母”心肠海洋中的章鱼,实属软体动物,是墨鱼的近亲兄弟。雌章鱼在产卵期间,真是奇妙得很,它的孵化过程要经过数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在孵化期内,雌章鱼绝对不允许任何海洋动物靠近它一步,即使是自己的“丈夫”误进它的孵卵窝,也照样不认情非把自己的丈夫活活咬死才罢休。雌章鱼不  相似文献   

9.
奇异的章鱼     
章鱼的大名虽然有个“鱼”字,但不属鱼类,它是无脊椎动物属头足纲,章鱼科。章鱼体短,卵圆形,无鳍,头上生八腕,腕间有膜相连。是人们喜爱的海味之一。 西德软体动物专家彼得·凯撒教授认为:“在所有海洋生物中,没有一种视力能比得上章鱼的。这种没有脊椎的软体动物,眼睛长得和人一样,也有视网膜,虹膜和眼睑。”章鱼还自带灯笼——长有能够分泌发光物质的器官,尽管海底暗无天日,它也可逍遥游戈活动。  相似文献   

10.
章鱼总让人联想起一些可怕的传说。而现在,章鱼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浓厚兴趣。一、快速生长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梦见过它,太平洋造就了它。一种被称之为Octopusdofleini的庞大章鱼统治着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到日本的北太平洋沿岸水域。  相似文献   

11.
章鱼,说是鱼却不是鱼,它是从头足纲软体动物中进化而来的。章鱼身体一般很小,八条触手又细又长,故又有“八爪鱼”之称。章鱼的攻防本领之全令人惊讶,是名副其  相似文献   

12.
麦麦 《海洋世界》2012,(2):56-57
为了生存采取各种手段巧妙伪装自己,是不少海洋生物趋利避害的存活法则。近日,研究人员声称一种鱼类正在模拟章鱼的生存方式。这种令人惊奇的循环模仿行为在印度尼西亚的海岸被发现。那么拟态章鱼是如何通过模仿保护自己的呢?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初,一艘轮船载着为日本皇室搜罗的高丽珍贵瓷器在日本海沉没了。100多年间,尽管人们清楚地知道沉船的地点,可是,连最好的潜水员也无法潜到这么深的地方。后来有几位渔民产生了一个绝妙的想法:为何不请章鱼帮忙呢?他们捕捉了一些章鱼,将它们拴上长绳子,然后放到装载瓷器的沉船处。这些章鱼沉到海底,一发现各种各样的陶瓷器皿就纷纷钻了进去。渔民觉得是时候了,便小心翼翼地将绳子提起,极为顽固的章鱼,一点也没觉察出来。于是,这些执著的“打捞工”,就这样一件一件地将沉船里的贵重瓷器打捞了上来。  相似文献   

14.
鱼吃老鹰的事,近期发生在东海洋面大陈岛。当日,冷空气过后,海水较凉,一只章鱼(软体动物中的头足类,也称蛸,足部形成八条腕足)蠕动着八条腕足,悠闲地爬上大陈岛杨府咀海岸边的礁石上晒太阳,好似一块蠕动的“肉团”。章鱼的行踪已被在岛上盘旋的老鹰发觉。老鹰居高临下,监视着礁岩上的章鱼,在上空盘旋一周后,一头俯冲下  相似文献   

15.
在西沙周围海域,生活着许许多多的章鱼。由于它们正好长着八只带有吸盘的长足,故又被称为八脚鱼。与我国其它海域的章鱼相比,西沙章鱼的主要特征是形体大。两者并排放在一起,真可谓“小巫见大巫”,其重量之差极为悬殊!在西沙,半斤四两算小的,三五斤、十多斤的极为常见。我在岛上服役期间,曾亲眼见过重达65斤的章鱼。这还不能算是最大的,据一些长期生活在岛上,人称“老西沙”的渔民说,他们刚上岛时,曾抓到过重达130斤的特大章鱼!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世界》2015,(2):3
<正>美国摄影师安德鲁·李日前到波沙奇卡湿地保护区旅行时,抓拍到海豹大战章鱼的惊人一幕。原本只想抓拍鹈鹕潜水捕鱼场景的他却看到一只海豹从海中进入湿地,在鸟类中引发混乱。所有鹈鹕远远飞开,为此李决定拍摄海豹。李说:"我看到海豹在水面上起伏,好像在与什么东西争斗。最终我发现那是一只章鱼。这场大战持续了很长时间,章鱼紧紧将自己裹在海豹的  相似文献   

17.
蓝镜头     
《海洋世界》2009,(9):F0002-F0002
摄影师Matt Ferraro正在观察一只生活在美国奥林匹克海岸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太平洋大章鱼。  相似文献   

18.
头足类以其足环生于头部而得名。它们虽和动作缓慢的蜗牛及装备笨重的贝和螺等是同兄弟,但多数成员打破了贝壳的限制,挣脱了着生活的束缚,一反迟钝的运动方式,而以游快捷、残忍好斗的姿态,活跃在全世界的海洋中,令许多动物望而生畏。头足类在它兴旺发达的古生代和中生代曾有1万多种之多,以后在生存竞争中只有数种类获得了成功,使全世界仅有不到600种我国海域约有100种。人们依其鳃和头部足数量和长短而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有二鳃,中头部有十只足者叫乌贼和鱿鱼,长有八只者称章鱼。章鱼俗称蛸或八带蛸,足长者叫蛸,足短者叫…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沿海湿地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华泽爱  贾泓 《海洋通报》1996,15(1):78-83
沿海湿地是海洋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中国沿海湿地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与沿海湿地资源方面有关的问题和作用。并根据中国一抽有条件提出了沿海湿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日《国家地理》杂志报道了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海岸1600米深海处,研究人员发现有一处海洋生物繁衍的“海底托儿所”。在该深海海域,各种鱼类与章鱼非常密集于海底山脊,在该漆黑的“海底托儿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