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河道砂岩型铀矿水文地质找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法正 《铀矿地质》2001,17(2):120-124
本文根据多年来古河道砂岩型铀矿的找矿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总结了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各工作阶段的水文地质工作重点和方法,针对古河道砂岩型铀矿与层间氧化带型铀矿不同的成矿模式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水文地质工作研究重点和方法,并对普查阶段后的地浸评价工作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二连盆地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连盆地是一个大型中新生代产铀盆地,近年来在该盆地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和找矿成果分析,建立了二连盆地找矿目标层确定的依据,提出二连盆地主要找矿目标层为赛汉组,次要目标层为二连组、伊尔丁曼哈组,找矿类型为层间氧化带型(含潜水-层间氧化带型);进一步总结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找矿判据,分析了二连盆地的找矿前景和找矿方向,指出巴音宝力格隆起带的南缘(乌兰察布坳陷北部和马尼特坳陷)是二连盆地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最为有利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3.
文中根据我国找矿实践和国外的有关资料,综合探讨了可地浸砂岩铀矿普查勘探的主要准则,提出了地勘工作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目的要求, 八种地质工业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三种勘探类型的划分及其依据,论述了可地浸砂岩铀矿勘探工作的特殊要求,划拟了不同勘探类型的勘探工程网度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是隐伏金属矿床、贵金属矿床普查找矿的重要技术方法,本研究应用该方法对隐伏可地浸砂岩铀矿进行普查找矿实验研究。实验表明,本区土壤离子电导率背景值为22.91μs/cm,异常平均值为513.96μs/cm,最高异常值达1349.30μs/cm。它可以圈定舌状蚀变砂岩体与未蚀变砂岩的接触边界,从而可以圈定隐伏砂岩铀矿的产出位置,是隐伏可地浸砂岩铀矿普查找矿的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1997年10月13—17日,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地质总局、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在沈阳市召仔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研讨会,总局局长、铀矿地质学会理事长张伟星同志以及地质、物探、水文、分析测试和遥感地质等专业的50余位专家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43篇,其中24篇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两位专家作了关于国外砂岩型铀矿床的专题报告。会议围绕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这个主题,就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规律、评价准则、找矿方向,以及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新技术、新方法和当前国内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  相似文献   

6.
从铀成矿条件分析西北地区砂岩型铀矿找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浸技术的引进与不断完善,沉积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已经成为我国铀资源找矿重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主要受层间氧化带控制,同时与高背景的铀蚀源区、盆地较弱的新构造运动、沉积和成矿期不同的古气候、有利的岩相岩性、富含有机或无机质还原剂、良好的地下水径流动力条件等密切相关。通过对西北地区典型砂岩型铀矿富集区及其相关盆地成矿地质条件的宏观分析,指出吐哈、伊犁盆地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潜力,对具有类似于上述盆地的西北地区铀矿找矿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系列,综述了不同找矿阶段所采用的物化探方法及所解决的问题,并对找矿方法的组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外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20  
王正邦 《铀矿地质》2002,18(1):9-21
本文首先以地浸砂岩型铀矿为重点,分4个阶段概要回顾了世界铀矿勘查和科研工作发展的历史,总结了基本的历史经验。其次,全面阐述了当前国外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发展的现状,对砂岩型铀矿在世界铀矿在世界铀资源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矿床分类、时空展布特点和规律及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理论和找矿技术方法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剖析,重点从构造条件、古气候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岩相古地理和岩性条件及铀源条件等5个方面对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对3类表生后生渗入型砂岩型铀矿的评价准则进行了概括性总结。以美国和中亚两个砂岩型铀矿主产区为代表,概述了国外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技术方法的发展现状。最后,在展望世界铀资源供需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明确指出我国铀矿地质战线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有针对性地论述了我们应采取4个方面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9.
层序地层学已被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与开发,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砂岩型铀矿床找矿勘探方面还只是刚刚起步。本文对比了砂岩型铀矿与油气成矿特点;研究了砂岩型铀矿与层序地层体系域的体系;提出高水位体系域是寻找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主要目标,低水位体系域下的切谷是潜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有利部位,水进体系域一般不利于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最后,作者展望了层序地层学在陆相沉积盆地内砂岩型铀矿找矿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于宝山  张治国 《铀矿地质》1998,14(4):227-233
本文从松辽、辽河两断坳盆地的地形地貌、水系及古冲(洪)积扇分布等遥感地质信息特征出发,根据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环境、矿床围岩──砂体的时空分布规律,对两盆地找矿远景地段的遥感影像特征、构造样式及古地理环境进行分析,并结合丰富的石油地质科研资料,建立了区内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遥感地质找矿模型,进而以此判断找矿选区的最佳部位,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桑吉盛 《铀矿地质》1997,13(5):264-269
松辽盆地是在兴蒙-吉黑海西褶皱带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大型陆相沉积盆地,基底主要为古生界浅变质岩,盖层主要是白垩系杂砂岩-有机页岩建造和新生界疏松碎屑堆积。笔者通过对前人资料分析研究后认为:松辽盆地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第三系是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主要目的层之一,层间氧化带型铀矿是主要寻找类型;盆地的西部和西南部是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2.
砂体及其研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砂体的意义,砂体的研究价值,砂体的分类,并从多方面阐明了砂体在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中的作用。抛砖引玉,力图推进砂体的研究工作,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找矿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3.
迎接新世纪铀矿地质科研的新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祖伊 《铀矿地质》2000,16(1):1-5,8
文章分析了即将到来的新世纪铀矿地质科研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其指导思想应为地质总局主攻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总方针服务,其具体任务是:加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平价和靶区优选研究;开发可地浸砂岩到铀矿勘查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把成矿模式攻矿床模式发展为找矿模式;加强铀矿经济地质和铀资源动态评系统研究并建立中新生代盆地和砂岩型铀矿数据库。该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作为铀矿地质科研的排头兵,为保障新世纪铀矿地质科研任务的完  相似文献   

14.
根据水成铀矿理论及可地浸砂岩铀矿找矿判据,列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盖层进行筛选,确定第三系狮子沟组(N2^2)为找矿目的层,并对冷湖地区铀成矿条件进行分析,指出该地区具有形成大规模层间氧化带条件,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5.
论当前我国北西部铀矿勘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致和  孙圭 《铀矿地质》1995,11(2):65-69
本文提出当前我国北西部铀矿勘查两项关键技术──中国北西部寻找大型超大型可地浸砂岩铀矿勘查技术和找矿勘探过程中地浸可行性评价技术,并论述了技术内容和技术开发目标。两项关键技术的开发研究和落实对扩大我国铀矿资源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松辽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及其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松辽盆地开展了地浸砂岩型铀矿区域评价工作.盆地的西南部投入数万米钻探工作量开展以第三系和上白垩统嫩江组、姚家组为目的层的找矿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发现并提交了我国第一个板状砂岩型铀矿床,所建立的双混合叠造铀成矿模式丰富了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理论.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白垩系砂岩型铀成矿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盆地东部构造反转有利于形成砂岩型铀矿床.第三系以潜水氧化为主,还原物质缺乏,而且新构造运动对其改造微弱,总的成矿条件不理想,不宜作为主攻目的层.盆地坳陷阶段沉积的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为主要找矿目的层,找矿重点在盆地东南部通辽-双辽-德惠地区.下一步科研工作重点为:完善QJD砂岩型铀矿模式、盆地油气与铀成矿关系、白垩纪古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四川地质学报》2022,(3):396-398
阐述了云南曲溪新近纪砂岩盆地的地质概况、铀矿化特征以及盆地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基本具备形成砂岩型铀矿的有利条件,在盆内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是可能也是可行的。并对下一步的铀矿勘查工作提出了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自1955年开始进行铀矿地质勘查及评价工作,60年来共完成钻探工作量超过26×10~4 m,已经发现铀矿床1处,矿点10余处。近年来,在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方面虽取得了大量成果,但由于对这些成果缺乏系统的梳理并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该区的找矿工作还难于深入推进。笔者试图通过对前人在该盆地的铀矿地质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在明确已经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基础上,从中发现可能被疏忽的主要地质问题,并提出今后的找矿方向,为该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取得新突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动我国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勘查工作,在国务院外国专家局、核工业总公司国际合作局的资助下,1997年底核工业总公司地质总局派遣了以地质总局总工程师郑大瑜为团长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技术培训团赴哈萨克斯坦(当今世界上可地漫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和俄罗斯联邦(世界上可地浸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最典型的国家)接受技术培训。培训团由国内从事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实际工作3年以上、年龄在50岁以下的野外生产、教学、科研人员组成。为使这批基本力量到国外后能更好地受训,核工业地质总局精心安排、周密组织培训团成…  相似文献   

20.
章分析了中国北西部中新生代盆地几十年来铀矿找矿勘查、地质研究现状,认为中国北西部中新手代盆地找矿勘查程度比较低,中新生代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潜力比较大,提出根据盆地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勘查工作程度,分别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找矿勘查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