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任传斌  于淼  李珂  冯增文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037-67z1039
正近年来,三维可视化技术日趋发展成熟,倾斜摄影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测绘新技术以及国内BIM技术的全面推广使用,使得建筑行业正在由二维设计建造向三维设计建造转变。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多建造在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上建筑相比,其在设计建造过程中面临着地下周边环境不可直观展示的困境,其更加迫切需要三维可视化技术来辅助地铁规划设计与建造施工。地质信息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2.
储层建造是商业化开采干热岩高温地热能的关键技术,二氧化碳爆破致裂技术为此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简述了二氧化碳爆破致裂技术,以及爆破过程中二氧化碳充装量、活化器用量、定压片厚度之间的关系。重点完善了用于干热岩储层建造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相关工作,设计了致裂器内部具体参数,优化了外部结构和系统,最终研发了一种可用于干热岩热储层建造的二氧化碳致裂器,为干热岩储层建造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填补了耐高温高压的井下二氧化碳致裂器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正BIM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VR/AR……当前,这些富有科技感的词汇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浪潮中频显,全新赋能传统建筑行业,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智慧建造为技术手段的新型建造方式,正在悄然改变工程建造全产业链,成为"中国建造"做强、做优的关键抓手。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建造能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建造、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了《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并于近日印发。《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分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绿色策划、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交付7项内容,适用于新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及其相关附属设施的绿色建造,既有建筑的改建或扩建也可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数字信息技术的加速创新和深度应用已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巨大内生动力,也是中国建筑业转型升级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与手段。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建造技术深度融合,在"大破大立"中孕育出新的产业生态体系,实现企业的大发展,是摆在行业及企业面前的严峻话题。本期,我刊专门策划了《智慧建造,未来正来》专题报道,刊登了行业专家、领军企业在智慧建造方面的实践思考、趋势分析等文章,以期为行业企业迎接新挑战、抢抓新机遇提供借鉴和参考。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为贯彻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19]92号)要求,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绿色建造工作,3月1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了《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明确了绿色建造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技术措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绿色建造工作、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重要文件。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相关负责人对《导则》内容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7.
地质建造分析是区域地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旨在了解地质建造类型与特征,分析区域地壳结构及其稳定性,研究一定地质建造与不同矿石建造在分布上的关系,正确地确定含矿地质建造。由此不难看出,各个矿种的预测首先要以区域地质建造分析为基础。合理地划分地质建造类型是地质建造分析的前提。在区域地质研究中只有根据客观实际确定地质建造类型的划分方案和准则,深入研究各类地质建造的特征,才能比较客观地并有科学依据地预  相似文献   

8.
我国原生锰矿床的沉积建造及形成环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黄世坤 《地质与勘探》1990,26(9):6-11,20
文中将我国含锰建造分为炭质泥岩建造、粉砂-泥质岩建造、硅质岩建造、碳酸盐岩建造、喷发-沉积建造和湖相沉积建造.介绍了各建造的特征和形成环境.认为它们可形成于多种沉积区,而非单一的陆缘滨海环境;其物质来源也是复杂多样的.  相似文献   

9.
正"建议在继续加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工作的基础上,增设‘全国工程建造大师’的评选。"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德法建议表彰和激励工程建设领域创新领军人才,强化中国建造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通过中国建造领域人才的技术攻关和科学管理,高质量完成了北京奥运会主场馆、港珠澳大桥等众多世界级的标志性建筑,创造了建筑工程领域的一个个奇迹,彰显了中国建造的实力。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西北地区和有空地区的RaPitan铁建造是在755和730Ma之间形成的。该铁建造与其他一些全球性铁建造几乎是同时期的,所有的铁建造都与冰川成因地层伴生。RaPitan铁建造的矿物和主要元素地球化学是很简单的(主要由赤铁矿和隧石组成),难于与太古亩和早元古代的许多主要条带状铁建造区别。RaPitan铁建造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比太古宙或早元古代铁建造层序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是更少受到热液注入海洋系统的影响。这表明热液注入是受到RaPitan时期海水的高度稀释的。对RaPitan铁建造的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在厚层的冰川成因沉积物…  相似文献   

11.
地方病区地下水监测井建造及取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查明地方病区地下水的形成条件、赋存规律、补径排特征和地下水化学特征需要建造监测井,采取地下水样品。本文就监测井的建造材料和成井工艺及取样技术做出论述,提出在地方病区最好选用PVC-U井管、携砾滤水管,建造分层止水、分层取样的监测井,辅以地下水定深取样和双帕克分层采样系统,采集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样品。  相似文献   

12.
火山沉积建造——最重要的含锰建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化  刘红军 《现代地质》1992,6(4):418-425
本文根据沉积建造分析原理,提出了一个含锰沉积建造新的系统分类,并指出火山沉积建造的形成与地壳的破裂有关,控制含锰建造矿质来源的主要因素是板块构造活动引起的深成幔源热动力场。 我国地史上发育的含锰建造具有多旋回性、分区性。每次大的区域张裂活动之后和全球海平面上升阶段均有特定的含锰建造层的产出。把火山沉积建造作为最重要的含锰建造提出来,对于开辟新的研究思路和找矿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矿集区之一,盆地内发育众多铁矿床(点)。本文以玢岩型铁矿和沉积-热液叠改型铁矿为研究对象,在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钻探等工作,对含矿建造构造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玢岩型铁矿的含矿建造包括粗安岩-凝灰岩建造、与膏辉岩化有关的变质建造和闪长玢岩建造;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铁矿的含矿建造包括灰岩建造或钙质粉砂岩建造及粗安斑岩建造,与矽卡岩化有关的变质建造和正长岩建造关系密切;铁矿化与基底断裂、基底隆起带和岩侵型穹窿息息相关。初步认为庐枞火山岩盆地铁矿成矿作用可划分为沉积作用成矿期和岩浆热液成矿期。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地质建造”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但彼此之间很接近,仅在细节上有所区别。确定建造的主要标准可归纳为以下四个特征:1.组成建造的岩石共生同源性;2.在地壳的大构造中,这些地质体产于一定的构造部位;3.具体建造内,岩石的时空联系;4.建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复性。在对上述标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书对于地质建造的认识是:地质建造是出现在  相似文献   

15.
矿石建造     
建造分析在金属矿床研究中的应用建造分析是认识地质现象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地质建造,能够发现和解释一系列普遍的地质规律,进而解决最复杂的地质理论问题.建造分析,对研究各种矿床的赋存规律以及探索矿床的找矿科学原理,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建造研究方法的基础是地质造建的分类,即划分相互密切共生,而且形成年代和地质条件相近的岩石、矿物和矿石的自然组合.地质建造的特点,首先是它具有一定的岩石组合或矿物共生组合,即固定的物质成分特征.划分具体的地质建造并确定其建造类型时,最重要的标志应当是它的物质成  相似文献   

16.
正龙腾设计成立数字建造技术研究院,以BIM标准编制、产品研发、应用示范、咨询服务等为主要内容,全方位提供建筑行业BIM学术交流、协作交流、咨询服务和社会服务。同时,基于BIM数字化项目管理云平台及基于BIM技术的数字艺术亮化工程等,致力于成为设计、造价、建造、施工、运维等BIM全生命周期的卓越服务商。  相似文献   

17.
上一讲已经提到,沉积建造是某一特定的长期持续的(时限>10~7年)构造背景(板块构造)作用范围内,形成的岩石、岩相共生组合体。岩石共生是地壳组成物质的普遍规律,也是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既是建造学的研究基础,又是进行建造分析的主要依据。沉积建造作为一个巨型的岩石和岩相共生组合体,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建造的内部。不论  相似文献   

18.
建造学及其分类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以一定地质体和共生岩石为基础的建造理论研究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如果说岩石是矿物的共生,那么地质建造就是岩石的共生。具体的变质岩就组成了具体的地质建造。它可以指示出具一定的年龄、产地和界线的地质体和体系。而总的典型变质岩组合则组成抽象的建造类型,它反映的是许多同样的或成分相近的具体杂岩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淤泥地基上建造高耸输电铁塔,必须考虑地基的承载力与沉降变形.本文介绍了在含水量ω=76~82%的淤泥地基上,采用大板为基础建造铁塔,通过原型试验结果证明,选用此方案是可行的,不仅使地基达到了稳定,沉降均匀,确保了上部建筑的安全;而且施工简便,经济可靠,为在软土地基上建造这类高耸建筑物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0.
伊苏亚位于格陵兰岛西南努克市东北150km,条带状含铁建造(BIF)有9.61亿t资源量、铁平均质量分数36.48%。伊苏亚铁矿分布在3.8~3.7Ga的古太古代表壳岩带的东北方向。铁矿床赋存于变质火山岩系(绿岩系)和变质沉积岩的条带状含铁建造中。石英-磁铁矿型是已知6种条带状含铁建造中最主要的类型。条带状含铁建造中最常见的矿物组合是石英+磁铁矿+镁铁闪石(铁闪石)+阳起石+角闪石+方解石。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稳定同位素数据认为BIF是海底火山喷发及热液蚀变外加后期构造改造共同形成的。伊苏亚铁矿在勘探过程中广泛使用了航磁、航电、高光谱测量、航空辐射,重力等技术,在现有矿体的西南和东边地区预测出新的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