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我省气象行政审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昕 《吉林气象》2009,(2):47-48
气象行政审批工作是气象主管机构依法行使对社会的管理职能、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社会、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之一。我省气象行政审批工作进入规范化操作始于2002年,当时省政府建立“吉林省人民政府政务大厅”,对于涉及行政审批的各职能部门实行集中办公,我局是首批进厅单位之一。八年来,我局驻大厅工作人员在政务大厅政务公开协调办的组织下、在省局政策法规处的直接领导下,以省局党组对政务大厅窗口工作的支持为坚强后盾,切实践行“八公开”服务、“四制”办理和“一次性”告知制度,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介绍了通辽市防雷行政审批的背景、设立防雷行政审批窗口的意义、防雷行政审批工作概况以及防雷行政审批的流程,按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服务社会的部门理念,逐步提高防雷行政审批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雷涛 《湖北气象》2005,(2):45-46
当前,许多市、县气象部门都在当地政府部门开办的行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开设了气象行政审批窗口。提高气象行政审批窗口服务质量,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从2012年开始至今肇庆气象行政许可档案工作从不成熟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发展的探索过程,针对气象行政许可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强化行政审批材料的收件处理,使用专门的申请材料印章提高行政审批工作效率;强化防雷装置施工图纸的后期制作,使其更加规范化、专业化;规范案卷内的卷宗封面、目录和封底内容等项目,科学立卷,规范案卷装订;规范案卷入盒和统一管理。以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立卷归档工作为主线,展现了肇庆气象行政许可档案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甫棣  王帅  汪芳 《气象科技》2021,49(5):716-722
通过在电子文档上加盖电子印章,可以满足政府部门电子公文流转过程的信息完整性、合法性和不可抵赖性的需求。气象部门在2005年开始在电子公文系统中推广电子印章应用,有效地加快了部门内部全流程电子化、提升办公效率。随着国家安全自主可控的发展战略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纵深推进,在气象政务管理信息系统集约化总体框架下,建设一套基于国产密码算法和国产版式文件的电子签章服务平台,通过云服务的方式为电子公文系统以及行政审批电子证照应用提供电子签章服务。该系统投入业务后运行稳定,显著提升了业务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近几年在成都市开展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办事流程、监督验收内容等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成都市气象局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防雷行政审批事项的规章制度和办事流程,进一步提高防雷技术人员综合素质,通过优质规范的管理和技术服务提升气象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7.
王宁 《广西气象》2006,27(A02):17-19
通过近几年在成都市开展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办事流程、监督验收内容等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成都市气象局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防雷行政审批事项的规章制度和办事流程,进一步提高防雷技术人员综合素质,通过优质规范的管理和技术服务提升气象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8.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行政许可(简称防雷行政许可)是气象行政许可中的一个重要许可事项.防雷行政许可是各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防雷设计施工等相关活动的行政性管理行为.随着行政审批事项数量的逐年增大,要求防雷行政许可档案管理规范化、严格化.通过总结防雷行政许可工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各地气象部门都在开展防雷行政审批和防雷技术服务工作,但各地防雷行政审批和防雷技术服务的组织机构设置、办事程序各不相同,湖州市气象部门防雷机构在工作中比较注意规范防雷行政审批和防雷技术服务的办事程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笔者对其调研后进行了总结归纳,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涉及与气象部门防雷行政审批相关的防雷中介技术服务,倒逼防雷减灾体制机制加快改革。通过分析防雷中介技术服务现状、政府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以及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诉求,提出了加快推进防雷减灾体制机制改革几种可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建筑物防雷业务综合处理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技术特点.应用Visual FoxPro语言编程,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建筑物信息数据库,实现了建筑物各项防雷技术服务和行政审批业务对建筑物信息各取所需,各项防雷技术服务和行政审批文书自动生成;通过构建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专家错情库,实现了系统应用者共享多位专家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经验;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意见书自动生成,为气象部门建筑物防雷服务提供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业务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气象行政审批效能监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三年来天津市气象行政审批效能监察工作的主要做法,在认真分析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气象行政审批效能监察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支鹏宇 《青海气象》2007,(F06):9-10
1 提高认识,健全防雷减灾组织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青海省气象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赋予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对防雷减灾工作的组织管理、监督、检查职责。依据《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务院412号令),《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后,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新疆气象局视频会商系统的系统结构、组成、功能及主要应用.该系统利用气象通信网络平台将中国气象局一新疆气象局和新疆气象局一地州气象局间会商系统级联在一起,实现了全疆各地州(市)气象局与新疆气象局交流的新模式.系统在日常天气会商、行政会议及业务培训中已发挥出重要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该文利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的方法,根据项目建设流程和项目管理规定,市(州)、县两级各自把控重点,规避风险、把控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防止资产流失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主要根据2008年浙江省防雷管理和服务专项大检查工作提出的问题及整改意见和《浙江省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近年来浙江气象部门防雷管理服务工作规范化和自身工作实践,提出要健全防雷管理和服务工作机构,切实做到防雷管理和服务工作主体清晰、政事分开,在此基础上,明确新建项目防雷行政许可和防雷技术服务的办事程序,依法管理,做好防雷行政许可工作,强化服务,提高新建项目防雷技术服务质量,规范服务收费,制定收费减免审批程序,及时审慎处理相关投诉。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1月 7日 ,沈阳市纪委检查室主任崔龙专程到沈阳市气象局听取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 ,在听取了刘桂芬局长关于该局纪检监察工作情况介绍、观看了局政务公开软件演示后 ,对沈阳市气象局政务公开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崔龙说 ,沈阳市气象局政务公开工作开展得非常好 ,制度完备 ,并能坚持贯彻落实 ,在政务公开的形式和内容上能够与时俱进 ,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的现代化网络优势 ,实现网上政务公开 ,研制的政务公开电子软件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页面美观实用 ,在沈阳市政府各委办局中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崔龙并就增加有关党风廉政建设模块提…  相似文献   

18.
朴赢 《辽宁气象》2004,(1):41-41
1月7日,沈阳市纪委检查室主任崔龙专程到沈阳市气象局听取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在听取了刘桂芬局长关于该局纪检监察工作情况介绍、观看了局政务公开软件演示后,对沈阳市气象局政务公开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崔龙说,沈阳市气象局政务公开工作开展得非常好,制度完备,并能坚持贯彻落实,在政务公开的形式和内容上能够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的现代化网络优势,实现网上政务公开,研制的政务公开电子软件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页面美观实用,在沈阳市政府各委办局中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崔龙并就增加有关党风廉政建设模块提出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规划类清洁发展机制(P-CDM)项目提出的背景出发,介绍了P-CDM项目开发的基本框架,对现阶段开发此类项目在指定国家主管机构审批、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指定的经营实体审定和减排量销售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上述问题,从政策选择角度,建议进一步完善国家主管机构的管理办法,发挥行业组织和科研机构的优势,解决P-CDM项目开发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规模效应促进P-CDM项目的市场建设,进一步简化相关的国际规则,以真正降低P-CDM项目开发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20.
 从规划类清洁发展机制(P-CDM)项目提出的背景出发,介绍了P-CDM项目开发的基本框架,对现阶段开发此类项目在指定国家主管机构审批、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指定的经营实体审定和减排量销售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上述问题,从政策选择角度,建议进一步完善国家主管机构的管理办法,发挥行业组织和科研机构的优势,解决P-CDM项目开发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规模效应促进P-CDM项目的市场建设,进一步简化相关的国际规则,以真正降低P-CDM项目开发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