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天体周日视运动过程中天体的高度不断变化,对天体观测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通过分析天体周日视运动过程中天体高度的变化率,给出不同观测时机进行天体高度观测的特性,并用曲线图的形式给出天体高度变化率的极值点和零值点。航海人员可以从更深的层次认识天体周日视运动的规律,指导天文定位过程中对天体高度的观测。  相似文献   

2.
利用天体引潮力对地震诱发作用计算模型和NCEP遥感数据提取异常增温信息,分析2006.7.4发生在我国河北文安Ms5.1级的地震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地震发生在天体引潮力达到峰值时段,天体引潮力对地应力处于临界状态的活动断层具有明显的诱发作用;增温异常图像呈现出震前异常增温经历:起始→加强→高峰→衰减→平静的演变过程,该过程反映地震构造由初始微动→破裂→扩张破裂→应力积聚→地震爆发→平静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继哥白尼“日心说”理论,用一种新天体演化论揭示金星逆转是视运动,金星的真正运动是在内能释放、磁场减弱;体积增大、自转速率减慢;旋转轴趋于直立、公转轨道接近正圆;从自转天体向无自转天体(惰性天体)的演化过程。研究认为.天体是在物质聚集下形成,能量释放中发生演变(衰亡),所有的天体都将遵循这种规律。故本研究以水星向同步自转天体演化,月球恰是颗同步自转天体,金星向无自转天体演化为据,论证了金星自转是正转而不是逆转,同时通过模拟实验也证明这一结论的正确性,这都充分说明金星逆转违背了哥白尼体系(Copernicansystem),而传统以地球为中心的认识应该废弃。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分析了震旦纪与寒武纪张家界天门山天体撞击事件,对天体撞击事件影响生物演化的作用与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利用GPS计算的TEC变化率监测太阳耀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了利用双频GPS载波相位观测值计算各个卫星沿观测方向的电子总量 (TEC)变化率的方法 ,用该方法计算了 2 0 0 0年 7月 12日和 7月 14日两次级别分别为X1.9级和X5 .7级太阳耀斑前后一周各个卫星的TEC变化率。分析表明 ,在太阳耀斑爆发当天 ,如果卫星交叉点是在中纬度地区运动 ,沿观测方向TEC变化率除耀斑爆发的一段时间外 ,其它时间变化相对平稳 ,并且在耀斑爆发一天后 ,TEC变化率趋于正常 ;如果卫星交叉点纬度低于 30° ,那么在耀斑爆发前一天 ,各个卫星沿观测方向的TEC变化率发生“异常” ,即变化率增加很快 ,而且交叉点运行的纬度越低 ,TEC变化率的增量越大。比较了分析太阳耀斑的两种数据处理方法 :求解沿天顶方向上电子总量 (VTEC)和求解TEC变化率的方法 ,指出求解TEC变化率的方法不必考虑仪器偏差的影响 ,能更好地监测较小级别的太阳耀斑。  相似文献   

6.
天体内部物质运动的研究是天体理论物理研究的内容之一,也是探讨板块构造运动驱动力的唯一方法。本文根据动量守恒原理结合天体演化,天体运行规律。推演出地球内部物质的两种基本运动规律:第一种运动—壳、核的南北向相对运动及第二种运动—垂直自转轴的开普勒式旋转运动。从而获得地球内部板块构造驱动力的存在。所以,板块构造驱动力的起源,不在地下而在天上。存在于无垠宇宙的、天体运行之动量守恒之中。  相似文献   

7.
以绝对重力做控制,对滇西网1985—2010年流动重力资料进行统一平差处理,平均点值精度为12×10 -8 ms-2 /a;单点重力时变曲线主要呈现出季节性的上下波动和长期性的上升或下降趋势运动,部分点重力动态变化与丽江7.0级地震孕育过程相吻合;基于长期观测的重力场年变化率反映了重力场在一段时期内的趋势性变化:1985—1995年和1996—2003年年变化率图像可能反映丽江7.0级地震前后能量的累积、释放和调整,2003年以后剑川断裂、鹤庆 洱源断裂和红河断裂北段附近重力值上升速度均超过10×10 -8 ms-2/a;基于初始断裂运动模型正演模拟的滇西重力场年变化率图像与实测图像非常相似,说明断裂运动对重力场趋势性变化有重要贡献;基于长期观测的重力场年变化率反演的滇西主要活动断裂年错动量与地质上给出的结果相仿,基本上反映了各断裂的活动性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G 变新理论研究地球运动的规律,探讨地球上发生的各种地质作用。地壳运动的起因以及怎样把握运动的规律是地学界长期探索而至今仍颇有争论的一个重大科学问题。本文从对最基本的物理数学原理(开普勒第二定律和机械能守衡定律以及爱因斯坦相对论) 和定义拷问出发,寻找自然科学中某些研究难以突破的症结。从牛顿力学的局限中发现和建立更为准确的不仅限于研究地球运动规律的物理原理,即广义G 变论。正如天体运动轨道没有绝对的圆一样,该理论强调G 的变化的普遍性。强调物质的等能量运动和分布。从而对诸如天体运行、G 变规律、地球形状与运动等方面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提出了全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推导出利用风云静止卫星双星视云坐标计算云下点坐标和云顶高度的理论算法,对静止双星865E/104.5E和86.5E/112E两种组合观测条件下视云位移分布特征以及视云位移与云高关系进行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可以实现全区域高精度立体云高反演的非线性视云位移云高反演模型。结果显示,观测数据空间分辨率0.01°条件下,两种双星组合云高分辨率平均值分别为1.28 km和0.93 km,表明86.5E/112E组合反演精度优于86.5E/104.5E组合。最后,利用FY2D和FY2F双星数据在西北太平洋进行立体云高反演实验,并将反演结果与Cloudsat卫星微波雷达云高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1有关陨石的记载 陨石亦称陨星、流星。陨者,落也。陨石泛指宇宙天体在运行中撞击陨落进入地球引力范围,穿过大气层未被完全烧毁而降落到地面的残块或整块的太空物。陨石是不可多得的天体标本,带来许多宇宙空间的珍贵信息,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研究天体演化和生命起源提供重要的科学情报。航天、军工、科研、博物馆等单位都逐步开展了对陨石的普查、收集、研究、陈列展示及科学普及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1.
平动及其在起潮力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讨论日月起潮力时,可以不考虑地球的自转,把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的运动直接看成平动是安全合理的,给出了在平动前提下,地球表面或地球内部任意一点在随地心绕地月公共质心作圆周运动时的轨迹方程,从而从数学上论证了可以把地球任意一点的起潮力定义为天体(月球或太阳)对该点的引力与地心引力的矢量差,既简明又抓住了起潮力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地球起源与海陆成因及变迁等问题进行论证,以物质运动基本原理(物质集中、能量释放)提出:“地球中间膨胀(释能)造陆、大陆向两极移动”的新学说(1982年)。认为地球成因与演变同其它天体一样,是在星际物质集中下发生的能量释放过程。由于地球水分子多,能量释放缓慢亦使陆地生成缓慢,陆地是其后产生的。陆地主要生成在地球自转离心力、日月引力、地球张力(内能膨胀)的最强区。这样不仅使地球会演变成椭球体,同时膨胀区大陆在向两极方向移动中,便发生海陆变迁与地表形变。  相似文献   

13.
Coherent and incoherent internal tides(CITs and ICITs)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were investigated from two sets of _18-month mooring current records. The CITs were mainly composed of diurnal Q _1, O _1, P _1 and K _1 and semidiurnal M_2. The observed diurnal internal tides(ITs) were more coherent than the semidiurnal constituents. Coherent diurnal variance accounted for approximately 58% of the diurnal motion, whereas semidiurnal tides contained a much smaller fraction(35%) of coherent motion. The ICITs mainly consisted of motion at non-tidal harmonic frequencies around the tidal frequency, and showed clear intermittency. The modal decomposition of CITs and ICITs showed that CITs were dominated by mode-1, whereas mode-1 and higher modes in ICITs signals showed comparable amplitudes. CITs and ICITs accounted for approximately 64% and 36% of the total kinetic energy of internal tide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风切变对飞机纵向稳定性运动的影响。假定风完全是水平的且其速度是随高度线性变化的,小扰动理论指出风切变对短周期运动和阻尼起伏运动至半振幅的时间无影响,但起伏频率和阻尼率随风切变而相应的变化,一个取决于风切变和空速的无因次量表明是影响飞机纵向动力特性的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15.
推导了联合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和天文导航的月球车定位计算公式,并利用嫦娥三号(CE-3)实测数据分别解算VLBI单独定位和联合天文导航定位的月球车定位结果。结果表明,联合定位相对于单独VLBI定位,提高了天文导航的定位精度,改善了月球车的定位精度;同时,联合VLBI和天文导航定位也保障了月球车定位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MATLAB-based simulation of buoyancy-driven underwater glider mo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mass configuration of the buoyancy-driven underwater glider is decomposed and defined.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glider body and its internal masses is addressed using the energy law. A glider mo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imulation program is derived using MATLAB.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lider motion are explored using this progra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a buoyancy-driven underwater glider is the periodic alternation of downward and upward motions. The glider's spiral motion can be applied to missions in restricted regions. The glider's horizontal velocity, gliding depth and its motion radius in spiral motion can be changed to meet different application purposes by using different glider parameter designs. The simulation also shows that the model is appropriate and the program has strong simulation functions.  相似文献   

17.
??о????????????????仯??????????й???????GPS??????????????????????????????????????????????????????????????????????????γ?????????????????????????仯??????????????????06:00UT(???????14?)???????????????????????????????22:00UT(???????6?)????С???????????????E???????????????????????????????????????Ч???????????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