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摄影测量学是测绘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对摄影测量学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持续改进,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均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江西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摄影测量学教学,依据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对摄影测量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考核与评价3个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以促进摄...  相似文献   

2.
摄影测量学CAI课件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摄影测量学教学特点,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的摄影测量CAI课件的设计模型,并给出了在WindowsNT下的一种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开展线上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针对《摄影测量学》这门复杂的专业课,为了消除学生对课程的畏难心理以及让学生获得政治、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提升,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手段、思政元素的融入与创新点等方面论述了《摄影测量学》课程思政探索的内容,总结了《摄影测量学》的思政元素与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4.
测绘工程专业摄影测量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同济大学及国内部分其他高校测绘工程专业摄影测量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确立同济大学摄影测量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构建科学的摄影测量课程实验教学目标体系,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提出适合同济大学特点的摄影测量学实验教学实践方法,对测绘工程专业摄影测量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传统摄影测量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以大飞机采集的数据为试验数据,受采集设备的限制,学生难以直接接触此类数据采集设备,最终导致学生缺乏对数据采集全流程的实际操作和理解。近些年随着无人机蓬勃发展,拥有无人机设备的高校逐渐增多,使得学生在摄影测量学课程的实践中有了更多的数据源。以承担云南师范大学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2个专业的摄影测量学课程为教学任务,探讨无人机背景下摄影测量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为拥有无人机硬件设备的摄影测量学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地理空间信息》2015,(5):177-179
针对测绘工程专业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总结摄影测量学的理论框架和特点,主要从完善课程理论框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教学模式3个方面进行教改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摄影测量学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数字摄影测量是"摄影测量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是摄影测量的发展方向。教学实习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介绍基于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的七步教学法,以使学生掌握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基本功能、一般作业流程和主要地图产品的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卫星、深度相机等新型搭载平台及各类新式传感器等技术的应用,摄影测量行业迅猛发展,传统的摄影测量课程教学内容已无法满足行业生产和实践需求。为此,结合传统摄影测量学与新技术,探讨了开放式摄影测量课程教学新思路,并引入了计算机视觉、卫星摄影测量学、激光雷达及相机融合等新课程内容,以期提高摄影测量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了解本学科的内容,进而适应行业新发展的要求。这对《摄影测量学》的教学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与理论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测绘工程专业《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近几年我国各高等院校的测绘及其相关专业都开展了很多课程教学改革。随着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新形势下摄影测量学课程建设也逐步需要改革。笔者根据学校测绘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和多届的课程教学经验,对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学内容的整和优化、教材的选用、教学形式和方法尤其是双语教学的尝试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应用型高校GIS专业《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内容中存在的学科前沿知识欠缺、与生产实际脱节、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文章提出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思路。该体系围绕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命题构建以知识模块为单元的《摄影测量学》教学内容框架,既包括了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又涵盖了实践(实验)和创新创业训练。根据行业需求与学校教学条件确定改革内容,并进行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测绘工程专业《摄影测量学》课程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摄影测量从产生到现在 ,已经经历了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三个发展阶段。伴随着各种新兴的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数字摄影测量在国内外已经进入了实用阶段。而目前 ,大多数高校测绘工程专业摄影测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及时反映摄影测量的最新进展 ,其教育教学和实习的重点依然是模拟和解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测绘工程本科专业摄影测量教育教学体系中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 ,包括摄影测量学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整和优化和教材建设、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同时结合了本人摄影测量学的教学实践 ,从实际出发 ,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对摄影测量学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数字摄影测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数字摄影测量给学科、产业带来的机遇、变革与挑战,指出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已超出了摄影测量的范畴,它是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计算机视觉)界共同的责任。讨论了数字摄影测量与数字地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关于航空摄影是否是测绘活动,以及测绘部门是否应将航空摄影纳入测绘统一监管的范畴,目前有不同的认识。本文明确了航空摄影是一种重要的测绘活动,从而论述了测绘部门对航空摄影实施统一监管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4.
无人机航测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提高了测绘行业对摄影测量课程实践操作的要求,但受限于航空管制、场地限制、天气条件等,绝大部分高校较难落实无人机摄影测量实践教学。为了探索适合普通高等院校摄影测量课程的实验教学模式,本文结合新兴的虚拟仿真无人机航测教学系统,探讨了虚实融合的摄影测量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了航空摄影与摄影测量相融合的实验教学方案,为提升学生应用实践技能、解决高等院校摄影测量实践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以及后疫情时代摄影测量实验教学提供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摄影光学理论出发,推导摄影物镜成像系统的基点位置公式;利用针孔成像模型,分析得出摄影物镜的投影中心即为成像系统两节点的等效;简要阐述双介质摄影测量的传统观点,利用同一摄影物镜在不同介质中构成的光学系统,说明双介质摄影测量成像系统基点位置相对单介质时发生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与传统观点不同的看法——双介质摄影测量共线理...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新一代超轻型数码航测系统主要的软硬件系统,并结合焦作市数码航测的具体生产任务介绍了数码航空摄影测量的主要工作流程,最后通过对数字产品成果的精度评定验证了小型数码航空摄影测量完全能够满足大比例尺成图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王杰  孟高原 《测绘通报》2019,(6):160-162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具有高精度、大范围等特点,可以在复杂的场景下实现高性能的测绘数据处理。本文对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了说明,阐述了倾斜摄影测量的工作原理及流程,并结合水利工程测绘项目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倾斜摄影测量生成实景三维模型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优势。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锻件在位检测装置和测量方法落后的问题以及立体工业摄影测量现场控制场建立难的问题,开发出三目立体工业摄影测量系统,并提出系统外部参数标定方法,将控制场坐标系建立在相机上。试验证明,利用三目立体工业摄影测量系统解算物方点坐标的精度为0.201mm,验证标定精度的可靠性,满足在高温锻件测量现场建立简单、有效的高精度立体工业摄影测量控制场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9.
Since the earliest days of photogrammetry, there have been photogrammetrists who have directed research effort towards medical measurement. Although the specific motivation for these studies has not always been disclosed, it is probably because of the various benefits that photogrammetry can offer to humanity as a painless and non-invasive means of providing medical practitioners with spatial measurement relating to the human body. The inten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reflect on the place of the many medical developments within the photogrammetric world. The various photogrammetric applications in medicine are summarised to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photogrammetry, and it becomes evident that medical photogrammetrists have developed a range of body measurements using widely varying photogrammetric techniques, in response to the demands for specialised spatial measurement tools for a wide variety of medical ends. This volume of research activity has made medical measurement a substantial and varied sector of non-mapping photogrammetry. It is also clear that there are numerous challenges to the design of medical photogrammetric systems. They must give paramount consideration to the human patients and their comfort; they must yield not simply spatial data about the body but rather specific medical inform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of concern that non-photogrammetric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have developed medical measurement systems based on both photogrammetric and other optical techniques. Fortunately, photogrammetrists can also contribute to medical problems through their spatial data experienc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any distinctive challenges mean that medical photogrammetry has not yet been as successful at changing the world as the extensive efforts applied to it suggest, but nevertheless, medical photogrammetry deserves to be recognised as a category of close range photogrammetry which remains a valuable pursuit which should not be abandoned because of any difficul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